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6078|回复: 2

郝贤是匈奴人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9-4 09: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贤是匈奴人吗?   
“郝贤亦不失为匈奴人”一句是出自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陈连庆著《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姓氏研究》一书的结论,这一句应该是陈先生发明的专利,因为古代文献中找不到这样的说法。所以我认为陈先生的这句结论值得商榷。首先说明一点,我不懂得少数民族姓氏问题,几年来,为了想知道汉族郝姓起源,看了一点古今姓氏著作、郝氏家谱资料、郝氏相关的晋陕地方志(省县)和通史等书籍,我看书的习惯是只看郝字相关的内容,别的不看,故下面的讨论仅对陈先生关于郝姓的论述有一点不同意见。从学习《史记》和家谱中使我知道郝贤是汉族郝姓人,不是匈奴人。我说几点理由,敬请陈先生斧正。
1 《史记》告诉我郝贤是汉族人,不是匈奴人,郝贤是第一个上《史记》的汉族郝姓人,可以说是汉族郝姓人的知名人士,他是西汉上谷太守,又是众利侯。郝贤与司马迁是同朝人,2000年前西汉司马迁撰《史记》的两卷中均提到郝贤。其中《史记》卷20中详细介绍建元以来侯者的情况,陈先生感兴趣少数民族的侯者的族属均有说明,侯者中不仅有匈奴人,还有南越人、朝鲜人一看便知,卫青、霍去病和郝贤均不注明族属者皆为汉族人,这好像是常识。请陈先生仔细看看《史记》就知道了。现在我们讨论一下陈先生说郝贤是匈奴人的根据可靠吗?他说因为卫青、霍去病部下有匈奴降将,所以“郝贤亦不失为匈奴人”。陈先生不知道降将中还有朝鲜人,要知道又可能说“郝贤亦不失为朝鲜人”呢,猜想就没有准吗。不知他为什么非要开除郝贤的汉族族籍,令人费解。恕我直言,我觉得陈先生采用猜想进行研究的思想方法实在是不可取的。这种研究方法不仅研究不好少数民族姓氏起源的,而且有可能是在制造新的“姓氏不可考”。
2郝贤也不是卫青、霍去病的部下,而是上谷郡的太守。《史记》卷20和卷111中均称郝贤是上谷太守,是上谷郡的一把手,也是相当一级的地方干部,地方干部不归军队管理,这也是常识吧。而且卫青在京城,郝贤在上谷,两者相距千里之遥,怎当部下。另外,从司马迁写的“上谷太守郝贤四从大将军击匈奴”的四从两字,是否可以看出郝贤与卫青也不是直属关系。如果郝贤是卫青的部下,就没有四从的问题,而是一从到底。不知理解对否?
3我想和陈先生讨论一下什么是姓氏研究问题,也就是说姓氏研究是研究什么的?我没有查到姓氏研究的定义,但是我从学习古今姓氏著作、家谱中,特别学习唐朝林宝撰《元和姓纂》一书感悟到,所谓研究汉族姓氏起源,就是研究一个汉族姓氏的发生发展,也就是说要研究这个姓是怎么起源的,又是怎么演变的,还要具体研究构成姓氏起源的诸多要素,如要知道这一姓氏的得姓时间;得姓的发源地,要知道这个姓氏远祖是谁,得姓始祖是谁,还要知道他有无古姓等要素,这是研究姓氏起源的重点。当然研究他的郡望、堂号,知道这一姓氏迁徙、分布情况,也有利于了解这一姓氏,但这不是重点。如果这一姓氏起源是多元的,还要研究每一个起源的具体情况。另外,我想要研究一个少数民族的姓氏可能就更复杂了,首先要知道这一民族的历史,他的姓氏结构是怎样的?同时要了解这个民族有没有姓氏之说,有的民族就没有姓氏,那你研究个啥?有的氏姓无常,就是有的民族有姓氏,其中有的改为汉族姓氏情况亦是异常复杂的,这不是仅仅看两本《后汉书》、《晋书》就能得出正确结论来的。否则就容易闹出笑话来。我就闹出过笑话,20多年前学军,学校派我带藏族班(为了培养藏族邮电技术干部,北京邮电学院办的特别班),开始一次排队,学生普扎多站错队,我就喊:“小普过来”,他没有反应,我就改喊普扎多过来,他就马上过来。后来他告诉我他没有姓,不姓普,普扎多是他的名字。我是用汉族姓氏来套藏族姓氏所以就闹出笑话来。所以我认为研究少数民族姓氏是非常难的。我猜想一个人用一辈子的时间能把中国少数民族的姓氏起源研究清楚,就是一个伟大的姓氏学者。如果连古今姓氏著作、家谱资料、地方志、地方通史也没有看过就研究少数民族姓氏,那就更难说清楚。不能把从史书上抄了几段少数民族改为汉族姓氏后的迁徙、分布情况就认为是研究少数民族姓氏了,更不能将汉族的某人说成少数民族就算研究少数民族的姓氏了。我认为这些问题都是值得商榷的。
