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3566|回复: 3

《尔雅义疏》 古今无双 ——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0 13:2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尔雅义疏》 古今无双
                  ——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郝懿行
2021年07月12日  □宋志刚  
郝懿行(1757年—1825年),字恂九,号兰皋,堂号“晒书堂”,山东栖霞人,清朝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其淡泊仕途,1799年(清嘉庆四年)进士,授户部额外主事,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补江南司主事(正六品);博览群书,著述颇丰,撰写50余种近400卷著作,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代表作《尔雅义疏》19卷,古今无双,是研究训诂学的重要著作。
书香门第 好古嗜学  
郝懿行出生在栖霞一个书香世家,自幼即对读书治学产生浓厚兴趣,锲而不舍追求学问,终成大器。  
据《郝氏家谱》记载,郝懿行的先祖祖籍山西太原,先后迁居襄阳府(今湖北)枣阳县、直隶(今河北)枣强县,1330年(元至顺元年),由河北迁至莱州;1370年(明洪武三年),由莱州徙居栖霞,栖霞一世祖郝明远。  
四世祖郝经,以廪膳生(官府发给银子和生活补贴的生员)开栖霞郝氏优学仕进,系栖霞郝氏学而优则仕的先行者。  
五世祖郝如金,贡生(秀才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任山西太原府忻州同知。  
六世祖郝源,邑庠生(县学秀才),礼部儒官;郝洁,1577年(明万历五年)进士,历任安徽蒙城、广东海宁知县。  
七世祖郝守栻,贡生,任直隶无极县知县。  
八世祖郝晋,1628年(明崇祯元年)进士,历任兵、刑部侍郎(正二品),家业固豪富。  祖父郝光宏,始家道中落。  父亲郝培元,字万资,号梅葊,两举优行,贡生,候选训导,有著作《梅叟闲评》传世。  
郝懿行姊妹五人,兄弟三人,郝懿行居长,弟懿林、懿徽(殇)。清光绪《栖霞县志》记载:“郝懿行八世祖晋(郝晋),顺治中保定巡抚。祖光宏,邑庠生 赠奉直大夫。祖母张氏, 赠宜人。父培元,岁贡生,诰封奉直大人。母林氏,诰赠宜人。”  冯尔康撰《生活在清朝的人们》记载:“雍乾时山东栖霞北埠郝姓一家50余口,有田100多亩,同耕共食,学者郝懿行就与这个家庭同宗……这种家庭成员众多,辈分多,全有血亲关系,可称为‘家族家庭’。”
1757年(清乾隆二十二年),郝懿行出生,其父取《尚书•立政》“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的语意,给其取名懿行,后又取字恂九,以此寄托对儿子的期望。  好古嗜学。郝懿行从小就表现出读书求学的爱好,家中严父郝培元亦欣喜地发现其这一特点。郝培元在《梅叟闲评》中记叙了儿子郝懿行当时的表现:“大儿懿行颇与书近,余不欲辍其功,故事无大小自任之。”  郝懿行出身书香门第,幼受熏陶,别无他嗜,唯孜孜好学。其在《新制书衣叙》中称:“余自七岁入家塾,日读《论》《孟》数行。至十三岁从外傅,辄令手一编,皆时文,率日诵一遍。未几,遂令学为文,应童子试。时余年十六,不独诸经瞢如,即四子书尚未粗知大义也。又三年,补县庠弟子员。再三年,食饩,于是专治时文,习举子业,而经史益高阁矣。”
郝懿行入家塾受教于济宁孝廉李承琏,李氏开其心花,指导其攻治经常。自此以后,其便心醉六经,寒暑不辍。有钱即买书,以书悦目;路行读书,头触树干而不自知。  1775年(清乾隆四十年),郝懿行入邑庠。  1777年(清乾隆四十二年),郝懿行时年20周岁,娶栖霞上林家村林中立之女为妻(婚后九年去世)。  1778年(清乾隆四十三年),郝懿行食廪饩,受教于山东学使赵鹿泉。郝懿行被誉为“栖霞四杰”之一。  1786年(清乾隆五十一年)秋,郝懿行决科大课拔第一,为齐鲁之冠,以优生被推荐保送入国子监学习;次年春,因联姻故,与福山河北村王照圆共师于福山名儒王古邨;同年7月,秉父之命,搜集八世祖郝晋诗文兼拓墨刻石,辑成《丸啸斋集》一书,并作《丸啸斋集序》《重装墨刻序》。书中详细地记述郝晋坎坷的为政生平、一觞一咏的诗文成就、丰骨高峻的书法艺术及雅喜林泉的晚年生活。
