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7138|回复: 4

修谱知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3 15: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郝元先 于 2011-10-13 16:11 编辑



浅谈修(续)家谱(2011-05-02 13:45:34)转载标签: 杂谈 分类: 修谱知识  
古人云:礼莫大于尊祖敬宗,典莫大于修续家谱。

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曾说:“百事不泯,有益于史乘者,谱也。”并进一步指出:“族人无谱,则昭穆混淆,人不知祖,则姓紊乱,与禽兽何异焉!”

宋理学家张载指出:“没有家谱,人不知来处,无百年之家,骨肉无统,虽至亲恩亦薄。”

家谱,作为姓氏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经过改朝换代,社会变迁,风风雨雨几千年,延续至今,充分说明,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有巨大的社会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虽然受统治集团政治倾向而或抑或扬,但历经战乱和风雨,终究走出了困境,走向了光明。在新形势下修(续)家谱,不仅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建立和谐社会有现实意义,而且对继承中华优良文化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同时为子孙后代留存一份无价的宝贵财富。为了顺应民意,规范修谱活动,促进修谱健康有序地进行,对修谱进行探讨和研究,十分必要,势在必行。

修(续)家谱,上以溯祖宗昭穆之序,下以清子孙世派之源。发扬古贤之风范,传承先人之美德。重申族规家训之谕,启迪子孙后代之本。能增强氏族的凝聚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可激发同根、同源、同宗的血缘亲情。家谱,存历史之真容,考古今之沿革,扬先辈之业迹,鉴氏族之兴衰。可见,修(续)家谱,意义之伟大,作用之久远,氏族之需要,国人之期盼,是可为也,不可怠也!

一、          家谱的产生与发展

家谱,有家谱、族谱、宗谱、通谱、家乘、谱牒等称谓,又有大谱、小谱、总谱、分(支)谱之分。

家谱通常指一个支脉、一个世系、一个氏族,乃至一个地域同姓族人,记录世系延袭、变迁所构成的一个文化载体。它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世代传承,有其他任何别类文化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中华民族在五千年文明历史长河中,一代一代的宗贤,不断地在撰修和续编家谱,又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而且在不断完善和提高,不断增添新的内容、新的元素,扩大其功能,充分显示家谱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

中华民族家谱的产生,源远流长,上溯三皇五帝,到夏、商、周至春秋战国,遗留的家谱,为后人补记。秦、汉、晋、魏时期,朝廷设立史官,伴随修史,也为帝王将相编修家谱,史称官修家谱,内容简单,只记男性姓名、世系、辈派等并逐步扩大到封疆大吏、朝中重臣。唐宋时期,豪门望族、书香门弟、大户人家尽皆效仿,自修家谱,也称民修家谱,内容不断增加。元朝乃铁木真人成吉思汗所建,汉人姓氏文化受到制约,修谱处于低谷。真正普及到民间,是明清时期。史载,康熙皇帝,精通历史,知识渊博,对族谱的作用有远见卓识,号召子民修造家谱,提出:“修族谱,以联疏远,笃宗族,以昭雍睦。”皇帝提倡,万民响应。当时修谱成为一种潮流,呈现前所未有的“有族就有谱”的局面。这个时期,氏族不分大小,不分富贵贫贱,各氏族都以修谱为已任,积极修造家谱,为我国家谱的普及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延续至今。当今流传在民间的老谱,大都是清前期所修,或以后的续谱。

二、          家谱的功能与作用

家谱,是以血缘亲情为脉络,以姓氏作标记,编就的特殊史笈资料,是姓氏的生命史。它记录本氏族起源、发展、繁衍、变迁的过程,是氏族最珍贵的文化瑰宝。

据史笈记载,中国汉人使用过的姓氏有13000多个,经过合、并、灭、弃,至今仍在延用的有4000个左右。一个经历几千年的姓氏,经过朝代更换、战乱、杀戮等人为劫难和疾病、瘟疫、洪涝、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人类大量死亡,加之被别姓兼并,避乱弃姓等等,能够遗留下来,十分不易,能够繁衍成大姓,更是奇迹。每个姓氏,要寻找它的起源、发展和传承的轨迹,只能从寻找家谱入手,因此,家谱,历来被当作是血缘延续的载体和依据。

家谱,记录一个氏族产生、发展和变迁,在时间上,是纵向的,是经线。每个姓氏的人分布在天南地北,按血脉又衍生出千枝万叶,在空间上,是横向的,是纬线,经线经常交织,形成一个氏族的整体,氏族和民族,又组成一个国家的整体。氏族作为国家肌体的一个细胞,在维系着国家的生命和发展,这就是氏族和国家关系的所在。

在中国,姓氏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在每个人身上都打上烙印,任何人不能无姓,亦不应随便改姓。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忠烈壮士在遭到揖捕、追杀时,仍坚持“坐不更名,行不改姓”。道理也是如此。

