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19658|回复: 0

中国姓氏起源 姓氏 [精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9 22: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姓氏起源
    在上古三代,姓和氏不是一码事。氏是从姓那儿派生出来。从汉代开始,姓氏混而为一。现代中国人的姓,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大致可分为12种类别:
(1)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

游客,如果您要查看本帖隐藏内容请回复
  
姓氏图腾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据考证,中国人在五千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姓”字是“女”和“生”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夏、商、周的时候,人们有姓也有氏。“姓”是从居住的村落,或者所属的部族名称而来。“氏”是从君主所封的地、所赐的爵位、所任的官职,或者死后按照功绩,追加的称号而来。所以贵族有姓、有名、也有氏;平民有姓,有名,没有氏。同“氏”的男女可以通婚,同“姓”的男女却不可以通婚。因为中国人很早就发现这条遗传规律:近亲通婚对后代不利。
姓和氏的区别和融合
先秦时期,姓和氏含义不同。姓代表血缘关系,同姓不能通婚,氏则是从姓中繁衍出来的分支,是特权和地位的标志,用以区别贵贱,有氏者为贵。所以,先秦时男子称氏不称姓。
姓和氏的融合:秦代废除了原始的宗法分封制度而实行郡县制,氏失去了代表贵贱的意义,逐渐与姓合用,都成为父系血缘传承的标识。中国现在大多数的姓,都是承袭了产生于周代的氏。

                                              中国姓氏由来


                                            百家姓全文
赵钱孙李 周吴郑王
冯陈褚卫 蒋沈韩杨
朱秦尤许 何吕施张
孔曹严华 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 柏水窦章
云苏潘葛 奚范彭郎
鲁韦昌马 苗凤花方
俞任袁柳 酆鲍史唐
费廉岑薛 雷贺倪汤
滕殷罗毕 郝邬安常
乐于时傅 皮卡齐康
伍余元卜 顾孟平黄
和穆萧尹 姚邵堪汪
祁毛禹狄 米贝明臧
计伏成戴 谈宋茅庞
熊纪舒屈 项祝董粱
杜阮蓝闵 席季麻强
贾路娄危 江童颜郭
梅盛林刁 钟徐邱骆
高夏蔡田 樊胡凌霍
虞万支柯 咎管卢莫
经房裘缪 干解应宗
丁宣贲邓 郁单杭洪
包诸左石 崔吉钮龚
程嵇邢滑 裴陆荣翁
荀羊於惠 甄魏家封
芮羿储靳 汲邴糜松
井段富巫 乌焦巴弓
牧隗山谷 车侯宓蓬
全郗班仰 秋仲伊宫
宁仇栾暴 甘钭厉戎
祖武符刘 景詹束龙
叶幸司韶 郜黎蓟薄
印宿白怀 蒲台从鄂
索咸籍赖 卓蔺屠蒙
池乔阴郁 胥能苍双
闻莘党翟 谭贡劳逄
姬申扶堵 冉宰郦雍
卻璩桑桂 濮牛寿通
边扈燕冀 郏浦尚农
温别庄晏 柴翟阎充
慕连茹习 宦艾鱼容
向古易慎 戈廖庚终
暨居衡步 都耿满弘
匡国文寇 广禄阙东
殴殳沃利 蔚越夔隆
师巩厍聂 晁勾敖融
冷訾辛阚 那简饶空
曾毋沙乜 养鞠须丰
巢关蒯相 查后荆红
游竺权逯 盖後桓公
万俟司马 上官欧阳
夏侯诸葛 闻人东方
赫连皇甫 尉迟公羊
澹台公冶 宗政濮阳
淳于单于 太叔申屠
公孙仲孙 轩辕令狐
钟离宇文 长孙慕容
鲜于闾丘 司徒司空
亓官司寇 仉督子车
颛孙端木 巫马公西
漆雕乐正 壤驷公良
拓拔夹谷 宰父谷粱
晋楚闫法 汝鄢涂钦
段干百里 东郭南门
呼延归海 羊舌微生
岳帅缑亢 况后有琴
梁丘左丘 东门西门
商牟佘佴 伯赏南宫
墨哈谯笪 年爱阳佟
第五言福 百家姓终

                                        容易读错的姓氏
准确地用普通话拼写出姓氏读音,能有效避免读错姓氏,对于国际交行和人名检索的机械化、自动化,具有特别重要的
  
姓氏竹简

意义。1979年6月15日起,联合国秘书处正式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代替过去的“威妥玛式”旧拼法,作为在各种罗马字母系语文中转写中国人姓名的统一标准。
比较容易读错的姓氏
区姓,音为Ou(欧),常有人读为“区”(qu)
黑姓,音为He(贺), 常有人误读为“黑”(hei)。
查姓 本是检查、考查的意思,念chá,但作为姓氏要念zhā,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先生的本名便是查良镛。
教姓 指传授、教授之意时念jiāo,但作为姓氏时要念jiào。
任姓  本义是信任、担任、任何之意,念rèn。作为姓氏时念rén,代表人物有老一辈革命家任弼时同志。
曾姓 指曾经、未曾之意时念céng,但作为姓氏时要念zēng。古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清代名臣曾国藩,今有香港特首曾荫权。
缪姓 本是修缮的意思,如用在“未雨绸缪”时念móu,但作为姓氏时念miào,代表人物有清末著名宫廷女画家缪素筠。
晟姓 本是光明之意,念shèng,如广东省有大型企业广晟集团。但作为姓氏时念chéng。
乐姓   分两支——读Yue(音乐的乐),主要分布于华北一带;读Le(快乐的乐),主要分布于南方。
覃姓   分两支——读Tan(音谈);读Qin(音秦),多为广西壮族姓氏。
镡姓   分两支——读Tan(音谈);读Chan(音蝉),主要分布在四川一带。
盖姓   分两支——读Gai(音概);读Ge(音葛)。
召姓   分两支——读Shao(音绍);读Zhao(音兆),是云南省傣族的姓氏。
郇姓   分两支——读Xun(音荀);读Huan(音环)。
隗姓   分两支——读Kui(音奎);读Wei(音伟)。
贲姓   分两支——读Ben(音奔);读Fei(音肥)。
鲜姓   读xiān而不是xuān
.

                                                姓氏之最
英国三大姓:Smythe,Jones,Williams;
美国三大姓:Smith,Johnson,Carson;
法国三大姓:Martin,Bernard,Dupont;
德国三大姓:Schultz,Mueller,Shmidt;
俄国三大姓:Ivanov,Vasiliev,Deternov;
中国有张、王、李、赵,四个大姓,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且都是皇帝赐姓。
中国三小姓氏
倒数第三:山(音“亚”)
在安徽省郭阳县和辽宁省彰武县偶然发现,共有2000人左右。有意思的是,这些人互相都没有联系,但都清楚自己姓的来源,他们都称自己是岳飞的直系后代,当年遭到秦桧的迫害,逃亡到此,把“岳”字上下颠倒,组成了这个新姓。
倒数第二:死
“死”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目前人数呈减少趋势。
倒数第一:难(读去声)
分布于河南省,是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的姓发展而来,原本是一种鸟类的名字,由于当时人崇尚鸟类,把姓起成了“难”,后北迁,大部分迁徙到了朝鲜半岛,中国已极少存在。
1977年史学家李栋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有关“姓”的论文,文中指出:
华人最大的十个姓是:张、王、李、赵、陈、杨、吴、刘、黄、周。这十个姓占华人人口40%,约4亿人。
第二大的十个姓是:徐、朱、林、孙、马、高、胡、郑、郭、萧。占华人人口10%以上。
第三大的十个姓是:谢、何、许、宋、沈、罗、韩、邓、梁、叶。占华人人口10%。接下来的15个大姓是:方、崔、程、潘、曹、冯、汪、蔡、袁、卢、唐、钱、杜、彭、陆。

      
姓氏邮票(李姓)
   姓氏邮票(王姓)
   姓氏邮票(张姓)
B: 鲍俎(bao zu)、百里(bai li)、碧鲁(bi lu)、伯赏(bo shang)、北堂(bei tang)
C: 单于(chan yu)、陈林(chen lin)、淳于(chun yu)、
D: 第五(di wu)、 东方(dong fang)、东郭(dong guo)、东门(dong men)、段干(duan gan)、独孤(du gu)、端木(duan mu)、
F: 范姜(fan jiang)、
G: 哥舒(ge shu)、公良(gong liang)、公孙(gong sun)、公西(gong xi)、公冶(gong yan)、公羊(gong yang)、缑亢(gou kang)、谷梁(gu liang)、归海(gui hai)、
H: 赫连(he lian)、胡母(hu mu)、呼延(hu yan)、黄方(huang fang)、皇甫(huang fu)、
J: 即墨(ji mo)、夹谷(jia gu)、晋楚(jin chu)、
K: 况后(kuang hou)、
L: 梁丘(liang qiu)、令狐(ling hu)、陆费(lu fei)、闾丘(lv qiu)、闾邱(lv qiu)、
M: 明哲(ming zhe)、墨哈(mo ha)、慕容(mu rong)、万俟(mò qí)
N: 钠兰(na lan)、南宫(nan gong)、南郭(nan guo)、南门(nan men)、年爱(nian ai)、
O:欧阳(ou yang)、
P: 濮阳(pu yang)、
Q: 漆雕(qi diao)、亓官(qi guan)、谯萱(换竹字头)(qiao xuan)、屈突(qu tu)、
R: 壤驷(rang si)、汝鄢(ru yan)、
S: 司马(si ma)、司空(si kong)、司寇(si kou)、司徒(si tu)、上官(shang guan)、商牟(shang mou)、申屠(shen tu)、侍其(shi qi)、疏束(shu su)、叔孙(shu sun)、
T: 太史(tai shi)、太叔(tai shu)、澹台(tan tai)、涂钦(tu qin)、拓拔(tuo ba)、
W: 完完(wan wan)、完颜(wan yan)、王子(wang zi)、闻人(wen ren)、微生(wei sheng)、巫马(wu ma)、乌雅(wu ya)、铁笔(tie bi)
X: 西门(xi men)、夏侯(xia hou)、许世(xu shi)、轩辕(xuan yuan)、
Y: 闫法(yan fa)、羊舌(yang she)、阳佟(yang tong)、耶律(ye lv)、有琴(you qin)、尉迟(yu chi)、余佴(yu er)、宇文(yu wen)、岳帅(yue shuai)、乐正(yue zheng)、
Z: 宰父(zai fu)、子车(zi che)、子阳(zi yang)、宗政(zong zheng)、左丘(zuo qiu)、张简(zhang jian)、章佳(zhang jia)、长孙(zhang sun)、郑余(zheng yu)、仲孙(zhong sun)、钟离(zhong li)、诸葛(zhu ge)、颛孙(zhuan sun)

                                               有趣的姓氏组合
“东南西北本姓张”
东姓:有五种来源。一种相传是舜的七友之一东不訾之后;一种相传是伏羲的后裔东蒙氏之后;另外高句丽姓氏也有东姓,后代迁到中原后仍姓东;也有些东姓是由土族的“什东加”这个姓改过来的;在台湾土著、满族、蒙古族等民族中也有东这个姓。东姓目前在中国分布较广,在江苏海门、天津静海、黑龙江、河北、辽宁、甘肃、青海等地均有分布,但人数不多。
西姓:有三种来源,第一种是以国为姓,相传古代有个西国,也有说是西陵古国,后来人们就把西当做姓。第二种说法,是说战国魏国时邺县有个县令叫西门豹,他的后代把“西门”这个复姓改成了“西”姓。第三种是由满族姓氏改过来的,清朝满族八旗中锡克特哩氏后来改成了西姓。
关于西姓的来源,在河北、山东交界一带还流传着一个故事:明孝宗孝康张皇后为人机智贤明,曾辅佐孝、武两帝成政事。而其两兄弟张延龄、张鹤岭却仗皇亲横行乡里。张皇后死后,在位的明世宗将其全家抄斩,部分子孙四散逃跑,为便于以后相认,他们按逃跑的方向由张姓分成了东南西北四个姓氏,所以也有“东南西北本姓张”之说。西姓在山东广饶、邹平、潍坊和安徽等地都有分布,但人数也不是很多。
南姓:来源较为复杂,据《史记》记载,夏禹的后代有以南为姓的;第二种来源,是说商王盘庚的妃子姜氏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南赤龙,其曾孙南仲在周宣王时为大夫,他的后代就以南为姓;第三种说法认为,春秋时卫灵公之子公子郢,字子南,他的后代就把南当成姓;第四种来源,也是说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个高士隐于南乡这个地方,他的后代就改姓南。在中国分布较广,河南南姓尤其多,约占全国汉族南姓人口的75%。
  
北姓:来源有三种。一种是以地名为姓,据记载,在远古有个叫北的地方,相传黄帝把蚩尤部落的一些人迁到了这里,其后人就以“北”为姓;也有记载说,北还是高句丽的一个姓氏,高句丽姓氏中不但有北姓,还有东姓,由此推断,应该是以方位为姓;还有一些北姓是由北门、北宫、北郭、北人、北野这些复姓改过来的。主要分布在河北曲阳、山西汾阳、四川德昌,内蒙古包头等地。
“柴米油盐酱醋茶”
柴姓:系自江姓。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7%,尤以山东、湖北等省多此姓。名人有柴武,汉高祖时将军,斩韩王信于参合;柴荣,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军事统帅。
米姓:源自芈姓,北宋书法家米芾自称是先秦时楚国后裔,本性芈,后改为同音字米。另外,隋唐时,西域有一个米国,当时常有米国人来中原定居,他们以国名为姓氏,后来形成米氏。分布较广,约占汉族人口0.037%,尤以湖南、山西等省多此姓。
油姓:起源不详,但唐代已有人以油为姓。今山西、山东、台湾等地均有分布。名人有油风,明时陵川人。
盐姓:源自春秋时齐毋盐大夫之后。一说,或掌盐池者之子孙以为氏。今江苏、四川等地有分布。名人有盐昉,唐代以画肖像、佛像著称;盐翼,明代鸿儒。
酱姓:源出不详。据了解中国大陆已经没有姓酱的人了,不过台湾还有。
醋姓:源出不详。今陕西、四川等地有分布。茶:源出多头:一、炎帝葬于茶陵,因氏;二、齐太公之后有茶氏;三、明清时云南大理府保山县鲁掌土千总为茶氏,系彝族。今云南、浙江、台湾等地有分布。名人有茶话,汉时人,见《江都易王传》;茶昱,明时武平人,洪武中洛川县训导。
“一拾百千万兆”
一姓:一姓自古有之,有的属一那娄氏之后,有的由乙姓等演化而来。今安徽淮南仍有此姓存在。
拾姓:最早可见于《姓苑》。江苏、台湾等地均有此姓。“拾”姓可能被简写为“十”姓。不过,十姓源出不详,据统计资料称安徽青阳有。
百姓:来源主要有两支,其一属黄帝之后,名人如《说文》中的百儵;其二,由百里氏之后省略“里”而来。百姓发迹之处为河南南阳,现主要分布于北京、浙江、河南、四川和重庆等地。千:千姓的祖先可以追溯到三国,百顷王杨千里入蜀,而后有千氏。现在四川、台湾、山西、北京和河南等地均有少量千姓分布。
万姓:万姓追宗可上溯至春秋时期:晋国大夫毕万之后,以名为氏始姓万;芮国国君伯万之后,以字为氏而姓万……如此不一一枚举。此万姓古时即“萬”姓。比较复杂的是古代也有“万”(wan)姓,如东汉著有《南州异物志》的万霞;以及从“万俟”(moqi)省略“俟”而姓“万”(mo)者———此两者均不能写成“萬”。
兆姓:可见于《姓苑》和《广韵》,清代驻防杭州的满洲八旗中也有兆姓,一些蒙古族、彝族改汉姓时也常选“兆”。现江西兴国、辽宁沈阳、安徽利辛等地均有兆姓。