此后,郝懿行立志求学,致力于诸经,欲以真才实学获取功名,终于成为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  淡泊仕途 著述终生  郝懿行一生仕途平淡,42周岁中进士,授户部额外主事,63周岁奉旨补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但毕生著述,成果丰硕,撰写50余种近400卷著作,为中国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作出卓越贡献。
而立之年,专心著述。  
1787年(清乾隆五十二年)冬,郝懿行时年30周岁,与才女王照圆结婚。  
王照圆(1763年—1851年),字端玉,号婉佺。因夜梦人呼“照圆”,认为是大吉兆,故名照圆。其6岁丧父,母林夫人教以读书,广涉经史,幼年即怀著书立说之志。其曾以“平生要做校书女,不负乌衣巷里人”诗句自勉。其还在《读〈节孝录〉》中言:“余生六岁而孤,母林恩勤鞠育以至**。十年教读《孝经》《内则》,十二授《毛诗》,略通大义。幼不喜读,母令背诵,常至夜分。十五甫知励志,女红既饬,兼肄经史,风木不停。廿九之年,慈亲见背,终鲜兄弟,孤孓一身,自恨为女,缨系于人,义又不得以身殉亲也。”  王照圆与郝懿行联姻乃天作良缘。新婚这天,嘉宾云集,高朋满座,好不热闹。待宴席散了,闹洞房的人走了,红烛映照的洞房,剩下新婚燕尔的夫妇,趁良夜月明,以诗唱和。郝懿行诗《却扇》云:“二十五年谐凤卜,八千余里壮鹏图。灯前滉漾窥粧镜,切莫低声唤老奴。”王照圆诗云:“千里良缘彩线牵,三冬榖旦结团圆。挑灯最喜亲风雅,先说周南第一篇。”你来我往,以诗对答,字字金石,句句珠玉,笑声朗朗,高潮迭起。5天后,郝懿行把新婚之夜夫妻对诗辑成《和鸣集》,王照圆为此集作记。
王照圆既是郝懿行生活上的伴侣,又是其学问上的诤友,夫妇志同道合,相得益彰。  此时,郝懿行步入而立之年,为人谦逊和蔼,性嗜学,好读书,却不愿多与人交往。其所遵循的信条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平时其总是显得沉默寡言,若遇亲戚故旧来访,陪座伴饮,有时半天竟无一句话;如果谈论起学问来,则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谈个没完。在《漫兴》一诗中,郝懿行表达了自己读书著述的理想生活:“作吏廿年仍晏如,久应归去屡踌躇。贫难供给非关客,懒爱萧闲却著书。开卷羲皇人以上,登堂亲旧话如初。不知许事休轻说,日报平安乐有余。”
《清史列传•郝懿行传》记载:“懿行谦退,呐若不出口,然自守廉介,不轻与人晋接。遇非素知者,相对竟日无一语,迨谈论经义,则喋喋忘倦。所居四壁萧然,庭院蓬蒿常满,僮仆不备,懿行处之晏如。浮沉郎署,视官之荣悴,若无与于己者,而一肆力于著述,漏下四鼓者四十年。”  王照圆在《葩经小记•叙》中言:“兰皋君子,考订篇籍,日月浸寻,著述等身。”  1788年(清乾隆五十三年)7月初,郝懿行赴济南应试,中举人。  1793年(清乾隆五十八年),郝懿行开始撰写《春秋说略》,历时20年,三易其稿,于1813年(清嘉庆十八年)成书,把历代学者对《春秋》一书的分歧意见详加评析,逐一澄清,从而形成这部汉学研究的力作。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系古代儒家“六经”之一,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清朝大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晓岚对《春秋说略》给予高度评价:“睹是书,深加嗟赏,谓‘吾见《春秋》无虑百数十家,惟兹能铲尽千秋藤葛’。”  清末军机大臣、民国七年大总统徐世昌主编的中国清朝学术史著作《清儒学案》中评价《春秋说略》有十例:  “一曰说《春秋》不得褒贬天王,以明臣子之义;二曰说《春秋》不得妄生褒贬,《春秋》直书其事,褒贬自见;三曰说《春秋》者好于经所无处寻褒贬,《春秋》皆实录,其多一字、少一字皆事实如此,非圣人意为增减;四曰《春秋》多阙文,然以义推之,皆大略可见;五曰《春秋》当从左氏,左氏阙误,乃从公、榖;六曰左氏深于经,公、榖说经字字求褒贬,左氏但叙本事褒贬自见,得圣人浑厚之旨;七曰说《春秋》好缘传生义,不顾经文,说经当一以经为主,范武子曰‘三传殊说,择善而从’此言可为治经者法;八曰《春秋》刑书也,刑书之例,一成不移,故法必行而人知畏;九曰《春秋》圣人义理之书,本不待传而明;十曰比事属辞,《春秋》教也,事同相比,事异相比,辞同相属,辞异相属,其义自见。”
