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东胡

新学员报到!新学员报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8: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8: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胡之光(3)红山文化的守护者
   1999年4月21日晚,北京下起了大雨,郝凤亮携带着自己搜集、梳理的文字符号材料,去拜访一位颇负盛名的文物考古界先生。当年,先生固执地认为,草原地区的古代民族是没有文字符号的,为此,他曾对郝凤亮搜集、整理古代文字符号的艰辛付出持否定态度,认为史有定论,不必枉费力气。郝凤亮却坚持用实物说话,去匡正某些人的偏见。那天郝凤亮穿着一双红球鞋,为了不淋湿材料,他宁肯让自己浑身湿透,也要把宝贵的材料紧紧抱在胸前。他觉得浑身泥水地到先生家里去不合适,便电话预约先生到他家附近的一家餐馆见面。先生如约赶到餐馆,郝凤亮将随身带来的材料拿了出来,其中有照片、拓片、摹本等。最令人叫绝的是石膏翻模的古文字符号,一个个笔划清晰、古朴。那位先生逐一看过,半晌沉吟不语。突然,先生面色凝重,向着手稿深鞠一躬,只说了一句话:凤亮,你辛苦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辛苦”,道出了先生的诸多歉疚,诸多钦敬,诸多欣慰。郝凤亮对于古代文字符号的重大发现,解开了史书中关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刻木为信”的谜团。道理很简单,最初这些文字符号确实是在木头上刻写的,但木头极易腐烂,便没有流传下来。值得庆幸的是,郝凤亮先是在骨器上找到了文字符号,又在陶器、石器、玉器及蚌壳上多有发现,最终便使这些文字符号从尘封已久的历史深处走出来重见天日,印证着我国北方地区一段鲜为人知的峥嵘岁月。
   1999年4月末到5月下旬,郝凤亮在中国收藏家协会基地——北京报国寺成功举办了“中国北方古代骨器民间藏品展”。展览首先得到了中国商报社、中国收藏家协会领导鲁民、姜重,黄效东、曲石等诸位先生的大力支持。一个月的展期内,观众络绎不绝,盛况空前,平时安静的平房院落变得异常热闹红火。闻讯赶来的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乐器博物馆馆长肖梅女士和音乐研究所所长乔建中先生的得意门生李幼平博士多次参观并欣赏了史前乐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王宁信、宋镇豪两位先生都是古文字研究专家,饶有兴致地赶来欣赏郝凤亮在北方地区发现的古代文字符号。北京钱币学会会长程纪中先生前来欣赏、研究由草原地区带去的货贝及其它古币材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李幼平博士吹响了红山文化时期的五孔骨笛后非常激动,为大家高歌一曲帕瓦罗蒂演唱过的代表曲目《我的太阳》。在参观者中,不乏白皮肤蓝眼睛黄头发的洋人。荷兰、瑞士、美国、加拿大等国驻华使馆的大使偕夫人前来参观,郝凤亮用英语为他们解说,引来一片惊异的目光。中国收藏家协会报国文化发展公司负责人姜仲先生了解到郝凤亮为研究、宣传、弘扬红山文化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十分感动,免收展地租用、灯光、保安等一应必收费用三万余元。
   北京报国寺展览之后,郝凤亮还带展品先后到云南、烟台、郑州、锦州等地举办个人藏品展和参加联合展览十一次。所到之处,观者如堵,红山文化的独特魅力会令他们如醉如痴。
   最后一次的外出展览,展厅设在北京饭店。日本一个友好学术团体来中国参观访问,重在了解京剧的起源及伴奏乐器。中日友协负责人建议郝凤亮把北方的古代乐器展示给国际友人,郝凤亮欣然应允。为了这次展览,他特意邀请通辽市扎鲁特旗人民银行行长、民间收藏家杨晓林先生共同到京参与展览,并请杨先生担任解说员。
