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52853|回复: 90

[湖南省]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转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3 18: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

中華姓氏源流通譜•••••••目錄
                     前言
                     中華民族姓氏源流譜系筆劃索引(譜系資料整理建構中。參考十三劃詹姓。)
                     一劃••••••三十劃
第一章:中華民族姓氏源流源流譜系
        一:朝代說明
        二:盤古氏至三皇譜系表與釋考•••三皇••••五帝•••釋考
        三:盤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之間衍生姓氏及生平事功摘要
        四:三皇二伏羲氏衍生姓氏及生平事功摘要
        五:盤古氏至少典氏之間母氏姓族群同異表
第二章: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譜系表
        壹:少典氏第一代衍傳炎黃世胄譜系表
        一:朝代紀要
        二:中華姓氏總始祖少典氏古今史籍摘要
        三: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譜系及生平事功摘要
            炎帝神農氏生卒年有數種說法列如下:一劉譜、二中國歷代大事年表、三邱氏族譜。
        四:少典氏次子勗其公源流譜系及生平事功摘要
貳: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黃帝軒轅氏父親譜系表
        一;朝代紀要
        二: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三:黃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四:              堂      姓我家譜系表
叁:少典氏第二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代譜系表
        一:朝代紀要
        二: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三:黃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四:              堂      姓我家譜系表
肆:少典氏第三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代譜系
        一:朝代紀要
        二: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三:黃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四:              堂      姓我家譜系表
伍;少典氏第四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代譜系
        一:朝代紀要
        二: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三:黃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四;                       堂      姓我家譜系表
•••••••••••••••••••••••••••
•••••••••••••••••••••••••••
貳拾壹:少典氏第二百零一代、炎帝神農氏第二百零零代、黃帝軒轅第一百九十代譜系
        一:朝代紀要
        二: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三:黃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四:             堂     姓我家譜系表
第三章:中華民族姓氏同姓異派表
第四章:中華民族姓氏源流通譜統一輩序(昭穆)一覽表
第五章:中華民族姓氏堂號概覽表
        一:中華民族海峽兩岸三百個大姓堂號表
        二:中華民族台灣地區三百個大姓堂號表
第六章:中華民族姓氏始祖黃帝紀年表摘要
第七章:參考書目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前言

中華民族姓氏源遠流長,姓氏總源頭綜合歸納為盤古始祖、天皇氏族、地皇氏族、人皇氏族、有巢氏族、三皇一燧人氏族、女媧氏、三皇二伏羲氏族、祝融氏為遠古母系族群。少典氏後為父系族群。然母系與父系起止,相距也許數萬年,文字未興,莫知各氏其生存期間及譜系前後次第順序,古今尚無定論。
但從發明火的三皇一燧人氏以黃帝紀年元年歲次甲子(公元前2697年)推算,燧人氏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乙卯1809年(公元前4606年。詹招琳以三皇二太昊伏羲氏在位年加三十年)。三皇二伏羲氏時,伏羲氏之妹,被後人尊稱優生始祖女媧,佐兄正姓氏,制嫁娶後,從現在能得見到之姓氏古今文獻和考古文物所揭示的資料中搜尋發現,中國出現的第一個“姓”是太昊伏羲氏的“風”姓,以龍紀官,龍的傳人,伏羲氏之妹女媧氏佐兄(一云夫)伏羲,正姓氏,通媒妁,是神媒,尊稱優生遺傳學始祖,開始的父系氏族社會,社會組織以男性為中心。歷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栗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及祝融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等共十六代,歷一千二百六十年。

中華民族姓氏炎黃世胄總始祖少典氏,於黃帝紀年前歲次丁亥577年(公元前3274年),誕生在地大物博中華土地上,妣有蟜氏女安登,生長子炎帝神農氏,次子勗其,衍傳炎、黃世胄兩大主流。經炎帝神農氏嘗百草辨藥性,以療民疾。黃帝軒轅氏初創建國家制度,劃分九州,得百里之國逾萬。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而命之氏。從古今典籍中發現有兩萬兩千有餘的姓氏。較為可據者,以炎帝神農氏集團姓姜,黃帝軒轅氏集團姓姬,繁衍漢、滿、蒙、回、藏、苗、維吉(吾)爾、彝、壯、布依、朝鮮、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僄僄、佤、畬、高山、拉祜、水、東鄉、納西、景頗、柯爾克孜、土、達斡爾、亻母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亻乞佬、錫伯、阿昌、普米、塔吉克、怒、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爾、獨龍、鄂倫春、赫哲、門巴、珞巴、基諾等五十六個民族及台灣原住民十二族。在疆域面積約達一千一百四十二萬平方公里中,孕育總人口數約十三億。
海峽兩岸姓氏數量,據公元一九九六年袁義達、杜若甫主編的《中華姓氏大辭典》中收錄一萬一千九百六十九個的姓氏,其中單字姓五千三百二十七個,雙字姓四千三百二十九個,三個字以上的姓氏二千三百一十三個。而袁本人最新的發現說中國人古今姓氏已超過二萬二千個的統計記錄。而漢族佔總人口數百分之九十四中常用姓氏約在使用三千個左右。且少數民族姓氏基本漢化或相當一部份的大致有壯族、滿族、回族、土家族、苗族、蒙古族、瑤族、朝鮮族、布依族、白族、黎族、哈民族、侗族、傣族等。
姓氏是辨別人類每個人的符號,慾飲水思源,慎終追遠,而民德歸厚,且倫正昭穆(輩序),創建家族譜是藴藏相關民族學、歷史學、教育學、經濟學、社會學、地理學、人口學、遺傳優生學等等文化承傳不可或缺基本史料。歷代對姓氏研究的著述甚多,尤以單一姓氏的家族譜牒之流傳。對少典氏衍傳炎、黃譜系,作全面上溯下續,相互連貫性整理者,卻不得多見,造成各姓氏源同流異,各據所本,古籍考證紛雜難稽,產生信古、疑古,誠然不如妳我他現在一起來寫家譜。

詹招琳業餘從事各姓氏源流譜系搜集工作四十有餘年,雖無法完成我渡台灣開基始祖詹公玉裕的上溯譜系,考證過程中全面涉獵御覽古今現有姓氏之譜系加以整合後,以梁代周興嗣所撰《千字文》,作為輩序聯貫次第,讓後代裔孫受享千代三萬有餘年而能上溯下續,前後順序明晰不紊。

中國姓氏每代譜系與千字作為輩序(昭穆、輩份),以第一代少典氏“天字輩”為起始點;少典氏第二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代為“地字輩”,少典氏第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一代為“昃字輩”,順序類推而成,千字文縱然有不雅字句,每姓宗長理應增益修正,如“豈敢毀傷”改為“務必健康”等等。使炎、黃脈絡廣繁而能輩序分明,倫正理直文明傳統,千古流芳。

當E世代科技興起發現人類姓氏基因,關聯著控制生物遺傳的基本物質是DNA後,性染色體區分為x、y兩種,就隨姓氏代代相傳,增益迫切建立續載家族譜的重要性。此為《中華民族姓氏源流通用家譜》之緣起創意,通祖先成功之道,譜子孫得失法則,異中求同標新必要有根據。

本譜黃帝紀年元年歲次甲子即公元前2697年為作為上推下算轉承點依據。因為《中國歷史紀年表》準確以西周共和元年歲次庚申,黃帝紀年1857年、公元前841年,史家始趨一致。歷代古史典籍記載黃帝紀年元年尚有以:歲次丁巳、癸亥、甲子、丁亥、庚寅等,其相互間差距最多為二一三年,最少也有六年,至今尚無定論。公元前841年(西周共和元年)以前的古史年代,多有問題。如:
古代干支紀年(也稱甲子紀年),按《綱鑒合纂》本資料,應上自黃帝起。司馬作《史記》,有關年表斷起第三十一甲子中的庚申年,列表為“庚申,周,共和元年,厲王子居召公宮,是為宣王。王少,大臣共和行政”。據丁南湖釋:“司馬遷史記不錄三皇,以其茫昧無據也,況盤古在三皇之前乎,是故史氏云相傳。”因此,自漢至今均以庚申周共和行政元年(公元前841年)作為正式認可的起始年。故本文以《綱鑒合纂》本資料的甲子紀元為例:
公元前2697年甲子,是黃帝有熊氏八年初作甲子,故以本甲子為上古第一甲子,黃帝建國都涿鹿。公元前2595年丙午,黃帝一百有十年崩,子少昊立。少昊金天氏元年(黃帝長子,已姓名元器,亦號青陽氏)。公元前2511年庚午,少昊八十四年崩,黃帝次子昌意之子高陽立。顓頊高陽氏元年,都邱(今河南省滑縣)。公元前2433年戊子,顓頊七十八年崩,兄憍元子帝嚳立。帝嚳高辛氏元年,都亳(今河南省偃師縣)。公元前2363年戊戌,帝嚳七十年崩,子摯立,後廢,立其弟,唐侯堯。自此至癸卯皆摯在位,仍以高辛氏紀年。公元前2357年甲辰,唐帝堯元年,都平陽(今山西省臨汾縣)。公元前帝堯一百載崩,禪位於舜。公元前2255年丙戌,虞帝舜元年,都蒲坂(今山西省永濟蒲州)。公元前2206年舜五十載崩,禪於禹。夏帝禹元年,都安邑(今山西省夏縣西北)。公元前2198年帝禹崩,子啟立。帝啟元年。自此夏朝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社會國家開始紀年。
在過去曾使用公元一九五八年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中外歷史年表》,它從‘五帝’到西周厲王即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庚申)以前的一段是根據齊思和等編撰的這種書籍。如:公元前2550年辛卯,黃帝即位元年,公元前2450年辛未,黃帝在位一百年崩,顓頊立。公元前2372年己醜,顓頊在位七十八年崩,帝嚳立。公元前2297年甲辰,帝嚳在位七十五年崩,堯立。公元前2179年壬寅,堯在位一百一十八年崩,舜立。公元前2140年辛巳,舜在位三十九年崩,夏禹立。這是當時記載五帝紀元表的。

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為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唐堯、虞舜等為五帝。三皇五帝之稱見於周朝。
此之前編撰古史者,通天、地、人,循理論道之邏輯哲學思想家,以燧人氏發明鉆木取火;伏羲氏結網捕魚,飼養牲畜;炎帝神農氏發明農具,教人耕種,嘗草治病;黃帝軒轅氏建立制度創建國家等之哲學邏輯;儒、道、佛學家也隨各從所信,以人類進化必經之過程哲理推論。然則上古歷史所說是真人,是傳說,似可不必探究。水有源,樹有根,無庸置疑。

宇宙間有天有地有人,那天地間初始誕生的第一人是誰?因無文字之證,雖盤古氏開天闢地以來,即傳有倉頡族群之圖騰部落共主史倉氏創制文字,當時的結繩記事,無法留存至今,造成千古無解之疑(遺)憾?研究譜系學貴乎文字的憑藉,今日所知文字,僅能及於夏、商、周三代之時的刻畫銘文圖形,三代至今不知若干萬年?其間相傳之說龐不勝錄,經後世穿鑿附會之說,非不能盡信,也更非不足言。然慾追求古初文字未興之前的譜系能溯上而續下的傳說或屬虛擬,尚待獲得各位姓氏譜系專家學者們運用智慧邏輯去思考判斷來增益史實的合理正確性。

中華民族姓氏通譜系表,文字由左至右書寫排列,每行十一代,每代書寫兩個字,代與代之間以——等符號作為分隔,除了名號、諱相連外,其他以空一格區格。•點表示代與代之間有譜系中斷或尚待考證,如葛天氏與祝融氏是否父子?陰康氏與祝融氏是否兄弟?待考!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華民族姓氏源流譜系筆劃索引(譜系資料整理建構中。參考十三劃詹姓。)

中華民族姓氏起源分:
一、盤古:盤古氏至三皇一   燧人氏。
二、伏羲:三皇二   伏羲氏。
三、炎裔、黃裔:少典氏衍傳傳炎、黃世胄等三部份,索引中加註之。
四、本譜一律稱姓。
五、郡、望:本譜一律稱堂。
一、二譜系待考;三、炎、黃譜系上溯少典氏下續至現代,間有中斷,無譜可稽。水有源,樹有根,確詳矣!