郝懿行在此之前,久居故乡“南郝宅”——栖霞县旧县衙大门南约30米处,占地3亩。宅院有太房、客厅、晒书堂、双莲书屋,组成四进院,由内过道和外长巷贯通前后,构成五合一院,共41间。  “晒书堂”为郝懿行之堂号。晒书源于中国古代藏书家的古老习俗:古代人们对书有一种尊崇和敬畏之心,耕读传家,永袭世福。每逢天朗气爽、阳光灿烂的良辰吉日,人们把自己的藏书搬出来晒一晒,曝一曝,去霉洁尘,整旧如新。那些纸质精良的线装书,经此法,保存更长远。许多人还藉此机会随手翻阅,不仅增加了读书的兴趣,还在晒书、翻书过程中,陶冶情操,温故知新。
“双莲书屋”则是郝懿行与王照圆伉俪学经治史、析难解疑、如师如友、共圆“并蒂”梦之屋。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13:2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到中年,功冠尔雅。
1799年(清嘉庆四年)春,郝懿行时年42周岁,赴京寓居宣武门外山左会馆,参加科考,中进士,授户部额外主事(挂名闲职)。  1804年(清嘉庆九年),郝懿行开始撰写《山海经笺疏》,历经5年,于1809年(清嘉庆十四年)成书,其师阮元览而嘉之,为之作序并刻板印行。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陆续有所增删,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自东汉以来有许多训诂学家为这部书作注。郝懿行在前人的基础上,广征博引,正名辨物,刊正疏谬,进一步从音韵训诂方面作了不少补正。  阮元在评价此书时,与吴任臣的《山海经广注》、毕沅的《山海经新校正》等书比较,认为“吴氏广注,征引虽博,失之芜杂;毕沅校本,订正文字,尚多疏略;惟懿行精而不凿,博而不滥。”  清朝晚期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张之洞在其指导治学门径《书目答问》一书中,举《山海经》读本,也首列《山海经笺疏》,次列《山海经新校正》,并特别指出:“郝胜于毕。”
1808年(清嘉庆十三年),郝懿行开始撰写其代表作《尔雅义疏》,历经14年,于1822年(清道光二年)成书,是其学问渊博、治学严谨、造诣最深的经学著作。《清史列传•郝懿行传》记载“懿行之于《尔雅》,用力最久,稿凡数易,垂殁而后成”。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训诂学专著,亦是第一部按照词义系统和事物分类编纂的词典,约成书于战国或两汉之间。其在语言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和非常重要的价值,名列儒家《十三经》之一。“尔”是“近”的意思;“雅”是“正”的意思,即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合乎规范的标准语。《尔雅》的意思是接近、符合雅言,即以雅正之言解释古汉语词、方言词,使之近于规范。  历代学者奉《尔雅》为圭臬,对《尔雅》注疏者颇多,西汉时期舍人、刘歆,东汉时期樊光、李巡,三国时期孙炎,东晋时期郭璞,唐朝时期陆德明,宋朝时期邢昺、陆佃等。  清朝《尔雅》注疏亦甚多,其中,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无疑为自古以来最重要的注本,其兼采前辈诸家之长,又多有发明,使后人对《尔雅》的理解更进了一步。
1817年(清嘉庆二十二年),郝懿行移居海岱门东之齐鲁会馆。  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郝懿行时年63周岁,奉旨补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  1825年(清道光五年),郝懿行病逝于异井他乡的京城齐鲁会馆,享年69虚岁。  终其一生,著述颇丰。
郝懿行一生著述颇多,撰写50余种近400卷著作,除上述《春秋说略》12卷、《山海经笺疏》18卷、《尔雅义疏》19卷外,还著有:  《诗经拾遗》《宝训》8卷、《汲冢周书辑要》1卷、《易说》12卷、《诗问》7卷(与王照圆合著)、《诗说》2卷、《书说》2卷、《礼记笺》49卷、《读书记》8卷、《春秋比》2卷、《竹书纪年校正》14卷、《证俗文》19卷、《补宋书刑罚志》1卷、《补宋书食货志》1卷、《宋琐语》《晋宋书故》1卷、《海错》《燕子春秋》《蜂衙小记》《荀子补注》2卷、《颜氏家训校记》《晒书堂诗钞》2卷、《晒书堂诗馀》《晒书堂文集》12卷、《晒书堂外集》2卷、《晒书堂别集》1卷、《晒书堂笔记》2卷、《晒书堂笔录》6卷、《晒书堂时文》《晒书堂试贴》《晒书堂鸣集》(与王照圆合著)、《说文广诂》《大戴礼记校正》13卷、《韩诗外传校正》10卷、《淮南子校正》21卷、《前汉书校正》《后汉书校正》《文心雕龙补正》10卷、《说苑校正》20卷、《新序校正》10卷、《盐铁论校正》12卷、《世说新语校正》《穆天子传补正》《小尔雅补正》《急就篇校正》《风俗通义校正》4卷、《昭明文选校正》60卷、《广韵校正》《玉篇校正》《九经古文校正》《风星正源增补》《古文考证》《汉纪摘考》《偷闲集》《鉴略》《晋文钞》《游文小史》等。
