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6065|回复: 1

郝姓名人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5-14 13:4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姓名人简介

        1、郝晏是先秦时期的盩厔郝姓人,是目前从史料中看到最早的郝姓人,在《新唐书》和《古今姓氏书辩证》等书中均有郝晏的名子,但介绍的很简单,在《新唐书•宰相世系》中只写了六个字“裔孙晏、秦上卿”,其意是说郝晏是郝姓始祖期的裔孙,在秦国任上卿。郝晏在郝氏家谱中亦有介绍,如南朝时期在梁武帝王朝任江夏太守的郝廻所撰《丹阳郝氏源流总序》中称:“秦昭王时,郝晏受封食邑,治理太白山终南大原,乡人感其义于盩厔城东故居建祠焉”综合郝氏家谱资料可知,郝晏生活在战国时期,少年勤奋好学,生性豪犷多智,年轻时周游各国,先在楚国任职,但因仕途发展不合其意,而转仕秦国。郝晏的才能得以充分发展,驰骋秦国政坛数十年,官至上卿。秦昭王(公元前306-250年)在位时,郝晏已年迈。秦昭王念其对秦国的忠心效力和政绩卓著,封其食邑。于是郝晏从秦都回到郝乡故地,居盩厔城东(今陕西省周到县东终南镇),他负责治理太白山终南大原,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因而受到终南大原百姓的拥护,所以“乡人感其义,于盩厔城东故居建祠焉。”此说虽无史证,但我认为说得是可信的。至少也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2.郝瑗是郝晏的孙子,盩厔人。在《新唐书》书中只写了六个字:“晏孙瑗,太原守。”在郝廻所写《丹阳郝氏源流总序》文中也有郝瑗的介绍。廻文曰:“晏公之孙瑗,事汉高祖,为治粟内史,奉命守太原郡。因郡人郭琚献地,遂与太原侯婴筑城,环十里许,辟六门告成,遂家焉,是太原自郝始矣。”由此可知郝瑗在汉高祖时任治粟内史,后调太原郡任太守。当时太原郡治所在晋阳。郝廻说筑太原城是指建晋阳城墙,城建好以后,郝瑗就把家搬到晋阳城落户。从此太原郡始有郝姓人,郝瑗就是太原郡郝氏家族的始祖。林宝所说太原郝乡也是郝瑗搬到晋阳城以后,为郝瑗的裔孙所建。而今太原郝乡已荡然无存,且无太原郝乡遗址的孝古发现。太原郝乡究竟在哪?还有待考证。另据王继祖先生所写《太原历史概述》一文介绍,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北宋第二代皇帝赵光义对北汉凭借晋阳,对垒二十余载,对晋阳人民的反抗深恶痛绝诏废太原城,把晋阳城火烧水灌夷为废墟。从此晋阳古城在三晋大地上消失了。
        3.郝贤,西汉太原人,在《新唐书》中称:“晏孙瑗,太原守,生贤,汉匈奴中郎将”。由此可知,郝贤是郝瑗的儿子。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也有郝贤的记述,称郝贤为“上谷太守四从大将军,捕斩首虏二千余人,以千一百户封贤为众利侯。”郝贤在反匈奴入侵的战斗中立了功而被封为众利侯。
        4.郝廉,字子康,西汉太原人,是郝瑗的裔孙。郝廻撰《丹阳郝氏源流总序》一文中称:“孝文间,廻十八世祖廉公为汉鞠躬尽力,死而后已。汉本始间,太原国相刘公瑾,邑令伏侯升,特请恩表其节于门,“门下孝子”。另据明朝学者方用贤所撰《尚友录》称郝廉“性廉洁,一介不取于人,尝远行于路,每饮水,辄投一钱井中,。过姊家,姊设食,乃暗留金席下而去。”综上所述,郝廉以忠孝两全,为官清廉而闻名于当时,是西汉高士,为当时的人所敬重。