   2000年10月,中国收藏家协会下属的几个专业委员会为丰富首都人民的节日文化生活,在北京举办联合展览。郝凤亮收藏的五孔骨笛得以再度亮相京师。中国音乐研究所专门研究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专家肖兴华先生兴致勃勃地赶来参观,用这支五千年的骨笛吹奏出动听的乐曲并录了音。红山文化骨笛及其它古乐器的发现,把神奇的红山文化推向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几千年前中国北方古代民族的“礼乐”文化便是如此的高深莫测,这给原本在国内外众多人们心目中充满神秘色彩的红山文化更增添了几分深邃与玄奥。
   2001年10月,中国收藏家协会向郝凤亮发了大红聘书,特聘他为中国收藏家协会骨器专业委员会主任。同年,他被敖汉华夏第一村教育促进会聘为常务理事。翌年3月,他又被中国收藏家协会聘请为北京红山文化研究所所长。
   2002年8月,世界货币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钱币学会秘书长提议,是否搞一次少数民族货币的会议。时任中国钱币学会秘书长的戴志强先生慨然允诺,并提议由内蒙古钱币学会承办此次会议。参加会议的张文芳女士高兴地接受了这个任务。散会后她回到呼和浩特,立即向内蒙古钱币学会做了汇报。经钱币学会主要领导审慎研究,将会址定在赤峰。10月下旬,为期七天的中国少数民族货币大会在赤峰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宁夏、甘肃、广西、内蒙古、西藏、新疆、河南、辽宁等九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位代表聚会,宣读有关货币的学术论文,交流货币收藏与研究的心得体会。郝凤亮向会议提交了两篇论文:《夏家店下层文化货贝》和《关于夏家店文化骨贝上文字符号的探讨》。会议期间,代表们参观了兴隆洼文化遗址、敖汉博物馆、巴林左旗辽上京博物馆、宁城县辽中京博物馆、汉代黑城铸造钱币遗址和市博物馆。一圈转下来,代表们在惊叹赤峰地区历史悠久古文化璀璨发达之余,总觉得没有看到赤峰的民间藏品甚为遗憾。会议主持人微笑着告诉大家:不要急,好戏还在后头。旋即,他把参会代表们引入人民银行六楼大会议室,这里展示着赤峰市钱币学会动员会员们拿出的心爱的藏品。从远古时期的货贝一路延续下来,历经各个不同的朝代铸造流通的铜钱,清末的龙洋,民国的银元,直至解放后不同版别的人民币,无不搜罗齐全,梳理得清清楚楚。面对着赤峰地区钱币收藏者们如此宏富的藏品,如此卓异的专业素质,代表们唯有折服,唯有歆羡。
   会后,内蒙古钱币学会和赤峰市钱币学会共同商定,应该出一本书,来纪念这次活动,珍存国内收藏界同行给予内蒙古的特殊荣誉。八十岁高龄仍亲临赤峰参会,书画俱佳、收藏宏富的杨鲁安老先生提议,就让郝凤亮牵头组织。
   沉重的担子压在肩头,郝凤亮知道如何对待收藏界同行们的信任和重托。他被任命为《辽西夏金元货币图录》一书的工作小组组长,带人马不停蹄地去宁夏、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自治区及内蒙古各盟市,每到一个地方,精心拍摄当地藏家精品,以丰富图录内容,为宣传辽、西夏、金、元四朝货币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当印制精、内涵厚重的图录摆上收藏界朋友们的案头时,大家记住了郝凤亮的名字,记住了那个面容黧黑、头发花白的敦厚长者。
   在二十多年对北方古文化的潜心探索中,郝凤亮最感谢的是自己的工作单位——赤峰七中的历任校长们。当他在骨片、陶器等不同材质的古代遗物上发现文字符号后,朱月明校长对郝凤亮说,你搞的这个事儿意义重大,以后不要再上课了,你的课是个英语教师都能上。这样吧,红山区正在布置教学基金会的筹备和基金征集工作。每学期开学初把该征集的资金收完,再为贫困生们代为起草申请免征的材料,其余时间全部交给你自由支配。刘大为校长接任后,找郝凤亮谈话:你的情况我都了解,得给你的古代文化研究提供较为充裕的时间。这样吧,你去政教处,早晨打上两壶水,送送报纸,如果有学生打架你给管一管,剩下的时间全是你的了。杜志国、李清发两位校长则说,自治区教育厅有文件,要求各校都要编校本教材,这个事儿就交给你吧!