《尔雅义疏》 古今无双  《尔雅义疏》是郝懿行一生精粹之作,其矫正了清朝之前最早最好传本东晋郭璞《尔雅注》的许多疏漏,比清初邵晋涵的《尔雅正义》更有独到之处,可谓“古今无双”。  
郝懿行在《与孙渊如观察书》中言及著述《尔雅义疏》缘由:“《尔雅正义》一书足称该博,犹未及呼研精。至其下卷,尤多影响。懿行不揆梼昧,创为略义,不欲上掩前贤,又不欲如刘光伯之规杜过,用是自成一书,不相因袭。性喜简略,故名之《尔雅略义》(《尔雅义疏》初名)。”  《尔雅义疏》参考汉魏五家注、晋郭璞注、唐陆德明音义、宋邢昺疏等前人注疏,广征博引,以声音贯穿训诂,探求词源,是历代研究《尔雅》著作中最为详赡的一种。全书以《尔雅》晋郭璞注为底本,分为释诂、释言、释训、释亲、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19篇。  《清史稿•郝懿行传》高度评价该书:“训诂同异名物,疑似意义,详加辩论,疏通证明,故所造较晋涵(即邵晋涵)为深,高邮王念孙为之点阅,寄仪征阮刊行。元总裁会试时,从经义中识拔懿行者也。”  《辞海》引用《尔雅义疏》条目甚多,称郝懿行“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  郝懿行《尔雅义疏》有如下四个特点:  注重目验,较真求实。  郝懿行研究《尔雅》,除了研究文献之外,也很重视直接的观察,反对从书本到书本。其曾言:“余田居多载,遇草木虫鱼弗知者,必询其名,详察其形,考之古书,以征其然否。今兹《疏》中,其异于旧说者,皆经目验,非凭胸臆。此余书(即所著《尔雅义疏》)所以别于邵氏(即邵晋涵)也。”  近代新文化运动杰出代表周作人在《记海错》一文中称:  “郝懿行为乾嘉后期学者,所注《尔雅》其精审在邢邵(邢昺与邵晋涵)之上,《晒书堂文集》卷二《与孙渊如观察书》(戊辰)有云:‘尝论孔门多识之学殆成绝响,唯陆元恪之《毛诗疏》剖析精微,可谓空前绝后。盖以故训之伦无难钩稽搜讨,乃至虫鱼之注,非夫耳闻目验,未容置喙其间,牛头马髀,强相附会,作者之体又宜舍诸。少爱山泽,流观鱼鸟,房涉蘨条,靡不覃研钻极,积岁经年,故尝自谓《尔雅》下卷之疏,几欲追踪元恪。陆农师之《埤雅》,罗端良之《翼雅》,盖不足言。’这确实不是夸口,虽然我于经学是全外行,却也知道他的笺注与众不同,盖其讲虫鱼多依据耳闻目验,如常引用民间知识及俗名,在别人书中殆不能见到也。”
近代戏剧理论家齐如山在《回忆录》中记载:“其实真正研究经学者,也永远不会离开社会,如顾亭林为研究经学,各处去访问,郝懿行著《尔雅义疏》,也多靠到各处实地调查。”  以声为主,因声求义。
郝懿行生活在乾嘉时代,“乾嘉学派”精音韵,使因声求义这种传统的训诂原则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训诂方法。郝懿行作为这个时代的训诂学家,自然深知训诂声音互为表里的道理,故在《尔雅义疏》中多用“就古音求古义”,坚持“以声为主”之说,其在《再奉云台先生论〈尔雅〉书》中提出自己的观点:  “懿行比来修整《尔雅》,窃谓训诂以声为主,以义为辅。古之作者《释名》以声代声,声近而义同,故《释名》一部,为《尔雅》二部也。《广雅》以义阐义,义博而文赅,故《广雅》一部,为《尔雅》二、三部也。今之所述,盖主《释名》之声,而推《广雅》之义,一声通转至十余声,是得《尔雅》十余部也。一义旁推至四、五义,是得《尔雅》四、五部也。以此证发,触类而通,不似旧人疏义但钞撮古书,以为通经,守定死本子,不能动转。耽思旁讯,岁月渐深,研钻穿穴,往往意外遘奇,方悟空山落叶,行迹可寻,正恐外间人寻不得耳。”  郝懿行还言称:“邵氏(晋涵)《正义》搜辑较广,然声音训诂之原,尚多壅阂,故鲜发明。今余作《义疏》,于字借声转处,词繁不杀,殆欲明其所以然。”  口语方言,以今释古。  郭璞《尔雅注》的重要特色是用当时生活中的语言,也就是晋朝方言来解释《尔雅》的古语古人。郝懿行为《尔雅》作注时,继承郭璞注以今释古做法,在解释名物时,常常引用当时的方言口语和民间俗语。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13:2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周作人在《野草的俗名》中言:“土俗语亦自佳,即古书中名义多自俗名出,注疏家亦多征引,若郝懿行的《尔雅义疏》最为显著。”  