一劃:一、譙郡堂。黃裔。後魏一那婁氏後。
      乙、平原堂。黃裔第十八代成湯後。
二劃:丁、濟陽堂。炎裔第三十八代丁公汲後。
      力、臨安堂。黃裔第一代力牧後。
      卜、西河堂。黃裔第九代,太康之弟封莘後。
三劃:上官、下門、于、萬、萬侯、才、亡、凡、士、大、大叔、子、占、子人、子旅、子蕩、已、弓、六。
四劃:五、云、井、中、中行、丹、少、午、尹、及、六、牙、仁、仇、仍、什、元、允、父、公、公羊、公孟、公陽、公孫、支、卞、友、壬、夫、孔、尤、巴、引、戶、戈、文、斤、方、木、比、止、毛、水、殳、火、牛、王、王叔、王游。
五劃:世、丘、由、甲、申、申屠、申徒、主、主父、代、令、令狐、冉、冬日、包、北宮、北殷、古、占、印、去、台、召、史、右、司馬、司徒、司空、司城、它、巨、乎、甘、甘士、甘先、甘莊、旦、正、氾、田、皮、白、白冥、白狄、目、石。
六劃:仲、任、伊、伊耆、伊婁、伍、合、先、共、夙、危、牟、吉、向、回、安、宅、戎、曲、朱、汝、江、池、老、老成、考、米、羽、羊、羊舌、西。
七劃:求、伯、何、四余、作、佘、伾、禿髪、罕、吳、告、呂、妘、宋、彤、尨、尾、岑、巫、那、防、邢、阮、成、把、投、李、杜、杞、步、汪、沈、沈尹、汲、沃、狄、孝、甫、良、芒、沙、谷、豆盧、赤、車、辛、酉、采、里、羋。
八劃:並、亞、依、佼、兒、到、卑、卓、來、叔、叔孫、叔仲、叔廒、叔帶、周、奄、始、姒、季、定、宗、官、官師、居、屈、岳、延、武、武成、武強、邵、邱、祁、邰、邶、邳、房、招、拓跋、所、明、昌、易、昆、東、東門、東郭、林、析、杷、毒、法、狐、孟、知、和、竺、芮、金、長、長孫、非、尚、京。
九劃:哀、侯、俠、信、俟、勇、南、南宮、厚、弈、威、姚、姜、姞、宣、封、屋引、度、建、後、郇、邾、郈、郕、咸、施、昭、相、柱、柳、柴、柯、柯蔡、段、泉、洪、洛、為、爰、胥、皇、皇甫、盈、冒、禹、禺、秋、春、紀、紂、紇骨、既、胡、胙、英、若敖、茍、苦、苗、茅、苑、范、范姜、茆、虺、計、虔、革、韋、風、飛。
十劃:高、衷、倪、凌、釗、勉、原、仲能、夏、姬、孫、宮、容、展、邕、庫、席、唐、徐、郎、郝、郜、郤、恭、拳、晏、晉、晁、格、桑、桂、桓、殷、涂、烏、烏鳥、狼、耆、班、甡、留、畜、益、神、祖、祝、秦、翁、耿、舀、荀、袁、豹、軒、軒轅、釗、黨、馬、馬矢、馬適、馬師、鬥(鬥比)、鬥耆。
十一劃:商、脩魚、偃、偃師、區、國、婁、寇、尉、尉遲、屠、崔、康、張、張廖、郵、郭、郳、陸、陳、陰、陶、陵、扈、啟、曹、曼、朗、梁、梅、深、清、淵、將軍、將梁、猛、通、造、猗、連、理、產、畢、眾、祭、章、第、第二、第五、第八、符、粘、終、組、聃、莊、莘、莉、莒、許、赧、雪、常、堂陽、魚。
十二劃:棄、傅、舒、堯、黃、馮、卿、厥、單、單伯、喬、媯、寒、甯、粥、彭、鄄、鄀、陽、陽樊、隋、惠、忄軍(琿)hun、援、斯、智、景、曾、勝、渠、椒、游、湯、渾、渦、湲、焦、然、舜、痛、盛、程、嵇、童、肅、華、菟裘、費、賀、賁、越、雄、雲、掌、棠、朝、黑。
十三劃:雍、亶、禽、會、塗、嵩、廉、微、衙、鄒、鄐、搖、鄔、敬、楚、楊、歇、溫、源、滑、達、運奄、遇、過、瑕、督、蜀、祿、靖、梁、義渠、舅、萬、葉、董、葛、蒍、蒧、虞、裘、解、詹、詹伯、詹葛、訾、貉、賈、路、跪、載、鉏、鼓、榬。
十四劃:暨、舞、齊、僖、壽、臺、賓、寧、廖、慈、旗、榮錡、滿、熊、甄、監、管、箕、精、翠、翟、綦、臧、臧文、臧孫、蒙、蒼、蒯、蜚廉、裴、語、趙、輒、閣、閩、雒、嘗、鞅、鼻、彄。
十五劃:儋、劉、厲、憂、奭、樊、審、寮、慶、鄭、鄧、摯、滕、樂、樓、歐、容、緱、蔡、蔣、蓼、蔓、蔔、虢、褚、諸葛、綦、銷、鞏、養、駟、戭、魯、魴。
十六劃:贏、儒、興、冀、嬛、衛、據、橋、橫、隨、燕、遷、瞞、穆、蕩、盧、謀、賴、錢、錫、閻、霍、頹、餘、駱、融、鮑、龍。
十七劃:舉、齊、襄、嬰、嬰齊、孺、蹇、應、隱、隰、戴、縱、謬、羲、臨、薛、蕭、薊、謝、謝丘、轅、鍾、鍾離、霜、韓、鞠、鮮、鮮于。
十八劃:鄾、歸、檮、斷、簡、禮、藍、蟲、蟜、謬、豐、鎬、闔、雙、題、顏、顓、顓孫、騅、魏、鯀、雝。
十九劃:瀛、盧、龐、疆、懷、櫟、邊、疇、羅、繒、藩、譚、譙、關、類。
二十劃:嚴、騫、騰、犨、獻、竇、繻、籍、蘇、鐘、黨、騶、飂。
二十一劃:囂、酆、續、蘭、顧。
二十二劃:龔、囊、權、禳、鑒、鑄、鬻、鱗、篯、夔。
二十三劃:酈、欒。
二十四劃:羈、讓、靈。
二十五劃:釁、蠻、觀。
二十九劃:驪、鬱。
三十劃:鸞。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章、中華民族姓氏源流源流譜系

           一、朝代說明

     遠古母姓族群初始時期,當代史學家界定:
原始社會約一百七十萬年前,元謀猿人生活在雲南元謀一帶;約八十萬年前藍田猿人生活在陝西省藍田一帶;約二十至七十萬年前北京猿人生活在北京市周口店一帶;約十八萬年前的山頂洞猿人;約五萬年至七萬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約四千至五千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約四千多年前的黃帝時期。
     史稱三皇之一:燧人氏:以黃帝紀年元年甲子,溯上推算燧人氏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乙卯1809年(公元前4506年。備註:詹招琳以三皇之二:伏羲在位元年加三十年而得來之年數)。
         三皇之二:伏羲氏:太昊伏羲元年,以黃帝紀年前歲次甲申1781年(公元前4477年),至太昊伏羲氏末代或無懷氏末年,是為黃帝紀年前歲次癸未521年(公元前3218年)。太昊伏羲氏相傳十 六代,計一千二百六十年。
         三皇之三:神農氏:少典氏長子炎帝神農氏元年,以黃帝紀年前歲次甲申520年(公元前3217年),至黃帝紀年歲次癸未前一年(公元前2698年)。炎帝神農氏相傳十代八帝,計五百二十年。
少典氏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丁亥577年(公元前3274年。備註:詹招琳以其長子炎帝神農氏出生年加三十年而得來之年數)。三十三歲生次子勗其公,十一傳為黃帝軒轅氏。

        二、盤古氏至三皇譜系表與釋考

三皇:①燧人氏;②太昊伏羲氏;③炎帝神農氏。
五帝:①黃帝軒轅氏;②顓頊四高陽氏;③帝嚳高辛氏;④唐堯陶唐氏;⑤帝舜有虞氏。
盤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三皇之一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祝融氏——少典氏。
母系氏族——古今無定論——父系氏族。
原始猿人野居野處•••••••發明火。
盤古氏,開天闢地——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三皇之一燧人氏;盤古氏至三皇之一燧人氏,相距也許數萬年,或數十萬年,文字未興,不知次第順序。——歷代通鑒輯覽:三皇之二太昊伏羲氏,姓風、女媧、郝骨氏。太昊伏羲氏——柏皇氏、咸鳥。柏皇氏,通誌卷一三皇紀第一引春秋世譜:長子襄(飛龍)、次子英(潛龍)、女宓。氏族典。——中央氏——大庭氏——粟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路史》前紀八、《路史》及《劉姓譜》載:祝融氏,又名祝誦氏。均勻祝融氏之分派為少典氏。——昊英氏——有巢氏,開始穴居。——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祝融氏。陰康氏——無懷氏。
葛天氏——祝融氏——少典氏。
三皇之二太昊伏羲氏——咸鳥——承厘、司水土。承厘——厚炤——顧相,生巴人,後裔有姓李氏者衍傳西晉五胡十六國之漢。

           釋考

一、盤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之間,及三皇二太昊伏羲氏至無懷氏之間,屬氏姓族群或圖騰符號之傳遞。
二、燧人氏生太昊伏羲氏,姓風,太昊伏羲氏生咸鳥至巴人,後裔有姓李氏者衍傳西晉五胡十六國之成漢,及少典氏生啟昆,啟昆衍傳三皇三炎帝神農氏及五帝一黃帝軒轅氏,後裔統稱為以後子孫之由來,是直系衍傳。
盤古氏:
人類初始傳說盤古氏,開天闢地,揭開宇宙人民生活空間。盤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相距也許數萬年或數十萬年,文字未興不知次第順序。至三皇二太昊伏羲氏,據《歷代通鑒輯覽》卷之一載:太昊伏羲氏、女媧氏、柏皇氏、中央氏(亦曰中皇)、大庭氏(亦曰朱顏氏)、粟陸氏、驪連氏(亦曰昆連)、渾沌氏(亦曰混敦)、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亦曰子襄)、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等十六氏,皆襲伏羲之號。合計一千二百六十年。朝代下續三皇三炎帝神農氏。
三皇一燧人氏:
燧人氏,三皇之首,發明鉆木取火,以備火化,熟食保健。燧人氏,以黃帝紀年元年歲次甲子(公元前2697年)推算。燧人氏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乙卯1809年(公元前4606年。詹招琳以三皇二太昊伏羲氏在位元年加三十年而得來之年數)。妣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詩含神霧云:“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羲”。新校本《宋書誌》卷二十七,《誌》第十七,符瑞上:燧人之世,有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而生太昊帝宓犧氏,母曰華胥。《通誌》卷一十三,皇紀第一引春秋世譜云:“華胥生男子為伏羲,女子為女媧”。《三墳證》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風而生,故風姓。”)
三皇二太昊伏羲氏:
太昊伏羲氏:姓風,父燧人氏,母曰華胥。晉皇甫謐撰寫《帝王世紀》云:“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母曰華胥。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月令疏云:有大人之跡出於雷澤之中。)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月令疏作庖犧,上下文合。)長於成紀(長字依易疏補。)蛇身人首,有聖德。”據清高宗敕撰御批《歷代通鑒輯覽》:太昊伏羲氏後依序為:女媧氏、皇柏氏、中央氏、大庭氏、粟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等十五氏。即黃帝紀年前甲申1780年(公元前4477年)。至無懷氏時黃帝紀年前歲次癸未521年(公元前3218年)共一千二百六十年。
祝融氏:
《路史》前紀八,祝誦氏:一曰祝龢,是為祝融氏也。(文後註云:見《姓苑》等書、《白虎群儒通義》,以祝融為三皇。)宋衷論三皇,亦數祝融,而出黃帝。梁武帝祠畫像述:先伏羲氏、次祝誦氏、次神農氏,乃及黃帝、顓頊帝,蓋有所本,豈得云帝浩之臣哉。洪臣相云:先儒說三皇不一,太史公採大戴禮,遷少昊而不錄,又經傳顓頊帝之後。黎為祝融,惟莊子以祝融氏與伏羲、神農、赫胥同辭。《白虎通》既依《史記》遂以羲、農、祝融為三皇。至論五行,則又以祝融為南方之神,初非通論此,梁碑以祝融為祝誦,而介於羲、農之間,《白虎通》之說也。又贊曰中載:“祝誦氏之屬,續朱襄氏之來陰,陰康氏之來龢,伏羲氏之立基,神農氏之扶犁(禾刀牛),黃帝氏之云門,少典氏之九淵,高陽氏之承云,高辛氏之六厲,堯之章,舜之招,禹之夏,是皆得天地之中,以發人之仰,道人之扶,達人知慧,而為政之平,則凡以得乎人,聲之龢而已。”祝融出處此為一,本譜祝融氏列為以陰康氏同輩,少典氏與無懷氏同輩。二為炎帝第十一代祝庸(融),三為黃帝第七代黎(祝融)。