                                                   姓氏暗藏的玄机
一、姓氏暗藏遗传密码
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而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
二、同姓不一定同家
中国人见了面,总是要问姓名,如果发现跟自己是同一个姓就会倍感亲切,认为两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实际上这并不可信,经过调查,一个大姓可能有上百个来源,比如说中国第一大姓‘李’,有些是来自‘嬴’姓,有些是来自‘赵’姓,唐朝时‘李’姓被李世民分赐给了开国元勋,甚至在后魏时期,鲜卑的复姓也有改成‘李’的。”
但是,姓名却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黏合剂,“很多海外华侨要出钱修补自己的家谱,他们要寻找自己的根,而在他们修家谱的过程中,通过与内地的联系,也对当地经济有很大的带动作用。”
三、中国姓氏最有内涵
在世界上,姓氏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承符号,但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姓氏传承得像中国这样完整而且有内涵。
比如日本,虽然也有姓的存在,但文化内涵极少。日本明治维新前,只有少数的几个姓,明治天皇为了改革,要求全国人民都要有姓,于是短短几年时间里,出现了8万多个姓,而且没有源头及意义,多数是以位置名来代表,如松下、井上、田中,因此,日本学者很难把日本的姓氏与人类遗传联系起来。
在美国,虽然有固定的姓氏,但区区200多年的历史还不能形成文化的传承,因此,美国学者对本国人的考证主要从肤色、毛发颜色和眼球颜色来确定。
而在英国,姓氏则比较稳定,其来源主要有直接借用教名,或在教名上加上表示血统关系的词缀等来表示某某之子或后代,还有在教名前附加表示身份的词缀。还有反映地名、地貌或环境特征的,以及反映身份或职业的,至于后来出现的由双姓合并而来的姓氏,虽然出现较教名晚,但数量要多得多。而在王室,旧时采用“爱德华”作为姓氏,后来还出现了较新的“温莎”。
在欧洲大陆,姓氏通常是用来区分出生地的标志,二战时,欧洲军队曾把同一姓氏的军人分为一组,用以增加部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中华姓氏 山西寻根:太原郝庄-郝氏发源地
     提起太原郝庄服装城,凡常居太原的市民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郝庄服装城是山西省最大的服装批发零售集散地,在整个华北都很有名气,太原市民没去过服装城的人很少牞而外地人来太原牞也大多要去服装城逛一逛。但知道太原郝庄还是天下郝氏的发源地的太原人,却是少之又少。
  郝姓在以人口数量多少为序的中国百家姓氏中排名第88位,在山西位居第16位,山西郝姓人总数约为31万人。是全国大姓,更是山西大姓。但笔者在服装城找到几名姓郝的本地人,他们都只知郝姓在此地为大姓,却没有人知道郝庄竟然还是郝姓的发源地。
  纣王的弟弟第一个姓郝
  郝姓的来源有三。最早被认为正源就是太原郝庄。公元前1101年,商朝的帝乙即位,帝乙的大儿子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纣王子辛。帝乙还有一个儿子叫做子期,是商纣王的亲弟弟,被帝乙封到太原一个叫“郝”的地方为王,子期的后人为了显示身份的尊贵,始以郝为姓。这么说来,正宗郝姓其实就是三千多年前的商朝王族后人。
  郝姓还有另外两个来源,但并非正源。一个是由复姓郝骨氏改称郝姓,一个是唐朝时南方少数民族姓氏。历史上郝姓的望郡,一直就集中在太原市。望郡是指一个姓氏发达繁衍的地方。郝姓后来以太原为中心向外迁徒,到宋朝时已经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在北宋的时候,南方仍然很少见郝姓,可见郝姓家族并不喜欢迁移。直到南宋时,才有郝姓随宋朝的南退而来到南方。但直到明清两代,郝姓仍然大部分布在北方,这种情况使郝姓成为典型的北方姓氏。
  郝姓名人
  郝姓在历史上的名人不少,但有意思的是,自晋以前,基本上所有的郝姓名人都出自于太原。秦国郝瑗为太原太守;历史上有名的清廉大臣郝子廉也为太原人,据说郝子廉每次出行途中饮井水牞必投一文钱于井中以示廉洁。现在许多文章把郝子廉牞作为廉洁的代称;三国时太原人郝昭为魏国大将,诸葛亮“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时,一路连捷打到陈仓。郝昭与诸葛亮相持二十余日,互使计谋,竟然大败诸葛,遂一战成名。
  近代最有名的郝姓人士为郝和。郝和,字为真,生于1849年,逝于1920年。他是郝、陈、杨、武、孙、吴等六大太极拳门派中,郝氏和孙氏太极拳的创始祖。他亲自创立了郝氏太极拳,他的徒弟孙禄堂后来创立孙氏太极拳。现在美国、加拿大等地都设有“郝派太极拳协会”。来源:太原晚报;文/张军图/程耀宝
.
                                               郭氏根祖
郭氏根祖在阳曲
  一、古今阳曲县和古汾阳县均在今阳曲县
  阳曲县夏商时为祁氏之田,春秋后期的晋顷公十二年(-514),祁奚之孙祁盈触法,大夫魏献子(舒)治理政务,分原祁氏之田为邬、祁、平陵、梗阳、涂水、马首、盂等七邑。阳曲为盂邑,因属晋国故称晋盂邑。邑址在今大盂一带。 战国时为狼孟县,属赵邑。县址在今黄寨镇黄寨村东狼孟城遗址。遗址尚存。 秦统一六国后,实行郡县制,以郡统县,置狼孟县,隶属太原郡。 西汉复置盂县。汉初,以太原郡21县和雁门郡辖县改置韩国,后改为代国。汉武帝元鼎三年(-114) 废除代国置阳曲县,隶太原郡。狼孟县(今黄寨)、盂县(今大盂)、汾阳县(今阳曲县北小店乡境内)均隶属于并州刺史部太原郡。 新莽时改狼孟县为狼调县。?东汉建武二年(26),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建武十四年(38),废太原国复置太原郡。期间,废汾阳县。狼调县、盂县先后属太原国、太原郡。汉末,建安二十年(215),曹操迁阳曲县民于今阳曲镇一带新置阳曲县,与狼调县、盂县同属太原郡。 西晋泰始元年(265),改太原郡为太原国。太康五年(284),复置太原郡。阳曲县、狼调县、盂县同属之。 东晋废盂县,改狼调县为狼孟县。 北魏废狼孟县并入阳曲县,隶属肆州永安郡。北周时改属肆州雁门郡。 隋唐两代阳曲县境内分合频繁。隋开皇初年,文帝以姓杨恶其曲名,改阳曲县为阳直县,十六年(596)更名为汾阳县,并分置盂县。大业初又废盂县并入汾阳县,大业末改汾阳为阳直县,移治木井城,(今东黄水镇故县村)。义宁(618)初,分阳直县地在今县境凌井店一带置抚城县。阳直县、抚城县同属太原郡。唐武德初,改抚城县为乌河县。三年(620),分阳直县地置汾阳县(县址今东黄水镇故县村)。七年(624),废阳直县,改汾阳县为阳曲县,并在今东黄水镇西、南、北洛阴村一带分置洛阴县。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将州、县加以并省,乌河县并入盂县(今盂县),洛阴县并入阳曲县。六年(632),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一带苏农部落少数民族内迁,置燕然县。八年(634),侨置于阳曲境内,十七年(643)并入阳曲县。自此,县境统称阳曲县。唐初属并州太原郡,开元十一年(723)后属太原府。?
  二、郭氏起源于阳曲之佐证
  1、国史为佐,二十五史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颍川”。2、碑石为证。①西安市碑林博物院《郭公庙碑铭》载:“其先蓋出周之虢叔,虢或爲郭,因而氏焉。代爲太原著姓,漢有光祿大夫廣意,生孟儒爲馮翊太守,子孫始自太原家焉。此碑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为郭子仪父祁国公郭敬之撰文并书法的。②太原市晋祠博物馆的《郭公庙碑铭》。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昔申伯翰周,降神于维岳,仲父匡晋,演庆于筮淮,而犹见美诗人,腾芳史册。岂比夫神明积高之壤,百二悬隔之都,三峰发地而削成,九派浮天而喷激。炳灵毓粹,奕叶生贤,括宇宙而禀和,总山河而蕴秀,莫与京者其为郭宗乎!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德,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③3、史书为鉴。①自虢序后郭氏后人代出阳曲,《三国志》二十卷郭淮传记,郭淮阳曲人,封阳曲侯。其孙郭正,封汾阳子。郭子仪子郭曜封为太原郡公,孙郭钅从 袭封太原郡公、重孙郭仲文也袭封太原郡公等都是因其得姓地为太原郡而封的。以郡而言,阳曲历代均为太原郡管辖,且汉、隋、唐三次称汾阳,按历史贯例,外臣封王封侯都以其祖籍地或得姓地而封,阳曲为郭氏得姓地,因其古称汾阳,故而唐代宗才封郭子仪为汾阳王。由此可见郭子仪祖籍为今山西太原阳曲县。②四川遂宁市《郭氏宗谱》为宋淳熙元年郭禧元撰序,内有范仲淹、寇准、文颜博、欧阳修、吕蒙正等撰写的题记,还有元、明、清、民国各代续修的谱序,其序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此谱为郭子仪后裔撰写的本族宗谱。③华县郭子仪研究会编印出版的《郭子仪与陕西华县》,书中第七页写到:"郭子仪的先祖,向上可以追朔到周朝的创始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叔被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分封于东虢,周平王时东虢为郑国所灭,虢叔的裔孙序被封于阳曲(山西太原北),号为'郭公',因虢与郭音近,转’虢’为'郭'。序的后裔,遂以'郭'为姓。因阳曲历代属太原郡,郭氏遂为太原著姓。又因阳曲一带称汾阳,故郭子仪在封为郡王时,以其得姓这地冠以名号,而称汾阳郡王"。
  三、阳曲县现留存的郭氏文化遗产
  阳曲县今天仍是郭氏分布较广、发展繁衍的重要县区,历代遗存的郭氏活动遗址遗迹非常丰富,高村乡北社村明代重修的郭家堡,虽经数百年的风雨,仍屹立在村东。刻有“郭家堡”堡名的明代碑碣仍嵌在堡门上方,村中郭郡马家的倚门、庭院、饮马槽等基本保存完好。村北的郡马坟地上部份虽于文革其间损毁,但地下部份保存完好。泥屯白家社郭郡马(配明宁化王第四女)祠堂留下的《明诰封巫乡君郭门朱氏墓志铭》及二幅郭姓神轴至今尚存,阳曲县东南窊村还保存有郭氏宗祠、郭氏谍谱,大盂有郭家庄,高村乡南社郭函被清康熙皇帝敕封“为大乘教教宗”并赐圣旨、玉印、护教楼,降妖龙爪木制的法板等,现存太原迎泽公园的唱经楼就是朝庭为郭函所建。古汾阳(东黄水镇故县村)木井城的城堡依稀可见,木井至今保存完好。
  四、古今汾阳和郭子仪封汾阳王之史
  今阳曲在汉、隋、唐三次称谓汾阳。今汾阳在汉、隋、唐三朝叫兹氏、 隰城、西河。到明万历二十三年才改曰汾阳县。这两个汾阳县差别很大,在地理位置上,前汾阳在太原北,历代均为太原郡。后汾阳在太原南,隋后为西河郡。两地相隔三四百里。在时间上,阳曲在唐武德三年析置汾阳是公元620年,而今汾阳是万历二十三年改为汾阳的是公元1595年,两个汾阳县设置时间至少相隔975年。如果从汉、隋时阳曲也叫汾阳算起,时间就相差一两千年了。因此,三国时曹魏大将郭淮被封阳曲侯。其子郭统继袭阳曲侯。孙郭正于咸熙二年(265)(由于当时阳曲析置汾阳县)被封汾阳子。公元762年唐王朝为“再造唐室”的郭子仪封爵,只能封在当朝的汾阳县(即今阳曲县),不可能有先见之明封在975年后明万历年间在吕梁山东麓设置的汾阳县。郭子仪封为郡王,为什么要在前面加汾阳二字呢?唐时除皇室外,“凡所封邑,必取得姓地”(见《李涪刊误》下),郭子仪先祖是阳曲,《新唐书》记载:“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郭氏得姓于阳曲,而阳曲在汉、隋曾称汾阳,故郭子仪封王前面加以汾阳二字。陕西省华县编的《郭子仪与陕西华县》,书中第四十六页写到:“郭子仪因功勋卓著,而被唐王朝封为汾阳郡王。他封王为什么称'汾阳'呢?许多人以为是将今山西汾阳县封给郭子仪占地为王,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公元762年,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郡王是一种爵位。唐时,爵位共分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九等。郡王是二等爵位, 因为一等爵位亲王只有皇子才能授予,因而郡王是皇族之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郭子仪封为郡王,而冠以'汾阳'名号是因为当时封爵名号,多以本人祖先得姓之地名冠名。天下所有郭氏都得姓于虢叔,虢叔裔孙序受封于阳曲。'虢'音转为'郭',因此郭氏得姓之地为阳曲,阳曲西汉时曾内设汾阳县。汾阳县名在阳曲时兴时废,郭子仪封王以'汾阳'王就是以郭氏得姓之地古称汾阳而命名。今山西汾阳在唐时属汾州治称西河县,明朝万历年才改西河为汾阳。从史可知,太原北的汾阳,即今阳曲是郭氏之宗源地。郭子仪先祖所在地。