这样只要简单几句话,就能使人一目了然。例如:  释兽:鼢鼠﹝郝疏﹞:“此鼠今呼地老鼠。”  释兽:鼬鼠﹝郝疏﹞:“今俗通呼黄鼠狼。”  释虫:蜓蚞,螇螰﹝郝疏﹞:“今东齐人谓之德劳,或谓之都卢,扬州人谓之都蟟……顺天人谓之夫爹、夫娘者也。  释虫:吊死鬼儿﹝郝疏﹞:“按今此虫吐丝自裹,望如披蓑,形似自悬,而非真死,旧说殊未了也。”  释鱼:蜎,蠉﹝郝疏﹞:“今登莱人呼跟头虫,扬州人呼翻跟头虫。”  引时贤说,不掠人美。  郝懿行在《尔雅义疏》中大量引用同时代学者的见解,将其引为证据,提名姓氏,以示不掠人美;持不同意见者,则申述己意,以明辨是非。除了引用邵晋涵《正义》之外,其大量征引顾炎武、戴震、臧琳、王念孙、段玉裁、马瑞臣等四十余位同时代学者之说。其中,引邵晋涵《尔雅正义》30多条,引段玉裁20多条。郝懿行经常与妻子王照圆进行商讨,《尔雅义疏》中引用王照圆的见解6条。  《尔雅义疏》还纠正了郭璞等古人训诂学家的一些错误。例如:  《尔雅•释训》:“矜、怜、抚,掩之也。”郭璞注:“抚掩犹抚拍,谓慰恤也。”郝疏指出:“怃作抚掩乃古字通借,郭氏望文生义,以为抚掩犹拍,失之矣。”  《尔雅•释言》:“葵,揆也。”郭璞注:“《诗》曰‘天子揆也。’”郝疏指出:“揆者,《说文》云‘葵也。’按此虽本《尔雅》,但《尔雅》本为解经,经有葵字,乃揆之假借,故此释云‘葵即揆也’,亦如‘甲,狎’、‘幕,暮’之例。至于《说文》本为训义,不主假借,当言‘揆,度’而言‘揆,葵’,则义反晦矣。疑此许君之失也。”  除此之外,对《尔雅•释名》等书也有一些中肯的批评。
《尔雅义疏》一直深受学人尊崇。清朝著名学者宋翔凤、国学大师黄侃等对郝懿行《尔雅义疏》给予高度评价。  宋翔凤《〈尔雅义疏〉序》云:  “《尔雅》二十篇,则训诂之渊海,五经之梯航也。然至唐代,但用郭景纯之注,而汉学不传。至宋邢氏作疏,但取唐人《五经正义》缀缉而成,遂滋阙漏。乾隆间,邵二云学士作《尔雅正义》、翟晴江进士作《尔雅翼郭》,然后郭注末详、未闻之说皆可疏通证明,而犹未至于旁皇周浃,穷深极远也。迨嘉庆间,栖霞郝户部兰皋先生最后成书,其时南北学者知求于古字古言,于是通贯融会,谐声、转注、假借,引端竟委,触类旁通,豁然尽见。且荟萃今古,一字之异,一义之偏,罔不搜罗,分别是非,必及根原,鲜逞胸臆。盖此书之大成,陵唐跞宋,追秦、汉而明周、孔者也。翔凤昔在嘉庆辛未滞迹京邸,始识先生。时所纂《山海经笺疏》不涉荒怪,而惟求实也,已行于世。《尔雅》则未卒业,一官不达,九原难起。”  黄侃《黄侃论学杂著•尔雅说略》盛赞《尔雅义疏》:  “郝疏晚出,遂有驾邢(邢昺)、轶邵(邵晋涵)之势。今之治《尔雅》者,殆无不以为启辟门户之书。”  晚清重臣李鸿章在《李鸿章家书》称:  “言训诂者,以《尔雅》为宗。古书惟郭注邢疏,至本朝而邵二云之《尔雅正义》、王怀祖之《广雅疏正》、郝兰皋之《尔雅义疏》,皆称不朽之作。”  学识渊博 海内推崇  郝懿行终生宦海沉浮,自守廉介,皓首穷经,跻身古代著名经学家、训诂学家行列;其嗜学不倦,著书立说,成绩斐然,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深受世人禀仰。  清苦终老,学识渊博。
郝懿行的人生,在著述方面是幸运而顺利的,但在家庭生活和仕途上却充满着许多不幸与坎坷。其自28周岁起至42周岁,家庭处于多事之秋,先是儿子郝毓麟夭亡、前妻林氏病故,接着幼弟又殇,30周岁时续娶王照圆为妻,夫妇以诗唱和,感情甚笃。数年后母亲谢世,女儿郝英、儿子郝寿恩又相继死于天花。这期间,其曾参加丙午决考,拔为第一,为齐鲁冠,以优贡生入太学。后又赴济南乡试,中举人。但此后在科场上四次会试落第。郝懿行这段经历表明,在清朝以八股文取士的情况下,试图以经学获取功名绝非易事。郝懿行42周岁参加己未会试,正值清*政*府*大臣朱珪、阮元为正副考官,选拔一批经学之士,方以精于经学及第。  郝懿行中进士后,更加酷爱读书,勤于著述。正如其在《励志》诗中云:“五日不读书,筋力欲衰老。十日不作文,心思已枯槁。常恐名不立,青春去人早。铅椠无虚陈,经训恣搜讨。况偕素心人,疑义相与考。偶然窥新境,郎若睹清昊。孜孜入编记,日久成初稿。敢云希古人,亦曰敦宿好。”  郝懿行对宦海沉浮比较冷淡,20余年才迁一官,终身致力于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终于做出了卓越贡献。其《自遣》诗中有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吏隐何须更买山?倦游权作鸟飞还。犹颇善饭宁言老,得少摊书莫等闲。懒性解衣愁应客,寒门非债喜长关。萧然半日无酬对,开卷心恬已破悭。”
