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119|回复: 1

双合盛创始人和民族实业家郝升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5 20: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郝升堂,爱国商人,实业家。北京双合盛啤酒厂创始人。郝升堂原是山东掖县平里店柳行村人,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闯关东去了东北,后来在海参崴打工挣到了钱,就在哈尔滨与张廷阁合作开办双合盛面粉厂,因此在哈尔滨接触到了电车和啤酒。1915年郝升堂来到北京想办电车公司,但是未获*政*府*批准,于是就开办了双合盛啤酒厂,厂址在今广安门火车站北边的手帕口南街,因为是与张廷阁二人合作,所以厂名叫双合盛。

所处时代:近代(清末、民国、新中国)。出生地:山东掖县柳行村(今莱州市)。逝世日期:1954年。

           主要成就

爱国侨商、著名实业家、双合盛啤酒厂创始人本名郝升堂北京人对啤酒,一贯是情有独钟且青睐有加的。从上世纪70年代末,人们拎着暖瓶排着长队抢购散啤的大场面,到如今随处可见"啤酒肉串侃大山"的市井小素描,喝啤酒早已成为京城百姓的一种生活方式。细数北京的地方啤酒品牌,除了"燕京"和"北京"以外,稍微上岁数的人必然会提起另一个响当当的名字——双合盛五星啤酒,只是这个名字早已消失多年,难觅其踪。

双合盛五星啤酒如何起家?其间经历了哪些曲折往事?后又因何淡出人们的视线?咱们可以边喝边聊。

郝升堂兄弟二人白手起家北京市西城区西交民巷(原名南半壁街),西临北新华街,东临前细瓦胡同,有一处大门口挂着"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的大宅子。

据考证,院中山石及大量匾额、汉白玉栏杆、石狮甚至花盆均来自圆明园遗址,向人们暗示着昔日主人的显赫身份。这位主人,就是北京的第一家啤酒私营企业,双合盛五星啤酒厂的创始人郝升堂。

郝升堂,山东掖县平里店柳行村人。清光绪年间,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政*府*却依然坚持民族等级与隔离制度,颁布禁关令,以山海关为界,严禁汉人进入东北所谓的"龙兴之地"垦殖。大批山东、河北、山西、河南以及皖北、苏北等地的百姓为了谋生,冒着被惩罚的危险"闯"入关东。清末,因沙俄侵略东北,清*政*府*才于1860年在关东局部地区弛禁放荒,至1897年后全部开禁,到1910年,关东人口超1800万,而郝升堂正是那段时期"闯关东"大军中的一员。

郝升堂为了生计,郝升堂先被俄国人带到西伯利亚的金矿上作苦力,后又到海参崴火车站里当搬运工,期间,郝升堂认识了同乡张庭阁。张庭阁在海参崴经营菜床子生意,与郝升堂一见如故,二人遂义结金兰。1889年,兄弟二人拿出多年积蓄,在海参崴开了一家小杂货铺,铺子立号"双合盛",取"双人合作,财源茂盛"之义。由于兄弟俩精明能干,经过一段苦心经营后,杂货铺的买卖很快便兴隆起来,并在海参崴、黑河、哈尔滨等地设立了分店。张庭阁同德国、英国、俄国的厂商签订了长期购货合同,还派人员去欧洲、日本、东南亚各国和香港地区直接采购,仅仅几年,"双合盛"便成为当地最大的百货商店。借酒之势一飞冲天1911年秋,满清*政*府*倒台,一些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

郝升堂与张庭阁在长期的经商过程中,接触了不少国外的新思想和新事物,也萌生了兴办实业的想法。张庭阁一心想办个电车公司,郝升堂则想开个啤酒厂。于是,他们花费几年时间,逐渐抽回了"双合盛"在海参崴等地的资金,开始着手兴办实业。在得知电车公司没有得到批准之后,张庭阁便一心协助郝升堂完成他们的啤酒厂项目。1914年,经一朋友介绍,兄弟二人购买了位于北平(今北京)广安门外南观音寺11号,一家瑞士人开设的啤酒汽水厂,取名"双合盛五星啤酒汽水厂",这是"双合盛"由商转工的第一家工厂。在管理上,兄弟俩决定分工,由郝升堂迁京直接经营,张庭阁则驻守东北,照看"双合盛"的其他生意。