        5.郝昭,太原人,三国魏将军,少年入军为部曲督,镇守河西四十余年,屡建战功为杂号将军。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奉曹真令守陈仓、诸葛亮率数万蜀军来攻打,还使昭的乡人靳详说降,昭不为动而固守,坚守二十余日,救兵至,蜀军乃退,赐爵列候。他在晚年反对厚葬,提倡薄葬。
        6.郝散,匈奴族人,于西晋元康四年(公元294年)五月,在谷远聚众起义,攻打上党(在今山西省襄垣东)诛杀官吏,8月郝散率众降,冯翊都尉杀之。为兄报仇,其弟郝度元又率冯翊、北地马兰羌、卢水胡起义,连破数城,掀起关西各族人民起义,并开西晋末年农民起义之端,加速西晋王朝的灭亡。
        7.郝隆,东晋汲郡人,为征西大将军桓温的南蛮参军。农历7月7日,人们都晒衣裳,惟有郝隆仰卧在庭中,人问之?曰:“晒吾腹中书耳。”郝隆好学,善于应答,掌握蛮语。  
        8.郝廻,润州丹阳人(今安徽省当涂县),在南朝梁国任江夏太守,为政清廉,晚年自丹阳迁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定居。
        9.郝孝德,山东平原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公元613年率数万人起义,攻打章丘,夺取黄河下游以北广大地区,后归瓦岗军,封平原公。他屡建战功,大败王世充,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10.郝处俊(607-681年),唐朝安州安陆人,少年勤奋好学,尤爱《汉书》,崖略暗诵,贞观年间中第进士。累迁吏部侍部,副佐李劫征战高丽有功。高宗时升至宰相,为人正直,品行端正,临事敢言,在帝前议政,必引经据义,甚得高宗信任。时高宗多病,欲让位武则天,处俊直言谏止,因而得罪了武则天。但因处俊操履无玷,无法加害。武后夺权后,借故把处俊的孙子郝象贤杀了。
        11.郝章,汾州人,宋朝著名画家,善画人马。南渡居阆州,年虽80岁,画人骑非常人所及,称绝一时。宋朝是郝姓艺术人才辈出的年代,著名画家有郝澄(句容人)郝士安(太原榆次人)郝处(江南人)郝惠(河东人)郝隆(太原人)郝锐等,还有著名中医郝允(博陵人)。
        12.郝定(?一1216年),山东兖州人,金朝末年山东红袄起义军首领,在泰安举事抗金,连攻克十余县,建立政权称帝,国号汉,年号顺天,后被俘遇害。
        13.郝经(1223—1275年),泽州陵川人(今属山西省)少年家贫,白天以卖柴奉养父母,晚上刻苦读书,为人气节高尚。金亡逃难到河北,居蒙古将领张柔家,得读其藏书,并经张柔推荐给元世祖,世祖问他经国之道,他列举了50条,世祖看了,非常高兴,任他为翰林侍读士,派他出使南宋。南宋劝他投降,他不肯,被贾似道扣留在真州(今江苏仪征),长达16年。在被扣留期间,专心著作,著有《太极演》、《原古录》、《通鉴书法》、《玉衡贞观》和《陵川集》等书。元朝南伐,公元1275年南宋以礼把他送还,北还后病卒,谥文忠。
        14.郝摇旗(?一1664年),又名郝永忠,陕西延安人。本为旗手,故名郝摇旗。他是郝姓第一猛将,初为李自成部将,李白成牺牲后,他与李锦等联明抗清,在湖南、广西屡败清军,1647年取得金州大捷,后转战两湖、四川等地,1663年在攻打四川巫山时被俘,不屈牺牲。    .