郝懿行移居海岱门东之齐鲁会馆后,因官俸微薄,经济困顿,贫病交集,曾一日三餐减为两餐。为医贫,遂设馆授徒,但因生徒寥寥,窘况难转。即便如此,郝懿行仍不改初衷,奋发著述立说。其在《证俗文述首》中言:“余年在逾立,始有志乎读书。资性迟钝,日裁数十行,能倍讽者裁百余言。及浃辰之闲,忽忽如梦,彼百余言已忘其半。更阅一时,半者又忘。偶复追忆,宛如隔世。今齿将及艾,前志不遂,良可于邑,日月不贷人,一的之愚,恐终不复能为我有也。近六七年来,偶有所得,用纸札记,藏弆遂多。今检其纸有破损者,雨湿者,烟熏者,纸尾细书不可辨者。乃者涒滩之岁,稍欲收拾散亡,集而录之。作噩之年,乃能粗就分别部居,令不杂厕,凡为十九卷。”
郝懿行63周岁时,奉旨补缺,任户部江南司主事;69虚岁病逝于京城齐鲁会馆。其一生著述虽多,身后却很凄凉,家里除了图书古籍别无它物,王照圆连为丈夫举葬的钱都没有,只得向友人求借银两,与其子郝云鹤千里迢迢扶柩将其归葬于栖霞祖茔中。清朝著名数学家、同乡牟庭得知郝懿行死后无钱举葬、夫人羁留京邸老无所依的凄苦境况,在《郝公兰皋墓志铭》里多感叹激愤之辞:“古云金满籝,不如遗一经。今日抱书编,不如一囊钱。平生但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无书,那可死无钱。呜呼!古人一暝百不见,长使今人泪如霰。”  兰皋学派,精于训诂。郝懿行平生不轻与人结交,却注重从选择交友中取得学术上的帮助。中进士前,其与牟庭来往密切,应试往返常同行,所写文章多请牟氏过目。
进士及第后,与经学家张聪咸、胡培翚、胡承珙等人为友,常相聚首,切磋经义。还与阮元、王引之、孙星衍、张澍、藏庸、陈寿祺、钱仪吉等社会名流常往来或通书信,后与其中同道者创立了学术上的“兰皋学派”。  “兰皋学派”即以郝懿行号“兰皋”为名。其主要代表除郝懿行外,还有孙星衍、王引之、陈寿祺、臧庸、马瑞辰、邓显鹤、牟庭等。
孙星衍,江苏武进人,清朝著名经学家。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内外篇》等。  王引之,江苏高邮人,清朝著名训诂学家。著有《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等。  陈寿祺,福建侯官人,清朝著名儒学家。著有《五经异义疏证》《尚书大传定本》等。  臧庸,江苏武进人,清朝著名考据学家。著有《拜经日记》《拜经堂文集》《孝经考异》等。  马瑞辰,安徽桐城人,清朝工部郎中。著有《毛诗传盏通释》等。  邓显鹤,湖南新化人,清朝著名文献学家。著有《种草堂初集》《相思草》《北上集》《资江耆旧集》《沅湘耆旧集》等。  牟庭,山东栖霞人,清朝著名数学家。著有《同文尚书》《楚辞述芳》《投壶算草》《带纵和数立方算草》《周公年表》等。
“兰皋学派”继承了“乾嘉学派”传统,长于名物训诂和考据,终于自成一家,成为特点突出、著作繁多、成就斐然的一个代表性学派。
学术成就,海内推崇。郝懿行的著作,生前多未刊行,其中,《尔雅义疏》以抄本形式在学者间广为流传;去世后,其妻王照圆“归里,整理先生遗书,以求彰显于世。”至其孙郝联薇任顺天府(今北京)东路同知时,将收存原稿编为《郝氏遗书》刊行。
1881年(清光绪十年),顺天府尹游百川奏呈郝懿行所著《春秋说略》《春秋比》《山海经笺疏》《尔雅义疏》等,上谕:“前据顺天府尹游百川呈进,已故户部主事郝懿行所著书四种,当交南书房翰林阅看,据称郝懿行学问渊博,经术湛深。嘉庆年间,海内推崇。所著《春秋说略》《春秋比》《山海经笺疏》《尔雅义疏》各书精博邃密,足资考证,所进之书,即著留览。”
郝懿行在学界的影响广泛而深远。近代著名革命家、思想家、国学大师章太炎,曾在日本神田大成中学发起成立“国学讲习会”专门讲解其《尔雅义疏》;现代文学奠基人、文学巨匠鲁迅,曾经在其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记载过郝懿行的作品《尔雅义疏》,并将其《蜂衙小记》《燕子春秋》《海错》等三部著作辑校整理;现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胡适,赞赏《尔雅义疏》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好书。
郝懿行的《尔雅义疏》问世以来,对它的研究一直不断,直至当代一些大学硕博论文,均将郝懿行与其《尔雅义疏》作为研究对象,一些工具书如《辞海》等引用《尔雅义疏》甚多。郝懿行倾尽毕生心血著述,在整理中国古典文化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终成一代大师。其著作“精博邃密、足资考证”,多部著作辑入《四库全书》而彪炳史册。  2020年7月,郝懿行被评为“烟台市十大历史名人”之七(按历史年代排序)。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2-5-20 13:3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山东烟台走出的大清才女王照圆 62岁整理丈夫遗著