      三、盤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之間衍生姓氏及生平事功摘要

據王圻《續文獻通考•氏族典》第十一卷:盤古氏至三皇一燧人氏之間衍生姓氏如下:
自大騩氏至無懷氏等十九氏衍生姓氏如下:
隗氏、大隗氏、大嵬氏、嵬氏、饒氏、撓氏、剎氏、鬼騩氏、豗氏、傀氏、渾氏、沌氏、屯氏、吉氏、倉氏、史氏、侯氏、岡氏、夷門氏、倉頡氏、柏氏、柏常氏、柏侯氏、白侯氏、中央氏、中黃氏、大氏、大庭氏、栗氏、陸氏、厘氏、驪氏、赫氏、赫胥氏、葛氏、權氏、尊氏、尊盧氏、壇(覃改尊)氏、祝氏、融氏、祝宗氏、祝和氏、祝融氏、昊氏、巢氏、朱襄氏、陰氏、零氏、懷氏、無懷氏等五十一個氏姓。
《氏族總部匯考》十一,王圻其撰寫《續文獻通考》一:氏族源流;應城陳士元曰:“姓氏所由來夐矣,粵稽古典。”
如大騩氏之後有:隗氏、大隗氏、大嵬氏(出《姓苑》)。
鬼騩氏之後有:嵬氏、饒氏、撓氏、剎氏、鬼騩氏(出《潛夫論》)。
豗傀氏之後有:豗氏、傀氏(出《元和姓纂》)。
渾沌氏之後有:渾氏、沌氏、屯氏(出《姓苑》)。
吉夷氏之後有:吉氏(出《姓譜》)。
史倉氏之後有:倉氏、史氏、侯氏、岡氏、夷門氏、倉頡氏(出《姓纂》、《姓苑》)。
柏皇氏之後有:柏氏、柏常氏、柏侯氏、白侯氏(出《路史》)。
中黃氏之後有:中央氏、中黃氏(出《姓苑》及《六韜》)。
大庭氏之後有:大氏、大庭氏(出《風俗通》)。
栗陸氏之後有:栗氏、陸氏。(出《路史》)。
昆連氏之後有:厘氏、驪氏(出《路史》)。
赫胥氏之後有:赫氏、赫胥氏(出《風俗通》)。
葛天氏之後有:葛氏、權氏(出《姓苑》)。
尊盧氏之後有:尊氏、尊盧氏、壇(覃改尊)氏(出《纂要文》)。
祝融氏之後有:祝氏、融氏、祝宗氏、祝和氏、祝融氏(出《姓譜》及《白虎通》)。
昊英氏之後有:昊氏(出《風俗通》)。
有巢氏之後有:巢氏(出《路史》,巢父其後)。
朱襄氏之後有:朱襄氏(出《邵氏姓解》)。
陰康氏之後有:陰氏、零氏(出《姓纂》)。
無懷氏之後有:懷氏、無懷氏(出《姓纂》)。
然年代迥遠,世派難詳,故惟自伏羲,總括傳衍,俾源同流異,流同源異者,得以考辨。

四、三皇二伏羲氏衍生姓氏及生平事功摘要

三皇二太昊伏羲氏衍生姓氏如下:
      姓風。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顧相氏、務相氏、羅氏、樸氏、督氏、鄂氏、度氏、夕氏、龔氏、佩氏、鳳(鳥改缶)氏、飌氏。任氏、已氏。姒氏、庖氏。
      周武王封伏羲之後於宿乃有:密、宿、須句、顓、叟。叟氏、顓叟氏、東氏、東蒙氏、朐氏、須朐氏、宿氏、罔氏、密氏、伏氏、虙氏、宓氏、服氏、犧氏、戲氏、希氏、包氏、(女包)氏、鮑氏等四十六個姓氏。
      伏羲之弟郝骨氏:郝、郝骨氏等二個姓氏。
      共有四十八個姓氏。

伏羲生咸鳥,咸鳥生乘釐,是司水土;乘釐生厚炤,厚炤生顧相,降處於巴,是為巴人(出《華陽誌》)。
巴人五子為五姓有:巴氏、樊氏、瞫氏、相氏、鄭氏,世居武落山,有赤黑二穴,巴氏居赤穴,四姓居黑穴,末有君長,共立巴氏子務相,是為廩君,徙居夷城,後有顧相氏、務相氏(出《蜀誌》)。
其遷漢中者為車巴,遷洛陽者為巴氐。漢高帝,發巴氐定三秦,復其渠帥七姓有;羅氏、樸氏、督氏、鄂氏、度氏、夕氏、龔氏(出《漢書註》)。
西晉時李特,巴種人也。據梁益稱帝,號成,六世而亡有李氏。
伏羲風姓後有:風氏、佩氏、鳳(鳥改缶)氏、飌氏(出《纂文》)。
風后為黃帝臣,國在沔之景陵。
黃帝封伏羲之後於任為已姓有:任氏、已氏(出《路史》)。
夏禹封伏羲之後於庖為姒姓有:姒氏、庖氏(出《世族譜》)。
周武王封伏羲之後於宿乃有:密、宿、須、句、顓、叟,邑於沌上以為東盟主,後滅於魯有:叟氏、顓叟氏、東氏、東蒙氏、朐氏、須朐氏、宿氏、罔氏、密氏(出《路史》)。
伏羲之後又有:伏氏、虙氏、宓氏、服氏、犧氏、戲氏、希氏、包氏、女包氏、鮑氏(出《帝紀》)。
伏羲之弟郝骨氏(《唐表》作郝省氏)裔孫子期,帝乙封於太原後有:郝氏、郝骨氏(出《姓纂》)。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盤古氏至少典氏之間母氏姓族群同異表

一、太昊伏羲氏、女媧氏、(郝骨氏)、柏皇氏、中央氏、大庭氏、栗陸氏、驪連氏、渾沌氏、赫胥氏、尊盧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陰康氏、無懷氏等十六氏(《御批歷代通鑒輯覽》)。
二、大騩氏、鬼騩氏、豗傀氏、渾沌氏、吉夷氏,史倉氏,柏皇氏、中皇氏、大庭氏、栗陸氏、昆連氏、赫胥氏、葛天氏、尊盧氏、祝融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陰康氏、無懷氏等二十氏(《氏族總部彙考十一》、王圻其《續文獻通考•一》:氏族源流)。
三、容成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栗陸氏、栗畜氏、軒轅氏、赫胥氏、尊盧氏、祝融氏、伏羲氏、神農氏等二十氏(《莊子胠篋》)。
四、初天皇、初地皇、初人皇、天皇氏、地皇氏、泰皇氏、鉅靈氏、句疆氏、譙明氏、涿光氏、鉤陣氏、黃神氏、狃神氏、犁靈氏、大騩氏、鬼騩氏、弇茲氏、泰逢氏、冉相氏、蓋盈氏、大敦氏、雲陽氏、巫常氏、泰壹氏、空桑氏、神民氏、倚帝氏、次民氏、辰放氏、蜀山氏、豗傀氏、渾沌氏、東戶氏、皇覃氏、啟統氏、吉夷氏、幾遽(篴)氏、豨韋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史皇氏、柏皇氏、中皇氏、中黃氏、大庭氏、栗陸氏、昆連氏、軒轅氏、赫蘇氏、葛天氏、尊盧氏、祝誦氏(祝融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陰康氏、無懷氏(據《路史前紀》第一卷至第九卷。其中狃【丑改巨】神氏。柏【白改百】皇氏。)太昊伏羲氏、炎帝神農氏、黃帝軒轅氏等六十一氏(宋朝羅泌纂修《路史》。)。
五、皇古一:盤古。
初三皇。天皇十三頭、地皇十一頭。提地人皇之先。人皇九頭三十二世。蜀蜀山之先。五龍五姓一世。攝提五十九姓三十五世。合雒三姓三世。連通六姓二世。敘命四姓四世。
皇古二:偱蜚二十二氏。鉅靈、句疆、譙明、涿光、鉤陳、黃神、秬神五世。黧(黑改牛)靈、大騩、鬼騩、弇茲、泰逢、冉相、蓋盈、大敦、雲陽、巫常、泰壹、空桑、神民、倚民、次民、因提十三氏。皇次四世。蜀山六世。穟(禾改人)傀六世。渾敦七世。東戶十七世。皇覃七世。啟統七世。吉夷四世。幾渠一世。豨韋四世。大巢二世。遂皇四世。庸成八世。庖伏羲之先。
皇古三:禪通十八氏。倉頡一世。柏皇二十世。中央四世。大庭五世。栗陸五世。栗連十一世。軒轅三世。赫胥一世。葛天四世。宗盧五世。祝融二世。昊英九世。有巢七世。朱襄三世。陰康二世。無懷六世。厲山農之先。
包犧一世。女媧。神農八世。禪通之餘:柏皇、大庭、栗陸、昆連、赫胥、葛天、祝融、昊英、朱襄、陰康、無懷。符因提後:渾沌、東戶。循蜚後,太一即泰壹。少典黃炎之先。(帝世、王朝等略。清道光十二年王梓材撰寫《世本集覽》第一冊目錄。)

六、約公元前8000年至6390年:東、南、西、北、中,五方都有分佈的原始社會。
約公元前6391年至6210年:一、盤古。二、天皇。三、地皇;四、人皇;五、五龍紀;六,攝提紀;七、合雒紀;八、連通紀;九、敘命紀。
約公元前6210年至5770年:一、巨靈氏;二、句疆氏;三、譙明氏;四、涿光氏;五、鉤(金勾)陳氏;六、黃神氏;七、巨神氏;八、犁靈氏;九、大騩氏;十、鬼騩氏;十一、弇(掩)茲氏;十二、泰逢氏;十三、冉相氏;十四、蓋盈氏;十五、大敦氏;十六世、蕓陽氏;十七世、巫常氏;十八、泰壹氏;十九、空桑氏;二十、神民氏;二十一、倚帝氏;二十二、次民氏。
約公元前5771年至5070年:一、辰放氏(共四代);二、蜀山氏(共六代);三、豗(虺)傀氏(共六代);四、兒遽氏;五、豨(希)韋氏(共四代);六、有巢氏(共二代);七、燧人氏(共四代);八、庸成氏(共八代)。
約公元前5071年至4170年:一、渾沌氏(共七代);二、葛天氏(共四代);三、女媧氏;四、伏羲氏(共四代);五、赫胥氏;六、東戶氏(共十七代);七、皇覃氏(共七代);八、啟統氏(共三代);九、吉夷氏(共四代)。
約公元前4171年至3150年:一、倉帝史皇氏;二、柏皇氏(共二十代);三、中皇氏(共四代);四、大庭炎帝氏(共五代);五、栗陸氏(共五代);六、昆侖氏(共十一代);七、西陵氏(共五代):文昌、晇父、岐伯、金二伯、嫘祖。
約公元前3151年至2230年:一、軒轅氏(共三代);二、祝融氏(共二代);三、昊英氏(共九代);四、古皇有巢氏(共七代);五、朱襄氏(共三代);六、陰康氏(共三代);七、無懷氏(共六代);
八、神農氏(共八代)。
約公元前2231年至2045年:一、黃帝有熊氏(共三代);二、顓頊;三、帝嚳;四、堯;五、舜;六、禹。

【公元一九零六年,何拔儒先生整理四川省鹽亭縣天垣場盤埡村發現的盤古王表】。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章、中華民族姓氏炎黃總始祖少典氏譜系表

            壹、少典氏第一代衍傳炎黃世胄譜系表
少典氏第一代(天)第二代(地)第三代(玄)第四代(黃)第五代(宇)第六代(宙)第七代(洪)第八代(荒)第九代(日)第十代(月)第十一代(盈)
炎帝神農氏        第一代(地)第二代(玄)第三代(黃)第四代(宇)第五代(宙)第六代(洪)第七代(荒)第八代(日)第九代(月)第十代(盈)
      輩序:天字輩、地字輩、玄字輩、黃字輩、宇字輩、宙字輩、洪字輩、荒字輩、日字輩、月字輩、盈字輩。

