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1866|回复: 0

古道热肠、名重乡里的沛县晚清秀才郝中箴 文 郝化冲 校补 郝敬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3-10 17: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公中箴是我的祖父。2012年为准备家庭出殡,敬熙侄提议给祖父写一篇祭文,由我们二人负责执笔。文稿反复修改十几次。

当时还没有微信,通过邮局在我俩所在地(上饶与连云港)寄来寄去,一个来回要一个月。

修改稿先后还经过多人参与修改,前后历时一年半之久。该文已于2014年1月4日使用。
祭文1.jpg
按沛县风俗习惯,出殡是乡民最隆重的祭祀仪式,在用松枝扎成的辕门上,高挂着“当大事”三个大字。出殡可以出老带少。

以我家当年出殡为例:祭祀对象主要是逝世七十多年的祖父,同时还可以连带祭祀其他去世的亲人。前来吊唁的客人约有千人之多。

出殡时,家中亲人散发给参加祭祀的亲友。亲友们争相传阅,供不应求,祭文很快便被一抢而空。

2015年沛县修编《郝氏族谱》时,此《祭文》收录在《郝氏族谱·卷一》里。

这篇祭文是用文言文写的,现把主要的内容与事例作以陈述: 郝中箴照片.jpg
郝中箴(1864—1946),郝窑人。他上面三代都是单传,门户衰微,常受外人的欺凌。为此,父母亲把他视为掌上明珠,刻意培养,希望他学业有成,光宗耀祖,振兴门户。

他没有辜负父母厚望,自幼刻苦学习,发奋读书,在院试里考中秀才的功名。自此进入到士大夫阶层。

后来,他一直希望能够继续上进,争取考上举人、进士,但因光绪三十一年(1905)慈禧太后宣布废除科举制度而作罢。

辛亥革命后,他一度担任过国民学校的校长。


(1)祖父睦祖敦亲,八修《族谱》的故事

我的祖父热心家族事业,力倡睦族敦亲。他一生曾为郝氏家族办了修谱和树碑两件大事,受到族人的称赞。
郝兰枝墓碑.jpg
公元1932年(即民国”二十一年),公联合另外两位族人,主持树立了十三世先祖郝兰枝公的墓碑。1921年(民国十年),他主持第八次续修《郝氏族谱》。

《郝氏族谱》从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年)郝惟一公初修起,至2014年,共完成十一次续修,其中八修族谱是中箴公独立完成的。

按《郝氏族谱》编修凡例规定,族谱30年一修。1921年,族谱八次续修时,族人商议认为,续修族谱最理想、最合适的人选是中箴公。

当年,公丁忧①在家,族内代表数人,前往郝窑公之住地,商请他主持“八修”族谱。
郝窑  四个自然村位置 图片.jpg
公慨然应允,说:“箴不敏,愿遵六修时先祖遗规,修谱不立局、不兴爨(cuàn读篡,义,烧火做饭)丶不倩(即请)书人。”议定后,说干就干,修谱当年启动。

按分工,长房和三房之采访和抄稿,由该房自行承担,中箴公除负责主修(即统稿总编)外,还主动承担了二房的采访和抄稿任务。

在修编工作中,公认真负责,精心设计,周宻组织,群策群力,族谱族修。他本人更是以身作则,勇挑重担,事事亲力亲为。

在公带领下,参与修谱的族人,热情高,干劲大,工作进展迅速,三个月即完成编修刊印任务,受到了族众的称赞。
祭文 2(八修).jpg
公之所以被认定为合适的修谱主修人,一是由于公秀才出身,国学功底深厚;二是由于公具有修谱的实践经验,早在光绪十八年(1892年),族谱七修时,主修人郝遵源公(武举人)即聘请时年28岁的中箴公参与修谱工作。主持八修族谱,可说是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三个房族采访和抄稿任务结束、进入统稿总编阶段后,公亲手操作,对族谱素材进行筛选梳理后,编辑时,凡班次(即字辈)混淆者,经调查核实后,按祖孙次序调整排定;凡文字出现差错者,则校对纠正,不准出现错别字。

而且上自始祖,下至当代,世系则为重画,世表则为重书,整个族谱面貌一新。对于前人所修之老谱,凡文字叙述冗长繁杂者,则精简删削,使文字精练而简明;凡先祖有嘉言美行而遗漏未载者,则为之详细作传,使之传流后世,教育后人。

八修族谱付梓刊行后,得到族人的广泛赞誉。中箴公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早在七修族谱时,即被主修郝遵源公在序言中予以称赞道:不惮严寒,每天三更不寝,费尽心血。