                             2013年10月14日 :水母网-烟台晚报字号
王照圆(1763-1851),字婉佺,福山人。她6岁丧父,在母亲的教诲下开始读书,先读《孝经》,12岁读《毛诗》,有很好的悟性,聪明过人,博涉群书,常以“平生要做校书女,不负乌衣巷里人”的诗句自勉。20岁即有著述《葩经小记》。1788年,她25岁与郝懿行结婚,夫妻志同道合,共同著书,常以诗词唱和。
郝懿行(1757~1825),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嘉庆年间进士,为清代著名学者,训诂大师。郝懿行一生治学,著作甚丰,计有《尔雅义疏》、《春秋说略》等三十余种,均收在《郝氏遗书》里,流传于世。1788年秋,郝懿行去济南应试中举,王照园当即吟诗两首回赠丈夫。其一云:“小试文场久擅名,矮庐一人倍经营。案头挥笔风添势,夜半构思月助明。花结锦**易懒,云飞露白马登程。如君折得蟾宫桂,自尔方山听鹿鸣。”鼓励丈夫不要骄傲,再接再励。她既是郝生活上的伴侣,又是其学问上的诤友。与郝评经论史,遇观点相抵牾时,每常争论竟日。有“高邮王父子(王念孙与子王引之),栖霞郝夫妇”之称。
清嘉庆四年(1799年)郝懿行考中进士,授户部江南主事,其时王照圆36岁,陪同丈夫赴任。王照园为人贤达,随夫进京后,同当时的文人、学者广泛交往,并受到尊重。曾为尚书阮元题诗“齐名积古从公定,室有藏书是母留”,阮元依句改居室“续古斋”为“积古斋”。到40岁以后,王照圆更致力于《诗经》的注释,同丈夫一起切磋考订,天天以问答的形式,写出两人对《诗经》的新解释,最终积成《诗问》七卷刊行传世。  清道光五年(1825年)郝懿行去世。郝懿行虽中过进士,但宦途不显,以户部主事这样一小京官终其身。著述虽多,身后却很凄凉。
牟庭为他写的《墓志铭》里说,郝懿行“死后无钱举葬,夫人欲归原籍不能,羁留京邸,不知所依”,境况凄苦如此。当年王照圆已62岁,她回归故里后,专心整理郝氏遗著。可以说,郝懿行的著作中,处处都有王照圆的心血。王照圆自己的著作有《列女传补注》、《列仙传校正》、《梦书》、《晒书堂闺中文存》多种,《列女传注》是东汉女史学家班昭注释《列女传》的著作,其书早已佚失。
王照园遵母遗命,为《列女传》作补注,完稿后,又经郝懿行订正,成书《列女传补注》8卷。《列仙传》是我国流传下来的第一部神仙小说,今传2卷本,以清王照园《列仙传校正》校异正讹,在诸本中最为精善。她的文字如行云流水,见地多有细致入微处,当代人称有清第一才女。
郝懿行(1757年至1825年),字恂九,号兰皋,山东栖霞人,清嘉庆年间进士,为清代著名学者。据《清史列传》记载,郝懿行为人廉政自守,朴讷少言,非素知老友,常相对终日不发一语;若遇同好,谈经论义,则喋喋终日不倦。其住宅简陋,生活俭朴,把一生精力耗于研读和著述中。“得来俸钱,辄以买书”,“展篇执笔,恒自深夜过四更”。夫人王照圆说他:“兰皋君子,考订篇籍,日月浸寻,著作等身。”  郝懿行幼年时并不聪敏,长到10岁尚不能背诵毛诗,因此挨过父亲的巴掌。但到后来,心窦顿开,全力攻读经书,寒暑不停,达到了心醉的程度,学业飞速长进。
郝家在栖霞算得上名门旺族。远在晋朝时候,就出过名叫郝隆的大官。郝隆是饱读经书之人,谈起学问,满腹经纶,满口珠玑,但他生性怪僻,让人莫测高深。一日,正值阳春时节,丽日和风,百花盛开,处处蝶飞燕舞,又是一年好光景,家家户户忙耕种,妇女们则倾箱倒柜,把大人孩子的衣服摆到太阳下晒,读书人更忙,此时书可以不读,文章可以不写,也要抓住时机把书籍抱到太阳底下好好晒一晒。所以有这样一句民谣:阳春四月人人忙,念书的秀才忙断肠。郝隆在此一方,算得上大读书人了,但他却不忙,放着一架一架经书不动,只搬出一把椅子,放到太阳底下,自己从容地解开衣襟,露出油光光的肚子,悠然地往椅子中间一坐,两眼一眯,晒起肚皮来。大家觉得奇怪,忙问:“大人如此模样,是在做什么?”郝隆闭目答道:“晒书。”  这段佳话在古书中有详细记述,恰恰被好读书的郝懿行看到了,他大为震动:这分明是说祖上的书全装在肚子里了。由此郝懿行悟出了一个道理:家有藏书固然重要,若能把书读到肚子里方可成为大学问家。从此,郝懿行把自己的堂号叫做“晒书堂”,以此牢记先人的治学精神,并勉励自己和后代,不图空有书籍,但求有学问。  据记载,郝懿行曾经与其父郝培元谈及“命运之说”,郝懿行说:“命不可强,许多事很无奈,何如安心读书,新奇之书悦目,义理之味养心,不奔走而劳形,不忧戚而役志,面拥百城,心醉六经亦云乐矣。”可见,作为学问家的郝懿行,读书对他来说是至上的乐事!      