   郝凤亮当上了校本教材的主编,历时4年,带领赤峰七中于淑华、苏玲、王彩芹、王彩虹、刘福祥等几位老师勇敢地承担起一份历史的责任。在内容的选择上,主要从文化和旅游两方面向同学们介绍家乡赤峰,这正是赤峰人引以自豪的,定能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内容的编排上,突破了学科本位的束缚,将历史、地理、生物、社会几方面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这种整合,不是貌合神离的拼盘,而是有机的交织渗透。这样的综合性课程是最贴近实际需要的,也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而在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比较符合学生的需要,尽量减少理论知识叙述,增加实物实景图片,文字叙述力求通俗易懂,还设置了拓展知识的“相关链接”以及“探索空间”等,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方便。
   为了编好这本教材,老师们在承担繁重教学任务的同时,利用休息时间搜集资料,实地考察、拍摄照片、撰写书稿,讨论修改……无法计算他们一共书写了多少文字,拍摄了多少照片,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他们的无私奉献源于对学生、对家乡、对自己从事的职业的一种热爱,一种责任。身为教材主编,郝凤亮充分发挥了自己多年从事古代文化探索的专长,在重要一章“赤峰八千年——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他把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和契丹辽文化各自设为一节,分别赞誉为“人文始祖吉祥地”、“中华文明的曙光”、“北方青铜文明的奠基者”和“草原帝国的宝贵遗产”。教材定名为《赤峰·可爱的家乡》,装帧典雅,图文并茂,内涵丰厚,特色鲜明,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荣获赤峰市首届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2006年5月,辽宁省文化厅原副厅长、中国考古学会常务理事、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名誉所长、红山文化首席专家郭大顺先生特意为这本教材题词:
   辽河流域在中华文化起源、中华文明起源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赤峰地区是其中心之一,这里是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及夏家店下、上层文化的命名地,也是契丹民族的发源地。
   郝凤亮老师等同志热爱当地灿烂古文化并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编写了乡土教材,这对学生和社会各界认识当地历史,保护珍贵文化遗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祝愿他们的事业常青。
   祝愿赤峰市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取得新成就。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7-8-28 08: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郝凤亮来说,能把自己多年从事古代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恰当地融入教材编写,实是一件始料未及的大好事。这恰恰是对古代文化最好的继承、弘扬和普及。但校本教材面向的是初中生,在理论阐述、学术探究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文字表达亦因追求通俗易懂而难免流于浅显。他进而萌生了一个强烈的愿望:与高等学校密切合作,为红山文化大系的教材编写做准备,让红山文化研究成果从学者、专家们的书斋里走出来,正式进入大学课堂,进入万千学子的心里。
   2004年3月26日,在郝凤亮的北方古代文化研究探索的道路上,这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由他牵头开办的中国北方文化传播中心正式成立。借助互联网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平台,郝凤亮愿意将自己多年的探索成果拿出来与网友们分享,并与大家作坦诚、平等的交流,以推动红山文化在民间的大面积普及。早在2001年,他的儿子郝福津大学毕业后,先帮他搞了个红山文化网页,只供浏览,不能回帖、参与。此后,他结识了朝阳师专的学报编辑朱成杰先生,朱先生在红山文化研究方面颇有建树。郝凤亮以赤峰七中同办公室的六位老师为“同盟军”,与朱先生合作,挂靠朝阳师专,建起了红山文化网站,计划三年铺路,再三年收支相抵,六年后能有些收入,将以前的所有花销全部冲销掉。网站运转了两年,其间郝凤亮到朝阳去了两次,咨询、协商网站运转费用与管理问题。具体打理网站日常运作的是两个年轻人,他们说自己从网站上学到不少东西,坚持不收郝凤亮的钱,让他感动不已。
   北方文化传播中心盔明甲亮,高举红山文化的大旗,很快拥有众多网友的点击率。郝凤亮以“东胡”作网名发表的文章,得到了网友们的一致好评。一位网友跟帖——
   东胡先生:
   我是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您的自述的。 我想说的是,您的人生很有意义。您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值得每一位热爱我们祖国灿烂文化的朋友学习。您所走的路,就是我的前进方向。
   有一位家在南方的网友发帖——
   东胡老师:
   刚读完您的自述,很是感动!我也是一位人民教师,我为您感到骄傲和自豪,向您学习!或许我不会有多大的成就,但中华文化是靠大家一点一点地传承的,我将努力。我是客家人,如若有机会去北方,一定带上客家米酒拜访您老,希望把对您的钦佩和祝福都化在酒中。
   另有一位网友发贴——
   东胡老师:
   您好!