另一方面,家谱显有优于史志的特点。国史,容易受统治集团政治倾向的约束,难以客观公正。三国时期的曹操,是历史显赫人物,有人认为是枭雄,有人认为是奸雄。明成祖朱棣,弑君篡位,  三改《太祖实录》,硬把自己是庶出改为嫡出,使明史的真实性大打折扣。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称共产党是“赤匪”,共产党称国民*政*府*是反动*政*府*。这些都因政治倾向而各有说辞。而家谱记录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职业、业绩等都是真实的,没有政治取向的成份。因此,家谱对本氏族历史名人的记录,对氏族发展的记录等常被地方志所引用,地方志中的宝贵资料和地域名人的记述又常被国史所引用。翻开各个时期的国史和地方志,引用族谱资料的情况普遍存在,充分体现族谱的历史价值和社会作用。

家谱中记录的历史名人,尤其是明君帝王、贤臣良将、封疆大吏、高级官员,他们安邦治国,维护民族利益,耗尽毕生精力,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以此教育后人,牢固树立:“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观念和爱国、爱家、爱民族的情怀,共同把伟大祖国建设好。

家谱中记录各行各业的精英,爱岗敬业,奋发向上,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创造了不凡的业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用他们的业迹,教育后代,树立远大志向,虚心学习,艰苦创业,不断探索,再创辉煌。

家谱中的族规,要求族人遵纪守法,不抢、不盗、不嫖、不娼、不赌,不吸(毒)。是法纪教育的重要内容。族规中对于杀人放火等严重犯罪行为,施行鞭打、罚跪、投河、活埋等严厉惩治,虽为当今法律所不允,亦不可取。诚然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仍起到惩恶扬善的积极作用。

家谱中的家训要求族人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兄弟互携,妯娌相邦,家庭团结,邻里和睦。在社会生活中,诚信待人,童叟无欺,不坑蒙拐骗,不以强凌弱,应助困济贫,见义勇为。这些内容,是道德教育的教科书,是教育后人“忠、孝、善、美”的特殊教材。对促进社会安定团结,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与当前建立和谐社会是完全一致的。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3 16: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郝元先 于 2011-10-13 16:24 编辑

三、          国家领导人的论述及国家相关政策

民国初期,孙中山先生在论《三民主义》时,谈到族谱指出:"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

毛泽东主席1957年在(成都)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论述历史时指出:“搜集家谱、宗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聚落地理提供宝贵资料。”

江泽民主席2000年5月4日在参观上海图书馆谱牒中心时,对宗谱作专门论述:“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收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

**涛主席在全国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1984年12月20日,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在国档会字(1984)7号文中说:“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急待挖掘的一部分……,它不仅对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当前工作也起着很大作用。”

上述国家领导人关于家谱的论述,为修(续)家谱提供了理论根据,为修谱指明了方向。两个“通知”,以国家部级正式文件,对家谱的价值和作用,予以正式确认和中肯的评价,代表中央*政*府*对修(续)家谱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态度,这种官方文件,应是修(续)家谱的合法依据。

我国是一个法制社会的国家,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基本**--《宪法》,没有规定禁止修谱。《刑法》作为界定和惩治犯罪的实体法律,没有设立“修谱罪“。《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作为处罚一般性违法行为的行政法律,也没有规定修谱属于违法。《民法通则》及其他法律、法规,对修谱并无问责。按照常理,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禁止的,都是允许公民去做的,简而言之,修谱是合法的。

近年来,随着宗亲联谊活动的蓬勃发展,各地各姓氏都在造谱修谱,这是太平盛世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并发展成当代一种时尚文化。大批有识之士,贤达名流,热爱氏族事业的人士参与其中,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鼎力相助,形势喜人。不少地方*政*府*积极支持这一活动,把宗亲联谊、建祠修谱同发展旅游、招商引资有机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左倾惯性思维的影响,也有不少人对修谱顾虑重重,不敢理直气壮说话,不愿公开参与,有些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存在说不清道不明的畏惧心理,甚至暗中捐钱,明不沾边,笔者认为,没有这个必要。应该相信,历史在前进,情况在变化,那种利用过激行为,打击和破坏修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阻止和干予修谱的事件,也不会重演。家谱作为氏族事业的核心内容,将一代一代传下去!

四、          如何修(续)家谱

1、              修谱、续谱分几种情况

一是历来无谱。这类氏族,或因迁徙,与原郡望地失去联系,尔后又没有造过谱;或是因细分支脉,另地重新开基,既无文字记载,又没有重新造谱。这类氏族属抢救性修谱,重点应放在寻根问祖上,从调查、访问或网上查询入手,再从神轴、墓碑上找线索,加上健在长者回忆,将氏族来源、世系及变迁等情况进行梳理,修成新谱。否则稍有懈怠,时间越长,困难越大,必然中断族史,导致后裔不知其源,不明世系,其氏族必然紊乱,给后人留下遗憾!