             一、朝代紀要

中華姓氏源遠流長,本譜譜系,自盤古氏開天闢地至少典氏之間,不明其前後順序;至炎、黃世胄同源共祖衍傳萬脈千支。
少典氏第二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代至少典氏第十二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一代榆罔。
朝代榆罔下續黃帝軒轅氏。

炎黃世胄的由來中華民族的萬姓同根於姓氏總始祖少典氏,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國君,號厲山氏,於黃帝紀年前丁亥557年(公元前3274年。出生年是詹招琳以炎帝神農氏出生年加三十年而來。)誕生在厲山的少典國,稱為少典,妣有蟜氏女安登。三十歲生長子炎帝神農氏、三十三歲生次子勗其。少典氏衍傳炎、黃世胄,滿人間。中華萬宗同源炎、黃世胄兩大主流濫觴,繼而大規模“賜姓命氏”的結果,如炎帝居姜水而姓姜姓,後來分衍出齊、許、申、呂等許多的姓氏。又如黃帝居軒轅之丘而命軒轅氏,娶四妃生二十五子,分別封十二個姓。
炎、黃衍傳後裔至今持續不斷根葉茂之中,炎黃的由來。

同時中華民族歷代正統帝王均屬黃帝軒轅氏的歷代後裔,炎帝神農氏後裔無一正統,僅有建立附統而已。

少典氏:中華民族姓氏源流炎黃總始祖。妣有蟜氏女曰安登,生長子石年(炎帝神農氏)、次子勗其。勗其第十一代裔孫黃帝軒轅氏。炎黃世胄之由來。少典氏生於黃帝紀年前丁亥577年(公元前3274年)。詹招琳據炎帝神農氏出生丙辰年加三十年得丁亥年數。
少典氏——三皇三:炎帝神農氏,姓姜。公元3217年甲申至公元前3078年,在位一百四十年。——臨魁,公元前3077年甲辰至公元前2998年,在位八十年。姜董權、姜會魁、姜鬥臨、姜邛、姜柱、姜起、姜女娃。臨魁——帝承,公元前2997年甲子至公元前2938年,在位六十年。——帝明,公元前2937年甲子至公元前2889年,在位四十九年。相傳越南開國之君為帝明之子。——帝宜,公元前2888年癸丑至公元前2844年,在位四十五年。——帝來,公元前2843年戊戌至公元前2796年,在位四十八年——帝裹,公元前2795年丙戌至公元前2753年,在位四十三年。——節莖——姜克、姜戲。姜克——榆罔,名參廬,公元前2752年己巳至公元前2698年,在位五十五年。朝代下續黃帝軒轅氏。
姜戲——姜器、小帝。
姜起——慶甲——帝監——縉云——蚩尤,炎帝子邛之支庶耆田後裔為蚩尤。蚩尤,傳說兄弟有八十一人。一云:炎帝子邛之支庶耆田後裔為蚩尤。
少典氏——三皇三:炎帝神農氏,名石年。勗其。勗其,妣扶胥氏——巨駓,妣蜀山氏——芒昧,妣逷伊氏——夷栗,妣女儀氏——柏堅,妣赤水氏——節,妣鉅閭氏——赫胡,妣摩利氏——封胥,妣女娥氏——依盧氏,妣九方氏——啟昆,妣有蟜氏。

少典氏生於黃帝紀年前丁亥577年(公元前3274年),詹招琳據炎帝神農氏出生年加三十年而來。
少典氏:黃帝紀年前丁亥577年(公元前3274年)誕生。妣有蟜氏女安登,生長子炎帝神農氏(石年),次子勗其。
三皇三炎帝神農氏:姓姜,名石年。漢族。黃帝紀年前甲申520年(公元前3217 年),其間依序為炎帝神農氏、臨魁、帝承、帝明、帝宜、帝來、帝裹、節莖、姜克、榆罔等十一代九帝,(共歷)五百二十年。

             二、中華姓氏總始祖少典氏古今史籍摘要

少典氏第一代公少典君:天字輩。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廼祝融氏之分派也,妣有蟜氏安登(又曰任姒)生長石年,次勗其。資料來源:勗其至啟昆譜系,據民國七年公元一九一八年戊午之劉氏總族譜中的古代世系。
中華民族的萬姓同根於姓氏總始祖少典氏,萬宗同源炎、黃世胄兩大主流:祝融氏支派的少典國君,於黃帝紀年前丁亥557年(公元前3274年,出生年是詹招琳以炎帝神農氏出生年加三十年而來)誕生在厲山的少典國,稱為少典,妣有蟜女安登。三十歲生長子炎帝神農氏,三十三歲生次子勗其。少典氏衍傳炎、黃世胄,滿人間。

從劉姓族譜中以少典氏第一代為少典國君,諱烈山氏,又號厲山氏,廼祝融氏之分派也。祝融氏在《路史•前紀八》,祝誦氏:“一曰祝龢氏,是為祝融氏也。文後註云:‘見《姓苑》等書、《白虎群儒通義》,以祝融為三皇。’宋衷論三皇,亦數祝融,而出黃帝。梁武帝祠畫像述,先伏羲氏、次祝誦氏、次神農氏、乃及黃帝、顓頊帝,蓋有所本,豈得云帝浩之臣哉?洪臣相云:先儒說三皇不一;太史公采大戴禮,遷少昊而不錄,又經傳顓頊之後,黎為祝融,為莊子以祝融氏與伏羲神農赫胥同辭。《白虎通》既依《史記》遂以羲、農、祝融為三皇。至論五行,則又以祝融為南方之神,初非通論此,梁碑以祝融為祝誦,而介於羲、農之間,《白虎》之說也。”此祝融氏與黃帝第七代黎(重黎),又云祝融有別,至今各說不一,難以稽考。

《史記》少典註:集解譙周曰:“有熊國君,少典之子也。”皇甫謐曰:“有熊,今河南新鄭是也。”索隱少典者,諸侯國號,非人名也。又案:國語云:“少典娶有蟜女,生黃帝、炎帝。”然則炎帝亦少典之子。炎黃二帝雖則相承,如帝王代紀中閒凡隔八帝,五百餘年。若以少典是其父名,豈黃帝經五百餘年而始代炎帝後為天子乎?明少典是國號,非人名也。黃帝即少典氏後代之子孫,賈逵亦謂然,故《左傳》“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亦謂其後代子孫而稱為子是也。譙周,字允南,蜀人。魏散騎常侍徵,不拜。此註所引者,是其人所著古史考之說也。皇甫謐,字士安,晉人,號玄晏先生。今所引者,是其所作帝王代紀也。

從上列《史記》少典註中說,以《國語》云:“少典娶有蟜氏女,生黃帝、炎帝。”若以少典是其父名,豈黃帝經五百餘年而始代炎帝後為天子乎?何其年之長也!據劉譜以少典氏君,生子長石年(炎帝神農氏),次子勗其,勗其公第十一代為黃帝軒轅氏。衍傳炎、黃世胄,確屬合理邏輯思維推衍譜系。

三、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譜系及生平事功摘要

少典氏第二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
姓姜,姜之支國有十三:怡、伊、紀、淳、甘、州、舟、駘、戲、向、薄、列、賴。
竹氏、竺氏、孤竹氏、孤氏、墨氏、墨台氏,默怡氏、怡氏、台氏。
伊尹後:
伊秩氏、耆氏、伊氏、伊耆氏、伊祁氏、尹氏、阿氏、衡氏、衝伯氏。
姜之派:烈氏、烈山氏、列山氏,厲氏、厲山氏、麗氏、麗山氏、巫氏、神氏、農氏、靈氏、節氏、藥氏、山氏、鄒屠氏。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姜鉅:封氏、鉅氏、巨氏、封父氏、富父氏。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七,此衍字誤也)代姜器:潞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留吁氏。
潞之支派:隗氏、狄氏、落氏、落皋氏、戎氏、戎子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烏護氏、紇骨氏、壹利吐氏、異其斤氏。
回紇九姓:回紇氏、僕固氏、渾氏、拔曳固氏(即拔野古氏)、同羅氏、思結氏、栔苾氏、阿思布氏、骨崙氏。
高車十二族:乞伏利氏、吒盧氏、乙旃氏、大連氏、窟賀伏氏、達盧干氏、阿崙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羅氏、乞表氏、布收沛氏。
皆其派也,其戎子遁居朔野有,葛烏釋者,世統鮮卑,故又有:俟斤氏、俟汾氏、淪汾氏、嗣汾氏、俟幾氏。而俟汾之派則又有:宇文氏、宇氏、普氏、俟豆氏、庫莫奚氏、費也頭氏(唐《表》也作乜。)、阿會氏、莫賀弗氏、李氏。

少典氏第十二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一代姜伯陵:逢氏、(逢蟲崇)氏、殳氏、延氏、氐氏、齊氏。

少典氏第十四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三代姜勾龍:夸氏、勾氏、勾龍氏、呂。申。許。由余氏、余氏、羌戎氏、楊氏、蒲氏、符氏。

少典氏第十七代、炎帝神農氏第十六代姜太岳:宇氏、申氏、申叔氏、申鮮氏、謝氏、射氏、宇文氏、大野氏。

少典氏第三十代、炎帝神農氏第二十九代許之文叔:許氏、邾(朱改先)氏、叔氏、函氏、禮氏、榮城氏、錫我氏、賈氏、止氏、焦氏、譙氏、岳氏、文氏、苴氏、苴人氏。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七代呂侯:呂氏、旅氏、呂祖氏、甫氏、共氏、龔氏、藥羅氏。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七代姜太公:字子牙,武王封之營陵曰齊,十五世小白,伯于諸侯又數世,而田和移其祚,蓋立國七百餘年後有:
丁氏、牙氏、丘氏、尚氏、左氏、洴氏、國氏、晏氏、賓氏、平氏、紀氏、癸氏、柴氏、苑氏、慶氏、掌氏、賀氏、厲氏、獻氏、易氏、豎氏、年氏、氏氏、是氏(漢末北海氏儀(易之誤)改姓是)、欒氏、襄氏、牽氏、捷氏、青氏、營氏、柯氏、析氏、其氏、裔氏、壬氏、角氏、望氏、紹氏、荼氏、駱氏、弦氏、旗氏、明氏、靈氏、孝氏、彥氏、閭氏、門氏、桓氏、恒(去忄字)氏、威氏、齊氏、蓋氏、鐸氏、暢氏、李氏。
其復姓者有:
子旗氏、子雅氏、子尾氏、子襄氏、子囊氏、子郯氏、子工氏、子牽氏、子淵氏、子泉氏、子黔氏、子公氏、公齊氏、公旗氏、公皙氏、公羊氏、公牛氏、公牽氏、公翰氏、母郤(谷改矢)氏、祭公氏、仲長氏、諸兒氏、土疆氏、樂利氏、齊季氏、申鮮氏、將其氏、雍門氏、東門氏、東宮氏、西宮氏、南史氏、邴意氏、獨孤氏、宇文氏、東郭氏、西郭氏、南郭氏、北郭氏、左子氏、右子氏。
其以埰者有:
丙氏、邴氏、艾氏、隰氏、高氏、劇氏、棠氏、高堂氏、檀氏、灌檀氏、禚氏、甗氏、崔氏、移氏、若氏、丁若氏、陸氏、大陸氏、并氏、百里氏、西乞氏、白乙氏、佘氏、佘丘氏、蛇丘氏、閭丘氏、鉏丘氏、籍丘氏、咸丘氏、梁丘氏、廩丘氏、蒲盧氏、盧蒲氏。
其封於汲者為汲氏,或作(彶)伋。封於盧者為盧氏、(傒)徯氏、柴氏。其支於章者為章氏、彰氏、鄣氏、章仇氏、申章氏、赤章氏、赤張氏、三閭氏、葵氏。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炎帝神農氏第三十七代紀侯:紀氏、邢氏、裂氏、(山雋)擕(去扌字)氏、鄣氏。
淳之後:淳氏、淳於氏、于氏。甘滅於夏;州滅於杞。舟、駘、戲、向、薄,至周猶存列。賴滅於楚後,甘氏、州氏、舟氏、駘氏、戲氏、向氏、薄氏、列氏、賴氏、隨氏。

