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5413|回复: 0

郝洪喜获“星火杯” 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优秀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5 21:3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捷报:“星火杯” 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日前评选揭晓,山东省诸城市郝洪喜的参赛作品《感恩太阳》获优秀奖。

附参赛作品:
“星火杯” 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稿件 散文 3208个字

感恩太阳

山东诸城 郝洪喜

天赐良缘,使我诞生于1949年10月1日。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开国大典之日。当伟大领袖毛主席屹立在天安门城楼上,面对朗朗乾坤,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整个地球都睁大了眼睛,屏住了呼吸,像观日出一样注视着这轮轰然升起的东方太阳。
此时此刻,最兴奋的,莫过于中华大家庭。举国上下,所有的城镇村寨、山河湖海,乃至每一个角落的每一处哨所、每一株草木,无不抃风儛润,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
我,能在这一天出生,深感荣幸与自豪。因为,刚刚升起的五星红旗,为我的生日,涂上了一层特别喜庆的吉祥色彩。
据先辈们讲,我们郝家的根,原本扎在沂蒙山区,后因生活所迫,才乘逃荒要饭之舟,漂泊到与毛主席同为我党创始人的王尽美故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由于祖祖辈辈受穷,故在识文解字方面,代代都是清一色的“睁眼瞎”。而我,托毛主席和共产党的福,不满七岁,就以新中国“小主人”的身份,堂而皇之走进了本村的学校大门。
记得入学后的第一节音乐课,是学唱《东方红》。刚从抗美援朝战场转到三尺讲台的朱老师,以饱满的热情,不仅教会了我们对这首歌的唱法,还把整个歌词的含义,象讲故事一样,逐句逐段地进行了诠释。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一句句形象动人的歌词,就象一颗颗感恩的种子,随着学歌,被深深地植入了我的心底。
打那以后,《东方红》,就成了我最爱唱的一首歌。坐在教室里唱,走在路上唱,回到家中还是唱,据我娘说,晚上进入梦乡都唱过好几回呢!
在我天真烂漫的心目中,毛主席不是一般人,如同歌里唱的,象太阳。并坚信,只要从韶山升起的这轮红日挂在九州上空不落,中国的天地就永远明媚,老百姓的生活就永远幸福。
正因为对毛主席有着这么一种深厚的情感,以至于,当毛主席他老人家1976年9月9日真的从中国地平线上消失时,人们就象遭到了突如其来的雷击,头懵眼花,一片茫然。
人们悲切的泪涕里,流出一些胡思乱想和疑虑:毛主席走了,我们的明天,还会好吗?
尽管现在看来,人们对毛主席逝世以后的担心与忧虑,实在没有必要,甚或有些荒唐可笑。
但当时就是当时,不是现在。当时人们所流露出来的令后人难以理解的心绪与情感,绝对不是什么极左表现,更不是故作姿态,纯是对伟大领袖由衷热爱和信赖的正常心理反应。
说真的,那个时候,我同大多数人一样,真把毛主席比作天上的红太阳,而把自己比作一朵离了阳光便不能正常生长的向阳花。因为,现实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每一点成熟与进步,靠的全是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
1963年,是我人生之树的第十四个年轮。十四岁,既象含苞待放的花蕾,又象枝叶旺长的禾苗。就在我急需充沛的阳光雨露,以补充大量营养和水分的关键时刻,毛主席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
为了自己的健康成长,我以迫切之心情,如饥似渴地学习雷锋事迹,并坚持用雷锋精神,刻苦改造人生观,时时处处争做好事。除在生产队干好应干的农活外,其他剩余时间,便积极参加团支部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
白天,积极参加集体生产,晚上,要么走门串户,站在炕前,辅导没文化的人学习《毛泽东选集》;要么两手左右开弓,一手端着煤油灯,一手拿着粉笔,象蚕吐丝一样,抄写大街上的黑板报;要不,就站到墙头上,或骑在树背上,用喇叭筒子,第一时间,将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一句不落地送到老少爷们的耳朵里。
中午,利用社员休息这点空,我便领着一大帮子小青年和“识字班”,象蚁群掏穴打洞似的,熙来熙往于大街小巷,义务为生产队“七挖八换”、推土送粪、拔草沤肥。以实际行动,多为农业学大寨做贡献。