        15.郝懿行(1755-1825年),山东栖霞人。是清朝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四年进士,官至户部主事。他淡于荣利,潜心研究学问,尤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肆力著书立说。主要有《尔雅》、《尔雅义疏》、《春秋说略》、《郑氏礼记笺》、《山海征笺疏》、《苟子补注》等书。所著甚丰,学问渊博,深得皇帝尝识。奉旨:“郝懿行所著书,当交南书房翰林阅看。据称郝懿行学问渊博,经术湛深,嘉庆年间海内推重。所著各书精博邃密,足资考证,即著留览。”郝懿行妻子王照圆,也是才女,博涉经史,聪慧过人,著述甚多,主要有《诗说》、《烈女传补注》、《女录》、《女校》等书。
        16.郝梦麟(1898--1938年)河北蒿城人,早年投奉军当兵,1926年归属冯玉祥部当旅长,北伐战争时历任师长、军长,1937年调入四川山洞陆军大学将官班学习,行至重庆,获悉芦沟桥事变,即返回部队要求北上抗日,后奉命率部赴石家庄前线,行前立下遗书,誓死抗日。1938年10月率第九军,参加太原保卫线,任中央兵团长,后为配合友军部队夹击日军,在大白水前线殉国。国家定为抗日烈士,在抗日战争纪念馆有其照片和抗日业绩介绍。
        17.郝振基(1870—1942),河北霸县人,后居玉田,自幼习昆、弋两腔,生净戏皆为其所长。后任戏班教师。1917年到北京,先后参加月和社、荣庆社演出,1939年散班回乡。擅演《棋盘会》、《草诏》,尤善演猴戏《安天会》、《闹天宫》、《花果山》等剧。
        18.郝清玉(1904-1935年)河北正定人,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领导正定农民起义,历任中共正定地委委员,顺直省委常委兼农委书记,保定直属特委书记,曾一度主持顺直省委工作,1931年在天津遭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后牺牲在北平草岚子监狱。
        19.郝树才(1904-1986),陕西延安人,战斗英雄,1935年参加工农红军,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战斗中,曾立特等功四次,大功一次,获战斗英雄称号。1937年在平型关战斗中负伤,1942年在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中,又两次获劳动英雄称号,1954年复员回乡,将复员生产资助金和残废抚恤金捐献给集体。曾任谭石原大队党支部书记。1984年被选为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代表大会代表。是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20.郝庆山(1915—1983),河北定州人,民兵英雄。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定北县民兵连长,定县村党支部书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带领民兵烧炮楼、割电线,开展地道线,打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炸毁火车头8个;炸桥梁、铁路70多次,毙、伤、俘敌军共百余人,缴获**26支、电话机8部。1944年被晋察冀边区授予战斗英雄称号,1945年获劳武英雄称号。1946年出席晋察冀边区劳武英雄大会,1950年出席全国战斗英雄大会。后任定县郝白土农业合作社社长,定县政协付主席。1960年出席全国民兵代表会议,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
        21. 郝 隆:字仕治,晋代人,官荆州刺史桓温的南蛮参军。农历七月七日,人们都在晒衣服,唯有郝隆睡在院中,有人问他为甚麽,他答道:“晒我腹中的书罢了。”