少典氏第二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一代:地字輩。父少典氏,母有蟜氏女曰安登之長子。長於姜水,故曰姓姜,其初國伊,繼國伊耆,又氏伊耆,名軌,一曰石年。姓姜,又姓伊耆。
炎帝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丙辰548年(公元前3245年),即位於黃帝紀年前歲次甲申520年(公元前3217年),至黃帝紀年前歲次癸卯381年(公元前3078年),在位一百四十年逝世,享壽一百六十八歲。都陳徙魯。其德火行,以火紀事。妣苜(目改合,葊)水氏聽詙,又曰奔水氏,生子:臨魁。傳稱炎帝有子十三人,今無可考。
生臨魁、董權、會魁、鬥臨、邛、柱、起、女娃(女)。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51:26 | 显示全部楼层
段長基述歷代統紀表卷之一:
炎帝神農氏,育於姜水故姓姜,代伏羲氏有天下。始藝五穀,嘗百草。始為日中之市。
少典氏之君,娶於有蟜氏之女曰安登,生二子:長曰石年,育於姜,故姓姜。以火德代伏羲治天下,傳八世五百一十五年(本譜520年)。都陳遷曲阜。國號神農氏,本起於烈山,又號烈山氏,一曰厲山,亦曰連山。其初國伊,繼國耆合而稱之,又號伊耆氏,在位一百四十年。

炎帝神農氏生卒年有數種說法列如下:
一、劉譜:炎帝神農氏生於太昊乙巳(以黃帝紀年元年歲次甲子:黃帝紀年前歲次乙巳559年即公元前3256年)一百一十五年;崩於即位後壬辰(黃帝紀年前歲次壬辰392年即公元前3089年),(在位)一百四十五年,享壽一百六十八歲,葬于萬陽山。
二、中國歷代大事年表:炎帝神農氏丙寅年(黃帝紀年前538年即公元前3235年)四月二十五日生於姜水,以姜為姓,在位一百四十年。
三、邱秀強、邱尚堯等公元一九八四年主編《河南堂丘氏族譜》:炎帝神農氏出生於公元(紀元)前3146年癸未(若以黃帝紀年元年甲子,應是乙未)四月二十六日。

少典氏第三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二代臨魁:玄字輩。黃帝紀年前甲辰380年(公元前3077年)至黃帝紀年前癸卯301年(公元前2998年),在位八十年。
少典氏第三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二代姜柱:玄字輩。柱生慶甲,慶甲生帝監,帝監生縉云,縉云生蚩尤,傳說兄弟有八十一人。一云:炎帝子邛之支庶耆田後裔為蚩尤。
少典氏第四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三代帝承:黃字輩。黃帝紀年前甲子300年(公元前2997年)至黃帝紀年前癸亥241年(公元前2938年),在位六十年。
少典氏第五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四代帝明:宇字輩。黃帝紀年前甲子240年(公元前2937年)至黃帝紀年前壬子192年(公元前2889年),在位四十九年。相傳越南開國之君為帝明之子。支庶耆田後裔為蚩尤。
依據民國四十五年(公元1956年)芮逸夫撰寫《中國民族與越南民族》:帝明公,相傳越南開國之君為帝明之子,越南全國學童誦讀的四字經,有系出“神農首肇封疆”字句。
少典氏第六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五代帝宜:宙字輩。黃帝紀年前癸丑191年(公元前2888年)至黃帝紀年前丁酉147年(公元前2844年),在位四十五年。妣聽訞桑水氏之子也。
少典氏第七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六代帝來:洪字輩。黃帝紀年前戊戌146年(公元前2843 年)至黃帝紀年乙酉99年(公元前2796年),在位四十八年。
少典氏第八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七代帝裹:荒字輩。又曰帝居。黃帝紀年前丙戌98年(公元前2795年)至黃帝紀年前戊辰56年(公元前2753年),在位四十三年。
少典氏第九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八代姜節莖:日字輩。《路史》:炎居生節莖。節莖生戲。戲生器。
少典氏第十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九代姜克:月字輩。克生榆罔。《氏族典》:僅載炎帝數世生器。
少典氏第十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九代姜戲:月字輩。戲生器、小帝。

《氏族典》第十一卷,炎帝神農氏之系第二,炎帝神農氏至榆罔所衍生姓氏起流如下:
少典氏第二代炎帝神農氏第一代炎帝神農氏:《氏族典》第十一卷,少典氏,娶有蟜氏女安登,生子二人,長(本譜為次)襲少典氏,是為黃帝之祖,次(本譜為長)為炎帝神農氏。神農氏,生子十有三人,數世而有炎帝器,器生子三人曰鉅、曰伯陵、曰祝庸(出《山海經》)。
炎帝姜姓,姜之支國有十三,曰怡、曰伊、曰紀、曰淳、曰甘、曰州、曰舟、曰駘、曰戲、曰向、曰薄、曰列、曰賴。夏禹封怡以祀烈山,是為默台。商湯分于離支是為孤竹。商季伯夷叔齊護國,中子仲凴立後有:竹氏、竺氏(《後漢書》謂夜郎竹侯,以剖竹得見,《姓纂》謂竺出天竺俱妾)。孤竹氏、孤氏、墨氏、墨台氏、默怡氏、怡氏、台氏。
伊耆之裔有伊摯,為湯阿衡,是為伊尹後有,伊秩氏、耆氏、伊氏、伊耆氏、伊祁氏、尹氏、阿氏、衡氏、衝伯氏(出《風俗通》)。
淳之後有:淳氏、淳于、于氏。甘滅於夏,州滅於杞,舟、駘、戲、向、薄,至周猶存。列賴滅於楚後有:甘氏、州氏、舟氏、駘氏、戲氏、向氏、薄氏、列氏、賴氏、隨氏。
姜之派又有烈氏、烈山氏、列山氏(出《出風俗通》)。厲氏、厲山氏、麗氏、麗山氏、巫氏、神氏(後漢神曜傳云:出神農)、農氏、靈氏、節氏、藥氏、山氏、鄒屠氏(出《姓苑》)。

春秋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晉人滅亦狄潞氏,十六年,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註云:潞氏、甲氏、留吁赤狄別種也。

據李文章先生撰寫炎帝神農氏的傳說,載於民國九十年(公元2001年)辛巳十二月三十一日《台灣源流》第二十四期第二十七頁。(本譜第一代炎帝至第三十七代齊太公。該傳說第五十四代齊太公。)該文自炎帝至姜太公譜系如下:
炎帝——臨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鰲——帝哀——帝榆罔——雷——共工——勾龍——信——誇父——垂——伯夷——先龍——玄氏——王宣——王定——王懷——王恒——王宙——王宇——王高——王許——王宰——王禪——王啟——王蒯——王正——志道——祖榮——杜成——濟公——林——承先——榮——永和——禹宣——恒車——海復——祖甲——二懋——正二——心成——元——仲調——訓元——先二——司會——輝前——公倫——豫仲——姜(齊)太公(炎帝第五十四代。本譜為炎帝第三十七代。)待考。

炎帝第十五代伯益:據公元1984年,泰國,東山會稽派派第六十一代謝其昌(梅州樸六公第二十二代。)以珍藏謝氏族譜,輯謝姓遠祖源流如下:
炎帝——帝臨——帝魁——帝承——帝明——帝直——帝釐——帝哀——帝克——器——祝融——術囂——勾龍——垂——伯益——若木——費昌——房——仁昌——天英——珪——敏——豹——謙——澄——曄——宇——清——寶——典——明——車——能——宏——瑞——倚——拜——世長——恭——祥若——範——蘀——安世——忠貞——紹良——庵年——卿——渰——彥——筠生——呂尚——佐——汲——陵高——嵩——謀——成——胡——獻——寧——宏道——謝申伯、謝申甫。謝申伯——謝宏、謝猛。

            四、少典氏次子勗其公源流譜系及生平事功摘要

少典氏第二代公少典國君諱勗其:地字輩。父少典氏,母有蟜氏女曰安登之次子。生於黃帝紀年前歲次己未545年(公元前3242年),逝世於黃帝紀年前歲次己亥385年(公元前3082年),享壽一百六十歲。
妣扶胥氏,生子巨駓。

註記:
劉姓譜以少(邵,之誤)典氏低一代、第二代公少典國君:諱勗其,廼厲山氏之次子也,生子女媧(待考)。戊申(以黃帝紀年元年歲次甲子,黃帝紀年前歲次戊申556年即公元前3253年)三年。薨於炎帝戊子(黃帝紀年前歲次戊子396年即公元前3093年),一百四十年,享壽一百六十歲,妣扶胥氏,生子巨駓。

少典氏第三代公諱巨駓:玄字輩。廼勗其公之子也;妣蜀山氏,生子芒昧。
少典氏第四代諱芒昧:黃字輩。廼巨駓公之子也;妣逷伊氏,生子夷栗。
少典氏第五代諱夷栗:宇字輩。廼芒昧公之子也;妣女儀氏,生子柏堅。
少典氏第六代諱柏堅:宙字輩。廼夷栗公之子也;妣赤水氏,生子節。
少典氏第七代諱節:洪字輩。廼柏堅公之子也;妣鉅閭氏,生子赫胡。
少典氏第八代諱赫胡:荒字輩。廼節公之子也;妣摩利氏,生子封胥。
少典氏第九代諱封胥:日字輩。廼赫胡公之子也;妣女娥氏,生子依盧。
少典氏第十代諱依盧:月字輩。廼封胥公之子也;妣九方氏,生子啟昆。
少典氏第十一代諱啟昆:盈字輩。廼依盧公之子;妣
以上皆相繼為少典國君。

          貳、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神農氏第十代、黃帝軒轅氏父親譜系表
              少典氏十一代十二代十三代十四代十五代十六代十七代十八代十九代二十代二十一代
              炎帝神農氏第十代第十一代第十二代第十三代第十四代第十五代第十六代第十七代第十八代第十九代第二十代
              黃帝軒轅氏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第九代第十代
              輩序:盈字輩昃字輩辰字輩宿字輩列字輩張字輩寒字輩來字輩暑字輩往字輩秋字輩。

           一、朝代紀要

黃帝軒轅氏第一代至帝摯:自黃帝軒轅氏,黃帝紀年元年甲子(公元前2697年),至帝摯,黃帝紀年癸卯340年(公元前2358年),計三百四十年。
唐堯:姓姬又姓祁,自黃帝紀年甲辰341年(公元前2357年);至黃帝紀年癸未440年(公元前2258年),計一百年。唐堯譜系見黃帝第五代。
虞舜:姓姚又姓媯,生於黃帝紀年壬午379年,即位於黃帝紀年甲申441年(公元前2257年),至黃帝紀年癸酉290年(公元前2208年,含避堯二年)。計五十年,享壽一百一十八歲。本譜譜系見黃帝第十代。
虞舜,逝世於黃帝紀年癸酉490年,以每代三十年概括置入代序應為黃帝第十七代十七代。

夏朝:夏禹至夏履癸桀,姓姒。自夏禹生於黃帝紀年甲辰401年(公元前2297年),即位於黃帝紀年甲戌491年(公元前2207年),在位八年,享壽一百歲;至夏履癸桀,黃帝紀年甲午931年(公元前1767年,含避舜二年)。十四代十七王,計四百三十九年(含寒浞篡夏,姓猗,有三十九年)。夏禹譜系見黃帝第七代。
夏朝禹,逝世於黃帝紀年甲戌491年(公元前2207年),傳七代,每代平均年數七十點一四年。黃帝至夏禹,計有四百九十一年,以每代三十年概括置入代序應為黃帝第十七代。

人類初始,以水有源,樹有根。人類有初始,衍傳無止盡,是天經地義的事實,無庸置疑。從古典史籍發現造字族群,自遠古氏族的史倉氏領袖倉頡,最初因應帝王、公卿記載譜牒是創意造字主要動機之一。