饭前餐后,我们学雷锋小组,按照事先安排和分工,轮流到“五保”户那里,去尽“赡养”义务。请医取药、送草送菜、挑水扫地、洗头理发,啥活都帮着干。使“五保”老人,没有儿女,胜过有儿女,尽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天伦之乐。
另外,我和我的伙伴们,还时常利用生产队收工之后往家走的那霎工夫,再跑到团支部为筹集活动经费而耕种的青年实验基地里学上一盘雷锋。即使因队里收工很晚,再干就耽了回家吃晚饭,也照去不误。总觉得,这是应该做的份内之活,快去干完它,免得心里光挂挂。
不管咋说,最快乐的时候还是晚上。一有空,我就像一只爱往花丛里钻的蜜蜂,飞到青年俱乐部的“百花园”里,读书、看报、学唱歌、打锣鼓和排练文艺节目等。真是快乐极了。
那时的我们,尽管物质生活很差,可我们的精神家园却是非常富有,富有得令人难以置信。
比如,我们在学雷锋活动中,为生产队偷着干了很多活,过后,队长知道了,要给我们追记工分。那个年代,“工分工分,社员的命根”。哪有不馋工分的?可我们就不馋,坚决不要。
队长没法子,只好把追记工分换成奖励毛主席画像,小青年把伟人像拿回家,往墙上一贴,那个高兴劲,好像真的见到了毛主席。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蔚然成风。被称为人生座右铭的“老三篇”,很多人都能从头到尾背下来。就大多数人来说,对“老三篇”,不仅能印在脑子里,还能坚持落实在行动上。这就是,当时人们广为恪守的“急用先学,学用结合”八字方针。
事实证明,《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这两篇,学好了,确有使人思想进步、胸怀宽广、工作积极、品德高尚之功效。而《愚公移山》这篇,认真读过之后,都会有一种催人奋进和勇往直前的大无畏气概。
由于自己坚持做到了以忠贞之心读毛主席的书,用翕然之耳听毛主席的话,致使开在我身上的荣誉名分之花,比起一般青年来,烂漫芳香了许多。
14岁,跨进了共青团组织的大门;15岁,登上了全村的“五好青年”和“学雷锋标兵”光荣榜;1967、1968和1969,连续三年出席了诸城县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
1970年,21岁的我,作为党组织的新鲜血液,被直接输进了大队党支部领导班子任副书记。不久,又被组织部门当作一棵干部苗子,从农田里薅出来,栽到了县城的公仆位置上。
时至今日,溶化在血液中的毛泽东思想的灿烂光辉,还时常随着我的一言一行闪现出来。好多与我相处或相识过的人,都说我思想太正统,说话太爽快,工作太认真,办事太实在。有的甚至说我,浑身老是散发着毛泽东时代的气味。
说这些话的人,既有褒奖的好评,也有贬义的讥讽。不管别人怎么评说,我始终认为,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思想,伟大而宝贵。过去是,现在是,将来必然还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武器和思想法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
由于种种原因,儿时的我,只在学校的板凳上坐了五年,便抱憾辍学。打小就嗜书如命的我,做梦都想重返校园上学。可惜,一直未能遂愿。
幸好,1984年春天,改革开放的暖风吹开了山东省的自学高等教育之花。这如同给我竖了一个攀登学历高峰的梯子。高兴得我彻夜不眠。
兴奋之余,我又想,自己站在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低台阶上,肩上还挑着一副乡党委副书记的重担,加上快到不惑之年的岁数,要想在攀登学历高峰征程中,顺利过关,最终取胜,决非易事。
幸运的是,有毛主席的话鼓舞着,使我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勇气,毅然去自学考试办公室报了名。我选的学科是法律专业,共15门课程,主管学校是山东大学法学院。
迈上自学之路后,首先面对的,是自己文化基础差、工作时间紧和年龄偏大的几个“坑坑洼洼”。我迅速打开了毛主席装在我脑子里的锦囊妙计:“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于是,我用下定的决心之土,填平了脚下的所有“坑坑洼洼”,并以小学文化能写巨著的浩然和身残志坚勇于自学的张海迪为标榜,发扬“学而不厌、习而不倦”的持之以恒精神,见缝插针,有空就学。
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15门课程悉数过关,如愿拿到了山东大学颁发的毕业证书。
手捧用心血和脑汁换来的大学文凭,我的心里,顿觉暖风阵阵,热浪滚滚。是啊,在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自己付出了多少,暂且不讲,单就伟大领袖毛主席每时每刻对我自学的关心、支持、帮助和鞭策,就足以使我感恩戴德一辈子。

郝洪喜,男,64岁,山东省诸城市人。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012年中国诗文书画先进工作者,2013年中国文坛120位杰出人物。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