    1281国家制度钦赐阳曲是郭氏根祖地
  佐证历史史实唯有国家历史档案、地方行政机关编纂书籍、刻制碑石等文字记载资料具有权威性,可靠性,参考民间撰写书籍及碑石文字要甄别是否得到一定地方行政机关的认可。若与国家正宗档案资料相悖,则必须以国家的档案和书籍资料为准。关于郭氏开宗得姓之地的认定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古人,切忌只图个人利益或受经济利益驱动而歪曲、亵渎史实、误导后世。经阅读许多有关郭氏历史书籍与海内外郭氏族谱及近年来各地发表的郭氏文章等资料,认为在挖掘、探讨、研究郭氏历史文化中,首先应明确几个要点:
  一、分封诸侯“虢”国与姓氏“郭”的关系
  史实资料表明,周武王分别封辅国重臣文王弟虢仲、虢叔于东虢、西虢镇守周王朝重镇要塞。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先后派生出北虢、南虢等。但无论哪个“虢”国,均为分封地诸侯国概念,与姓氏“郭”有根本区别。由于“虢”国先后被灭,国灭则民亡(在阳曲疆域内古有呼延村里无呼延的历史。即因呼延族人“犯罪”被满门抄斩,故有的逃亡、有的改姓、现呼延村里无呼延姓;另有现高村乡南白村岳氏系河南汤阴岳飞五子岳霆嫡系后代,亦因受奸佞迫害迁居于此:现高村乡北白村李氏系隋代驻守太原李渊族人,因隋炀帝杨广追杀李氏家族而一支迫迁于此)。“郭”之姓氏何时起源?被列为国家正史之一由宋代欧阳修、宋祁奉敕合纂、也是正史中追求姓氏渊源的开山之作《新唐书》记载;“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这就是“郭:氏的起源,更是象征由古代雄猛威武诸侯“虢”转为继承先祖遗德再展雄风新型“郭”氏开端,亦是古“虢”与姓氏“郭”的分界线,二者有既密切传乘联系又有区别的关系。
  二、“虢”国嫡系后裔与一般国民的区别
  在偌大诸侯“虢”国中有“虢”之嫡系后裔与一般国民之分,而周王朝分封“虢”诸侯国在历史长河中毕竟是昙花一现【(从周武王继位到周平王在位约300年(新唐书记载:楚庄王指责周平王,可能是当时校对失误等原因,如楚庄王时应是周定王在位,那么从周武王继位至周定王在位约400余年),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其间大约繁衍多少代。经整理阅览安氏、岳氏、韩氏、张氏等族谱可知,即使在不遭受特大天灾**情况下,大约只能发展二十代左右,人口也十分有限)】。短暂的发展阶段、尤其在战乱年代(伤亡与绝嗣不可避免)不会有太多的“虢”嫡系后裔繁衍,正宗嫡系后裔以外无血缘的一般国民与真正后裔有本质区别。史书记载“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序是虢叔第21代孙)封于阳曲,号曰郭公 ……。不言而喻,这明确指出封于阳曲的不是一般国民,是与"姬"姓有血缘关系“虢”国的嫡系后裔。也因虢叔裔孙序自封阳曲,号曰郭公,因以为氏,才标志“郭”之姓氏的诞生。至于抄录与国家正史记载相悖资料而评述或怀疑郭氏根祖在阳曲者有两种可能,第一本身就不是与"姬"姓有血缘关系真正"虢"叔的后裔(也许有些姻缘等关系),第二原来也就是“虢”国(最多是在“虢”诸侯国中任过职的官宦后代)的一般国民。
  三、周王朝以何理由将虢“序”封于阳曲
  周平王在位期间正逢由春秋向战国过度时期,诸侯国之间混战。楚庄王指责定王有其目的,故定王以周王朝出台的“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制度寻找召集“虢”国逃散的后裔,以“序”为代表,而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这是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当时的一件大事,是国家各级各部门以及所有国民必须遵守并服从的旨意。那么是否散失到各地的“虢”国之民都能聚集到阳曲?事实上也是不可能的。但未能聚集的“虢”民必然会依国家旨意即国家发布的制度精神,同时也缘于“序”封阳曲,号曰“郭”公后,将“虢”“郭”宗庙祖祠建在阳曲,出于忠孝传统习惯各地"虢""郭"民必然心向阳曲朝宗敬祖,故阳曲为郭氏祖庭。现汾阳县(在汉、隋、唐三朝叫兹氏、 隰城、西河等,明万历二十三年改曰汾阳县)2000年出土的唐高宗麟德元年《唐故上大都督都尉郭府君之碑碣并序》载“自姜女原履迹,乃诞隆周,王季君临,爰生虢叔,褒称郭氏,命翼宗周,表望太原,建社阳曲”记载证实了这一历史史实。
  四、周王朝因何将"序"封阳曲而不封别地
  是因虢叔、虢仲为周王朝国亲、辅国重臣,分别被封东虢、西虢诸侯,实质上是镇守周王朝重镇要塞.。那么“虢”国先后被灭,侵害的不单是周王朝的统治利益,同时也侵犯了其家族利益。故推行复兴被灭之诸侯"虢"国、选择安逸的地域环境使其后裔得以生存繁衍之政策;“虢”国祖先是辅国及镇守重镇要塞而象征威武勇猛的表率,既国被灭要选使其后裔安身立命的新环境,就要给一个能让后代施展才能的英雄用武之地。所以选择了山西省府(路)、太原府军事要塞,历代兵家必争之地——阳曲县(古代山西省府(路)治内三关,天门、赤塘、石岭关雄踞阳曲西北境内,是太原府北屏障。通往忻州、内蒙、河北和晋西北及云、代、朔等地的两条古道横贯全境,城晋、凌井两驿站座落古道之上)。此地土地肥沃广茂,既可种植生息,又能依托古道经商,更主要的是能使“虢”氏后裔继承先祖威武勇猛之优良品德帮助国家镇守天门、赤塘、石岭等关隘。因周王朝给“虢”之后裔选择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使郭氏累代英才辈出。故《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颍川”。《三国志》二十卷 、《山西通志》、《太原府志》、清康熙、道光《阳曲县志》载:郭淮阳曲人,被封阳曲侯(北社有大刀墓)。其子郭统袭封,其孙郭正,袭封汾阳子(因阳曲当时称汾阳县)。郭子仪子郭曜封为太原郡公,孙郭钅从 袭封太原郡公、重孙郭仲文也袭封太原郡公等都是因其得姓地为太原郡而封的。以郡而言,阳曲历代均为太原郡管辖,且汉、隋、唐三次称汾阳。按历史贯例,外臣封王封侯都以其祖籍地或得姓地而封,阳曲为郭氏得姓地,因其古称汾阳,故而唐代宗才封郭子仪为汾阳王。
  五、关于“社”的概念与讲究
  古代对“社”之说,有严格的规定和讲究,达不到一定的级别、规模不可称“社”。表望太原,是由于阳曲县不单是山西省府(路)、太原府军事要地,尤其从太平兴国七年始、成为山西省府(路)、太原府治驻地、故古有“三晋首邑“之称,因此古代称阳曲亦有直呼“太原之习(古代阳曲不仅在天门、赤塘、石岭等关隘驻兵把守,在许多堡寨均有驻兵。今杨兴乡就因宋代杨家军驻扎而得名,现存杨六郎寨遗址及寨门石刻、杨宗保出生地碑等)。“建社阳曲”,又建阳曲疆域何处?古今阳曲辖域古道两畔有:大盂、上原、上阳、下阳、上坡、中坡、小坡、东社、中社、南社、北社等村庄,有许多历史遗址、遗物,有史书资料中记载之特点。尤其南社、北社地处古道西北侧、古代赤塘、石岭、天门关西北屏障延续丘陵地带,村庄座落古道北侧。南社有始建于隋、唐时期的天王寺及历代维修古寺遗址,存宋代,‘湖广推官郭公神道碑’,郭函被清康熙皇帝敕封“为大乘教教宗”并赐圣旨、玉印、护教楼,降妖龙爪木制的法板等。北社村明代重修的郭家堡(始建年代待考)虽经数百年的风雨剥蚀,仍屹立在村东,刻有“郭家堡”堡名的明代碑碣仍嵌在堡门上方,村中存郭郡马家的神轴、倚门、庭院、饮马槽等。村北的郡马坟地上部分虽于“文革”期间损毁,但地下部分仍存。其次还存古汾阳(位于东黄水镇故县村)木井城的城堡遗址、木井至今保存完整;泥屯镇白家社村郭郡马(娶明代宁化王第四女)祠堂留下的两幅郭姓神轴至今保存完好,《明诰封巫乡君郭门朱氏墓志铭》尚存。因此地具备经商和助国守土特殊环境,汉、隋、唐时期建筑及历代维修遗址、郭氏族人聚居古村遗址、古院落及遗物颇多,有需进一步深入挖掘考证研究(因古阳曲县治驻今太原城内,史籍对城内记载较为详细,对离城70——100里的现阳曲有许多记载不细与不周之处),史迹记载建“社”阳曲,此处具有特殊的缘源。
  六、郭氏后裔外迁及在各地发展壮大原因
  郭氏在阳曲聚居后,由于出官入仕(《新唐书》记载)“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颍川”。其实外出做官者很多,见史书记载;依傍古道经商交易,生意越做越大,逐渐向周边地区发展定居外地;朝庭政治影响(郭氏与王氏、崔氏联姻,曾任宰相的崔浩被抄斩株连到郭氏),亦导致大批郭氏外迁。但无论何种原因迁出,毕竟郭氏是具有优良传统正宗”姬“姓后裔,不管生居何地,都保持自强不息精神,尤其有审时度势充满开拓向上之敏感性,所以在各地不断发展壮大。经商者生意兴隆,居仕者忠心耿耿,治学者成果丰硕,充分展示了郭氏奋发有为的传统美德。
  正因国家制度钦定郭氏开宗得姓于阳曲、郭氏宗祠祖庙建在阳曲,阳曲又成为郭氏后裔这支威武勇猛之师经商、护国英雄用武之地,所以他们不但累代聚居此而生养繁衍,更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后代。宋代欧阳修、宋祁奉敕依据国家历史档案合纂的二十五史之《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座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后汉末,大司农郭全代居阳曲,生蕴。蕴生淮、配、镇。镇,谒者仆射、昌平侯。裔孙徙颍川”。《新唐书》是由宋代朝廷组织编纂的正宗国史,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和史学地位。尤其出自名人之手,后人如蓄意挑剔,是对古人最大不尊。现代著名历史学家岑仲勉、著名学者杨伯峻、徐提、全国著名唐史研究专家黄永年、牛致功均未提出异议,一般学识者没掌握铁的史实证据前还是尊重古人为好。
  中国传统以“孝”为先,对自己的祖先唯有崇拜、尊敬、岂敢有违背之意念。作为唐代名将,身居高位的“汾阳郡王”郭子仪在记载其祖籍时必然尊重祖先的思想,特别是由和他同朝为官的金紫光禄大夫刑部尚书上柱国鲁郡开国公颜真卿撰并书《郭公庙碑》记载:“昔申伯翰周,降神于维岳,仲父匡晋,演庆于筮淮,而犹见美诗人,腾芳史册。岂比夫神明积高之壤,百二悬隔之都,三峰发地而削成,九派浮天而喷激。炳灵毓粹,奕叶生贤,括宇宙而禀和,总山河而蕴秀,莫与京者其为郭宗乎!其先盖出周之虢叔,虢或为郭,因而氏焉。代为太原著姓。汉有光禄大夫广德,生孟儒,为冯翊太守,子孙始自太原家焉。后转徙于华山之下,故一族今为华州郑县人。这一铁的历史史料既证实了阳曲县郭氏根祖地,也明确表述郭子仪自认祖籍在阳曲县。若有郭氏后人对此存有怀疑,就如同怀疑自己是否郭氏正宗血脉传承。由于郭子仪自认祖籍在阳曲,所以唐宰相苗正卿为其父撰《寿州刺史郭公神道碑》,宰相杨绾为其妇人撰写神道碑都遵循其思想,追溯郭子仪祖先由阳曲迁陕西华县……。
  有许多海内外郭氏族谱记载为汾阳王郭子仪后代。如四川遂宁市《郭氏宗谱》为宋淳熙元年郭禧元撰序,内有范仲淹、寇准、文颜博、欧阳修、吕蒙正等撰写的题词,还有元、明、清、民国各代续修的谱序,其序载:“郭氏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西虢地在虞、郑之间,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与郑武公,楚庄王起陆浑之师伐周,责王灭虢,于是,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此谱为郭子仪后裔撰写的本族宗谱;陕西华县(郭子仪出生地)郭子仪研究会编印出版的《郭子仪与陕西华县》书中第七页写到:"郭子仪的先祖,向上可以追朔到周朝的创始人周文王之弟虢叔,虢叔被周文王之子周武王分封于东虢、西虢,周平王时东虢为郑国所灭,虢叔的裔孙序被封于阳曲(山西太原北),号为'郭公',因虢与郭音近,转’虢’为'郭'。序的后裔,遂以'郭'为姓。因阳曲历代属太原郡,郭氏遂为太原著姓。又因阳曲一带称汾阳,故郭子仪在封为郡王时,以其得姓之地冠以名号,而称汾阳郡王"。书中第四十六页写到:郭子仪封为郡王,为什么要在前面加汾阳二字呢?唐时除皇室外,“凡所封邑,必取得姓地”(见《李涪刊误》下),郭子仪先祖是阳曲,《新唐书》记载:“平王求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因以为氏。”郭氏得姓于阳曲,而阳曲在汉、隋、唐曾称汾阳,故郭子仪封王前面加以“汾阳”二字。“郭子仪因功勋卓著,而被唐王朝封为汾阳郡王。他封王为什么称'汾阳'呢?许多人以为是将今山西汾阳县封给郭子仪占地为王,实际上是一种误解。公元762年,郭子仪封为汾阳郡王。郡王是一种爵位。唐时,爵位共分亲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九等。郡王是二等爵位, 因为一等爵位亲王只有皇子才能授予,因而郡王是皇族之外文武大臣的最高荣誉。郭子仪封为郡王,而冠以'汾阳'名号是因为当时封爵名号,多以本人祖先得姓之地名冠名。天下所有郭氏都得姓于虢叔,虢叔裔孙序受封于阳曲。'虢'音转为'郭',因此郭氏得姓之地为阳曲,阳曲西汉、隋、唐时曾称汾阳县。汾阳县名在阳曲时兴时废,郭子仪封王以'汾阳'王就是以郭氏得姓之地古称汾阳而命名。今山西汾阳在唐时属汾州治称西河县,明朝万历年才改西河为汾阳。从史可知,太原北的汾阳,即今阳曲是郭氏之宗源地。郭子仪先祖所在地”;山西晋城南岭乡葛万村族郭氏族谱序言中记载该族为郭子仪后裔:山西五台郭家寨族谱记载该族为“虢”国后裔,谱载郭隗属序七世孙、郭伋是郭隗十三世孙、郭泰是郭伋八世孙、郭璞是郭泰五世孙、郭通是郭泰十七世孙……。原任阳曲县党校常务副校长——郭通第32代孙郭春生讲:‘祖辈先人都教我族后代郭氏祖籍在太原阳曲,古代族谱也有记载,这是历史史实。’
  世界郭氏宗亲总会、泰国郭氏宗亲会及全国各地郭氏宗亲组织均发表许多与国家正史记载相吻合文章,不再赘述。
  阳曲为郭氏开宗得姓之地,郭氏根祖(即祖庭所在,如同各地敬仰关公全国到处有关帝庙,但关云长诞生在山西解州,正宗关圣主庙谁都难以否认在解州)在阳曲是历史定论,勿容置疑。正因有铁的史实证据证实郭氏根祖在阳曲,故阳曲县连续举办了弘扬郭氏根祖文化系列活动。


:1281祁氏 - 姓氏起源
      来源有二:
  一是来源于黄帝其中一子祁豹,他的子孙以祁为姓,世代相传;
  二是来源于封地,春秋时期,晋国有个大夫名奚,受封于祁(今山西祁县),人们称他为祁奚,他的子孙便以封 地名为姓,世代相传。
祁氏 - 聚集地(迁徙分布)
      望出扶风。
  秦置太原郡,现在山西省太原市。
祁氏 - 历史名人
       祁奚:春秋时晋国大夫。悼公使为中军尉。因举贤不避亲仇而受人敬仰。
  祁彪佳:字弘吉。明朝时浙江山阴人。生而英特绝人。后绝粒,端坐池中死。唐王时谥忠敏。
  祁韵士:字鹤皋。清朝时寿阳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授编修,充国史纂修官,累官户部郎中。坐事戍伊犁,不久赦还。治史,对疆域山川形势,尤所留意。撰有《外藩蒙古部王公表传)、《藩部要略》、〈西域释地》、《西陲要略〉、〈万里行程记》、《己庚编》、《书史辑要》、《诗文集》等。
:1281    清代中后期,山西寿阳祁氏是享有盛名的望族,与常熟翁家齐名,时称“南翁北祁”,前者的代表人物是翁心存、翁同和;后者为祁韵士、祁寯藻、祁世长。与翁家相比,祁氏虽无“状元门第”之荣,却亦有“帝师”之誉,且三世之中,代有翰林。或以史地之学名动天下,开一代学术新风;或以诗文书法领袖群伦,影响嘉道以降诗旨书趣。屡掌著名书院者有之,累柄朝廷文衡者亦有之,育才督学,家风有声。以今日眼光来看,称寿阳祁氏为清代中国的“文化名门”,实不为过。
    祁家真正为世所知,首当归功于史地名家祁韵士(1751—1815)。祁韵士,字鹤皋,1778年中进士,后授翰林院编修,任《四库全书》分校官和国史馆纂修。他一生学术重考古,后转为经世,在清中期学术由汉学转向“经世实学”的过程中,具有某种象征意义。这在他个人,也有早期学术对象选择上的偶然性。他任职国史馆时,恰受命编《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历时8年而成,由此形成了对于边疆史地研究的浓厚兴趣。后该书又多次增补。他还根据纂修该书时积累的资料,编成一部新疆和西藏地区的重要编年史著《皇朝藩部要略》。1805年,祁韵士因亏铜案被罢职判罪,遣戍西域,然而他因此获得了实地考察西北边疆、印证所学、纠谬补偏的绝好机会。流放伊犁期间,他受伊犁将军松筠之命编纂新疆地志,遂抱定“倘不足以信今而证古,是无益之书,可以不作”的宗旨,把考证书史和实地见闻结合起来,编定了《西陲总统事略》《西陲要略》和《西域释地》等书,集中汇聚了他西北史地学研究的主要成就,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820年前后,由于张格尔叛乱的发生及其活动的加剧,西北边务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西北边疆史地学的研究蔚然成风。而首开这股学风的正是祁韵士和徐松。徐松,字星伯,其最为重要的史地名作为《伊犁总统事略》(后道光帝赐名《新疆识略》),在当时同样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该书正是在祁韵士《西陲总统事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充、深化而成。由此也可见,祁氏在这一新兴的学术潮流中具有着真正名副其实的先驱地位。依笔者之见,讲求“经世”之学,开清代中后期西北边疆史地研究的新风尚,实乃寿阳祁氏文化的精髓之一。它预示着乃至直接标志着嘉道之际乾嘉汉学向“经世实学”的近代转向。对于祁家来说,这无疑是祁韵士创造和遗留下来的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除了祁韵士本人的开拓性贡献之外,其子祁 藻在弘扬嘉道咸同时期边疆史地研究“经世致用”的学风方面,也发挥了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这一点,与他当时崇高的政治地位和士林领袖的特殊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以往,学界对此似尚缺乏应有的注意。
.