三皇五帝: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等為三皇。黃帝、顓頊、帝嚳、帝堯、帝舜等五帝。
因黃帝至第五代堯,至第十代舜,至第七代禹,堯、禹同輩,堯下傳五代於舜,舜又上傳五代於禹。
雖《漢書》卷二十一下律暦誌:顓頊五世而生鯀,鯀生禹。但其間祖先名諱則無從稽考。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5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炎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姜器——姜鉅、伯陵、祝庸、姜信。姜鉅——受封土謂之封鉅,夏有封父封文侯,至周失國後有:封、鉅、巨、封父、富父。伯陵,姓姜——姜殳、姜鼓、姜延。姜殳,之後有姓戕,為堯臣。姜鼓——靈恝——氐人、齊。氐人,後有姓逢(逢蟲蟲)、殳、延、氐。齊,據長安稱之帝,號秦,五世而亡。姜延,姓延。
姜器——姜鉅、伯陵、祝庸、姜信。祝庸,姓姜——衛囂——姜條、勾龍。勾龍——姜垂、伯常、伯益。姜垂——伯夷——太岳、伯夷。太岳——先龍——元氐——乞,其別派,五胡十六國之前秦符健,公元351年辛亥至公元394年甲午,有四十四年。伯夷——伯夷——伯夷——伯夷——伯夷。
勾龍——姜垂、伯常、伯益。伯常——仲右——叔真——許由——許楗——許輝——••••
伯益——若木,譜系見泰國謝其昌(纂修)《謝姓族譜》。•••勛•••洪譜。公元二〇〇〇年洪福增重編柏埔洪姓家譜有譜系至現代。
姜器——姜鉅、伯陵、祝庸、姜信。姜信——夸父。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十代姜榆罔:盈字輩。名參廬,黃帝紀年前己巳55年(公元前2752年)至黃帝紀年前癸亥1年(公元前2698年),在位五十五年。
朝代下續黃帝軒轅氏。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第十代榆罔:《氏族典》第十一卷,炎帝器,數傳而有炎帝參廬,是為榆罔。黃帝封之於潞,以主炎帝之祀,於陳潞子之裔滅於晉後有:潞氏、路中氏、露氏、甲氏、榆氏、留吁氏。潞之支派,繁於河北、河東,商周別為赤白之狄,廧晷如、皋落、揚拒泉、皋伊雒之戎。
《左傳》:僖公二十三年(公元前637年),狄人伐廧晷如。註云:廧晷如赤狄別種,隗姓也。又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晉伐東山皋落氏。註云:皋落氏赤狄別種也。又僖公十一年(公元前649年),揚拒泉、皋伊雒之戎,同伐京師。註云:揚拒泉、皋伊雒皆戎邑。後有:隗氏、狄氏、落氏、落皋氏、戎氏、戎子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烏護氏、紇骨氏、壹利吐氏、異其斤氏、回紇九姓。回紇氏、仆固氏、渾氏、拔曳固氏(即拔野古氏)、同羅氏、思結氏、栔苾氏、阿思布氏、骨侖氏。

高車十二族:乞伏利氏、吒盧氏、乙旃氏、大連氏、窟賀伏氏、達盧干氏、阿侖氏、莫允氏、俟分氏、副伏羅氏、乞表氏、布收沛氏,皆其派也,其戎子遁居朔野有:葛烏釋者,世統鮮卑,故又有:俟斤氏、俟汾氏、淪汾氏、嗣汾氏、俟畿氏,而俟汾之派則又有:宇文氏、宇氏、普氏、俟豆氏、庫莫奚氏、費也頭氏(唐《表》也作乜)、阿會氏、莫賀弗氏、李氏(唐元和三年賜酋長索低為李氏)。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第十代方雷氏:盈字輩。字天震,居空桑。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第十代姜器:盈字輩。生祝庸。
少典氏第十一代、炎帝炎帝神農氏第十代姜器:盈字輩。器生鉅、伯陵、姜庸。
少典氏第十二代、炎帝第十一代:昃字輩。《氏族典》第十一卷,鉅為黃帝師,受封土謂之封鉅,夏有封父封文侯,至周失國後有:封氏、鉅氏、巨氏、封父氏、富父氏(出《生本》)。
少典氏第十二代、炎帝第十一代伯陵:昃字輩。《氏族典》第十一卷,伯陵為黃帝臣,始封逢,改封齊。生子三人,曰殳、曰鼓、曰延;殳之後有戕為堯臣;鼓與延,始作編鐘;鼓生靈恝,靈恝生狄人,後有:逢氏、(逢蟲蟲)氏、殳氏、延氏、氐氏、齊氏(後漢有氐人齊鐘,《魏書》:孟觀擒氐人,齊萬年。)。
少典氏第十二代、炎帝第十一代祝庸:昃字輩。《氏族典》第十一卷,祝庸為黃帝司徒,生術囂,術囂生子二人:曰條、曰勾龍,條喜遠逰,死為祖道之神(《風俗通》:作共王之子修,非是)。
炎帝第十三代勾龍:《氏族典》第十一卷,勾龍為後土,後世祀之於社,生子二人:曰垂、曰信。信生夸父,善走為丹朱臣。有:夸氏、勾氏、勾龍氏。垂為帝嚳臣,又為堯臣,生伯夷,封於呂。別派封於申、許,許由之後有:由余氏、余氏。

少典氏第十六代、炎帝第十五代伯夷:張字輩。《氏族典》第十一卷,伯夷生太岳,太岳生先龍,先龍生元氐。其派別,為青白蚺之三氐有:羌氏、羌戎氏、楊氏(《齊書》曰楊氏、符氏并略陽羌種)。蒲氏、蒲洪改為符氏,符健據長安稱帝,號秦,五世而亡。(詹招琳註:其別派,五胡十六國之前秦符健,公元351年至公元394年,有四十四年。)

少典氏第十六代、炎帝第十五代伯常:張字輩。
摘自許嘉立,公元一九九七年編撰《許姓圖表》,垂生伯常,至七十六代許據。

炎帝第十六代共普:張字輩。
摘自公元二〇〇〇年洪福增修訂柏埔《洪氏家譜》。普公生於東漢順帝漢安元年(公元142年即黃帝紀年2839年)二月一日申時,世居敦煌,徙居青州。另據《六桂堂族譜》彙編:普公,公元169年,避仇改姓洪。

炎帝第一十八代許由:許姓《唐書》卷七十三有系,以炎帝裔孫伯夷之後,周武王封其裔孫文叔以許,後乙太岳之嗣,至元公結為楚所滅,遷於容城,子孫分散,以國為氏。

           三、黃帝神農氏衍生姓氏源流及生平事功摘要

啟昆,妣有蟜氏附寶。生長子黃帝、次子子高。啟昆——五帝一,黃帝,姓姬,又姓公孫,名軒轅,父啟昆,母有蟜氏附寶。生於黃帝紀年前癸醜十一年(公元前2708年),即位於黃帝紀年元年甲子(公元前2697年),在位一百年。次年甲辰逝世。享壽一百一十一歲。建國有熊今河南省新鄭縣,其德土行,以云紀事。元妃西陵氏,生子三人:曰昌意,曰元囂,曰龍苗。次妃方累氏,生子二人:曰休,曰清。第三妃彤魚氏,生子二人:曰揮,曰夷鼓。第四妃嫫母氏,生子二人:曰蒼林,曰禺陽。凡妃之子九人,庶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人。別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荀、厘、佶、儇依及青陽、夷彭為二紀也,其十三人皆姬姓。
黃帝——昌意,黃帝元妃西陵氏長子之系。昌意,姓姬,妣蜀山氏女昌仆。晉皇甫謐編撰《帝王世紀》:昌意,雖黃帝之嫡,以劣降居若水為諸侯。元囂,黃帝元妃西陵氏次子元囂之系:《氏族典》第十一卷:元囂,姬姓,生帝嚳高辛氏。本譜據《史記》、《通誌》、《綱鑒易知錄》:元囂生蟜極,蟜極生帝嚳。
元囂——蟜極——五帝三帝嚳——帝摯——玄元。
蟜極,姓姬,妣陳豐氏,名裒。帝嚳,高辛氏,生於黃帝紀年辛亥228年(公元前2470年),即位於丙戌公元前2435年至乙未公元前2366年,在位七十年。壽一百零五歲。禪位帝摯。帝摯,姓姬。即位於黃帝紀年丙申333年(公元前2365年)至癸卯公元前2358年,在位八年。
元囂,姬姓,一云:姓已,名摯,字青陽,號金天氏,即位是少昊。生於黃帝紀年戊子85年(公元前2613年)即位於甲辰公元前2597年至丁卯公元前2514年。在位八十四年。壽一百歲。禪位顓頊。
黃帝元妃西陵氏第三子龍苗之裔。龍苗——吾融——卞明——白犬。
黃帝次妃方累氏長子休之系。休——白民、嘻嘻。嘻嘻——季格——帝魁、驩兜、苗民。休,帝鴻氏,姓厘。
黃帝次妃方累氏次子清之系。清,姓紀。
黃帝三妃彤魚氏長子揮之系。揮,妣諸張選——張昧、張航。張昧——允格、台駱。台駱——伊源、簡竹。伊源——張謨、張侯、張果。張果,八仙之首尊張果老。張謨——張紀、立方。張紀——張芳、張坤。張芳——張相、敦吾。張相——依先、大效。
張盛——詹招琳註:與黃帝子清之曾孫允格重複。葛氏張姓,張盛。
黃帝三妃彤魚氏次子夷彭之系。夷彭,姓紀——左人。
黃帝四妃嫫母氏長子蒼林之系。蒼林——始均。姓姬。
黃帝四妃嫫母氏次子禺陽之系。禺陽,任姓、薛姓始——禺號——禺京、倕梁、儋人。倕梁——番禺、牛黎。番禺——奚仲——吉光。
黃帝庶子結、箴、依姓之系。黃帝別派,又有姓橋、喬、僑、高(高改喬)、陳、有熊、軒、軒轅、公孫。
據中國湖南省立圖書館典藏《青山彭氏敦睦譜》卷一,宗系中載:黃帝生二十五子,依序為:娶西陵氏生昌意、玄囂、酉、祁、馮夷、滕等六子;娶方累氏生龍苗、艸咸、荀、休、清、采等六子;娶雕魚氏生夷鼓、揮、縉云、喬伯、姞等五子,娶鬼方氏生蒼林、禺陽、環(去王字加亻)、詹人、衣、禺(豕虛)、累祖、白民等八子,一女曰女華。

昌意——乾荒,妣蜀山氏,曰樞,謂淖子。《竹書紀年》:黃七十七年(公元前2621年),昌意降居若水產乾荒。次子安。三子悃。派下黃帝第一〇二代是為南朝北魏道武帝。

昌意——乾荒——五帝二顓頊,姓姬,高陽氏,生於黃帝紀年戊申165年(公元前2533年),即位於戊辰公元前2513年至乙酉公元前2436年,在位七十八年,壽九十八歲。其德水,以水紀事。——窮蟬、孺帝(《氏族典》顓頊長子)、駱明、八凱、蒼舒、頹敳、檮演、大臨、龐江、庭堅、仲容、叔達。窮蟬——敬康——句望——橋牛——瞽叟——五帝五虞舜、象。
五帝二顓頊——窮蟬、孺帝、駱明、八凱:蒼舒、頹敳、檮演、大臨、龐江、庭堅、仲容、叔達。駱明——伯鯀,妣華氏女志,又妣徒山氏女。樸。伯鯀——夏一,姒禹,姓姒,公元前2277年(即位),在位十年。——夏二,姒啟,公元前2197年,在位九年。——夏三,太康,公元前2188年,在位十九年。——夏四,仲康,公元前2159年,在位十三年裔封鄧,姓鄧。姒均。姒均——姒固——伎來——•••。
夏三,太康——夏五,姒相。公元前2146年,在位二十八年。寒浞篡夏,姓猗,有三十九年,國都斟鄩,妣純孤氏。夏五,姒相——•••••
季禺——叔斀。
伯稱,字伯服——卷章,一名老童,妣根水氏。驕福。卷章,妣根水氏——黎、吳回。黎——長琴、噎、羲和、羲。宸佐,又名勾瓏,妣泰壹氏,周。承黎。宸佐,妣泰壹氏——臨陳,又名米都。囂術。囂術,妣陶氏——猺慮,又名正虎、豬慮。猺慮,妣共工氏——••••
承黎——承黎——承黎——•••••
卷章——黎、吳回。吳回——陸終——樊,已姓,是為昆吳(吾)。惠連,妘姓,是為參胡。篯,彭祖求言,妘姓。晏安。季連,羋姓。樊——蘇、廖、關三姓始。
陸終——惠連——鄅子。
陸終——篯——彭夷、錢通。
陸終——晏安——均連。晏安,衍傳黃帝一百三十七代明朝,朱元璋。
季連——符敘——••••羋姓。連姓譜系始。
黎、吳回兄弟皆司祝融之職。據《國語•鄭語》記載:祝融後裔有已、董、彭、禿(舟人國)、妘、曹、斟(無後)、羋等八姓。