名副其实的“双莲书屋”
郝懿行读书和教授弟子的书屋叫“丸啸斋”。丸啸斋不大,却处处窗明几净,经籍满堂。几个弟子个个眉清目秀,勤于攻读。郝懿行师徒在一起或授课,或诵读,或玩棋,或练字,高情雅志,意趣无穷。丸啸斋外另有一番情趣,冬有竹梅相映,春有桃李盛开,最有趣的还是院中养着的一缸荷花,每当夏天来临,它则冒出箭叶,待其于叶丛中擎出粉蕾,一朵朵开放的时候,错错落落,仪态万方,让师徒们甚是喜爱。一年夏天,这缸荷花早早地张开了碧叶,绽放了花蕾,然而这次却与往年不同,在数朵荷花中,有一支是两朵连在一起的,分明是一朵“并蒂莲”。并蒂莲在栖霞这样的北方山区十分少见,丸啸斋开了并蒂莲,在郝家上上下下引起了轰动,郝懿行更觉得是个吉祥之兆,他心中藏着激动,挥笔写下了“双莲书屋”四个大字,从此,“丸啸斋”改成了“双莲书屋”。  从古以来,人们就把并蒂莲比作美满婚姻,加以描画和歌颂,常常被绣在枕头上,或描于纱帐上,以寄托人们的愿望。这并蒂莲的开放,果然是个好兆头,不久,郝懿行便与福山才女王照圆成了婚,真正圆了“并蒂”梦,“双莲书屋”更有意义了。      
           挑灯最喜亲风雅
王照圆并非郝懿行原配夫人,郝懿行原配林夫人去世后的次年,即1787年冬,郝、王成婚。王照圆(1763年至1851年)从小聪慧过人有文才,曾同郝懿行同师于福山名士王古村先生,是志同道合的“同学”。
郝懿行与王照圆成婚这一天,佳宾云集,高朋满座,好不热闹,那些闹洞房的直到夜阑更深还潜于窗外,等着听新郎新娘的悄悄话。大家等了好久,首先听到了王照圆的声音,她笑眯眯地看着新郎吟道:“千里良缘彩线牵,三冬谷旦结团圆,挑灯最喜亲风雅,先说周南第一篇。”四句诗吟罢,令郝懿行激赏不已,连忙以四句相和。谁想新娘此刻更是兴致上来,马上又是四句送来,新郎连忙答还。这样一来一往,字字句句如同金石珠玉,二人笑声阵阵,直把那些听房的给听呆了。半天,见新娘站起来拿起酒杯,满满斟了一杯酒,放到碗中的热水中,对丈夫说:“愿与夫君赛诗,酒热诗成,否则,罚酒一杯。”说完,愿自己先吟。她沉吟片刻,一首立就。而郝懿行却推敲未稳,被罚了一杯。此招,着实令郝懿行吃了苦头,最后不得不发出“自惭钝拙”的感叹。此后五日,郝懿行出于对妻子的佩服,拿出所辑八世祖郝晋的《丸啸斋集》,请为校对。妻子并不推让,展卷校阅,“辄为更定八字”,从此,一对新人,析难解疑,如师如友。   
             “生有书”而“死无钱”  
郝懿行虽中过进士,但宦途不显,以户部主事这样一小京官终其身。郝懿行一生治学,著作甚丰,计有三十余种之多,均收在《郝氏遗书》里,流行于世。其心力尤瘁于《尔雅义疏》一书,直至临终前才完成。道光五年郝懿行在京师寓所病逝,其子郝云鹄扶柩将其归葬于栖霞祖茔中。郝懿行一生著述虽多,身后却很凄凉。同乡牟庭在为他写的《墓志铭》里说,郝懿行“死后无钱举葬,夫人欲归原籍不能,羁留京邸,不知所依”,境况凄苦如此,故牟庭的感叹多激愤之辞,曰:“古云金满籝,不如遗一经;今日报书编,不如一囊钱。半生信古人言,哭死方知事不然。不可生无书,那可死无钱。”  王照圆在丈夫病故后鲜于外界交往,归故里闭户终日埋首整理丈夫的遗书,事迹无从稽考。据《郝兰皋夫妇年谱》记载,卒于咸丰元年,享年颇高。郝懿行、王照圆的遗书由他们的孙子郝联薇陆续付梓,使郝、王夫妇的著作彰显于世。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