1281祁姓的来源较为复杂,其中大多是上古帝王或官员的后代,主要有三个来源:  

相传黄帝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有一个儿子名祁豹,他的后代便以祁为姓;  
唐尧时,由于其部落的名称为称为陶唐氏或伊祁氏、伊耆氏,后来唐尧子孙中的一支也以伊祁相称,或者单称祁,并进一步演变为祁姓;  
另外,祁还有一支源出于姬姓:春秋时期,晋献公的第四代孙子名叫奚,被封在祁(今山西祁县)这个地方,所以又叫祁奚,祁奚以公正无私而著称,他的后代都以祁为姓氏。  
  祁姓除了以上三个主要来源以外,还有少量其它来源:  

在周代,有一人名祁父,担任司马官职,负责掌管封圻甲兵。他的后代在后来以他的名字为姓,姓祁。  
周代以前,相传少昊金天氏的后人中有人姓祁。  
春秋时,晋国有位名为隰叔的人,在晋国任大夫一职,他的后人也有人姓祁。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如土族有祁嘎阿寅勒姓,满族有奇德里姓,后来都使用汉姓祁,回、彝、满、土家、保安、东乡等族,也都有以祁为姓的人。  
  祁姓由于来源众多,其分布范围也颇为广泛,如在当代,山西太原、江西崇仁、云南河口、四川合江等地有较多的分布。在历史上,祁姓以太原(今属山西)、扶风(今陕西咸阳)为郡望。  

  祁姓起源太原、祖宗祁豹。  

繁衍播迁
  祁姓发源于祁地,当时的祁地,几乎包括整个晋中平川。晋顷公十二年(前五一四年),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食邑亦被没收,此后祁姓子孙散居晋地。三家分晋后,发源于祁地的祁姓在今山西、河北、河南等省散居开来。西汉时,见诸于史册之祁姓有杨王孙友祁侯它(一作祁侯),新丰(今陕西渭南西南)富人祁太伯。可见此际已有祁姓定居陕西。魏晋南北朝时期,祁姓见诸史册依旧鲜少,但据《郡望百家姓》和《姓氏考略》所载,祁姓郡望有二:一为太原郡,一为扶风郡。表明此际至隋唐,祁姓家族曾长期繁衍于上述两地,并且人丁兴旺,声誉响亮,后期他地之祁姓亦多由此二处分衍而出。此期是一个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北民大迁徙的时代。由于北方士族大批南迁,祁姓南迁也势在必行,如三国时吴有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祁庚,此际见诸史册者还有北魏河东(治今山西夏县)人祁纤。隋唐时期,祁姓在北方分布更广,今山东、甘肃都有祁姓人入居。两宋之际,尤其是南宋以后,南方之祁姓逐渐兴旺起来,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都有祁姓人定居,名载史册之南方籍人士也逐渐多了起来。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导致今中原、华东、中南之地人口锐减。明初,山西祁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陕西等地。明中叶以后,祁姓在全国分布更广。清中叶以后,始有沿海之祁姓迁渡台湾,以及南洋诸国。如今,祁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苏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祁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四。  

历史名人
  春秋时晋有大夫祁奚,晋悼公封其为军尉,祁奚以年迈而推辞,乃推荐仇人解狐代之,解狐死而未能就职,又推荐其子祁午,大夫羊舌死后,祁奚推荐羊舌之子羊舌赤代之,辅佐祁午,他一心为公的行为为时人称赞!孔子赞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可谓尚公矣。”  

  祁午:春秋时人,晋国大夫。祁奚之子。晋悼公四年(前五七零年),代其父为中军尉。晋平公时,曾率军至曲沃逐栾盈。  

  祁盈:春秋时晋国人,祁午子,晋顷公时大夫。家臣祁胜、邬臧易妻淫乱,盈将二人收捕。祁胜通过贿赂荀跞向晋侯进言,诬陷祁盈,祁盈遂被晋侯所杀。  

  祁纤:河东人,北魏时方士。相法高明,太武帝十分欣赏他,拜他为上大夫,不久被罢职。  

  祁顺之:岐州扶风(今陕西乾县)人,唐代大臣。玄宗时累任左司员外郎。天宝五年,任刑部员外郎,受诏至北海斩杀太守李邕。六年,撰写《开梁公堰颂》。肃宗乾元二年,编撰《南叟训》。  

  宋代有画家祁序、义武军节度使祁廷训;潍州知府祁伟,传说其母死后葬于城南,祁伟在墓旁建一小屋,哭泣守护,并吃素达六年之久,后有白兔驯绕其母坟之侧,世人皆为惊异,皇帝闻后,下诏书赐以粮食和布匹。  

  祁序:江南人氏,宋代画家。工画花竹翎毛,兼长水牛及猫。祁宰:江淮间人,宋金间名医。北宋末,以医术补官。金兵攻破汴京后,被俘,进而入太医院。累迁中奉大夫、太医使。后因上疏反对攻宋,被杀。  

  祁宰,金国名医,江淮人。他原为北宋官吏,后为金国的太医使。金国的海陵王想攻打宋朝,祁宰趁给元妃治病的机会,力谏海陵王放弃侵扰宋朝的计划,海陵王大怒,将其杀害。  

  明代有右佥御都史祁彪佳、画家祁豸佳。  

  祁顺:广东东莞人,字致和,号巽川,明代大臣。天顺进士,授兵部主事,进郎中。累官至江西左布政使。有《石阡府志》、《巽川集》。  

  祁敕:广东东莞人,明代官吏。正德进士,授刑部主事。后任刑部郎中,以善决疑狱著称,民呼之为祁佛爷。曾外放出任饶州知府。祁鹤:山西安邑(今夏县)人,明代官吏。正德年间进士,累官至山东副使。嘉靖间镇压山西青羊山抗拒官府之民众,特受节钺。  

  清代有著作家祁韵士,字谐庭,寿阳人,对历史、地理颇有研究,乾隆年间为户部中郎,著有《藩部要略》、《西陲要略》、《西域释地》、《万里行程记》、《书史辑要》、《访山随笔》等,为清代研究新疆地理文化贡献最大的人物。  

  祁土贡:山西高平人,清代大臣。嘉庆元年进士,历任刑部郎中、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广西巡抚、刑部尚书等职,死于广东巡抚任上。  

  祁崔藻:山西寿阳人,清代大臣。嘉庆进士。曾任兵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同治初任大学士兼礼部尚书(位同宰相)。其提倡朴学,喜好词辞,擅长书法。有《马首农言》、《勤学斋笔记》等。其弟祁宿藻为道光年间进士,曾任湖南布政使和江宁布政使。其子祁世长亦进士及第,官至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著有《翰林书法要诀》、《祁文瑞公年谱》。  

  祁焕:江苏吴县人,清代画家,善画兰竹,晚年自成一家,颇有古穆之趣。喜好收藏古彝鼎图书,蓄古砚尤多。有《二十八砚斋集》。  

  祁兆熙:江苏上海(今上海市)人,清代官吏。官至知府。在广东十七年,历办督署洋务等事,熟悉外国事务。同治年间护送中国首批留学士赴美。  

  当代有亚洲十强赛最佳足球运动员祁宏。  

宗祠堂号
  太原堂。因祁氏出自太原,遍布各地的祁姓家族,遂以“太原”为堂号,表示时刻不忘自己家族的来源。  

  祁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1、太原郡,秦时设置,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台山的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2、扶风郡,三国魏所置,治所在槐里(今陕西兴平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麟游、乾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晋移治池阳(今陕西泾阳西北),北魏移治好畴(今陕西乾县东)。堂号:“太原”、“澹生”等。  

       清代寿阳祁氏之文化

      祁氏一族中,诗歌最负盛名者为祁藻。其父祁韵士在世时并不以诗名。但如果从今人的后见之明来看,祁韵士的诗,特别是他西戍途中的“万里行吟”和描写、叹咏西域风物的“西陲竹枝词”,皆有着独特的文学价值和广义的文化史意义。其诗感情真挚、状物清新自然,且移步换景,与一般乾嘉学人书斋里生产出来的那种干枯奥涩的诗风,确有不同之处。读其“万里行吟”诗,觉佳句纷呈,美不胜收。如“麦浪平翻陇,杨花浅覆泥。天高云作幕,岸阔水迎堤”(《出西安城西行》);又如“山外有山皆拥雪,水中无水尚名河”(《抵凉州刘苇亭观察见招》);“春迟塞草不成绿,风紧河沙无定流”(《甘肃道中》);“广漠无边芳草白,流沙极目暮云平”(《无题》)等,均可见其带情写景之杰出诗才。
      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西北旅游业兴盛以来,祁韵士对“哈密”、“延边”等地和西瓜、甜瓜、“鄂博”等西域风物的吟咏,更早已成为被广为开发的“文化资源”。有的不仅读来兴味盎然,还能增加今人对于当时乃至今日有些少数民族文化风俗的了解。如其《西陲竹枝词》中,有一首题为《鄂博》的诗写道:“告虔祝庇雪和风,垒石施金庙祀同。塞远天空望不极,行人膜拜过残丛。”“鄂博”者,蒙古语译音,今作“敖包”,本为“石头堆”之意,最初只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意义发生变化,被认作神物,凡路过者都需下马施舍。这一持久延续的蒙族风俗,早在嘉庆之初即有如此妙诗记载,岂不趣哉!
      作为清代道咸两朝“以高位主持诗教”之“巨公”,祁藻诗歌创作的数量、成就和影响,都要远远超过乃父。他自幼好诗,一生做诗近三千首。与当时诗坛名流程恩泽(字春海)、何绍基、张际亮、翁心存等广相唱和,其诗集,被认为是清中期以后“宋诗运动”的重要开启人。
      晚清同光体主将陈衍曾论曰:“有清二百余载,以高位主持诗教者,在康熙为王士祯,在乾隆曰沈德潜,在道光则为祁藻也。”(《近代诗钞》序)又言:“道咸以来,何子贞(绍基)、祁春圃、魏默生、曾涤生(国藩)……莫子诸老,始喜言宋诗。”(《石遗室诗话》卷一)著名诗论家钱仲联《梦苕庵诗话》亦云:“有清一代,巨公能诗者,首推王文简、阮文达、祁文瑞、张文襄诸公。”“道光一代,祁、翁两文端秉国政,俱以实学为天下倡。《亭集》清真瘦硬,力追苏、黄,陈石遗《近代诗钞》取以冠首。外曾祖翁文端公(心存),亦擅吟事……大抵得力唐人处多。以较祁文端,祁则开同光风气之先,翁则结乾嘉流派之局。”在此之后,各种新式的文学思潮史,虽对宋诗运动和同光体褒贬不一,然对祁藻于清代诗坛影响的这种定位,所言却大体不差。
       同光体是晚清影响最大的主流诗派。其诗人由追慕宋诗到极端推崇黄庭坚,以至诗风趋于干涩、喜用僻典,“只益生硬,更无余味”(梁启超语),末流之弊,甚至沦为张之洞所嘲“不堪吟”之“江西魔派”。这的确是宋诗运动的结果之一。但它却并非始倡宋诗之人的最初本意,更非据以评判这些宋诗倡导者诗歌实践的简单准绳。
       宋诗运动本由清中叶的翁方纲发其端。程恩泽、祁藻等紧接其后,并身体力行。他们既不满于明代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主张,所以特别提倡应该重视宋诗,又因不满于清初王士祯等所谓“兴会神到”、“得意忘言”的“神韵”说和沈德潜等拘泥于汉魏盛唐格律声调的单一“格调”说,而强调做诗务须“学问”与“性情”相结合,“义理”与“文理”相融会。同时,他们还特别倡导所谓“切实”,以翁方纲之言谓之,即写诗必须“切己、切时、切事,一一具有实地”(《神韵论》)。因此,他们最为推崇的诗人是杜、韩、苏、黄等唐宋名家,而对于李白的诗却表示难以欣赏。这虽限制了其诗歌的进一步成就,且最终也还是未能摆脱对宋诗一味模仿的形式化泥潭,但在当初,他们试图另辟新境,倡导写实精神,对于纠正轻视宋诗的风气,实不乏一定的积极意义。
       祁藻在一首向其子世长讲述自己诗歌生涯的五言诗中,曾很清楚地说明了自己的诗歌旨趣和主张:提倡宋诗,追慕苏东坡和黄山谷,讲究清雅,但并不排斥盛唐诗,而是主张对古往今来的一切好诗都要学习。他不仅终身喜爱平易畅达的白乐天,而且乐于创作“乐府”诗。甚至于他还赞赏李白诗歌中“豪放”的一面。如果我们通览其诗集,就不难发现,他的诗歌创作,与上述诗歌主张是大体符合的。其诗众体皆擅、内容丰富,形式也多样,遣词或不免有奥拗之时,但总体说来诗风却可称畅达,有时甚至还相当“随意”。如《惜良马行》一首,简直就是信笔而出,一任自然。这与后来同光体诗讲究“深僻”迥然有别。在内容上,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时代问题的作品也所在多有。如《哀流民》、《粤寇三十首》、《书生六首》,痛言鸦片问题的《新乐府三章》等,皆平易而生动,写出了自己感时悯人的真情实境。可见其所倡导的“切实”诗论,的确并未完全落空。
       祁韵士的第六子、藻之弟宿藻也擅诗,曾著《玉峰吟草》、《清英竹枝词》等诗集。他是道光朝翰林,官至湖南布政使,死后谥“文节”并入传《清史稿》。祁藻之子世长,咸丰朝翰林、侍读学士,曾屡任乡会试考官、多省学政,官至工部尚书。死后谥“文恪”。祁世长自幼受到父亲严格的诗教,精古今体诗,也崇奉杜甫、白居易和苏东坡。有诗文集多卷未刊。此外,晚清寿阳祁氏中,善诗者还有祁朝骧、祁恩光、祁用唐、祁琛等多人。这些祁家人物功名显隐不一、诗作水准有别,然均有佳诗遗世。诗脉一直延续至今,令人惊奇不已。
       除诗歌传家之外,重书法、留下不少书法精品并为当时和后世所宝,也是寿阳祁氏值得一提的文化遗产。祁韵士编有《书史辑要》六卷,祁藻为清代著名书法家。祁世长也有擅书之名,并著有《翰林书法要诀》。
       笔者曾见后人整理印行、流传于清末民初的《祁藻字帖》一册,以及收录了其几种书体作品的小册子《祁藻墨迹选》,虽系零篇散字,难窥全貌,然其丹道之精、法书之美,已足显高妙,令人爱不释手。在诸体之中,祁藻最善行、楷。其楷书结体和运笔,出于颜、柳之间,造型极为端庄,复参以山谷之韵,筋骨具备、遒劲潇洒而又兼涵松雪之圆润,真是精美绝伦、妙不可言。人谓“大书深刻之绝谐”,可谓知论。

1281 中国“宰相村”即闻喜县礼元镇裴柏村,距县城25公里。它以历史上声名显赫的裴氏家族的人文历史资源和新建的一系列景观,于1995年农历三月三,正式向海内外游客开放。
  
  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闻喜裴氏是中国封建社会史上盛名久著的一大世家。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非子之支孙封(非邑)乡,因以为氏。周僖王时,六世孙陵封为解邑君,乃去“邑”从“衣”,以“裴”为姓。后裴氏分为三支,分居河东、燕京、西凉等地,但考其谱系源流,皆出于闻喜之裴氏,故有“天下无二裴”之说。闻喜裴氏家族自秦汉,历魏晋,至隋唐而极盛,五代以后,余芳犹存。其家族人物之盛、德业文章之隆,在中外历史上堪称独无仅有。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3人;与皇室联姻者皇后3人,太子妃4人,王妃2人,驸马21人,公主20人等,真可谓“将相接武、公侯一门”,中国“宰相村”由此而得名。
  
  裴氏家族中在学术领域有成就者,亦宛若群星,值得推崇。如西晋裴秀是我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地图学家,与欧洲学者托勒密被誉为古代世界地图发展史上东西方相辉映的两颗璀璨的明星,他的“制图六体”,即分率(比例),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形),方邪(角度),迂直(曲直),为后世地图绘制学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在世界地图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裴秀之子裴顾,是西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在当时崇尚“庄老”、高谈“玄理”的情势下,独树一帜,提出“无不能生有”,“有”是万物存在变化之基础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南朝宋史学家裴松子为《三国志》作注,其子裴驷、曾孙裴子野分别著有《史记集解》、《宋略》等不朽之作,被称为“史学三裴”。隋代裴矩所著《西域图记》,详细记述了西域14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及民风,对研究我国隋唐时期西北社会状况有重要价值。隋代的裴世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率隋朝政府使团出访日本的人,为发展中日邦交做过重要贡献。还有东晋小说家裴启、北魏文学家裴伯民、东魏诗人裴让云、唐代史学家裴光庭等等。
  