   在此之前,我已经多少了解了您的情况。您把北方网办到目前的程度已属不易,可谓功德无量!祝您身体健康,带领北方网走向辉煌。
   2006年,拥有网友十万之众的“雅昌艺术网”在北京召开网友联谊会,与会网友四百余人,郝凤亮亦在被邀请之列。他向大会展示了红山文化时期的乐器,并提供了三篇论文。
   2007年3月26日,网友“司机”写了一首题为《祝贺中国北方文化网站成立三周年》的五言诗:
   网站三周年/高人广聚贤/红山文化魂/植根在民间/为求得真知/何惧足下难/网友雄心在/真情能动天。
   郝凤亮是谦虚的,他在网上复信——
   谢谢大家的赞扬,谢谢!
   其实这些成绩都是诸位网友和诸位版主的功劳。是他们用丰富的藏品和学识展示和传播了北方文化。如果没有众多的网友和诸位版主日以继夜的辛勤耕耘,东胡即便浑身是铁,又能捻几个钉啊!
   
   二十年的不懈探索,二十年的超常付出。
   拍摄了上万张照片,择选其中的精品,珍存在数十册影集中。
   撰写出几百万字的手稿,堆积起来有一米多高。
   郝凤亮收集、调查、整理的“古代乐器”部分,已经引起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的高度重视,被纳入《中国出土乐器大系——内蒙古分卷》重点研究材料。
   他发现、整理的“古代文字”部分,为寻找已经消亡的古代东胡民族踪迹提供了实物佐证,其有关材料已经引起天津历史博物馆、天津大学、南开大学、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陕西省考古所、河南安阳甲骨文博物馆等单位的高度重视。
   他收藏、整理的“古代货币”部分,已经申请了内蒙古少数民族货币课题计划,并被列为重大课题之一。
   他撰写的《古代占卜工具》,为寻找中国北方的“河图洛书”,确认“八卦”起源于内蒙古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收集、提供了许多宝贵的实物材料。
   仅在古代骨器的收藏方面,他就基本梳理出了货币、工具、乐器、文字符号和礼器等五大收藏亮点。
   他在网上发帖,公开声明自己愿意联合一切爱好红山文化的网友们,拟出一本民间收藏的刊物,力求图文并茂,介绍各自的藏品。刊名暂定为《红山文化民间藏珍图说》或《红山诸文化民间藏珍图说》。
   他雄心勃勃地筹划着未来几年要着力完成的几件大事:举办红山文化民间藏品展;筹办极具吸引力的红山之旅;调整、充实、提高北方文化网站栏目和打造东胡专版的学术质量;在北京报国寺陶瓷馆建立长年对外开放的红山文化展览窗口。
   他倾心致力于古代乐器的探讨,意在从一个侧面体现中国北方的远古文明,尤其是红山文化时期礼乐文明中的“乐”文明,为民间的研究者、探寻者提供实证材料。
   国庆六十周年庆典在即,他与北方文化网的网友们以此为课题,按部就班地梳理手中藏品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如今的北方文化网声名大振,其影响力甚至成了赤峰古玩城行情涨落的晴雨表。如果北方文化网上众多网友热议石器,古玩城存放的石器价格就会飙升十几倍、几十倍。
   郝凤亮感谢命运对自己的垂顾。没有四十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他不可能来到赤峰这片土地扎根、立足、创业、发展。红山文化的发祥地钟灵毓秀,给予他的浸染、熏陶太多太多。误打误撞,他闯入了一座宝山。靠着阿里巴巴式的机敏和睿智,他开启了宝藏的大门,最后收获了沉甸甸的财富。
   蝉鸣幽谷,需要坚守。
   蚓耕坚泥,成在毅力。
   我想引用一位网友的话作为本文的收束──
   经历、心血、智慧、经验、谦虚诚恳加上甘于奉献的精神,谁人不会被感动!
   东胡老兄,真可谓红山骄子,北方文化之精英!
   
   全文完                 2009年6 月於内蒙古赤峰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7-8-28 12:55:07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传写得精彩!赞一个!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7-8-30 19: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传写得精彩!赞一个!
莱州郝公 发表于 2017-8-28 12:55



    谢谢!谢谢您!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