女修,招夫,系黃帝第五子清之孫,佚(失)名。女修——皋陶,曰大業,字庭堅。妣少典氏女——伯翳,姓贏,曰大費,又伯益。次子仲甄季子。封偃。伯翳——大廉、若木、恩成、季子。大廉,衍傳黃帝第六十六代秦朝,秦始皇政。第一百〇四代宋朝,趙匡胤。
大廉——贏武——贏琪——••••
若木,姓徐。——征國——徐房——••••
恩成——江惠、大理官。江惠——江芝——•••
恩成,歷虞、夏、商紂為大理官。衍傳黃帝第八十四代唐朝李淵。
季子——黃姓始祖、熊啟。熊啟——祖仲——•••••

五帝四,唐堯,姓姬,又姓祁,又云姓伊耆(母居地)名放勛,陶唐氏。生於黃帝紀年丙戌323年(公元前2375年),即位於甲辰公元前2357年至癸未公元前2258年,在位一百年,享壽一百一十八歲。元妃富宜氏,生女娥皇、女英等二女適舜。
唐堯——監明、姓留、丹朱。監明——永河——濟樂——歲紀——正成——••••監明,劉姓,衍傳黃帝第八十代漢朝,劉邦。
唐堯——姓留——留姓後夏后封之傅——傅氏——傅氏——傅氏——•••••
唐堯——丹朱——房陵、房鐘——房沈——房雅——••••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商朝譜系
商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子冥——•••••
商契,姓子,堯司徒,封於商。商契,衍傳黃帝第十八代商朝:商湯。第九十一代齊朝蕭道成、第九十三代梁朝蕭衍。

周朝譜系
后謖——孷璽——叔均——不窡(‘穴出’合併一個字)——鞠陶——公劉——••••
后謖,姓姬,名棄,號后謖,舜封於孷(下‘水’字去‘子’字)。妣姞人氏。后謖,衍傳黃帝第二十八代周武王。《竹書紀年》:帝堯陶唐氏五十八年黃帝紀年辛醜398年(公元前2300年)。使后謖放帝子朱,於丹水。生卒年不詳。
衍傳黃帝第二十八代周朝,周武王、第八十三代隋朝,楊堅、第九十代後周,郭威、第一百二十八代國父孫中山、第一百二十九代總統蔣中正、第一百三十五代總統李登輝、第一百五十三代總統陳水扁。

八元:伯奮、仲勘、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

帝嚳之庶子。
實沈。續牙。晏龍。巫人。搖民。厭越。
晏龍——司幽。巫人,巫姓始。
厭越——烏丸•••••••••慕容氏,晉時五胡十六國之前燕、後燕、南燕、西燕、前燕等。即慕容涉歸——慕容廆——慕容皩,公元337年即位十二年。國都龍城,遼寧省境內。

             黃帝軒轅氏衍傳歷代帝王簡要

窮蟬,衍傳黃帝第一百〇七代陳朝陳霸先。
駱明——伯鯀——夏禹,衍傳黃帝第七代夏朝。
伯稱——卷章——吳回——晏安,衍傳第一百三十七代明朝朱元璋。
女修——皋陶——伯翳,衍傳黃帝第六十六代秦朝始皇、第一百〇四代宋朝趙匡胤,第八十四代唐朝李淵。
唐堯——衍傳黃帝第八十代漢朝劉邦。
商契,衍傳黃帝第十八代商朝成湯、第九十一代齊朝蕭道成、第九十三代梁朝蕭衍。
后謖,衍傳黃帝第二十八代周朝武王、第八十三代隋朝楊堅、第九十代後周郭威、第一百二十八代國父孫中山、第一百二十九代總統蔣中正、第一百三十五代總統李登輝、第一百五十三代總統陳水扁。

軒轅氏黃帝之系第三

軒轅氏黃帝姓姬又姓公孫,衍生姓氏如下:
             少典氏第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一代黃帝:

黃帝,姓姬,又姓公孫。黃帝元妃西陵氏,生子三人:昌意、元囂、龍苗。次妃方雷氏,生子二人:休、清。第三妃彤魚氏,生子二人:揮、夷鼓。第四妃嫫母氏,生子二人:蒼林、禺陽。凡妃之子九人,庶妾之子十六人,共二十五人,別姓者十二:祈、酉、滕、箴、任、荀、厘、佶、嬛、依及青陽、夷彭為二紀也,其十三人皆姬姓。

            黃帝元妃西陵氏長子昌意之系

少典氏第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二代昌意:蒼氏、蒼舒氏、淵氏、伯氏、聖氏、梁氏、敖氏、蟲氏、檮氏、臨氏、龐氏、安氏(安即六)、蓼氏、容氏。叔達後有:達氏、叔達氏。阿史那氏,又分為史氏。
少典氏第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七代禹(夏朝):姓姒。禹之支子有封於辛國者:辛氏、計氏、司空氏、宇文氏、普屯氏、崇氏(鯀封於崇為崇伯)。夏禹傳十七王共四百五十二年,其以封國為氏者有:迫氏、弗氏、刜氏、鬻氏、陽氏、沛氏、冥氏、鄍氏、沈氏、寢氏、彤氏、彤城氏、弋氏、褒氏、綸氏、巢氏、男氏、有南氏、鮑氏、包氏、夏后氏、夏氏、差氏、禹氏。
少典氏第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八代啟:莘氏、辛氏、甡氏、觀氏、卜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仲康:鄧氏。
少典氏第二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一代少康:少康生子九人:繪氏、鄫氏、曾氏、歐氏、謳氏、漚氏、余氏、烏氏、烏余氏、甌氏、歐侯氏、歐陽氏、歐羊氏、駱氏、顧氏、閩氏、疇氏、靈姑氏、諸氏、搖氏、傜氏、稽氏、多氏、植氏、葵氏、舌氏、佘氏、越氏。
少典氏第二十三代、黃帝軒轅氏第十二代帝杼:帝杼之母,有仍氏、竇氏、沒鹿氏、紇豆陵氏、毒氏、夏侯氏、侯氏、杞氏、題氏、樓氏、僂氏、婁氏、劉氏、丐氏、雝丘氏、郁厘氏、孫氏、杷氏。
少典氏第三十一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代桀:桀之子淳維,劉氏、赫連氏、鐵伐氏、云氏、盧氏、攣鞮氏、呼衍氏、蘭氏、須卜氏、丘林氏、雕氏、凋氏、盧氏、呼盧古氏、宕昌氏、宕氏、庫氏、黨氏、渾氏、房當氏、白狼氏。

顓頊次妃勝奔氏生子三人:伯稱(禾改亻)、卷章(卷章或作老童)、季禺

少典氏第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六代卷章:卷章娶根水氏,生二子曰黎(水改小)、曰回。黎為祝融。吳回生陸終。其支庶為陸終,娶鬼方氏,生子六人:樊、惠連、篯、求言、晏安、季連。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樊:已姓。昆氏、吾氏、昆吾氏。扈、顧、溫、蘇、廖、董。諸斟皆已姓。扈滅於夏啟有:扈氏、戶氏、有扈氏。顧滅於商;溫滅於狄有:顧氏、雇氏、溫氏、宋氏。蘇伯見伐於紂,以妲己免,後滅於周有:蘇氏、司寇,蘇之支子封?又為?氏。廖之叔安,異封於董,董父豢龍封於鬷川,別為鬷夷,又別為關龍、董、廖。關龍滅於夏。鬷滅於商後有:廖氏、飀氏、飂氏、叔氏、董氏、侯叟氏、青史氏、鬷氏、鬷夷氏、融夷氏、豢氏、關龍氏、關氏。
諸斟則有:灌潯氏、戈介。灌潯滅於夏;戈介滅於商後,有:斟氏、戈氏、斟戈氏、潯氏、尋氏、噚氏(口改耳)、鄩氏、斟灌氏、灌氏、介氏。其已姓之封於祝產者,為祝產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惠連:惠連妘姓。鄅氏、偊氏、參氏。篯鏗姓彭,篯氏、錢氏、彭祖氏、禿氏、舟氏、韋氏、豕韋氏、伯氏、霸氏、覽氏、壽氏、名氏、諸氏、諸稽氏、暨氏、既民氏、周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求言:求言,邛(工改云)姓。儈氏、鄶氏、會氏。傿、云、路、鄔、逼夷、皆邛(工改云)姓也。鄢氏、焉氏、陌(百改焉)氏、傿氏、云氏、員氏、云氏、鄖氏、邛(工改云)氏、路氏、鄔氏、逼陽氏、夷氏、詭諸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晏安:晏安姓曹。邾、婁、騶、繹、倪、莒、小邾、根牟,皆曹姓也。朱氏。朱之派:侏氏、邾氏、婁氏、邾婁氏、兒氏、倪氏、郳氏、倪黎氏、鄒氏、騶氏、蒥氏、翼氏、挾氏、無婁氏、庶其氏、欔(木改犭)且氏、鉏從氏、茅成氏、茅夷氏、卑徐氏、茅地氏、夷氏、儀氏、夏父氏、捷氏、庚氏、籧氏、繹氏、顏氏。而根牢滅於魯後,根牟氏、牟氏、侔氏、牟孫氏。
少典氏第二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九代季連:季連羋姓,季連氏。其裔至少典氏第六十七代、黃帝軒轅氏第五十六代楚頃王襄:楚頃王襄,名熊橫,遷於陳。
荊氏、楚氏、熊氏、附氏、穴氏、鬻氏,粥氏、郢氏、逞氏、能氏、敘氏、序氏、祖氏。
其公族則有:成氏、啟氏、斗(斗亞斤)氏、囊氏、賁氏、善氏、逯氏、祿氏、縣氏、逮氏、審氏、側氏、庇氏、次氏、連氏、莫氏、仵氏、昭氏、由氏、景氏、到氏、聲氏、晏氏、即氏、闈氏、尹氏、后氏、竟氏、秉氏、宜氏、繹氏、酒氏、枝氏、乘氏、保氏、春氏、鈞氏、陽氏、甲氏、環氏、卯氏、武氏、莊氏、霜氏、狷氏、皋氏、舉氏、(興手)氏、雪氏、玔氏、穿氏、稱氏、仆氏、貴氏、嚴氏、徵氏、庾氏、奮氏、賀氏、列氏、監氏、減氏、韻氏、屈氏、卒氏、度氏、翠氏、班氏、陳氏、張氏、李氏。
其復姓則有:斗(斗亞斤)耆氏、斗乳氏、斗谷氏、斗強氏、斗緡氏、斗文氏、斗班氏、斗比氏、圍龜氏、彌牟氏、若敖氏、叔敖氏、堵敖氏、郟敖氏、越椒氏、罷敵氏、上官氏、三閭氏、五相氏、五參氏、諸將氏、太宰氏(伯州余奔吳為太宰)、公建氏、良臣氏、左尹氏、右尹氏、申叔氏、申公氏、楚季氏、楚宗氏、巫臣氏、列宗氏、子南氏、子期氏、子庚氏、子西氏、子建氏、子午氏、子重氏、子季氏、子承氏、子千氏、子儀氏、子木氏、尹干氏、無鈎氏、無圉氏、無宇氏、無庸氏、余推氏、涉其氏、慶父氏、襄老氏、王孫氏、成王氏、黑肱氏、舒堅氏、來緞氏、沉縴氏、邑由氏、利孫氏、白男氏、吉白氏、屈南氏、耆門氏、市南氏、伍參氏、嬰齊氏、棄疾氏、枝如氏、伯比氏、師祁氏、熊率氏、熊相氏、倚相氏、辛廖氏、接輿氏、季融氏、仲雄氏、大心氏、藍尹氏、廄尹氏、箴尹氏、樂尹氏、芋尹氏、陵尹氏、權尹氏、莠尹氏、清尹氏、郊尹氏、工尹氏、連尹氏、囂尹氏。
其以邑者則有:馮氏、屈氏、閆氏、瓦氏、堂氏、棠氏、蒍氏、薳氏、蘄氏、卷氏、圈氏、柘氏、拳氏、養氏、包氏、淑氏、苗氏、茍氏、穰氏、蒙氏、蕩氏、麻氏、白氏、渦氏、淖氏、慎氏、匡氏、貲氏、訾氏、棘氏、棗氏、龍氏、俞氏、園氏、艾氏、鑢氏、聶氏、蔓氏、萬氏、利氏、鄀氏、主氏、康氏、包申氏、鄧陵氏、卜梁氏、魯陽氏、櫟陽氏、苞丘氏、吳丘氏、何丘氏(一作荷丘)、軒丘氏、商密氏、俞豆氏、英賢氏、武安氏、期思氏、田公氏、白公氏、涇陽氏、葉陽氏、彬(三改邑)氏。