  现在的裴柏村,裴氏家族的建筑、碑刻、墓葬等历史遗迹很多。裴氏祠堂又称晋公祠,建于唐贞观三年(629),有前殿、后殿、状元坊、碑廊等,规模宏大,但屡遭兵燹,屡修屡毁。晋公裴度,字中立,为唐宪宗、穆家、敬宗、文宗四朝重臣,出将人相,爵封晋国公。现晋公祠正在重建中。
  
  裴氏碑廊,七十年代重建,保存古碑数十通,在史料和书法艺术上均有很高价值。其中的《裴鸿碑》,魏隶合一,书法稳健,镌刻于北周武帝大和三年( 568),是裴氏现存最早的碑刻。《裴镜民碑》,由唐初史学家李白药撰文,书法家殷令名书写,楷体,既近颜风,又含柳意,端庄凝重,笔力挺拔。《裴光庭神道碑》,张九龄撰文,唐玄宗李隆基书写,行书,用笔豪放,字体俊美。《平淮西碑》,由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撰文,清咸丰年间军机大臣祁隽藻重书。此碑记述唐代名相裴度平淮西吴元济叛乱的功绩,共刻四石,并排耸立,气势磅礴,文、书、刻俱佳,被称为“三绝碑”。此外还有金大定至清代刻的裴氏谱序碑17通,为氏族遗物之精华。这些碑刻是研究裴氏家族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裴氏墓冢在裴柏村东五公里的凤凰垣。当年墓冢累累,碑碣林立,现今虽大多平夷、被毁,但仍可观其概貌,有的墓地还存有石碑。
  
  为了保护裴氏家族文物,发展旅游业,闻喜县政府决定建立裴氏文化旅游开发区,建设裴氏碑苑、裴晋公祠、裴氏宗祠、中华裴氏文化城等景观以及商贸区和娱乐服务区。1994年裴晋公三月三古庙会已恢复,许多建设项目已竣工。裴氏碑苑、裴晋公生平业绩展、裴氏文化旅游区微缩景观、裴氏始祖雕像巨碑以及宰相台、将军坡等景点,已开始接待游人。

                                          起源山西的姓氏  

     姓氏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山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山西。后稷教民稼樯于稷山,嫘祖养蚕于夏县,亦在山西。姓氏在形成过程中,有很多又起源于山西。根据199O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全省使用的汉字姓共有2363个,其中单字性2281个,双字姓82个。按姓氏人口数统计,达30万人以上的姓氏19个,计有王、张、李、刘、赵、杨、郭、陈、高、马、任、韩、孙、武、贾、郝、阎、冯、梁;达20.至30万人的姓氏12个,计有:宋、吴、白、薛、崔、周、曹、侯、田、杜、董、胡;达10万至20万人的姓氏24个,计有:牛、段、秦、郑、史、程、范、吕、徐、常、乔、许、贺、樊、朱、魏、石、姚、苏、孟、卫、申、黄、康。以上55个姓氏人口总计2349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2876万的 81. 7%”(见秦耀普《山西人口姓氏大权》山西经济出版社1991年出版)   

      按姓氏人口数统计,全省达30万人以上的19个姓氏中,就有9个起源于山西。兹举要如下。  

1、王姓  
      王氏为姓,意指“王家之后”或“帝王之裔”。按姓氏人口统计,王姓居第1位,全省总数为2927402人。起源于山西太原的王氏,系周灵王太子姬晋之后裔。《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曰:“周灵王太子以直谏废为庶人,其子宗敬为司徒,时人号曰‘王家’,因以为氏。”宗敬死后,即葬于晋阳城北,墓地称“司徒冢”。其后太原王氏后裔,徙居各地,人才辈出,又形成许多支源于太原之王氏衍派。  
   宗敬之裔孙王翦,自幼喜爱兵战之事,成年后为秦国将军。他作战勇敢,攻无不克,威震四海。秦统一六国过程中,征燕国,平楚地,下百越,战功十分显赫。秦始皇论功行赏时.王翦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王翦之子王贲亦为秦国将军,曾败楚军,平魏地,征辽东,屡立战功。王贲子王离,字子明。秦二世夺大将蒙恬兵权,任用王离为大将军。钜鹿之战,王离败于项羽而亡。王离有二子,长曰王元,次曰王威。王元为避乱,徙居山东琅琊,是为琅琊王氏之祖。王元四世孙王吉,为东汉时谏议大夫,开创了琅琊王氏显贵的先河。王威仍居晋阳,西汉时任扬州刺史。其后子孙散居各地。至九世孙王霸,又重返故里,定居太原。王霸生于东汉,屡聘不任,隐居读书。王霸有二子,长曰殷,东汉时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其后裔称祁县王氏;次曰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称晋阳王氏。后来,祁县王氏和晋阳王氏,人才辈出,成为三国两晋南北朝以致隋唐时期影响巨大的名门望族。  
   琅琊王氏传至王导,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王导历事元帝、明帝、成帝三朝。自是王氏一姓,盛于江左,世称望族.与谢安一门,号为“乌衣巷世家。”  
     太原王氏后裔王祜,北宋时大名莘县人,字景叔。据《宋史·王旦传》载,景叔曾在庭院中亲自种植三株槐树,并预言“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后来他的次子王旦果然当了宰相,其孙王素又做了来宋仁宗时的工部尚书.曾孙王巩文彩出众,与苏轼友善,苏轼为之作“三槐堂铭”,从此三槐堂扬名天下,成为其子孙后代通用的堂名。  
   开闽王氏是东南沿海及海外侨胞中很有影响的一个王氏家族,闽粤港台以及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的王氏家族,很多自认他们是开闽王氏的后裔,都尊奉王审知为他们之始祖。其实,王审知就是太原王氏王翦的后代。《十国春秋·闽国·忠懿王庙碑》载:“审之、字详乡,姓王氏,本琅琊人。秦将翦三十四代孙。高祖晔,唐贞元中为光州定城宰,有善政以及民,因迁家于是郡。遂为固始人矣。”唐末战乱,王审知跟随其兄王潮率军入闽,王潮死后,王审知袭职。由于王审知在开发和治理福建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被尊为“开闽王氏之祖”。后来,其子建号称帝,建立闽国,王审知被追认为昭武孝皇帝,庙号太祖.宋太祖赵匡胤得天下后,因敬仰王审知的德政,御笔亲题“八闽人祖”四字庙额。从此,闽人对王审知更加推崇。民间崇拜王审知的建筑,所在多有,视之如神。由福建徙居港台以及东南亚各地的王氏后裔,都尊奉周灵王太子姬晋,为他们开宗立姓之始祖,王审知为开闽王氏之祖。  
     王姓出于姬姓者,除周灵王太子晋之外,还有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之后裔和周考王之弟揭的后裔。此外,还有出自殷王子比干之后裔的子姓之王氏以及出自帝舜之后的妫姓之王氏。这些都不是起源于太原的王姓。   

:12812、张姓
      山西省按姓氏人口统计,张姓位居第2位,总人数为2818765人。关于张姓起源,流行较广的是始祖挥公说。唐代林宝撰《无和姓纂》云:“黄帝第五子少
昊青阳生辉,为弓正,观弧星始制弓矢,因姓张氏。”宋代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张氏出自姬姓。黄帝子少昊青阳氏第五子挥为弓正,始制弓矢,子孙赐姓张氏。”欧阳修是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谱牒学家。他和苏洵创立的编写族谱的体例,被尊为“欧苏体例”。广为后世修谱所效法。挥公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说,自宋代起伴随私修族谱的兴起和盛行,广泛流传开来。根据考古资料,最早的石箭镞是在山西朔州峙峪遗址中发现的,约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黄帝时代已普遍出现了石箭镞,因此,挥在总结劳动人民实践经验基础上发明弓矢,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挥为张氏开宗立姓之始祖也是可信的。
     挥公的封地在何处?很多张氏族谱和方志都记载在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明嘉靖年间张宪、张阳辉主修的《张氏统宗世谱·本原纪》载:“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在山西太原府属之地.挥生昧,为玄冥师。昧生台骀,能业其官,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帝用嘉之,封诸汾川,掌水旱厉疫之职,即山川之神也。世飨其祀,今太原县有庙存焉。”清乾隆《清河张氏宗谱·古今世表图》载:“挥、封国尹城,在山西太原府。”清嘉庆《张氏合修家谱·宗庙》载。“始赐姓张挥公,庙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清光绪《清河张氏宗谱·张氏古今通派分迁地舆图考》载:“山西通派,尹城派,始祖挥公受封之国,昧公居之,在今太原府太原县”。光绪《旌阳张氏通修宗谱·本源宗支》载:“尹城派始祖挥公,所居之地在山西太原府太原县,有庙存焉.”明万历《太原府志》卷八载:“台骀泽,一名晋泽,太原县南十里。晋水下流,汇而为泽……其傍有昌宁公庙,即台骀神也。”清道光《太原县志》卷三载;“汾水川祠即台骀神庙,在晋泽南王郭村。节度卢钧改今名。晋封昌宁公,宋封灵感元应公,赐额曰宣济庙,有掌禹锡所撰碑记。”经实地考察,今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确有台骀庙即张氏之祖庙存在。因此,张氏始祖挥公受封于太原尹城里,这是明清两代许多主持修谱者和纂修方志者一致的看法。
     张氏起源于太原府太原县尹城里,其后迁往全国各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就列举了许多太原张氏之衍派。诸如:“韪,晋散骑常侍,随元帝南迁,寓居江左”,是为江左张氏之始迁祖;韪的“六世孙隆,太常卿,复还河东,后徙洛阳”,是为洛阳张氏之始迁祖;“始兴张氏也出自晋司空华之后,随晋南迁,至君政,因官居于韶州曲江”,是为曲江张氏之始迁祖;“清河东武城张氏,本出汉留侯良裔孙司徒歆。歆弟协,字季期,卫尉,生魏太山太守岱,自河内徙清河”,是为清河张氏之始迁祖,等等。正因为史籍中有很多源于太原张氏始迁祖的记载,所以明嘉靖时张宪、张阳辉主修《张氏统宗世谱》时,记载了直接和间接源于太原的衍派达118派之多。清光绪年间张廷辉等编修《清河张氏宗谱》时,记载源于太原迁往全国各地的衍派,竟达231派,较明嘉靖时增加了将近一倍。
     当然,全国的张氏并非都起源于太原,但太原是张氏影响巨大而深远的起源地,则是毫无疑问的。

:12813、赵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全省赵姓居第5位,总人数为1077586人。赵姓起源于山西赵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赵氏出自嬴姓,颛顼裔孙伯益,帝舜赐以嬴姓。十三世孙造父,周穆王封于赵城,因以为氏。”周代的赵城,东汉为永安县地,隋为霍邑县地,故址在今洪洞县赵城镇一带。由于造父受封于赵城而得赵姓,下传六世至奄父,名公仲,为周宣王近御,因助‘“宣王中兴”有功,赵姓初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宣王下令伐姜戎,奄父认为条件不成熟,劝阻宣王出兵,宣王不听。结果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王师大败,宣王圣驾亦被打翻,在千钧一发之际,奄父之子叔带护驾突围。宣王为感谢叔带的救命之恩,任其为执政。从此,赵氏家族日益兴盛。宣王死后,周幽王继位,朝纲大坏,叔带被逼逃往晋国。晋文侯慕其才,任用叔带为国卿,叔带遂在晋国发展势力。叔带五世孙赵夙,事晋献公。献公十六年(公元前661年),赵夙受命率晋军伐霍、魏、耿三国,因军功献公赐赵夙耿地(故址在今山西河津县南)。赵夙之孙赵衰,字子余,随重耳出亡十九年,终于将重耳扶上王位宝座,是为晋文公。晋文公赐赵衰原伯地(故址在今山西沁水县西北),封为原大夫,任国政.赵衰谢世前两年,赵衰子赵盾已接任国政,为“晋正卿”。从此,赵盾独揽朝政达十余年之久,其时赵姓已成为一个人口众多,势力显赫的大族。
      秦灭赵以后,赵姓分为天水和涿郡两大支。秦任用赵衰后裔赵公辅主西戎,号曰赵王,世居陇西天水西县。赵公辅十二世孙赵融,字长,后汉历官右扶风、大鸿胪。赵融七世孙赵瑶,为后魏河北太守。赵瑶五世孙赵仁本,为唐高宗时宰相,赵氏成为天水望族。徙居涿郡之赵姓,至西汉时赵广汉任京兆尹,京兆大治,政绩卓越,进爵为关内侯,赵姓成为琢郡望族。赵广汉孙赵贡,亦为汉朝京兆尹,位同宰相。其后晋时有一代名士赵至,隋代有赵世模和赵元淑父子。世模随隋文帝建国,战死疆场,其子元淑袭承父官,授骠骑将军,后因功进位柱国。赵元淑之裔孙赵弘殷,即宋太祖赵匡胤之父。公元960年,陈桥驿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涿郡赵姓成为天下之第一显姓。北宋灭亡后,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邱南)称帝,建立南宋。不久又迁都临安(今浙江杭州)。随着赵宋政治重心的南移,赵姓族人亦随之大举南迁。

:12815、郭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郭姓居全省第7位,总数为901023人。郭姓出自姬姓。周武王封文王弟虢叔于西虢,封虢仲于东虢。平王东迁,夺虢叔之地予郑武公。楚庄王不满,率军代周,责平王灭虢。平王遂将虢叔裔孙序,封于阳曲(今太原市阳曲县),号曰郭公。“虢”谓之“郭”,声之转也.是为郭姓。
     虢叔所封之西虢,东迁后分为两部分,徙居下阳(今属山西平陆县)者,因滨河之北,称为北虢,系宗庙社稷之所在;徙居上阳(今属河南陕县)者,称为南虢。公元前 658年夏,晋献公假道子虞(虞,国名,故址在平陆县北,今称古城),以伐虢,克下阳,北虢亡。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又假道虞国,克上阳,南虢亡。回师途中又灭虞,虞国亡。晋献公迁虢国和虞国之民于瓜衍(今汾阳孝义间),虢人聚居地,称曰虢城;虞人聚居地,称曰虞城。此即今汾阳县虢城与虞城之由来。《太平寰宇记》载:“虞、虢二城,相传晋灭虞、虢,迁其民于此,筑城以居之。”如果说阳曲是郭姓得姓之地的话,那么虢城(今属汾阳)则是虢人聚居之地。阳曲和虢城的郭氏都是虢叔之后裔,今汾阳虢城乃是郭氏的主根所在,说郭氏起源于汾阳是有充分根据的。
      东汉末,大司农郭全,即世居阳曲之郭序的后裔。唐高宗时宰相郭待举,即郭全之后裔。唐睿宗时宰相郭元振,即东汉时郭泰之后裔。郭泰,字林宗,世居介休。师事成皋屈伯彦,博通典籍,太学生首领,与李膺友善,名震京师。后归乡里,屡拒征召,深得人们敬仰。党锢之祸起,闭门讲学,弟子数千。后周游各地,扬名天下。死后,四方之士,皆来会葬。书法家蔡邕执笔书《郭有道碑》,流传至今,现存太原傅山碑林。明代罗伦撰《郭氏族谱序》云:“郭得姓自周虢叔。林宗振汉,郭子仪鸣唐,太原、汾阳著望天下,上下数千年由二人而郭氏大焉”。这里,将虢叔是为郭氏开宗立姓始祖,将太原和汾阳是为郭氏扬名天下的两大郡望,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郭子仪,华州郑(今陕西华县)人,其先盖出周之虢叔,后转徙于华山之下。历事玄宗、肃宗、代宗、德宗,为肃、代、德三朝军相,一身而系天下安危达二十余年。他驰骋疆场,武功卓著,是平息“安史之乱”的大将,是“再造唐室”的勋臣。由干他功高盖世,深受皇族青睐。其子孙多与皇室联姻,有的被召为驸马,有的当了贵妃,有的成了皇太后。郭姓与皇室由患难的君臣,发展为割不断的联姻,直至唐亡。五代十国时期,郭氏后裔大批南迁,福建、台湾、广东、香港的郭姓,多为郭子仪的后代。今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缅甸等国的郭姓,很多都是郭子仪的后裔。