        22. 郝 昭:字伯道,三国时魏国太原人,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四十余年,军民畏服。诸葛亮围困陈仓,昭与之对峙二十余日,亮不克而退,昭因此被赐为爵列侯。他反对厚葬,提倡薄葬,并身体力行。
郝 澄:句容(今属江苏省)人,宋代画家,他所作道释、人马,笔墨清劲而善于设色。
    23. 郝 质:介休(今属山西)人,北宋将领。少年从军,挽强第一。以防御西夏、平贝州贼乱有功,累迁六宅使。其治军严谨,犯者不贷,而犒赏优厚,平时自奉俭约,尤笃于信义。
郝 章:汾州(今山西省汾阳)人,宋代画家,长于画人马,与路皋橐驼、张远山水并称“河东三绝”。
    24.郝 惠: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宋代画家,善山水人物,为燕文费之师。
    25.郝 经:字伯常,顺天(今北京市)人,先世泽州陵川(今属山西省)人,元代名臣、学者、书画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史学家、哲学家。累赠昭文馆大学士、司徒、冀国公。其字画天资高古,取众人之长为己有,故其笔画俊逸,遒劲,无倾侧妖媚之态,为当世之名笔。著有《太极演》、《原古录》、《通鉴书法》、《玉衡贞观》、《陵川集》等。
    26.郝 定:兖州泗水(今属山东省)人,金末山东红袄军首领。曾率军攻克滕、兖、单诸州,莱芜、新泰等10十多个县,建立政权,国号汉,年号顺天。
郝 浴:字冰涤,又字雪海、复阳,号中山,直隶定州人。顺治六年(1649年)举进士,授刑部主事。顺治八年(1651年)改湖广道御史,巡按四川。顺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因忤吴三桂被劾,部议坐死,后从宽谪戍奉天(今之沈阳)。顺治十五年(1658年)五月,徙铁岭,居于南门之右,谪居这里十八年,康熙十四年(1675年)圣祖玄烨廉其冤,以原职召还,复授湖广道御史。在离开铁岭的时候,把自家居室献给铁岭人作为士子读书处,把“致知格物之堂”改称“银冈书院”;把十八年来购置的二百二十五亩土地和城内西南隅的一段地基,献给书院,留为“生徒肄业之资”。当人们来到铁岭“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缅怀周总理的时候,都自然地想起银冈书院的历史和它的创始人郝浴。康熙十九年(1680年)授广西巡抚。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卒于任所。
    27. 郝子廉:太原(今属山西省)人,性廉洁,一介不取于人。尝过姊饭,留十五钱默置席下去。每行饮水,常投一钱于井中。以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太守从大将军击匈奴,功封众利侯。
    28. 郝夫人:晋代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汝南内史王湛之妻。王湛兄嫂钟夫人,出身名门,郝氏不因低贱而低三下四,钟氏也不因富贵而盛气凌人,时人称:“钟夫人之礼,郝夫人之法。”
    29. 郝孝德:平原(今属山东省)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曾聚众数万起义,转战于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30. 郝处俊:安陆(今属湖北省)人,唐贞观进士,累迁吏部侍郎,高宗时官至宰相。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凡他规定的民俗,都很符合道理和实情。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0-5-14 14: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北京出版社总编先生 您好!
我是北京邮电大学的离休人员。最近看到贵社出版的张艳艳编著《百家姓姓氏大典》一书,装帧设计、印刷精美。学习后,觉得美中不足的一点,就是该书对郝姓起源的论述值得商榷,尚欠准确、可靠,对此有点不同看法,仅供参考,具体意见如下:
