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7806|回复: 4

即墨小龙山祈雨龙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6 20: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即墨小龙山祈雨龙牌

即墨现有龙牌63块,最久远的是明朝铸造,目前2块存于龙山井底,61块保存在即墨博物馆。
在即墨龙山山顶的庙宇之中,有一口被称为“天井”的天然深井,一直到上世纪40年代老庙被毁之前,每年都会不定时地举行“取龙牌祷雨”仪式,清朝山东省境内被誉为求雨灵验的庙坛有七处,其中以即墨龙山龙王神行雨最灵。
龙牌大都呈长方形,部分边角处有简单造型,其材质有铜质也有铁质,较大的几块长二十余厘米,宽十五六厘米。龙牌上雕刻有即墨县天井山行雨灵应龙牌、渥沛甘霖、云行雨施、天井山龙牌等字样,还留有赠予人及时间,一些精致的龙牌还刻有翔龙的造型。据介绍,龙山天井中最早只有两块龙牌,是明朝嘉靖二十四年铸造并投入井底的,相传出自一位法号大成的高僧。
据《崂山续志》等史料记载,明清时期,即墨龙山秃尾巴老李行雨灵验闻名全国,当时不光即墨周边地区前来取龙牌求雨,陕西、北京、东北三省等地遇到旱灾后,也纷纷派人前来取龙牌。当地增铸龙牌、外地官员赠送龙牌,使沉入井底的龙牌数量越来越多。

龙山龙牌行雨灵验,名传四方,各地争着来取龙牌求雨。光绪二年,陕西地方官将嘉靖龙牌取去,当地喜雨连降,五谷丰登。时任陕西汉阴通判、墨籍大留村人周铭旗得知是龙山龙牌行雨的功劳后,惟恐龙牌传失,责令地方官将龙牌送还即墨。嘉靖龙牌失而复得,即墨百姓大喜,这更为龙牌增添了神奇的色彩。
相传光绪十年,北京地区大早,永定河断流,北海湖干枯,树叶干落,草木枯死,连皇宫吃水都很困难,朝廷上下急得团团转。这时有工部大臣禀告慈禧:“山东即墨县龙山龙池内有龙牌,求雨最灵,陕西曾到龙山取过龙牌,结果路经之处连降大雨,五谷丰登。”慈禧本来就信神敬佛,就召吏部尚书,命其前往即墨龙山取龙牌求雨。”龙牌取回到京郊时,天开始布云,正在部署设坛迎接龙牌的慈禧闻报,高兴得乘轿迎出十里:不一会风雷大作,大雨下个不停。次日河满沟平,大地生辉,朝廷上下皆大欢喜,纷纷赞扬龙山龙牌的灵验,光绪帝为老李行雨有功,赐封其为“九江王”。慈禧赐花皮灯笼一对,并亲书“泽周壮武”金字匾额,派钦差大臣送至龙山,一路旗罗伞扇、鼓手喇叭,好一番壮观热闹景象。在龙山龙王庙中,至今还存有“赐封九江王”碑冠的“圣旨”二字。从此龙山香火更为兴盛,前来求雨的遍及省内外及河南等地。光绪三年,即墨知县宫本昂和莱州知府福润又增制了十面龙牌,供四方求取。此后又有山东巡抚毓贤、山东督军兼省长张宗昌、山东省长屈映光及各府州县等首脑人物敬献的龙牌总计63面,以酬谢龙山龙王神行雨灵验之功。