少典氏第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三代安:安氏、李氏。

少典氏第十四代、黃帝軒轅氏第三代悃:拓拔氏、元氏、長孫氏、紇骨氏、周氏、達奚氏、婁氏、丘氏、萬俟氏、叔孫氏、車焜氏改車氏,是為十姓。黨氏、奚氏、乞伏氏、什氏、乾氏、烏氏、賀拔氏、禿髪氏、郭氏、俟亥氏、細封氏(《通誌》作佃封)、往利氏、費聽氏、頗超氏、野辭氏(《通誌》作野律)、房富氏、米禽氏、敦氏、源氏、車非氏、幸氏。

少典氏第十五代、黃帝軒轅氏第四代顓頊:頊氏、玉氏、若氏、商丘氏、孺氏、凱氏。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5-13 18:5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黃帝元妃西陵氏次子元囂

元囂姬姓,生帝嚳高辛氏

少典氏第三十七代、黃帝軒轅氏二十六代仲雍:樊氏、樊仲氏、卿氏、皮氏、虞氏、方組于氏、(樊色)氏、鄴(業改林加大)氏。自虞仲滅,而吳始大,二十有四世,滅於越有:燭庸氏、厥繇氏、常壽氏、夫余氏、鳧臾氏、胥門氏、慶忌氏、慶師氏、公冶氏、公祖氏、公劉氏、太伯氏、漆雕氏、壽氏、余氏、句氏、夢氏、延氏、番氏、夫氏、(既木)氏、冶氏、闔氏、(戶去)氏、回(回改兒)氏、常氏、開氏、周氏、古氏、蠹氏、禽氏、頗氏。其以邑者有:偃州氏、州來氏、延陵氏、棠溪氏、堂溪氏、唐溪氏、郁閭氏、郁氏、隞(敖改奧)氏、隩氏、彧氏、柯氏、成氏、粱氏、公氏。越之滅,吳流其長子鴻於婺源,而鄖(員邑)一作鄖,即海陵。與無錫皆吳派。

少典氏第三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七代周文王:文王長伯邑考,早卒,次即武王,又次、管、魯、蔡、郕、霍、衛、毛、聃(冉改丹)、郜、雍、曹、滕、畢、原、酆、郇等十八個子。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文公旦:文公旦埰於周,故稱周公。成王封其子伯禽於魯,公爵也。三十四世,滅於楚後有:臧會氏、臧文氏、臧孫氏、有蟜氏、公山氏、武仲氏、南宮氏、惠叔氏、叔仲氏、仲顏氏、仲叔氏、公孫氏、東門氏、子家氏、子叔氏、子服氏、子我氏、子言氏、子翚氏、子于氏、子成氏、子寤氏、子孟氏、子駒氏、子有氏、子士氏、子華氏、子陽氏、子揚氏、公施氏、公襄氏、公冉氏、公為氏、公思氏、公石氏、公之氏、八析氏、公巫氏、公父氏、公伯氏、公慎氏、公索氏、公肩氏、公良氏、公哀氏、公若氏、公冶氏、公輸氏、公鉏氏、公儀氏、少施氏、慶父氏、富父氏、賓牟氏、意如氏、仲梁氏、仲顏氏、孟孫氏、仲叔氏、叔孫氏、季孫氏、聲氏、意氏、南氏、懿氏、陘氏、般氏、僖氏、榮氏、禽氏、於氏、賜氏、閔氏、閩氏、騫氏、哀氏、隱氏、悼氏、引氏、毗氏、彌氏、展氏、施氏、衡氏、為氏、穆氏、作氏、昨氏、婼氏、尾氏、鞠氏、麴氏、孟氏、仲氏、叔氏、李氏。
孟之後有:軻私淑,孔子為戰國大賢,其以邑氏者又有:臧氏、眾氏、鄟氏、秦氏、運氏、鄆氏、管氏、柳氏、厚氏、郈氏、顏氏、郎氏、費氏、蔑氏、魯氏、柳下氏、瑕丘氏、厚丘氏、粱其氏、谷粱氏、符氏、禽氏、管氏、陰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蔡叔:蔡氏、辰氏、盱氏、朝氏、歸生氏、生氏、太史氏、蔡仲氏、子履氏、大利稽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曹叔:曹叔名振鐸,二十六世滅於宋後有:曹氏、羈氏、僖氏、厘氏、子臧氏、射姑氏、夕姑氏、公疆氏。其分於汴者為:卞氏、欣氏。分於牟者為:曹牟氏、重丘氏。曹操謀漢,號魏,五世而劫於晉。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郕叔:郕叔名武,封於郕,子爵也,後附於齊,郕氏、成氏、上成氏、邽氏、肅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霍叔:霍叔名處,霍氏、冠軍氏、(亻霍)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衛康叔:康叔名封,凡三十七世而君角,滅於秦有:小王氏、成公氏、公上氏、趙陽氏、羌師氏、辟閭氏、析龜氏、北宮氏、強梁氏、會厊氏、羌憲氏、祝固氏、祝國氏、祝史氏、史晁氏、史朝氏、史桑氏、太叔氏、公南氏、世叔氏、仲叔氏、石駘氏、石伯氏、公叔氏、子叔氏、公明氏、公孟氏、公孫氏、子高氏、公析氏、公甫氏、公荊氏、公文氏、子文氏、子伯氏、子玉氏、子郢氏、子強氏、子季氏、子齊氏、夏戊氏、夏丁氏、將軍氏、右宰氏、司馬氏、司寇氏、左公氏、右公氏、左子氏、右子氏、石氏、聶氏、彌氏、承氏、禮氏、勉氏、免氏、左氏、右氏、伋氏、壽氏、南氏、晁氏、蒯氏、輒氏、頑氏、衎氏、林氏、凌氏、謖氏、牧氏、冷氏、嗣氏、眷氏、兼氏、孫氏、孟氏、弘氏、洪氏、辟氏、璧氏、憲氏、孺氏、黔氏、渠氏、朝氏、世氏、監氏、寇氏、針氏、文氏、齊氏、開氏、彪氏、孔氏。其以埰者有:懸氏、懸潘氏、求氏、仇氏、裘氏、康氏、衛氏、戚氏、傶氏、濮陽氏、元氏、元暅氏、常氏、商氏。
衛有陶叔:陶叔氏、司徒氏、甯氏、厲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毛叔:毛叔名鄭,毛氏、毛伯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聃季載:聃(冉改丹)叔名季載,沈氏、冉氏、聃(冉改丹)氏、(馬冉)氏、都(者改冉)氏、陳(東改冉)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郜叔:郜叔,子爵。告氏、郜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雝叔:雝叔,伯爵,雝氏、邕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滕叔:滕叔,名繡,侯爵。三十一世滅於齊(《通考》云宋滅滕)。滕氏、縢氏、騰氏、卜氏、縢叔氏、公丘氏、錯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畢公高:畢公名高,入於秦有:畢氏、魏氏、潘氏、番氏、龐氏、呂氏、獻氏、豫氏、芮氏、垣氏、新氏、王氏、魏強氏、伯夏氏、曼多氏、令孤氏、不雨氏、新垣氏、葉氏、馮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原叔:原叔,伯爵,原氏、佼氏、原仲氏、原伯氏、跪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郇叔:郇叔,侯爵。郇氏、荀氏、旬氏、孫氏、叔伯氏、夙氏、程氏、中行氏、伯宗氏、籍氏、席氏、投氏、投壺氏、矢氏、智氏、輔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豐叔:豐叔,侯爵。以酒亡國。豐氏、酆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武王:武王之祚七,長為成王、次曰唐、晉、應、韓、寒、狄。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唐叔虞:于氏、邘氏、盂氏、萬紐于氏、晉氏、進氏、戊氏、恭氏、整氏、舅氏、晷氏、羊氏、甲氏、獻氏、射氏、席氏、籍氏、士貞氏、樓季氏、太戊氏、叔魚氏、叔向氏、叔夙氏、季夙氏、季嬰氏、揚食氏、食我氏、凡閭氏、伯宗氏、伯州氏、公仇氏、公師氏、弗季氏、臼季氏、子羽氏。
其以埰者則有:縘氏、卻氏、步氏、涉氏、畜氏、(人畜)氏、鄐氏、臼氏、苦氏、冀氏、解氏、張氏、楊氏、絳氏、陽氏、端氏、續氏、溫氏、祁氏、鄔氏、羊氏、介氏、翼氏、駒氏、盂氏、州氏、欒氏、楊干氏、銅鞮氏、羊舌氏、祁夜氏、長魚氏、五鹿氏、東關氏、郗州氏。
苦之派又有:苦成氏、庫成氏、古成氏、車成氏。
欒之派又有:欒書氏、下車氏、若欒氏、嘉氏。
銅鞮之派又有:陟(步改定)氏、通氏、蹄氏、鞮氏、鮭氏。
卻之派又有:犨氏。縘之派又有郗氏,自步而分於溫為步溫氏。自續而分於祁為續祁氏。先軫封於原有,先氏、左行氏。康王以虞之幼子公明:賈氏、右行氏、賈孫氏。出公生伯僑有:揚孫氏、雄氏。溫之後滅於狄有:大戎氏、小戎氏、孤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韓侯:韓氏、何氏、橫氏、俠氏、罌氏、言氏、賈氏、褐氏、李氏、呂氏、韓侯氏、無忌氏、公族氏、韓褐氏、韓籍氏、韓嬰氏、韓信氏、信都氏、藺氏、平氏、婼氏、張氏、灌氏。信之派有,韓余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應侯:應氏、深氏、秋氏、翟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寒侯:寒氏、蹇氏。

少典氏第三十九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八代周公:周公之祚七,長禽封魯公、次凡、蔣、邢、茅、胙、祭。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凡伯:凡氏、都(者改凡)氏、氾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蔣:封於蔣,男爵。蔣氏、定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靖淵:封於邢,侯爵。邢氏、陘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祭伯:祭氏、謀氏、訾氏、祭公氏。

少典氏第四十代、黃帝軒轅氏第二十九代胙叔、毛叔:胙氏、作氏、茅氏、茆氏、翟氏、彤氏、單氏、靖氏、單伯氏、旗氏。

少典氏第四十二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一代昭王:昭王之子成公,男爵。成公氏。

少典氏第四十八代、黃帝軒轅氏第三十七代宣王:宣王封庶弟友於咸林曰鄭,伯爵。二十二世滅於韓有:鄭氏、藺氏、語氏、京氏、將氏、良氏、孤氏、尉氏、具氏、司氏、髡氏、燭氏、裨氏、堵氏、泄氏、羽氏、渾氏、然氏、游氏、駟氏、國氏、渝氏、俞氏、喻氏、諭氏、會氏、雅氏、邃氏、(纟需)氏、罕氏、豐氏、謄(去月字)氏、顓氏、僑氏、參氏、販氏、僵(去人字)氏、躉(足改蟲)氏、印氏、頡氏、梧氏、鯈氏、皇氏、蟜氏、佚氏、衛氏、田章氏、封具氏、羌憲氏、強梁氏、趙陽氏、史龜氏、去疾氏、大季氏、公文氏、公德氏、共叔氏、世叔氏、大叔氏、子人氏、子強氏、子駟氏、子罕氏、子孔氏、子皙氏、子國氏、子逰氏、子寬氏、子然氏、子羽氏、子軒氏、子革氏、子旗氏、伯有氏、馬師氏、東里氏、行人氏、西門氏、西宮氏、京城氏、俟伏氏、賀吐氏。
宣王封其子三人:一曰尚父,封楊為楊侯,其裔楊堅建國隋朝,楊氏、梟氏、屋引氏、越勒氏、普六茹氏。一封陸鄉為陸侯後有:陸氏。一封謝丘為謝侯後有:謝丘氏。

據詹姓族譜:宣王次子文侯,西京筑城有功封於詹國,為詹姓始祖。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