及至八修族谱,更是赢得全族一片赞誉之声。

郝体坤和郝中运诸公,在八修族谱《序言》对中箴公称赞说:箴任其职,昼几忘餐,夜几忘寝。惜一族之财,勤一己之力,殚精竭虑,心极苦矣!此其心可白于族人,可质诸先祖,并可传之后世。

体坤公在文中说:族谱未三月而告竣,中箴侄可谓能承先启后者矣!当未修之前,而能承先人之志,独肩续修之任;既修时,又能启后人之心,兴报本之思。事前而不矜能,事后而不居功,体坤不忍使其功湮没也,愿为叙其事,使我族后之兴者曷鉴诸!

       ①丁忧(dīng yōu):遭逢父母的丧事。
(2)祖父满腔热情、乐于助人的故事
祖父喜欢做善事,热心为人排难解忧,调处纠纷。乡里凡有纷争之事,常求其评裁是非。公处事公允,耐心说服,以理服人,使双方当事人心悦诚服,息讼罢争。

祖父有知识,懂礼貌,热心公益,喜做善事,以助人为乐,沛县很多人都知道他的名声。

当时一些人家遇到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多聘有功名名望的人士担当司礼(主持人),他经常被请去总管这方面的事务,把仪(形)式办得很隆重有序,得到宾主满意。

1945年西面野场村某家请他主持丧事,这时老人家已经八十一岁了,还欣然接受。

沛县的习俗在仪式上要行二十四拜的大礼,即在奏乐的同时,司礼拖腔带调反复地喝唱下跪、作揖、上香、祭酒等动作,让施礼者执行,十分吃力。

这一次他中途因年迈气力不足,由副司礼赵本修秀才(他的学生)接替。

祖父还经常应乡村妇女的请求,为丢魂的小孩拘魂。

所谓丢魂,就是儿童受了惊吓,一时精神恍惚,神魂不定,睡觉梦魇(yǎn读眼),孩子的父母便认为孩子的魂丢失了,便来请老秀才(乡村亲邻对我祖父的敬称)帮忙将孩子的魂找回来,使之魂魄附体,恢复健康。

我看过祖父的酬世大全·《诹吉便览》(手写本)一书,里面便载有为儿童拘魂内容。

他将丢魂的孩子带到庭院中阳光下,面对太阳,祖父一边口中念念有词(如“虚惊怪异,失落真魂。太上差吾,着意搜寻。三魂早降,七魄来临。收魂附体,助起精神。天门开,地门开,千里童子送魂来。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一边将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并拢,高高举起,朝着太阳画上几圈,然后将手指收回,面对大地再画上几圈,双手作掬水状,之后在孩子面部画上几圈,再抚摸一下,最后拍上一掌,便大功告成,把丢失的魂魄找到掬回来了。

当然,所谓拘魂,现代人看来完全是封建迷信行为,是旧社会的落后糟粕,一无可取之处。可是在当时当地的旧社会,对一个穷乡僻壤的农妇来说,拘魂一事是她们精神上的慰藉和满足,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疗法吧。

我想祖父这样做,绝对不是故弄玄虚来骗人(又不收钱),不过是应农妇的请求,不得已而为之,给她们一些精神安慰,不久,孩子精神好起来,活蹦乱跳了,那不就皆大欢喜了嘛!

祖父博学多识,乡里亲友凡有公德抑或节妇烈女之家,经常有人求他撰写功德、节孝的碑文。他都热情地接待,慨然应承,经过缜宻思考,精心地执笔,让求文者欣然而归。

老人家一生写了不少诗文,可惜手稿今已荡然无存。而存于石碑这种特殊载体上的碑文确实不少,但后人没有及时地搜集,在“文革”时又遭到了破坏。
城西  燕大楼  位置.jpg
不久前,见于沛城西面燕大楼一块碑文就是一例。

为寻找祖父的一块碑文,2020年国庆节期间老家的侄孙专程到了城西的燕大楼、燕牌坊,找到了1927年镌刻的一个功德碑。 城西  燕大楼 墓碑  1.jpg
城西  燕大楼 燕训宝  墓碑2  1.jpg
这篇碑文用了不少对仗句,还有几个典故。如:
燕训宝  墓碑 上 原引用  的诗句.png
不久前,《丰沛文化》公众号主编、青年文史爱好者王书法,向我推荐了载于《古沛王氏族谱》中的三篇碑文,都是郝中箴公撰写的,内容完整,妙笔生花,其中《王公墓志略》一文于一九四五年刻碑立于北王庄村,保存完整。