:1281 6、韩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韩姓位居全省第12位,总数为351949人。起源于山西的韩姓,或以邑为姓或以国为姓,均出自姬姓,系唐叔虞之后裔。叔虞是周成王之弟,晋国的开国君主。初封于唐,固称唐叔虞。唐叔虞下传八世,就是晋穆侯。晋穆侯的幼子名成师,是晋昭侯的叔父,被晋昭侯封于曲沃,号桓叔,故称“曲沃桓叔成师”。成师之子名万,在晋国做官,食邑于韩(据江永《春秋地理考实》称,在今山西河津与万荣之间),称为韩武子。韩武子的曾孙韩厥,以封邑为氏,是为韩姓。战国初,韩厥的七世孙韩虔,与赵氏、魏氏“三分晋室”,建立韩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历经八代,至韩襄王时,于公元前230年被秦所灭,宗室子孙复以国为氏,亦为韩姓。秦灭韩,“尽入其地为颖川郡”,并以韩之旧都阳翟(河南禹县)为治所,颖川便成为韩氏生息蕃衍中心,成为韩氏郡望之首。秦汉时期,韩氏已播迁于今江苏、浙江、四川、山东、河北、甘肃等地。唐末,河南固始韩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落籍福建。清康熙年间,徙居台湾及东南亚各国。
韩姓名人辈出,史不绝书。战国末期有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出身韩国贵族,他吸收道、儒、墨各家的思想,有选择地接受前期法家的思想,集法家学说之大成,著有《韩非子》。西汉初有诸侯王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善于将兵,自称“多多益善”,在楚、汉战争中,战绩卓著。隋朝有大将韩擒虎,河南东垣(今河南新安东)人,有胆略,屡有战功,进位上柱国。唐代,韩氏任宰相者4人:韩瑗相唐高宗,韩休相唐玄宗,韩滉相唐德宗,韩弘相唐宪宗。其中,韩滉又是书画家。唐代还有画家韩干,文学家、哲学家韩愈。韩愈历任监察御史、国子博士、刑部侍郎等职,因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卒谥义公,世称韩文公。他反对藩镇割据,尊儒排佛,与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在继承先秦、两汉古文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气势雄健,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诗力求新奇,以文入诗,对宋诗影颇大。北宋有大臣韩琦,仁宗朝任右司谏时,曾一次奏罢宰相、参政4人,后历任陕西安抚使、枢密副使、枢密使、宰相,经英宗至神宗,执政三朝,封魏国公。南宋有名将韩世忠。元末有农民起义首领韩山童,曾被奉为明王,被捕牺牲后,其子韩林儿逃至武安(今属河北),1355年被拥立为小明王,国号宋,年号龙风,历时5年。清代有曲艺东城调子弟书作家韩小窗。近现代有化学家韩组康,是中国极谱学的先导者,其研究成果,有许多填补了中国仪器分析方面的空白;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韩先楚。海外韩姓华人有美国内政部助理部长韩锦嫦等。
     宋庆龄委员长的先辈原本姓韩,是她父亲宋耀如改姓韩为姓宋的。就血缘亲情而言,朱耀如家族,当属韩氏系统。宋庆龄祖籍海南省文昌县昌洒镇古路园村。她祖父弟兄俩。祖父叫韩鸿翼,叔祖父叫韩鹏翼。韩鹏翼娶宋氏为妻。韩鸿翼有二子:长子名叫韩政准,次子名叫韩教准。教准,即宋庆龄之父。教准于1861年出生在古路园老屋。因家境贫寒,教准十四岁时,就和其兄政准去印度尼西亚的亲属家当学徒。后来,韩鸿翼夫妇就将次子教准送给婶母宋氏的弟弟收养。婶母宋氏的弟弟当时在美国的波士顿开了一家丝茶店,教准从此便到了美国的宋家,并随其改姓为宋。姓名由原来的韩教准改为宋嘉树,又名宋耀如。后回上海定居。宋庆龄于1893年出生于上海,并在上海读书。
:1281 7、贾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贾姓位居全省第15位,总数为318163人。贾姓起源于山西临汾县贾乡一带,周康王封唐叔虞少子公明于贾地,为贾伯,建贾国。后被晋国所灭,公明子孙被遣散各地。公明后裔遂以原国号为姓,是为贾姓。此即源于姬姓之贾姓。后来,晋公族狐偃之子射姑,又食邑于贾。射姑,字季他,亦号贾季。其子孙亦以贾为姓。此即源于狐偃之贾姓。源于姬姓之贾和源于孤之贾,均起源于临汾县贾乡一带。
    两汉时,贾姓是个人才辈出的名门大姓。贾谊,洛阳人,时称贾生,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通诗书,善文章,被荐于文帝,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屡次上疏,奏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令列侯就国。为大臣排挤,贬为长沙太傅,后为梁怀王太傅。他是与司马相如并称的文章家。他的《过秦论》、《陈政事疏》、《治安策》等都是不朽的名著。后人把社会秩序安宁称作“治安”即由他的《治安策》而来。贾姓的“治安堂”名,亦由此而来。其子贾璠,为尚书中兵郎。其孙贾嘉,为宜春太守,好学,世其家。东汉贾逵,扶风平陵(陕西
咸阳西北)人,即贾谊之九世孙。他精通五经、《左传》曾在北宫和南宫讲学。历任卫士令、左中郎将、侍中。著有经传义诂及诗、颂、书等,后世称为通儒。唐德宗时宰相贾耽,亦为贾谊之后裔。
:1281 8、郝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郝姓位居全省第16位,总数为308295人。郝姓源于太原郝乡(今太原南城郝庄)。商朝帝乙之世,封子期于太原郝乡,因以为氏,是为郝姓。
子期裔孙郝宴,秦上卿。郝宴孙郝瑗,太原守。郝瑗生燮,汉匈奴中郎将。郝变裔孙于晋末因官徙润州丹杨(今江苏镇江)。七世孙郝回,自丹杨徙安陆(湖北安陆县北)裔孙郝处俊,安陆人,贞观进士,迁吏部侍郎,佐李绩征高丽有功,入拜东台侍郎。唐高宗上元初,迁中书令,兼太子宾客,检校兵部尚书。时高宗多疾,欲逊位武后,处俊谏止,为武后忌恨。高宗开耀元年(681年)卒。处俊自秉政,在帝前议论谆谆,必传经义,凡所规献,得大臣体,武后虽忌之,以其好履无玷,不能害。与舅许圉师同里,俱宦达;乡人田氏、彭氏以高资显。故江淮为语曰:“贵如郝、许,富如田、彭”。其孙象贤,垂拱中,为太子通事舍人。因武后忌恨处俊,故因事诛杀之。
郝经,字伯常,陵川(今山西陵川)人。元世祖即位前召他询问经国安民之道,他条陈数十事,世祖大悦。即位后,任其为翰林侍读学士。曾充国使使南宋,被留不屈,居十六年归。留宋期间,著述甚多,其文丰蔚豪宕。故其族人以“丰文”为堂名,此即郝姓“丰文堂”之由来。