二是因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或战乱等原因,原有家谱遭丢失,需重新修谱。这类氏族的老谱给先人或健在长者留有一些印象,但对氏族来源、发详地、变迁等情况亦难查询,其难度与无谱相差不多,亦应努力,付出艰辛,修成新谱。

三是有老谱存在,只需续编新的内容,属于续谱。这类氏族有基础,有修谱经验。当今续谱,应与时俱进,提出更高要求,增添新的内容,力求更加完善,更加完美。

四是发现有血缘关系、世派相同的部族,或找到散落异地同一支脉的族人,或邻近地域发现有历史渊源而又需要合谱的氏族,这类氏族,应从增强氏族凝聚力出发,克服困难,做好合谱工作,该补记的补记,该并谱的并谱,齐心合力完成合谱工作。

2、              家谱内容

家谱,是一个氏族历史的载体,应有一个完整的体系,要有纲有目,层次分明。卷首《谱头》应有序言、氏族源流、祠堂、族产、世系分布、迁徙衍变、古迹遗存、文物文献、典故轶事、名人传记、先祖遗训、族规家训、诗词歌赋等。分卷按支系记载,记录世系姓名、性别、婚配、子女、生卒年月、居住地、坟山坐向、墓地墓碑等。

3、              组织领导

氏族修谱、续谱,应成立理事会,负责组织实施。推选本族长者、文人、企业家及热爱氏族事业的志士仁人参加理事会,下设编审组、后勤(财务)组、联络组,明确主编、副主编、编修等,各司其职,共同完成。

4、              资费来源

修谱,是一项巨大工程,费时耗资,从搜集资料到寻根问祖,从编修到印刷,每项工作都要有资费保障。

修谱资费,应由谱属成员共同承担,自行决定。本文只作一些探讨,仅供参考。

修谱资费,应以自愿捐助为主,不宜限额摊派,均等募捐,以体现氏族血缘亲情,凡有能力者或成功人士应慷慨承担,族人齐心合力,特困户可免交免捐。所有捐资,应在族谱中,单设篇章,将捐款人、捐款数额列表公布。捐款数额巨大者,可单立传记,载明业绩,以传后世;捐款数多者,可分段记载,以示表彰;捐款数较少者,可公布人数,不示人名,避免贫困户陷入尴尬境地,有违宗亲联谊之初衷。

5、              应注意几个问题

①           当今修谱,应与时俱进,与现行政策中“男女平等,以人为”本的思想相衔接,凡招婿入赘,立嗣领养,随母姓者,应同族人一样,记入家谱,并根据当事人(监护人)意愿,是否记录细节,因人制宜,不搞千篇一律。本族女姓应当入谱,只记录本人、配偶及子女情况,更下一代可不记。未成年人及少儿早殇者,应在谱中记载说明,散落异地的族人,不可遗漏。

②           坚持实事求是,要客观记录相关内容,切忌为迎合某些人虚荣心理,扩大或杜撰某人业绩,一旦传入后世,产生负面影响,若有内容不实,亦难为族人所接受。

③           尊重历史,历史是不容篡改的。近年有好事者利用网络媒介,胡乱发帖,妄称某氏族在历史上建立有多少王朝。有人随声附和,对网上资料不加考证、不辩真伪,将专家学者从不认可,国人从不接受,血缘关系无从考究的统治人物认成祖宗,这种荒谬之论,不仅为世人所窃笑,也是对祖宗的不敬,对宗亲的不负责任。对模糊不清的历史问题,宁可不用,不可滥用。

④   家谱编修完成后,经审定复印,谱成即发,并召开族人发谱大会,对修谱工作进行总结。发谱之后,未经理事会许可,任何人不得删、改一字,如发现有明显错误,由主编酌情补救,妥善处理。

总之,修谱是一项巨大工程,需要全族人通力合作,修谱人要热爱宗业,勇挑重担,辛勤工作。完成修谱,功在当代,惠及子孙,族人对修谱人的无私奉献和艰辛劳动,将永远铭记在心。他们的知识、智慧和付出,将载入本届族谱之史册!



                                        刘家成

                                    2010年4月5日



撰稿人系光山县泼河镇人民*政*府*退休干部,河南省刘氏文化研究会会员,信阳市刘氏宗亲联谊会常务理事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1-10-15 08: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提供的资料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2-5-24 08: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毛泽东主席曾指出:“研究历史,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历史、地理等提供宝贵的资料”。
   周恩来总理也曾经说过:“爱家乡爱家族的人,才会爱国”。
   国有史,县有志,族有谱。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方面情况的历史图谱,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中华民族历史长河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有着重要意义。
   万物在天,人生有祖。天不发育万物则万物不荣,祖不培荫子孙则子孙不盛。木之有本则固而枝必茂,水之有源则远而流自长。子孙繁衍近居者相识而知远,支分派系枝理蔓清源远而流长。敬祖是子孙做人之根本,修谱是启迪后人勿忘鼻祖。家谱,即姓氏之经纬,血缘之繁衍。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2-5-24 21:27: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元先宗亲为咱们网站提供资料!(:181:)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