介绍如下:
一、《王公墓志略》
公讳厚柄,字维权,忠力公之次男也。幼年读书聪颖异常,教师于诸弟子中独推为成材,甚器重之。

讵遭家不造,命途多舛,年未成童,慈父见背,家又寒素,学费无资因辍学务农。迨咸丰元年河决蟠龙,二年又决兰封,沛地遍成泽国,庐舍完全倾圮,因逃至梁寨,而就其亲焉。

是年秋河工告竣,发匪猖獗,乱犹未平,捻逆复起,遂由梁寨移居邑南之火神庙。

至七年岁大饥,民不聊生,绝粮之家十有八九,公无奈扶苍颜之老母,步防倾跌;率垂髻之弱妹,面带忧容。奔走跋涉,糊口四方,艰苦备尝,情难堪矣。

迨诸患倶平,始旋里结庐王庄遂家焉。
公讳厚柄,字维权,忠力公之次男也。幼年读书聪颖异常,教师于诸弟子中独推为成材,甚器重之。

讵遭家不造,命途多舛,年未成童,慈父见背,家又寒素,学费无资因辍学务农。迨咸丰元年河决蟠龙,二年又决兰封,沛地遍成泽国,庐舍完全倾圮,因逃至梁寨,而就其亲焉。

是年秋河工告竣,发匪猖獗,乱犹未平,捻逆复起,遂由梁寨移居邑南之火神庙。

至七年岁大饥,民不聊生,绝粮之家十有八九,公无奈扶苍颜之老母,步防倾跌;率垂髻之弱妹,面带忧容。奔走跋涉,糊口四方,艰苦备尝,情难堪矣。

迨诸患倶平,始旋里结庐王庄遂家焉。
王厚柄.png-2023-03-10-17-09-51-666.jpg
时公年虽四十,血气未衰,精神犹健,以勤俭持家,以和平处世,以宽厚待人,以真诚励已,十余年家道虽未大亨,而已臻小康,子孙满前绕膝腾欢。

因效王右军之提幼子抱弱孙,为之分甘以乐余年。可谓半生屡餐柏味,晚年得尝蔗境矣!语云吉人天相;书云惟善降祥。信然!

公享寿八十二岁,于民国六年四月十八日无疾逝世,何非积徳之报哉?余不文,谨按诸事实叙载碑阴,永留纪念云。

清增生郝中箴八十二岁拜撰

沛县县立师范毕业生傅恵民书丹

二、《王公传友暨淑配时氏墓志略》
这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沛邑清末秀才郝中箴为王传友先生及其夫人写的一篇墓志碑文。

其内容是沛县王传友夫妻二人的一生传略,记录了当时沛地一带社会动荡不安、土匪抢劫、勒索人质等事件。

公讳传友,字景尧,厚柄公之震男也。幼年读书,及壮业农。

性甚孝友,心极和平。以忠厚处世,以勤俭持家。常以朱柏庐·《格言》所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援引以训家人,即此可见公之处心积虑矣。

当昆季析居,仅有薄田数十亩。及年逾六旬,添置七顷。有时仓有余粟,箱有余布,虽非巨户,较之本村可称小康。

        ——《家谱》中的《碑文》照片容量太大,不能传输,主要内容如下:
         《易》曰:“漫藏诲盗”;语云:“多财买祸”!是以宣统三年,土匪峰起,数次被劫,浮财搜掠一空,避难张双楼。因闻鹤戾风声,时常惊惧,赖众志成城,保守无虞。

迨民国成立,匪乱平静,乃旋里。民国六年,丰匪猖獗,又避张庄。因圩破被掳,窝留数月,价勒赎输洋四千元始放回。因此受惊成疾,归家卧床,医药罔效,祈祷无灵,延至腊月二十日,享年六十七岁,竟长逝殡天。

《吊古战场》文云:“呜呼噫嘻!时耶命耶?”今援此语,以吊王公焉。

淑配时氏,身体康强,斯时家政犹赖主持,以至家道不致中落。性慈善,惜老怜贫,好义乐施,具婆心而有须眉气,可称为女中丈夫矣。享年八十有四,於民国二十四年十一月十三日,微疾逝也。

迄今,孙曾林立,人文蔚起,家境依然丰裕,亦公与孺人积德也!因志碑阴,永垂不朽!

清增生郝中箴拜撰。

《思孙感怀》的古体诗的故事.jpg
《王李氏节孝传》碑文.png
王厚柄.png
王厚柄.png
王厚柄.png
王厚柄.png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