双合盛啤酒厂于1915年正式投产并初具规模。创办初期,工厂设有总厂和2个分厂,糖化室1所、烤原料设备1所及酒窖2处,后扩充酒窖8处,主要生产"五星牌"啤酒和汽水。由于生产能力不足,汽水的生产很快便为啤酒让了路。郝升堂极为重视酒品质量,选用水质轻、味甘甜的京西玉泉山清宫御用泉水;制酒所用粮食,也选自浙江、河北等地颗粒饱满、皮薄、有鲜味的优质大麦;制酒所用酒花由捷克进口,酵母由丹麦进口。郝升堂高薪聘请了捷克啤酒专家尧希夫格拉为总技师,每批酒在灌装之前,尧希夫格拉都要亲口品尝;每个生产环节更是有人严控质量,合格后才能灌装。因此,双合盛五星啤酒口感醇厚,沙口感强,具有浓郁的麦芽香味,当年便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金奖,这也是中国人自己生产的啤酒第一次在国际评比中获得的奖项,也是最高奖项。为了增加销量,郝升堂想尽各种办法推销,在国内外均设立了代销处。至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双合盛五星啤酒厂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时期,职工人数达到500多人,啤酒年产量3000余吨,行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的48个销售点,并远销港澳及东南亚等地。

郝升堂借着五星啤酒大卖的可观利润,"双合盛"又在哈尔滨和双城堡办起了面粉厂和制油厂。1920年,"双合盛"在哈尔滨圈儿河附近购买了土地,投资兴建了一座全部采用德国机器设备的大型机械制革厂,转年正式动工投产。随着"双合盛"在哈尔滨的实力不断增强,1924年,北洋军阀张作霖看中了"双合盛"雄厚的资金,下令强迫"双合盛"出资购买俄国人的江轮。出于无奈,张庭阁只好照办,但阴错阳差之下,却从中获利颇丰,张庭阁又先后开办了奉天航业公司、兴记航业公司。1925年,张庭阁出任"双合盛"总经理,到1927年,"双合盛"的总资本已有182万现大洋,不折不扣地成为了哈尔滨实力最雄厚的民族资本家财团。

峥嵘岁月几经沉浮1930年,一场原因不明的大火吞噬了双合盛制革厂;1932年,重新修缮的制革厂刚准备复工,不料松花江江堤决口,制革厂由于地势低,厂内又是汪洋一片,直到1935年才恢复生产。除了天灾,还有**,1931年的"9·18事变",1932年哈尔滨沦陷,在日伪的残酷统治和压迫下,尽管张庭阁凭着他的社会地位和影响,采取转移资本、缩减生产等方法保住了"双合盛"的大部分资本和工厂,但损失仍然很大;远在北平的郝升堂也是捉襟见肘,啤酒厂趋于半停顿状态。抗日战争胜利后,"双合盛"也并没有出现转机,国民*政*府*的军、警、宪、特常来敲诈勒索,加之货币贬值,"双合盛"整体的经营举步维艰,啤酒厂更是面临着倒闭的困境。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解放哈尔滨,张庭阁郝升堂他们的积极出资为人民解放军制做军服;新中国成立后,兄弟二人也积极投身于国家建设,抗美援朝期间还以"双合盛"的名义捐献了1架飞机。兄弟二人全力支持公私合营,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郝升堂代表双合盛五星啤酒汽水厂向人民*政*府*申请公私合营;同年4月1日,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汽水厂成为北京最早的一家公私合营企业。1950年,啤酒厂复工,全年生产啤酒122吨。 

就在"双合盛"百废待兴之时,多舛的命运再次跟张庭阁开了个玩笑。1954年,哈尔滨的双合盛面粉厂又发生了火灾,厂房和所有设备均付之一炬。张庭阁用所得的保险赔偿金在哈尔滨修建了两所浴池,而年老体弱的他也就在这次火灾后不久病逝了。据说,得知结义兄弟的死讯,郝升堂悲痛欲绝,没过多久,也在北京西交民巷的家中郁郁而终。中国私营企业的神话,就此告一段落。

在改革开放再创辉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燕京啤酒还没有问世,京城百姓喝啤酒基本上就认"五星双合盛"和"北京啤酒"这两个牌子。因双合盛啤酒厂在城西的广安门外,北京啤酒则位于城东,两家就以天安门的国旗杆为界,双合盛在城西经营,北京啤酒则在城东销售。两个品牌几乎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份额。改革开放给这个老字号企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期间联合公司成立,联营厂于1992年达到42家,年生产啤酒共100余万吨。1992年11月30日,北京双合盛五星啤酒集团公司成立,具备了年产18万吨的生产能力。 

1995年1月12日,"双合盛"与美国亚洲战略投资公司第一投资公司合资成立了北京亚洲双合盛五星啤酒有限公司。2000年8月加入了青岛啤酒集团公司,成立了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至2005年底,公司已经形成了年产20万吨啤酒的生产能力,在激烈的北京市啤酒市场竞争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令人惋惜的是,五星青岛啤酒却再也没有使用"双合盛"的商标,这个昔年无人不知的品牌,就这样消失了。