:12819、阎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阎姓位居全省第17位,总数为307781人。阎姓起源有三:周武王封太伯曾孙弈于阎乡,因以为氏;又昭王少子生而手文曰“阎”,康王封于阎城,因以为氏;又唐叔虞之后,晋成公子懿,食采于阎邑,因以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了懿之后裔世系。此即起源于晋之阎姓。懿之裔孙阎满,后魏诸曹大夫,自马邑徙居河南。阎满之孙阎善,仕后魏龙骧将军,云中镇守,因居云州盛乐(忻州市定襄)阎善裔孙阎毗,隋将作少监。阎毗长子阎立德,唐太宗时的工部尚书,次子立行为少府监,三子立本,为唐高宗时宰相。阎毗及其子立德、立本,以擅长工程建筑、工艺、绘画而著称于隋唐时期。阎立本有“右相驰誉丹青”之称,政治性题材的历史画和肖像画最为著称。他所画的《太宗像》、《秦府十八学士》、《凌烟阁功臣图》、〈外晒国〉等称誉当时。为纪念阎立本这位著名画家,阎氏族人遂以“丹青”为堂名,此即阎氏丹青堂之由来。
     此外,在人口总数在10万以上30万以下的36个姓氏中,起源于山西的姓氏还有4个。
:1281 10、侯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侯姓位居全省第27位,总人数为225647人。侯姓是一个古老而多源的姓氏。起源于山西的侯姓,是春秋时晋哀侯的后代。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一举消灭晋公室,晋哀侯及其弟湣侯先后被杀,其子孙逃往他国,以祖上受封爵位为氏,是为侯姓,此即起源于山西侯姓。
侯氏虽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如春秋战国时郑国有大夫侯宣多、侯羽,鲁国有侯叔夏、侯犯,齐国有侯朝,魏国有侯嬴。秦、汉之际,中原一带战争频仍,侯氏部分人外迁至今河北、甘肃的一些地方,如西汉侯芭为巨鹿(今河北平乡县西南)人,东汉侯瑾为敦煌(今属甘肃)人。汉末,侯宣多的后裔徙上谷(郡治今河北怀来东南),裔孙侯恕为北地郡(治今宁夏吴忠县西南)太守,在北地三水(今宁夏同心县东)安家。侯恕4世孙侯植,随北魏孝武帝西迁,被赐姓侯伏氏,又赐姓贺吐(吐一作屯)氏,其后复旧,仕北周,任骠骑大将军,封肥城节公。西晋至南北朝时期,侯氏有迁至今贵州、四川、广东、内蒙、辽宁等省者,如西晋侯馥为牂柯(今贵州凯里县西北)人,南朝梁侯弘远为西充(今属四川)人,南朝陈侯安都为曲江(今广东韶关)人,南朝梁景为内蒙人,北魏侯深为尖山(在今辽宁省境)人。唐代的《元和姓纂》
列上谷、丹徒、三水、绛郡(治今山西新绛)、河南(今河南洛阳)为侯氏郡望。侯氏还分布于今陕西、福建的一些地方。宋、明时期,今湖南、湖北、江苏、江西、浙江、广西、北京、上海等省市均有侯氏的聚居点。从清初开始,福建、广东侯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此后,有的人又移居海外。
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单独立传者57人。战国时魏国人侯嬴,70岁时任大梁(今河南开封)夷门的守门小吏,后被信陵君(魏公子无忌)迎为上客,曾献计信陵君,设法窃得兵符,胜秦救赵,为时人推重。西汉高帝时有酷吏侯封。东汉初有河南密县人侯霸,熟知旧制,官至大司徒,封关内侯。唐初有大将侯君集,幽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太宗时曾任宰相。唐代还有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侯固,文宗太和中登第,官至鄜坊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显,当时名望仅次于郑和;还有兵部侍郎侯恂,其子侯方域,明末与方以智等称“四公子”,后入清,能诗文,有才名。清代有女文学家侯芝等。
:128111、董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董姓位居全省第30位,总数为205038人。起源于山西的董氏,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据《姓氏急就篇注》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春秋时,周朝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晋灵公十四年(公元前607年),晋卿赵盾因避灵公杀害而出走,未出境,其族人赵穿杀灵公。董狐认为责在赵盾,因此在史策上写道:“赵盾弑其君。”由于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旧时被誉为“良史”。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记载,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又据《古今姓氏书辨证》载,西汉武帝时功臣有董金吾,原为匈奴人;东汉公孙述时,牂柯(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大姓有董氏。此外,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至隋唐时期,除上述地区外,今安徽、湖
南、江苏、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琢县)。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底河南)董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圈主
发帖:1281董氏名人,更不绝书。春秋时,有晋国史官董狐。西汉有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东汉有太师董卓(陇西临洮<今甘肃岷县>人)。还有屯田都尉董玘(陈留<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人),为著名女诗人蔡文姬后夫。还有雅性高洁、累辟不仕的董正(番禺<今广州>人);由宛令升蜀郡太守的董昌(余姚<今浙江余姚>人);时称通儒的董钧(今四川资中北人)等。三国时曹魏有大司农董遇(弘农<今河南灵宝南>入),善治《老子》《春秋左氏传》;蜀汉有尚书令董厥(义阳<今河南桐柏县>人),诸葛亮称其为“良士’,北魏有出使西域的使者董琬,他于公元 437年被派出使西域,曾远至大宛诸国,并同附近16国建立友好关系。他归国后曾对当时西域的地理和交通提出一个详细的报告(见于《北史·西域列传》)。隋代有杰出的画家董伯仁(汝南<今属河南>人),曾官至光禄大夫及殿中将军等;有以功进位上开府、拜柱国、爵郡公的董纯(成纪<岭甘肃秦安>人)。唐代有宰相、琴家董庭兰(陇西<今属甘肃>人),因善弹《胡茄》而名于时。五代南唐有杰出画家董源(钟陵<岭江西进贤西北>人),善画秋风远景,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的主要流派。北宋有著名画家董羽(今江苏常州人),善画鱼龙海水,时有“笔法神化,精工第一”之称。金代有诸宫作家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为其名作。元代有董俊(藁城<今河北藁城>人),金末归蒙古,随世祖征伐,率匡国军,任左副元帅。他的子辈、孙辈在当朝中任要职有7人之多,是当时声势显赫的家族,明代有著名的书画家董其昌(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的字、画以及书画鉴赏,在明末清初名声极大。曾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清代有文学家董说(浙江绍兴人)、画家董洵(今浙江绍兴人);著名画家董邦达(浙江富阳人),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现代有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ming)家、中国共(gong)产(chan)党(dang)的创始之一、党和国(guo)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董必武(黄安<糊北红安>人),等。
:128113、魏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魏姓为居全省第47位,总数为131850人。魏姓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名公子高,于西周初年受封于毕邑,位至公爵,世称毕公高。其裔孙毕万,春秋时仕晋,官至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封毕万于魏(今山西芮城东北),称魏大夫。晋献公死后,毕万家族势力强大,其子孙以封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53年,毕万商孙魏桓子驹与韩康子、赵襄子联合攻灭知伯,三分其地,桓子之孙都(亦说名斯)正式建立魏国,称魏义侯,于公元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魏国是战国七雄之一,初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至魏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国。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决河沟灌大梁城,虏魏王假,灭魏,以其地为郡县。、亡国后的魏国国民,为纪念故国,以国为姓氏,又形成一批魏姓居民,从而扩允了原以邑为氏的魏姓人口。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战国时魏公子无忌子孙蕃盛,知名度高,因此,姓氏古籍及魏氏
族谱大都以无忌为魏氏承上启下的人物。无忌是魏昭王子、魏安厘王之弟,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号信陵君,为“战国四公子”之一。史书称他。“仁而下士”,致有食客三千。他曾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国进攻。魏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孙魏歆,西汉时任巨鹿(今属河北)太守,因家于巨鹿,后发展成为大族。魏歆5世孙魏庆,汉封北海公,其孙魏紞有二子:长子魏俦为东祖,次子魏植为西祖。魏无知还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任汉清河(郡治在今河北清河县东南)太守,在当地安家;一个叫魏汉,任任城(今山东微山县西北)太守,安家于任城,后发展成为大族。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如魏讽为沛(今江苏沛县)人,炼丹术家魏伯阳为会稽上虞(今同浙江)人。东汉末,义阳(今河南桐柏东)人魏延,以部曲随刘备入蜀(今四川省),以勇猛闻名,在蜀汉数有功,累迁为征西大将军。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军谋祭酒魏有人、府兵队正魏人溥,后均在福建安家。                                             
    唐代,魏姓有魏徵、魏玄同、魏元忠、魏知古、魏暮、魏扶等6人先后任宰相。其中,魏徵是一位很有见地的政治家,以犯颜敢谏知名,前后陈谏200余事,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名言,死后,唐太宗叹曰:“朕亡一鉴矣”据《魏氏族谱》载,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历15世,有一支自江西移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又历 11世,有魏才禄,生4子:长子魏元,于1311年移居广东长乐(今五华);二手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
孙邦政又移居广东龙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坟;四子魏贞,有一子移居广东揭阳,还有一子居海丰。魏元的裔孙魏应浩,魏特敬于清朝乾隆年间迁至台湾新竹县;裔孙魏鼎高于清朝咸丰三年(1853年)去美国,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孙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开锡矿致富,曾任马来西亚立法议员、致公党副主席。
人口总数在10万以下,起源于山西的姓氏还有很多,兹简介如下。
帖:128114、温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温姓居全省第56位,总数为95716人。温姓出自姬姓,是晋君唐叔虞之后裔。春秋时,唐叔虞之后,以公族封于河内温地(今河南温县),因以命氏,是为温姓。《温氏族谱》载:“温氏自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食采于温,因以温氏。世居太原。至四十二世祖,通万公由太原迁至河北邯郸,时约孔子之后,汉朝之前。六十二世祖能崇公、能武公兄弟同迁河南洛阳开基。时约汉晋之间”。
:128115、裴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裴姓居全省第66位,共有75683人。裴姓出自嬴姓,与赵姓同宗,为伯益之后。伯益后裔有人名飞廉,其裔孙封于蜚邑,后子孙遂为蜚姓。至六世孙蜚陵,徙于异地,便去掉“蜚”下之于“邑”,改加“衣”字,成为“裴”姓。此为嬴姓之裴氏一支。秦国先公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史称秦非子,他的支子被封为裴乡侯,裴乡在山西闻喜,其后人便以封邑为姓。此为嬴姓裴氏之又一支。
16、霍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霍姓居全省第71位,共有72154人。霍姓出自姬姓,是周文王后裔。周文王第六子名叔处(又名叔五),与周武王为同母兄弟。武王临朝执政,封叔处于霍(山西霍县),时称霍叔。与管叔、蔡叔共同监管商代遗民,称为“三监”,周成王时,他们唆使武庚叛乱,武庚叛乱平息后,霍叔降为庶人。其子孙以祖上原封他为姓,是为霍姓。
17、傅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傅姓居全省第73位,共有71055人。傅姓起源商朝武丁时期,始祖为傅说。起源于山西平陆,《史记·殷本纪》载:商王武丁梦见一圣人,名叫说。武丁到处寻找与梦中相似之人,在傅岩(山西平陆东隐贤社)得到说,因居于傅,故名傅说,任用为相,天下大治。傅说后代遂为傅姓。
18、尹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尹姓居全省第76位,共有64482人。尹姓为上古少昊之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出自少昊之子殷。殷官至工正,后被封于尹城,其地在今山西隰县东北,时称尹殷。殷的子孙以封地取姓,是为尹姓;一支出自少昊裔孙寿,寿在尧时位至三公,即师尹之职,其后人以祖上职官为姓,成为尹姓另一支。尹姓在周时,长期为卿士大夫,封地一直在尹城。
19、耿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耿姓居全省第87位,共有47192人。耿姓出自姬姓。周朝建立后,封姬姓于耿(今山西河津东南王村一带),建立耿国,是为姬姓耿国。公元前661年,晋献公灭耿,原耿国公室后裔逃往他国,以国为姓,是为耿姓。
20、路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路姓居全省第90位,共有44401人。起源山西之路姓,系炎帝后裔,出自姜姓。黄帝为首领时,封炎帝支子于潞地(山西潞
城)。春秋时有潞子婴儿,后代子孙以封地为姓,去掉三点水,是为路姓。
21、冀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冀姓居全省第91位,共有41980人。唐尧之后有冀氏,此为冀姓起源之一支。西周后,周武王先封贤君遗孙,把尧的后裔封于冀(山西河津)建立冀国。春秋时,冀国为晋所灭,其后裔以原国名为姓,是为冀姓。冀姓之另一支出自姬姓,晋国灭冀国之后,晋封却芮于冀国地,世称冀芮。冀芮之后裔遂以祖上封地为姓,是为冀姓。两支冀姓,均出自山西河津东北十五华里处。
22、解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解姓居全省第92位,共有41378人。解姓出自姬姓。西周初,武王封其子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有子名良,食邑于解(山西解县),时称解良。其后子孙便以祖上食邑之地为姓,是为解姓。
23、祁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祁姓居全省第101位,共有35128人。起源山西之祁姓,出自春秋时晋国公族。晋献公四世孙名奚,官至大夫,食邑于祁(山西祁县),世称祁奚,后子孙以封邑取姓,是为祁姓。此为祁姓之一支。
24、唐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唐姓居全省第104位,共有31921人。唐姓出自陶唐氏,是尧的后代。尧初封于唐(今河北唐县)。舜封尧的儿子丹朱为唐侯,其后裔中有一支迁居晋阳。商代更名豕韦氏,西周又复为唐,位至公爵,称唐公。西周成王时,居于今山西翼城的唐人发动叛乱,周公率部平叛后,将唐公及其族人迁于杜城(今属陕西),降爵为伯,子孙遂定居关中,此即起源于山西的一支唐姓。
25、晋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晋姓居全省第118位,共有22142人。晋姓出自姬姓,武王后代。武王封其子叔虞于唐(山西太原),故称唐叔虞。至其子燮父,因其地有晋水,更地名为晋,建立晋国。传二十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原晋国王公之族被废为庶人,子孙遂以原国名为姓,是为晋姓(《元和姓纂》)。
:128126、南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南姓居全省第129位,共有20024人。南姓以地名为姓者,出自春秋时晋国。晋国有高士,隐居南乡,其后裔遂以南为姓,是为南姓。
27、万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万姓居全省第165位,共有12541人。万姓源于姬姓,有两支,均起源于山西。一支是晋国毕万的后代,另一支是芮伯的后代,两支都是采用人名作为姓氏的。毕万事晋,公元前661年在攻灭霍、耿、魏三国过程中,毕万有大功,晋献公把魏国旧地(今山西芮城北)赐毕万,毕万子孙有的以封邑为姓,是为魏姓;有的以名为姓,是为万姓。另外,古代有芮国(在陕西大荔),史称芮伯。春秋时传至芮伯万,徙居魏城(山西芮城),其子孙以名为姓,是为万姓。
28、荀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荀姓居全省第213位,共有6902人。荀姓出自姬姓。周文王第十七子封于郇(山西临猗),建立郇国,为伯爵,史称郇伯。其后代遂以国为姓,去掉“邑”加上草字头,是为“荀”姓。荀姓后来又分为旬、程、知、智、辅姓(见《元和姓纂》)。
29、籍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籍姓居全省第237位,共有5223人。籍姓出自伯氏,为春秋时晋国大夫荀林父子后。荀林父之孙名伯黡,管理晋国典籍文献,其后裔以职官为姓,形成典姓和籍姓两支。古时,“籍”与“藉”通,故藉姓亦即籍姓。
30、令狐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令狐姓居全省第248位,共有4652人。复姓令狐出自姬姓。周文王裔孙毕万,春秋时任晋国大夫,生子芒季,芒季生魏犨,即魏武子,武子又生魏颗,曾生擒秦国大将杜回,因功受封于令狐(山西临猗西),其后代遂以祖上封邑为姓,是为令狐姓。
31、邬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邬姓居全省第255位,共有4210人。黄帝裔孙陆终,陆终第四子名求言,封于邬邑(山西介休一带),求言的支庶子孙以祖上封邑命姓,是为邬姓一支(事见《国语》)。
32、蒲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蒲姓居全省第334位,共有1853人。蒲姓出自有虞氏。禹王迁夏之后,禹就把舜的后代封于蒲(山西永济),舜的后代便以地为姓,是为蒲姓。
33、黎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黎姓居全省第365位,共有1316人。起源于山西的黎姓,出自陶唐氏,是帝尧的后裔。殷时有黎国,在今山西黎城一带。殷商灭亡前,黎国被周文王攻灭。武王克商后,封帝尧之后裔于黎。春秋时,赤狄夺取黎国领地,黎国王族逃往卫国,被安置在卫东二邑(河南范县),以国为氏,是为黎姓。公元前591年,晋景公灭赤狄,请黎国后裔重新定居黎地(山西黎城),成为晋国的一个县邑。
34、随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随姓居全省第412位,共有835人。随姓出自祁姓,春秋时,晋国大夫士会,字季,辅左晋文公、襄公、成公、景公,于景公七年(前593),率师攻灭赤狄,晋升为中军元帅,兼任太傅,执掌国政,修订法制。士会食邑于随(今山西介休),后又食邑于范(今河南范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随氏和范氏。随姓,在隋代时,去掉走字,是为隋姓,从此又分为随姓和隋姓,其源相同。
35、虞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虞姓居全省第436位,共有692人。起源于山西的虞姓,出自姬姓,是古公亶父的后代。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子名太伯,次子名仲雍,三子名季历。古公亶父振兴周族,称为太王。太王欲立三子季历接任王位,太伯与仲雍一起奔往江南。季历生子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执政后,封仲雍裔孙于虞(今山西平陆县境内),建立虞国。公元前655年,晋献公假道虞国灭南虢,南虢亡。回师途中又灭虞国,虞国亦亡。虞国王族后裔遂以国为氏,是为虞氏。
36、芮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芮姓居全省第439位,共有649人。芮姓出自姬姓,文王后裔。周代有姬良夫,武王时封于芮(山西芮城)。成王时改为诸侯国,为伯爵,称芮伯。芮伯在周王室为司徒官。春秋时,芮国被晋所灭,芮伯之后便以国为姓,是为芮姓。
37、尉迟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尉迟姓居全省第475位,共有451人。尉迟姓源于鲜卑族。前秦时,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建立代国(山西代县)。后拓跋珪复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族,后随孝文帝入中原,后裔以族命氏,是为尉迟姓。
38、鄂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鄂姓居全省第585位,共有181人。起源于山西之鄂姓,出自姬姓。春秋时,晋哀侯曾食邑于鄂地(今山西乡宁县),其子孙遂以食邑地为姓,是为鄂姓。此外,春秋时,晋国大夫顷父之子嘉父叛晋,奔至鄂,称为鄂侯,其后裔以爵为氏,是为鄂姓之另一支。
39、尧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尧姓居全省第687位,共有73人。尧姓系唐尧之后裔。尧名放勋,封于唐,定都平阳(山西临汾),谥号为“尧”,史称唐尧。子孙后代有的以祖上谥 号为姓,是为尧姓。
40、羊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羊姓居全省第702位,共有67人。羊姓出自祁姓,原为羊舌氏,为晋国大夫祁盈之后,始封于羊舌,其后代遂为羊舌氏,后去掉舌为羊姓。
    起源于山西的姓氏,除上述40个以外,还有一些,诸如起源于曲沃的曲姓,起源于临县的临姓,起源于壶口关的壶姓,起源于稷山的清姓,起源于代北的长孙姓等等;还有以春秋时晋国大夫嘉父之字为姓的嘉姓,有以晋国大夫胥臣之字为姓的胥姓,有以晋国大夫具丙之字为姓的具姓,等等。还有起源于山西永济的妫姓,此为上古八大姓之一,系帝舜的后裔。还有尧的后裔中非起源于山西但却与山西关系极其密切的姓氏,诸如陶姓、范姓、韦姓、杜姓、房姓、伊姓、刘姓、龙姓、阴姓、娥姓、士姓、留姓、宗政姓等等。
:圈主
发帖:1281山西刘氏简介
山西是刘姓的发源地之一,因为当年尧帝的主要活动地区就在今天的山西。另外,有许多刘氏族谱认为,山西洪洞是刘氏的最早发源,并说当年刘姓的得姓大始祖、尧帝的儿子源明的封地--刘,就在洪洞。笔者虽然不敢赞同这一说法,但却相信山西确是先秦时期也即刘姓滥觞时期刘姓远古祖先们的主要活动地区之一。
山西洪洞刘氏:
此洪洞刘氏是山西地区比较古老的刘姓宗族之一。但据康熙五十四年(1754年)洪洞《刘氏宗谱》记载,现在的"洪洞刘氏之先为汉诸王孙,其世次不详矣",因此,该族以明朝人刘祥为可知一世始祖,到康熙年间修谱时已传十三代,到今天大概已传到二十四、五代。
洪洞苏堡刘氏:
此支与上一支同姓不同支。据民国二十一年洪洞《刘氏宗谱》记载,这支洪洞刘氏宗族形成于明朝初年,来源于汝南。明朝初年,刘氏"有老翁同汝南携三子入滋",其中长子刘道韵、二子刘怀翁。此后5个半世纪以来,洪洞苏堡刘氏族大丁繁,枝繁叶茂,而且"自金吾公以诗书科第显,后先辉映,衣冠蝉联甲天下",蔚然而为山西刘氏望族。该族自乾隆时始创修宗谱,此后同治四年、光绪二十三年、二十六年、民国二十一年,均有续修。
山西太原刘氏:
据《太原文存》卷8《刘氏族谱序》记载,太原刘氏形成于明朝,以刘信为开基始祖。刘信,明成化时人。
山西芮城刘氏:
形成于明朝初,以刘敏为开基始祖。该族以"孝悌堂"为堂号。至明嘉靖时,有第7世孙刘良臣,始创修芮城《刘氏家传》,明万历时刘良臣的儿子续修。清康熙时,刘敏第十四世孙也即刘良臣的第七世孙刘士锡,再次重修《芮城刘氏家传》。
山西岳阳(今古县)刘氏:
据清咸丰时手抄本山西岳阳《刘氏宗谱》记载,该支刘氏家族形成于明初,以刘美天为开基始祖。刘美天在洪武年间定居岳阳县金堆里石佛叠,传到第七世时分为四大房,分别居于岳阳县罗家山、弱柳、凌云、邓家山等地。清朝乾隆58年(1793年),四大房始合宗祭祖,创修族谱。现在,这支刘氏家族已传到开基始祖刘美天的第24代。
山西徐沟太常村刘氏:
据民国二十六年手抄本《太常村刘氏系图》记载,该支刘氏形成于明初,开基始祖刘仲礼,明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徐沟太常村。到今天,该支刘氏已传到始祖刘仲礼的第27代。
山西交城刘氏:
据民国末年刘学光编交城《刘氏世谱》记载,这支刘氏家族原籍江南,明朝初年徙居山东省济南恒台县等地,清朝光绪十五年以后,才陆续迁入山西省中南部八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有一支又由屯留迁入交城瓦窑村落籍,此后到今仍居于此。这支家族现在已传到第23左右。据族谱记载,该族历史上较著名的人物有刘麟,曾任直录河间府通判;刘泰华,曾任下德骑尉、候迁守备;刘志通,曾任安徽怀远县丞;刘得洪,任江西浮梁知县,补用知府。
2:1281荀姓一姓生七姓
  荀姓属于常见姓,在我省居第213位,不到一万人。荀氏是以城邑为氏,山西的南部是荀姓人的源头,其来源有二。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公元前11世纪的时候,周公旦大封诸侯,周文王第17子受封于郇(今山西省新绛县),史称郇侯、郇伯。春秋时,郇国为晋国所并,其子孙以原国名“郇”为氏,又有后人去邑旁,加草头为“荀”氏。后人尊郇侯为荀姓始祖。
  第二个来源是春秋时晋国公族叔姬逝敖,受封于荀邑(今山西省新绛县),其后人以邑名“荀”为氏。
  两支荀氏的得姓尽管有先后之别,地方也不在一处,但都是周文王的后裔。可以说两个荀姓其实是一家人。而依照《姓纂》《左传杜预注》等资料的记载,荀氏后来分出旬氏、程氏、知氏、智氏和辅氏,包括产生于荀姓之前的郇姓,连同荀氏一共是七个姓。出现于春秋时代的第二支程氏,认真的追溯起来,实际上和荀氏等六氏是同一个祖先,虽殊途而同源。
  荀姓还有一支在汉朝时改姓孙。这支孙姓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荀子后裔。西汉宣帝名刘询,以同音之故讳荀、郇等字,诏令天下荀、郇等同音字姓改为孙姓。刘询逝后,绝大部分荀姓又改回原姓。但荀子这一支有人并未恢复祖姓,遂成孙姓一支。但孙姓是大姓,来源也极为复杂,如无西汉以前的祖谱印证,不能说是源出山西。
  详说其他六姓
  旬姓是稀有姓,记者在云南的石林曾碰到一个姓旬的导游,她说她也很少见到同姓的,而且也没听说她的老家是旬姓聚集地;程氏是中国大姓,全国约有800万人。郇姓有两个音,一个是xún,一个是huán。huán郇姓本来就比较少见,而xún郇姓更是极为罕见。
  智氏来源于姬逝敖的第三儿子荀首。古代“智”字和“知”字通假,因此知姓和智姓很是混淆过一阵子,后来随着两个字的意义分开而终于姓氏分明,但智氏和知氏其实都是来源于同一祖先。
  辅姓属于罕见姓氏。大多分布在我省的运城、临汾、朔州、忻州以及雁北地区。输姓的创姓祖叫做智果,他认为智伯刚愎自用,一定会灭亡,遂改姓为辅。
  记者在史书《续高僧传》中查到一个法号道胄的僧人。俗家姓辅,祖上曾任上党(今长治)太守。记者通过中华智氏宗亲会联系到几名辅姓人,他们都知道自己的祖上发源于山西的智氏。一个叫做智寒冬的老人说:“辅姓源于智姓,辅、智本为一家。”