1我对“编著”感兴趣,我认为写编著是比较客观的,编著是既要引用古人的论述和当**古的发现,又要进行研究比较姓氏学问的结果。古老的姓氏有几千年的历史,不引用古人的论述,你怎么知道?如果没有考古发现,你比古人知道的还多,真是神仙了,不是神仙,就可能是在编瞎话。但是姓氏著作不能是仅仅抄书的结果,抄书的忌讳是,不研究其内容真伪、不管对错就抄,抄了就容易上当,好像是规律。如2003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张岂之作序,唐群著《郝》姓专著,作者不研究姓氏历史,不研究何谓著?不看古代姓氏原著,不看晋陕省县地方志,不看家谱,就知道3000多年前的郝姓起源,真是神了。但是一核对就漏馅了,实际唐先生写的汉族郝姓起源全是抄的当代姓氏著作作者发明的郝姓起源之说。张艳艳与唐群所述内容雷同。他们可能工作太忙了,或者被评职称所逼,匆忙抄书所致,情有可原,但要实事求是为好。
2关于帝乙封子之说,作者说有关郝姓起源的论述是根据南宋郑樵、章定的著作而写的,但是对照可知,作者连一本原著也未看过。所以其内容,根本不是作者的原义。仅举一例,南宋郑樵撰《通志》氏族略中称:“郝氏,出于赫胥氏,太昊氏之佐也。殷帝乙时,有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郑樵告诉我们,郝姓出自赫胥氏(一称郝省氏),商王帝乙在位期间,赫胥氏的裔孙期封在郝乡,期的裔孙因以郝乡地名而姓了郝,从此汉族有了郝姓。从郑樵的论述中怎么能看出期是帝乙的儿子呢?其中“殷帝乙时”只表示郝姓得姓时间,无他义。那么“帝乙封子”之说又是怎么来的呢?那是《通志》出版800多年以后,1974年台湾黎明文化事业公司出版彭桂芳著《五百年前是一家》一书中,彭先生对《通志》的原文又删又改而变成:“商帝乙封子期于太原郡郝乡,因以为氏。”彭先生怕人们看不懂而译成“郝姓的得姓,是在殷商的第27代天子帝乙之时,帝乙于公元前1191年即位之后,把他的儿子期封于今山西太原的郝乡,后来期的子孙,就以国为氏。我国的郝姓也自此出现。”才牵强附会发明了“帝乙封子”之说。彭先生可以不同意甚至反对郑樵的论述,但是采取这种篡改古人论述的手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他不仅篡改了郑樵的原意,而且改掉了一个作者的诚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赫胥氏的裔孙期是远古风姓一支的后裔,而帝乙则是远古子姓的后裔。期和帝乙不仅500年前不是一家人,而且在3000年前就不是一家人,怎么期就成了帝乙的儿子呢?这完全是彭先生发明的,这也完全是彭先生为其“500年前是一家”的立论而编造的“根据”,所以不足为信。彭先生也不是第一发明人,因为早在元朝《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一书的作者(未写作者姓名,称之无名氏好了)就采用篡改前人的论述而杜撰帝乙王子期之说,不过元朝无名氏比彭先生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不写自己姓名,使你不知道他是谁。他引用前人的论述不说出处,删改前人的论述不讲理由,制造混乱,还能获取专利。如果彭先生看过《排韵增广事类氏族大全》就好了,说引用此书就容易多了,就不用去又删又改《通志》了。彭先生的著作在大陆出版后,大陆的不少姓氏著作的作者,甚至北京市研究历代帝王历史的帝王庙管理处举办的百家姓展览,不辩真伪,就采用帝乙封子之说。帝王庙管理处比彭桂芳先生高明之处是只抄结论(帝乙封子)不说根据(引用《通志》)。另外,彭先生说殷商27代(一说29代、又说30代,到底是多少代?可能是我国对“代”的定义不严密所致,弟弟接哥哥的班,算一代还是算二代?专家也算不清楚吧?)天子帝乙有一个叫期的儿子?经查古代史、古代姓氏文献就是查不到帝乙有一个叫期或叫子期的儿子,也是佐证。此外,查一下历史上有无子期这个人呢,也可以佐证。经查宋朝邓名世撰《古今姓氏书辨证》称:“子期:出自芈姓,楚平王子结,字子期,为大司马。白公胜作难,杀子期于朝,后世以字为氏。”由此可知历史上确有子期这个人,但他不是帝乙的儿子,也不是郝姓是得姓始祖。综上所述,帝乙封子之说是不能成立的。