4关于唐朝太常博士林宝撰《元和姓纂》有关汉族郝姓起源的论述的评价问题,陈先生说“此论不足置信”一句话就全部否定林宝的论述是不对的,至少是不实事求是的。也可以看出陈先生还不知道汉族郝姓起源的历史。我认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姓氏,首先得知道汉族姓氏的基本情况,是有利于少数民族姓氏的研究的,连汉族姓氏起源都不知道,就研究少数民族姓氏起源问题,就容易出毛病。陈先生“此论不足置信”的论断可能于此有关。对前人的论述可以提出质疑的,但是必须分析研究,比较考证,说话要有根有据,不能胡批,不能把研究少数民族姓氏的“胡姓考”变成胡考。学习过古今姓氏著作、家谱资料的人,都知道唐朝林宝研究姓氏的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其成就之一是他为后人保留了大量古代姓氏资料。这也是他的最大功绩,姓氏学界称林宝为谱学大家是当之无愧的。当然人无完人,不可否认《元和姓纂》中也有考证不足的问题,但是此乃贤人之过。我学习中就发现林宝关于汉族郝姓起源的论述就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林宝说:“郝,出于郝省氏,太昊氏之佐也。帝乙时,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而其中的“子期封太原郝乡”一句就值得研究研究。其中有两点,一是子期如何解读,后人就有分歧,北宋著名学者欧阳修在《新唐书》关于汉族郝姓起源的论述中,把子期解读为裔孙期,即郝省氏的裔孙叫期,而南宋谱学大家郑樵撰《通志》中则将子期解读为汉族郝姓始祖的名字。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分歧可能与林宝说的太简略有关。二是太原郝乡问题,林宝之前均称盩厔郝乡是汉族郝姓的发源地,就是郝字的字源也是源自盩厔郝乡的乡名(见东汉许慎撰《说文解字》一书)。他为什么改为太原郝乡呢?林宝没有说明修改的理由也是不应该的。林宝书中存在问题也有客观原因,正如清朝著名学者《四库全书》总纂纪昀所说:“宝以二十旬而成书,援引间有讹谬。且当矜尚门第之时,各据其谍所陈,附会攀援,均所不免。观《白居易集》自叙家世,以白乙丙为祖,而云出白公胜,颠倒时代,悖谬显然,其他可知。洪迈《容斋随笔》称《元和姓纂》诞妄最多,盖有由也。然于唐人世系,则详且核矣。”我认为纪昀的评价是公平的。从纪昀的评价中还可以看到姓氏研究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不能马虎。一马虎就出笑话。纪昀说的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家世就写出笑话来,我查了白氏起源资料,白居易不仅把祖宗搞颠倒了,而且白乙丙和白公胜根本不是一家人,是两个不同血缘的白氏。没有考证,仅是抄说而已。
5陈先生为了证明自己高见还引用了姚薇元先生一段话来证明,我长期在高校工作,对于一位故去高校的老师,我本不应该说什么。但是陈先生说道姚先生“所论颇为入微”,所以我就想学学姚先生如何“所论颇为入微”的。为了研究汉族郝姓的起源,我拜读过姚先生关于郝姓起源的论述。但是我学习以后,就是看不出来姚先生研究的乌丸族、诸胡、南蛮中郝氏是怎么起源的,也看不出这些少数民族郝姓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就是这些少数民族怎么改为郝姓的也看不出来,总之横竖都看不出姚先生研究的“入微”之处。仅仅看到说这些少数民族郝姓的迁徙、分布情况。甚至连迁徙、分布情况也未说清楚,仅举乌丸郝旦为例说明,起源于乌桓山的乌丸族是有自己的姓氏的,如薄奚、渴烛浑、莫那娄、叱罗、库傉官等姓氏,还有改姓的乌丸王氏、刘氏、张氏、郝氏等。乌丸族的姓氏如何改为汉族郝姓的,姚先生不告诉我们。就说郝旦吧,他是何时、、何地、何因改为郝姓的?他从那里来,来干什么,住在何处?都不知道。东汉用重金招乌丸郝旦率众来太原郡,是为了让他们守卫太原郡北部边境的。东汉时太原郡有16个县。太原郡首府是晋阳县,当时还没有太原县,史书未说郝旦住在那个县,你知道吗?故其称“太原郝氏”是不准确的,要说也只能说“东汉时郝旦是太原郡某县乌丸族郝姓始迁祖”而已。郝旦等人是否长期住在太原郡某县也是未知数。另外,被陈先生称之“所论颇为入微”的姚先生的论述中,我发现了两个值得商榷的问题,一是姚先生连林宝研究的族属未搞明白,就指责林宝为什么不列举“诸胡酋,竟无一提及。”我以为这种指责是毫无道理的,因为林宝研究的汉族郝姓起源的,而非要把胡酋也列举上,那不乱套了,难道胡酋都是郝省氏的后裔,这是没有根据的吧。