:1281                               起源山西姓氏介绍---黎姓
   黎姓 按姓氏人口统计,黎姓居全省第365位,共有1316人。起源于山西的黎姓,出自陶唐氏,是帝尧的后裔。殷时有黎国,在今山西黎城一带。殷商灭亡前,黎国被周文王攻灭。武王克商后,封帝尧之后裔于黎。春秋时,亦狄夺取黎国领地,黎国王族逃往卫国,被安置在卫东二邑(河南范县),以国为氏,是为黎姓。公元前591年,晋景公灭赤狄,请黎国后裔重新定居黎地(山西黎城),成为晋国的一个县邑。
:1281                                  赤氏原来是两家
  赤氏是一个非常少见的姓氏,赤氏的“赤”读音作zǐ,亦可读作chí,但并不读作chì。说起赤姓的来源,笔者接触过的两位赤姓朋友都说该姓是由郝姓去右耳旁而来,是郝姓人家为躲避祸乱改的。但从何时何地而来,他们并不清楚。
  汉姓赤氏来源说起来很有点绕。赤氏有两个来源,但因来源的不同在读音上有所区别。
  赤氏最早的来源为上古时期,距今大约五千多年。黄帝曾孙的帝喾的妃子有娀氏女生下儿子契。帝喾赐契为子氏,又称紫氏、赤氏。其后裔遂有称赤氏者,这一支赤氏的赤姓读音为zǐ。赤契后来被派往滦河以东驻守边疆统治当地的东夷部落—— 有娀氏部落,所以,以zǐ为读音的赤氏发源于河北。
  赤氏的第二个来源和郝氏的来源相同,即来源于太原郝乡。现为太原著名的商业区,山西最大的服装批发集散地郝庄。商纣王的亲弟弟子期在太原郝乡为王,帝乙的后人从此以地名为姓,姓“郝”。到了春秋末期的公元前376年的时候,赵、韩、魏三家分晋,郝氏人家为躲避祸乱,将“郝”字去“邑”改为“赤”字,称赤氏,读音作chí。
  严格地说,赤(zǐ)姓和赤(chí)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姓,只是恰好字形相同罢了。但经过数千年的融和,现在的赤姓都发(chí)音,由于年代久远,赤氏族人以音寻祖,便大都归到太原郝乡一脉。
  少数民族中彝族也有赤氏。彝族在历史上并没有姓氏,实行父子连名制,由父名和子名顺推相连,父亲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儿子名字的第一个字,十代为一轮。但明朝时期彝、汉杂居相处,为便于交往便取汉姓,彝族中的塞赤氏和赤氏两个部落的人遂起赤姓,读音作chí。但严格地说,这支姓仍是彝族姓,而不能算是汉族姓。
  赤氏多居冀、豫两地
  赤氏虽然发源于太原,但太原人并不多,却多见于河北和河南。笔者在山西找到两个赤姓者。一个是山西大同的女士,她说她常常因为自己的姓氏而被人们误认为是少数民族。还有一个是山西五寨人赤向荣,为宁武县五寨工商局下属的一个工商所所长。他们在当地都很少见到同姓者。
  其他省笔者调查的情况为以山西邻省为多。河北省保定安新县姓赤的人非常多,这个县有很多村子都以赤姓人为多。河南西峡的赤富洋跟笔者交流时也说:“我们这里赤姓人很多牞整个家族有几百人。但出了我们这里,就很少见赤姓了。”
  笔者通过史料查出,战国时期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部)为赤氏的族人聚集地,后来赤氏分别向东部和南部迁移,渐渐离开了太原,来到河北、河南两地。但赤氏为何迁出晋阳,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史料能够加以说明
1281                    追溯百家姓氏山西源头——天下眭姓出晋中

                           眭姓起源的两个故事  
  眭读音作suī,眭姓起源在今天的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东冶头镇。巧的是,记者的老家就是东冶头镇,父亲生于斯,长于斯,父辈的许多亲戚都姓眭。
  关于眭姓的起源,父辈们都不是很清楚,只有一个眭姓亲戚告诉我,春秋时东冶头镇这个地方是一个叫做肥子国的小国家,王族姓圭。后来被晋国灭掉,其后裔怕被灭族,遂纷纷加“目”改为眭氏,意在盼望“圭王”。记者查史料《春秋》也印证了这一说法。
  清朝光绪六年版的《元和姓纂》中对眭姓起源记载则又有不同:“眭,赵大夫食采眭邑,因以为氏。”就是说赵国一个大夫的封地就叫做眭,即现在的东治头镇,后来其后代以此为姓。
  但不管哪个故事是真,眭姓起源于东冶头镇确实无疑。所以天下眭姓是一家,皆出于山西省昔阳县东治头镇。
  眭姓竟有多种读法
  记者的父亲说:“虽然眭姓在昔阳县和赞皇县极多,但外地极少见。”父亲参军走出家乡后数十年,从没见到过其他地方的眭姓人。其实眭姓人数虽然不多,却分布很广。据资料显示,眭姓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江西、江苏、重庆、四川、湖南、广西等省市。其中,江苏丹阳市和镇江市,山西昔阳县和河北赞皇县(两地紧紧相邻),为眭姓最大聚居地。
  有趣的是,每个地方对眭的读音都有不同。丹阳人眭彤华告诉记者,说她们那里为“xu”,江西吉安的眭闹开则说他们吉安的眭姓人一直都念“xi”。记者与现在美国的眭子香交流时,她说她的出生地湖南安化也都念“xi”,她认为“xi”是自古以来的正音。因为当初定普通话是以北方话为准,所以字典上就成了suī音。
  再查相关声韵资料,“眭”字的历史读音竟然共有五个。到现在保留四个读音,南方多读为“xi”,唯丹阳为“xu”;北方多读为suī,唯河北赵县读音为“cui”。其中“xi”果然为标准的古音,就是两千五百年前的读法。
  丹阳眭氏考
  眭姓虽然一直不是人丁很旺,但几千年来在史书方志上所记载的有名有姓的眭姓人竟达数百人。其中,仅光绪年间记于《丹阳县志》中的眭姓进士、贡士、举人就有40余名。
1281        百家姓氏山西源头:董姓 养龙者和史官后代
养龙者和史官
  董姓是一个大姓,按姓氏人口统计,董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二十九,在全省第30位,全省董姓人士总数约二十多万人。
  董姓有两个发源之处,都与山西有关。最早的董姓始祖来自于舜时代,距今约4100年。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董父豢龙”的典故,董父为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在川,即今天的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山东定陶遂为董氏最早发源地。但又传说因为龙是圣洁之物,非甘泉不饮,非灵水不憩。董父便在普天下找甘泉,后来在闻喜的凤凰垣和峨嵋岭之间,发现有一条长40华里的大甘泉,是极佳的豢龙圣地,便在此定下居来。这个地方位于今天山西省闻喜县东北方向横跨东镇、礼元两乡镇的40里白水滩。因董父豢龙有功,舜变将白水滩一带“封为董父之国”。董父后人在此世居,以董为姓。至今闻喜仍有“龙乡”之称。白水滩有董泽湖,据说是董父养龙的地方,是当地的一个旅游资源。
  董姓的另一个来源是在距今2600多年的春秋时期出现,是以官职为姓。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被称为“董”。这是晋国对史官独有的称呼,其后人便以董为姓。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这种董姓出自今山西翼城。
  董氏祖谱
  对董氏文化颇有研究的董振民告诉记者,董氏是个比较纯的姓氏,少有人改姓。按照竹木简族谱《董氏族谱》记载和推算,董氏第131世为著名的史官董狐,第155世为董仲舒,第161世是董宣,第162世董永,第163世董卓,第217世董必武,第217世董建华。
  由于董氏纯正,绝大多数董氏都有年代久远的家谱。但可惜的是,在文革中都失散了。山东济南长清县的董远志说:“由于文革的原因家谱丢失,只听老人说我们是从山西大槐树移民来的,是黄河边上的董庄。我是19世。辈序‘长春永远胜世久照吉祥’,我是“远”辈。”
  江西余干县九龙乡润溪村的董先生也是家谱遗失,他说:“听祖辈说最早是董氏三兄弟来到这里定居,发展到现在的上千户人家。我只知道父亲是昆字辈,我是刚字辈,我儿子应该是强字辈。再往下就不知道了,很可惜。”
  不过,江西的董杰义家中幸运的留下了家谱。他说:“我们是唐博士董仁琬一支(唐高宗永徽三年为博士)。他有两个曾孙,其中曾孙董晋在德宗年间两度为相。董晋有四个儿子。另一个曾孙董申官至吏部侍郎,他有三个儿子。我们是皖南董氏一支,这一支大多是董申第二个儿子董全托的二子和三子的后人。”(来源:山西青年报)
2:1281                                  汉文帝的山西情结

  代王刘恒做皇帝共有23年,公元前157年去世,被谥为孝文皇帝。从中国古代史的一般规律来看,王朝建立前期的皇帝们相对来讲是比较有作为的,西汉王朝也不例外。
    西汉王朝是在一个不断动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前的20多年里,先后经历了秦始皇统一天下、秦朝的暴政和楚汉争霸这样的三个大的动荡时期,天下急需修养生息。西汉初建时,刘邦的名臣,如萧何、张良等,也都看到了这一点,并且不断地劝谏刘邦。但是,刘邦在位还不到10年,而且不断进行着消灭异姓封王和抗击匈奴人的战争,未能有系统地履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随后吕后执政,宫廷斗争不止,朝廷之中也不可能全力以赴地实现休养生息。直到汉孝文帝继位以来,天下相对安定,这才能使朝廷从容地休养民生,调整经济。接下来汉景帝在位18年,继续了汉文帝的政策取向,史称“文景之治”,给西汉王朝200多年的统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文帝坚定执行适应时代要求的休养生息政策,与他在山西做代王的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西京杂记》记载,文帝做代王时,在晋阳(在今山西太原)建造了一个“思贤苑”,专门招待天下的贤人。这个思贤苑建筑规模宏大,内部装饰也很讲究,以证明他对贤人的思盼和重视,代王的部下张武和宋昌,很可能就是来自这个“思贤苑”。事实上,对待这两位从山西跟随来的部下,汉文帝予以了特别重用。就在继位的当天晚上,汉文帝即任命宋昌为卫将军,掌管保卫首都的南军和北军;并任命张武为郎中令,负责宫廷的内部事务。此二人一内一外,成为文帝继位初期的左膀右臂。在另外一个场合,当文帝回忆起自己继位的过程时,依然念念不忘从代国跟随来的功臣。文帝说:“当时,大臣诛杀诸吕之后,要迎接我继位,我颇有些狐疑,大家也反对我继位,只有中尉宋昌劝我接受,使我得以有机会保奉宗庙。”不过,在文帝看来,不论是反对还是赞成,大家都是出于忠诚,所以,从代国跟随他来的六个主要大臣,都官至九卿,掌握着朝中大权。
    汉文帝继位以来,天下相对稳定,内乱之少见,非汉高祖在位时可比。这一方面是因为异姓封王绝大部分已经被消灭,另一方面也与文帝的宽松政策有关。汉高祖在世时诸王的反叛,有时是反叛者的政策野心在作怪,有时也与朝廷对他们的不适当猜疑有关。无论如何,文帝在位,由于对内对外的战事稀少,使他能够有时间从容地到各地考察,而出入于山西这块他曾经为王的故地,更是汉文帝经常的选择。
汉文帝继位之初,在对外关系方面,与匈奴的关系依然是头等大事。汉高祖在位时,大臣刘敬力主与匈奴和亲,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吕后主政时,本来想与匈奴开战,将领们不同意,只好再行和亲。文帝即位,继续和亲政策。可到了汉文帝三年(前177)五月,匈奴右贤王侵入陕西和山西北部,汉文帝命令丞相灌婴集结车骑兵85000北击匈奴,匈奴右贤王不敌,退出陕西、山西北部。为了进一步安定这个地区,汉文帝开始巡视北边,回到了晋阳。
    这是汉文帝继位后第一次回到晋阳,并停留了十几天,这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是不同寻常的举动,证明了文帝对故地的留恋。当时的人们都有一种迷信心态,认为发迹的地方、事业开始的地方对于今后的发展有一种神秘的促进作用,所以,文帝对代地怀有特殊感情,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在晋阳,汉文帝首先会见了做代王时的所有旧臣,并根据功劳大小,对他们进行了赏赐。其次,对于代国都城晋阳的居民,则象征性地赏赐了牛肉和美酒,并免除了晋阳和中都(在今山西祁县)两地三年的税赋。根据唐代周密《齐东野语》的说法,西汉早期的租税本来就很轻,在租税很轻的情况下,还要免除晋阳和中都的税赋,更进一步说明了文帝对山西故地的感情。
此后,汉文帝又多次回到代地。有时是直接到来,但更多的时候是去其他地方巡视时,专门绕行到代地。另外,汉文帝有四个儿子,长子是太子,也就是接下来的汉景帝,次子刘武,三子刘参,四子刘胜。文帝即位的第二年,把次子刘武封为代王,三子刘参为太原王。汉文帝把两个儿子封在山西中北部,充分说明了他对自己受封故地的重视。但是,文帝又把原来的代地一分为二,大概也是担心如果一人在山西为王,可能会出乱子。
    在后世,史学家对汉文帝的看法是比较一致的,都认为汉文帝是历史上最能关怀民间疾苦、不劳烦民力的帝王。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汉文帝的日常生活也非常朴素,没有一般帝王的奢华。
    在他去世之前,文帝曾发下遗诏,诏书中说:“万物有生即有死,死是天地的常理,不必过分悲哀。所以,我平生最反对厚葬伤生。我死之后,也不必让全天下人为我举哀。”事实上,在生前给他建造陵墓时,汉文帝要求只用瓦器陪葬,严格禁止使用金银铜器。所有这一切,在中国古代史上恐怕很难找出第二例的。而汉文帝这样做的原因,除了他的个性之外,完全可以说是山西故地朴实的民风对他产生的深刻影响了。
:1281唐姓系承叔虞 源起山西翼城
  关于唐姓家世渊源,《姓纂》一书上面记载得很清楚:“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封唐侯,周成王灭唐,子孙以国为姓。”另外,《姓源》和《姓氏考略》等书,也都异口同声地指出了唐姓是“唐尧之后”。
  帝尧,是帝喾高辛氏的次子,算起来是黄帝轩辕氏的玄孙。他最初被封于陶,后来徙于唐,所以被称为陶唐氏。在公元前2357年,由于其兄帝挚不贤,他就被诸侯拥立为天子,开始以“唐”为国号。
  帝尧以唐为国号,那么他的子孙是什么时候开始以唐为姓的呢?对于这个问题,历来学者的考据结论是这样的:帝尧把天下禅让于虞舜之后,传到夏王孔甲的时候,帝尧的后裔御龙氏封为唐侯,经过殷商一代,到了3000多年前的周武王之时,唐侯起而作乱,而于公元前1106年被武王的儿子成王所灭,把唐国之地改封给其弟唐叔虞,原来帝尧的后裔,则被迁往杜国,并且被降了一级,从侯国变成了伯国。这时候,帝尧的后代也按照当时的习惯,开始有了以唐为姓。
  不过,被周成王所灭的唐国,当时的位置并不在帝尧原来所居的河北省唐县,而已改在今山西省翼城县的南方,这个地方,后来又产生了另外一支唐氏。所以,山西翼城跟天下的唐姓是有着十分密切的渊源。
  这另外的一支唐氏,根据《姓氏考略》和《世本》的记载,是周成王灭唐而将其他改封给唐叔虞之后,唐叔虞的子孙也“以国为氏”,有的就姓了唐。后来,传到唐叔虞的儿子樊父的时候,徙居到晋水之旁,改称为晋,现在山西翼城的唐国之地,也在晋国的掌理范围之内。换言之,当时唐国的名号虽然没有了,但那个地方,仍然是唐叔虞的后代在繁衍,实质上并无不同。
  因此,天下的唐姓,是应该有两个主要来源的,一支是圣君帝尧的后代,一支则自周文王的姬姓。不过,如果再进一步推溯,则两支唐氏根本都是源自黄帝轩辕氏,仅仅是“同根异枝”而已。
  唐姓的出现,不管是出自帝尧的一支,或是源自唐叔的一支,都是在3000年以前的西周初期,所以,从周代开始,这个姓氏就锋芒大露,杰出的人物不绝于史书。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