3关于郝姓出自复姓的问题,作者说是根据《新唐书》编写。但是北宋欧阳修撰《新唐书》的原文是:“郝氏出自郝省氏,太昊氏之佐也。商帝乙之世,裔孙期封于太原郝乡,因以为氏。”对照原文可知他们改得太离谱了,也证明作者确未看过《新唐书》的原文。其实欧阳修、郑樵、章定所写郝姓起源论述都是源自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关于郝姓起源的论述,都没有说过郝骨氏,不涉及复姓问题。所谓复姓郝骨氏,是南宋罗泌撰《路史》一书中写过郝骨氏,而作者张冠李戴,按在欧阳修的头上。另外,作者称:“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者,为太昊(伏羲氏)之臣,”不知有何历史文献根据?据我目前所能看到的古代姓氏文献,好像郝姓与炎帝神农氏毫无关系,因为郝姓是远古风姓的一个分支,而炎帝则为远古姜姓,风姓与姜姓,不仅500年前不是一家人,而且可能5000年前也不是一家人。这是否作者想证明郝姓也是炎黄子孙?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论证的,其实我认为“炎黄子孙”的说法就是不科学的,似有数典忘祖之嫌?还不如说“盘古子孙”呢,有的学者称中华儿女为“华夏子孙”是比较科学的。同时作者把炎帝和太昊伏羲说成同代的人,好像神话传说也没有这样写过吧。太昊、伏羲是不是一个人,也有不同看法。可能是我少见多怪,不过中国远古历史是一笔糊涂账,三皇五帝的多种说法,那个说法为准,谁说的清楚?天晓得。再说夏商周吧,国家实施“夏商周断代工程”,化了上千万,集中数百名专家,采用最新科学技术手段,用了五年时间的科研成果,好像还不能完全得出最后的结论,只是阶段性成果,还有不同看法。断代为什么怎么难?在我这个外行人看来,可能是因为一些人的杜撰发明所致,后人总想比前人知道的多,制造混乱,而造成众说纷纭。不信请看,据夏商周断代工程报道,仅武王伐纣的时间就有40多种说法,这些杜撰发明者为后人制造了多少麻烦啊!浪费了多少纳税人的钱啊,说远了,不啰嗦了。所谓复姓问题,也不是唐群、张艳艳的发明,他们只是抄了杜撰之说。因为早就有人发明此说,看到较早的是延边大学出版社出版徐寒主编《姓氏千年大寻踪》有此说法,至于徐寒先生是不是第一发明人,尚未考证清楚。
4作者在文中还引用了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和北宋《广韵》两书,可惜的引用的均不准确,是否还是抄的二手货,不得而知,至少是抄书都抄错了。《说文解字》有多个版本,有小徐本、大徐本等等,但就未见到作者所写的版本。现将原文摘录,供作者参考:
《说文解字》;“郝,右扶风鄠乡、盩厔县,从邑,赤声。呼各切。”(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223册195页)
清朝段玉裁注《说文解字》略去注释,原文是:“郝 右扶风鄠、盩厔乡,从邑,赤声。”(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续修四库全书》205册629页)
《广韻》:“郝 姓也,殷帝乙时,有子期封太原郝乡,后因氏焉。”(见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文渊阁四库全书》236册203页)
5关于姓氏图腾问题,我不懂姓氏图腾问题,但是几年来我查阅古代姓氏文献,还未看到过有关郝姓图腾的论述。好像古代姓氏学者也都不知道郝氏图腾,可是郝姓得姓3000多年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北京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大有先生著《寻根万年中华》一书中有郝氏图腾之说,可惜作者没有告诉我们郝氏图腾之说是他的考古发现,还是有何历史文献的根据。书中说王大有先生是“综合型学者,集美术家,图腾文化学者,文化人类学者,历史学家----”并说“涉及文献学、考古学、图腾学,古文字学、历史地理地名学、天文学等多个领域。”北大真有人才,王大有先生确是天才,他比司马迁知道的多多了,他知道“400万年人种根系,5万年文化根基----,能寻万年以前的根。但是可惜的是,王先生只顾研究一万年前的根了,好像知道远的不知道近的,也可能对得姓3000多年的郝姓的根不感兴趣,对照比较可知王先生也确实没有看过古代姓氏谱谍文献中关于郝姓起源的论述,所以王先生说的郝姓起源的论述,就造成了古人不知道的,他知道,而古人知道的,他又不知道。