二是指责唐朝林宝拍马屁,姚先生说:“盖郝氏在汉既多勋贵,在唐尤为相门望族,姓氏诸书原本家状,自不免讳饰挂漏耳。”其说郝氏有大官,林宝就拍马屁,所以汉族郝氏起源就“讳饰挂漏耳。”学术研究应该实话实说嘛,如果姚先生看出林宝的论述中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指出来,而不是让读者去猜想。陈、姚两位先生所论颇有创新,一个用猜想来研究姓氏,一个让读者去猜想,确实是高。另外,依我看林宝也拍不上郝姓大官的马屁。因为汉族郝姓人中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大官就是唐朝宰相郝处俊,而郝处俊当宰相时,林宝还未出生呢,郝处俊死了130多年,,林宝才写的,《元和姓纂》,林宝是位才子,他不至于傻到去拍死人的马屁。另外郝处俊直谏皇帝反对逊位武后,因而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千方百计要治郝处俊的罪,谁还敢拍郝处俊的马屁。况且郝处俊的为人正直,廉洁奉公,敢于直谏深得皇帝的信任和大臣们的称赞。新旧唐书均予高度评价,就是那个为了想当皇后、皇帝而失去人性的,杀害亲生子女和孙子的武则天,想治郝处俊的罪也未能找到一点把柄,处俊的致命的缺点就是不会拍马屁,失去人性的武则天再蠢,也不敢因不会拍马屁来治罪,后来郝处俊去世后,武则天采取卑鄙的手段,借口杀害了他的孙子郝象贤,扒了郝处俊及其子的坟墓。武则天太恶毒了。最后借用中华书局编辑部写的出版说明来评价姚先生的大作,原文是:“该书并没有对见于这一时期史籍的少数民族姓氏逐一考定其源流,所考个别姓氏亦未能尽收史实详加举证,个别结论也还值得商榷。”我认为出版说明真是“所论颇为入微”。
6关于《史记》写了几个郝姓人的问题。我学习郝氏家谱中说有三个郝姓人,即郝贤、郝约、郝军三人。而台湾60余位教授翻译的《白话史记》(见湖南岳麓出版社出版有此书)书中,却把郝约译成赵郝,将郝军译成贲郝,有的人名词典也如此说。这样翻译的《史记》上就只有一个郝姓人了。另外,清朝《康熙字典》中郝姓人写有郝约,加上郝贤,就算是两个郝姓人了。也就是说《史记》上郝姓人有三种解读:一是三个郝姓人:二是两个郝姓人:三是一个郝姓人,那个说法对呢?我是相信家谱说的,即《史记》中有三个郝姓人。为什么差别如此大呢?我也说不明白?是不是可以说中华历史姓氏文化的可靠性、准确性差点。
你知道郝约、郝军吗?我看到的家谱称郝约是山西省平定县人,郝军是河北省真定县人,后迁徙河南安阳,战死在开封。请山西、河北、河南的郝氏宗亲查一查你家的家谱有无记载,是怎么记载的,请你写出来告诉我们,谢谢!
7关于郝姓起源的问题。汉族郝姓起源仅是中华郝姓起源的一部分。根据我的学习总结,大中华郝姓有四个源头(详见绌文《郝姓起源初探》),即有:
(1) 以郝省氏后裔期为始祖的汉族郝姓,发源地是盩厔郝乡(今户县郝村),得姓于殷商帝乙之世,,距今3000多年了;
(2)汉族其他姓氏因某种原因,而改姓郝的,从而构成一支与郝姓血缘无关的另一源流;
(3中华郝姓大家庭中,有不少少数民族有姓郝的,已知道有蒙、满、回、土家、锡伯、苗、彝族等(不全)有郝姓人,他们是构成中华郝姓人的一大源流;
(4)源自来华定居外国人中的郝姓人,这里指的是元朝著名政治家赛典赤 瞻思丁 乌马儿(是布哈拉人,今乌兹别克共和国)的一支姓郝的后裔。
这里所说四个源头,仅是我学习的总结,非常粗线条的,特别少数民族郝姓问题仅是抄书而已,具体我说不清楚,有的知道是改汉族郝姓的,是不是都这样,也不知道。同时由于外行,年纪大,眼神也不好,有可能看错了。希望专家指正。
8综上所述,我认为陈连庆先生称“郝贤亦不失为匈奴人”仅是猜想,是没有历史根据的。希望陈先生再研究研究,找出更可靠的证据来证明您的结论。也希望陈先生礼尚往来,真诚希望陈先生也指出我那些话是说错了,希望不吝指教,以便继续学习提高,谢谢!批评意见请寄北京邮电大学18432信箱 邮编100876,或发wx9988@hotmil.com 谢谢
                             北京  郝火河  2010-年9-月4日初稿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0-9-4 1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10-9-4 10: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研究历史的?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