祈雨龙.jpg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20:3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墨龙山,又名天井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用《陋室铭》中被人吟诵了千百年的佳句形容小龙山最恰当不过。位于即墨城东5公里、蓝鳌公路南侧的小龙山,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还有着古老的历史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与小龙山渊源颇深的“秃尾巴老李”传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类。
  小龙山的天井之谜
  小龙山系崂山余脉,海拔81米。山虽不高,但自古以来名气颇大。早在北宋乐史编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天井山在县东十三里,周回二里,顶上有井,水味甘美,因名天井”之说。因此“龙山”又名“天井山”。小龙山天井是远古年代火山爆发所致地壳变动而形成的自然景观,纵9—12米,横4.5—6米,深14.8米,以深潭闻名。潭壁陡峭深邃,常年水旺甘润,久旱不涸,为历代人称奇。
  站在天井边,看向深深的井口,水波平和,深不可测。驻足良久,听闻游客对小龙山天井的成因议论纷纷,其中一则关于“秃尾巴老李”的民间传说最为众人津津乐道。
  龙山风景区负责人王校昌介绍,相传在很久以前,即墨城东十里地有一个叫“大村”的村庄。村里有一户姓李的人家以打渔为生,这家的媳妇在河里洗衣服,不久便生下一个男孩。奇怪的是这个孩子浑身黝黑,屁股上长了一根长尾。其父见状认为大不吉,气得将孩子扔到了村外的沟里。三天后,其母想儿心切,趁丈夫不在,到沟里找到孩子,未料竟毫发无损,嘤嘤待哺,于是便抱回了家。谁知这怪物突然伸出尾巴,惊愕众人,这一幕恰巧被砍柴回家的父亲看到,惊怒之下,抄起镰刀把怪物的尾巴削了下来。只见那孩子疼得左右翻滚,一个筋斗翻到屋外,从此就无影无踪,杳无去向。
  原来,这孩子是东海龙种脱生,见家里不能容他,只得去了东北一代谋生。当时东北有一条白龙江,一条作恶多端的白龙围守在此,为非作歹、作恶多端,周围的百姓被白龙折磨得苦不堪言。见此,那孩子摇身一变成了一只秃尾黑龙,盘绕于此与白龙大战,未料大败。于是,他便托梦给山东的家乡父老请求帮助,若看到江上泛起白色泡沫便向江内扔石灰,若是遇到黑色泡沫在江中泛起便扔馒头,于是山东老乡纷纷闻讯而来,帮助黑龙战胜了白龙,为东北乡亲除了害。人们为了感激秃尾黑龙,便将“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尊称他为黑龙江江主——秃尾巴老李。黑白龙大战的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那个年代睿智果敢的山东人勇闯关东的形象。
  一年后的农历六月十三,秃尾巴老李想念远在山东老家的母亲,又幻化**形回到了山东,此时正值家乡大旱,颗粒无收、草木枯竭,而李氏卧床不起,奄奄一息。得知家乡父老期盼甘霖的心情,他立刻又变成一条黑龙腾云驾雾而去,一瞬间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瓢泼大雨骤然而至,连日的旱情立刻得到了缓解。为彻底解决家乡父老的饮水问题,秃尾巴老李又在小龙山上奋力一抓,抓出一口深井。此井一年四季水旺不涸,据说该井一直连通东海,深不可测,而这口井便是今天的小龙山天井。
据载,明清以来就盛行“取龙牌”祈雨,没尾巴老李的传说流畅大半中国。
崇祯初年即墨邑侯程调羹因久旱不雨,步祷于龙山祈雨,一步一顿首,甘霖立沛。同治年间,嘉靖龙牌取至山西,雨辄连沛。
光绪十年,燕地大旱,慈禧遣人取龙牌,及至京郊,阴云骤布,慈禧大喜,出迎十里,甘霖大澍,当年亲书“泽周壮武”匾额,光绪皇帝敕封其为“九江王”。
  在山东流传颇广的“秃尾巴老李”传说,作为龙文化的载体,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其所蕴含的孝顺、善良、正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值得现代人来保护和研究。
  2006年12月,“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山东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即墨市、文登市、莒县及诸城市所共有。2008年6月又被选定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20:37:52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岛青云宫

青云宫始建于宋代,主要建筑分为东殿(娘娘殿),正殿(龙王殿),西殿(龙母殿),殿梁之上塑巨龙一条没尾巴老李。关于没尾巴老李和龙母坟的神话故事,是青云宫远近闻名的主要原因。
相传,很久以前,红岛西山坡上住着一户李姓人家。李妻年近四十未生子,她求子若渴。一天,梦见观音菩萨对她说:“天赐一子给你,让他为民除害,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李妻怀孕12个月,于农历九月二十七生下一面色黝黑、身像龙形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则趁母子熟睡时,悄悄抱起孩子送到很远的地方。
李妻醒来不见儿子,大哭不止。孩子在出生第三天傍晚回家探母,喂奶后盘踞梁上。其父见状大惊,拾起镰刀赶孩子出家。孩子回头望望母亲,难舍难分,无奈只得钻窗棂出逃,被父亲追上砍下一截尾巴。这就是后人称黑龙为没尾巴老李的缘故了。李母日夜思念儿子,连惊带吓,悲愤而终。
16年后的秋天中午,忽然天空一片黑云,一条黑龙连风带雨推着黑云落在高家村山头。当天晚上,村中不少老人梦见一个黑小伙向他们说道:“我是小龙,今日为母祭坟,把母坟迁至高处,托乡亲们照看。”第二天,人们果然发现李母的坟墓不见了,山头西边立起了一座新坟,以后人们称此坟为“龙母坟”(在青云宫附近)。
黑龙为民造福除白龙
黑龙听说北方白龙江中住着一条小白龙,危害百姓,黑龙决心除掉白龙。决斗那天,忽见黑色浪柱升起,忽而白浪呈现。岸边的人们见黑浪腾起便投白馍;见白浪呈现便投白灰球。黑龙吃了白馍,劲头越来越大,而白龙吞下白灰球肚子绞痛,体力越来越不支。大战三天三夜,黑龙终于打败白龙。黑龙日夜巡视着大江,原来的白龙江改名为“黑龙江”。
黑龙不忘母亲的养育之恩,每年的农历九月二十七至二十九,他都会驾云回乡祭母,并每次都伴有风雨。红岛人在黑龙的故乡高家村为龙母建庙,把每年九月二十七至九月二十九定为“龙母会”。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5-7-26 20:44:5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岛青云宫1.jpg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5-7-26 22:33:13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