所以他在郝姓寻根中仅仅写了几十个字确有重大发明创新,除了郝姓图腾之说,他还为汉族郝姓发现一个新祖宗——“郝子期(商)”。为了查明郝姓的新祖宗,我在人民大学图书馆线装室同志的帮助下,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查阅了《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辑刊》、《四库禁燬丛刊》和有关历代人名索引资料、地方志、家谱、工具书等书中的郝姓人,复印和摘录了800多郝姓人的资料(民国以前的),可就是查不到郝子期,古代姓氏学者都不知道郝子期。估计又是王先生的考古发明。我感谢王大有先生“逼”我查了不少书。后来又查阅当代姓氏著作中的郝姓人名才发现,古代姓氏学者不知道的郝子期,殷商之世绝对没有的郝子期,而当代数位姓氏著作的作者都知道郝子期,真神了!但是谁抄谁的,谁是第一发明人,我就说不清楚了。不啰嗦了。郝氏图腾之说作者可能抄自王大有先生的发明?估计再过一万年能否查到郝氏图腾之说的历史文献根据,我是怀疑的。
6关于郝姓郡望问题,除了作者所说的太原、京兆以外,还有安陆也是郝姓郡望。因为安陆郝姓出了一个宰相,就是唐朝高宗时的宰相(中书令)郝处俊。《新唐书》《旧唐书》均有传记。史学家对他的为人和政绩倍加赞许。
7作者所写其他内容尚有斟酌之处,就不啰嗦了。作者所写郝姓起源的论述,在其之前至少有数人都是这样抄来抄去的。是不是我对贵社和张艳艳同志的要求过于苛刻,对不起,请原谅。我想研究学问,著书立说,就应该实事求是,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另外作为首都的居民,我真诚希望北京出版社的出版物更可靠、更准确一些。希望贵社出版的姓氏著作真实反映姓氏历史。因为只有尊重历史,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正确弘扬中华姓氏文化,否则就有可能制造混乱,制造麻烦,为后人制造郝姓考古课题,为后人增加不必要的姓氏考古成本。更可怕的是,把杜撰的郝姓历史重复10遍20遍就变成正史,假的变成真的,令人费解。但是,这就是当今姓氏文化的现实。真被800年前南宋著名学者洪迈所言中,他说:“姓氏之书大抵多谬误,如唐《贞观氏族志》,今已亡其本。《元和姓纂》诞妄最多。国朝所修《姓源韵谱》,尤为可笑。”又说”姓氏所出,后世茫不可考,不过证以史传,然要为难晓。”(见洪迈撰《容斋随笔》)所以他得出“姓氏不可考”的结论。姓氏著作的现实,说明郝姓可考吗?我也是怀疑的。我是学习无线电通信工程的,无线电工程讲究准确可靠,否则无法实现通信,你敢杜撰发明,一试验就全露馅了。而姓氏历史无法试验,所以姓氏历史领域发明颇多。这好像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应用学科最大的区别。但是我对于这一现象难以理解,为此去年我写了两篇短文,罗列比较了古今姓氏著作中关于郝姓起源论述的各种说法。发至郝氏宗亲网站长审阅,但是只发表了拙文《郝姓起源初探》。而《“姓氏不可考”读后感》未予上网。
8作者在书中引用了不少古代姓氏、历史文献,建议作者再版时都把原著再看一下,再做些核对。如书中183页称“盘古氏(即伏羲氏)”,322页“伏羲又叫神农氏”的说法可靠否?请再核对一下此说法的根据。最好在书后能列出参考书目录、作者、版本。
9 建议贵社设置与读者联系的电话,并在出版书籍上注明电话号码,方便读者与贵社的联系。可否告诉读者与作者的联系方法。上述意见,本想与作者直接联系,当面请教,交流信息,探讨汉族郝姓起源的相关问题。但不知作者的信址,只好麻烦您了。但是如果作者年轻,就算了,以免影响其著书立说的积极姓,能否转告,请您慎重斟酌。
10本人是学无线电通信工程专业的,对姓氏谱谍学是门外汉。为山东省莱州市郝氏家族寻根,70岁从零开始学习古今姓氏著作,学习了八年,结果连一个汉族郝姓起源也未完全搞明白,而且有越学越糊涂的感觉,可能是老糊涂了,所以上述意见定有不当之词、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等待您和作者对我的批评帮助,谢谢!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