2007年春天,"双合盛"位于南观音寺(今手帕口南街)的老厂地皮被东家卖给了某房地产商,整个厂房不久便开始拆迁。等一些有心人赶到,想再看一眼这个给他们留下深刻记忆的厂区时,偌大的百年老厂内,被拆得只剩下一座麦芽楼(也称糖化楼,为啤酒酿制车间)孤零零地伫立在那儿。这座建于1915年的北京仅存的啤酒酿造史上的旧民族工业遗迹,也在那年的劳动节前夕,被一夜之间夷为平地。"双合盛"带着他百年的骄傲与沧桑,轰然倒在了粉尘之中。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25-8-5 20: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附:郝升堂家族传记。
            明末清初郝浩元家族

在掖县郝姓中,北陵郝氏是较重要的一支,柳行村郝氏为北陵郝氏分枝。元代时人郝伯全的后裔,当年举族徙居柳行疃东崖另拓基业的明十一世祖郝浩元府君。

郝浩元以上的祖先的承传世次。据谱载;郝伯全生子郝表正,郝表正生三子;明远、文强、仕举。郝仕举生子郝玉,郝玉生子郝昉,郝昉生子志明,郝志明生子朝卿,故明七世祖郝朝卿,成化至明弘治时人,娶妣王氏生三子;汝豪、汝力、汝会。长子郝汝豪幼聪慧,读书过目成诵,以自植立,学业益进,下笔为文立就。娶妣杨氏生数子;应春、应夏、应忠,其长子郝应春为父守孝这段时间内,深悉读诸子百家,天官地志,兵谋医药,术数卜筮,佛老之书,尤精医理,他肆市中开设了药铺,以济人为务。

第二子郝应夏娶妣赵氏生三子;勋、猷、联。其第三子郝联,过继给伯父郝应春为嗣,寓居平里店街村。郝联,郡庠生,官督府参军。妣元配姜氏、继配姜氏共生三子;浩文、浩宇、浩元。第三子便是郝浩元府君。北陵郝氏第十一代郝浩元,有文才学问,尝以五经教授弟子于平里店一带,其门人成器者甚众,后以康熙初年时岁贡生,官任山东莱州府平度州胶水县主簿。娶妣王氏生三子;永高、永贵、永官。康熙初年,郝浩元家室曾随往胶水县城内寓居,后任职数年期满,挂冠归田,为谋生计,率领诸子另觅安居之所,终于在掖县平里店老母珠河沟卜宅落脚,卒葬在柳行疃东崖的后地郝氏祖茔地,后裔世代居此。

至民国时,该族没有多少族产,男子经商务农,女子织蓆草帽,自食自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表现得十分典型。山东掖县柳行郝氏,宗族后裔颇为兴旺繁荣,虽无大富大贵,但世代仕官,书香不绝,所以郝浩元一支家族近三百年一直为当地望族。

北陵郝氏第十二代郝永高一支比其弟郝永官相比则萧条。郝永高少能文,非常喜爱苏东坡的诗文。十六岁为附生,旋补廪膳生,岁满贡,太学为贡生,中康熙五十三年乡试副举人,官为河南候补通判,娶妣赵氏,是掖县城太学生赵鹤生,字九臯之女,生四子;福庆、福隆、福临、福兴。第三子郝福临,字泰初,自己未曾做官,妣赵氏是矫家泥沟村邑秀才趙嶙之女,生二子;继善、继道。郝继道,字敬承,因堂弟、太学生的郝继周的提拔做了右承务郎的小闲职官。郝继道卒后追赠寿官,娶妣郑氏生二子;纹、纶。次子郝纶,字纪五,少负才学,但因持家不仕以孝义闻名,后因子孙贵,官授右宣义郎致仕。郝纶娶妣姜氏生二子;天秩、天章。郝天章过继给本家堂叔郝绅为嗣,由贡补太学生,官任莱州府司户,校书郎。其本家堂兄郝贞魁,字起元,亦由贡补太学生,以贡入高等得扬州通判,累谪至六安县学正,学行政术蔚然有声称,调掖县尉丞县佐。娶妣元配宋氏、继配郑氏、续弦王氏生一子;丕基。

清十六世祖郝天章,字云汉,娶妣元配王氏、继配李氏生二子;丕冒、丕昌。长子郝丕冒本人没有什么功业,只凭着父、祖荫泽,挂了儒林郎的闲散虚职。郝丕冒娶妻元配王氏、继配赵氏、继娶赵氏、续娶张氏、续弦迟氏共生二子;凤翥、凤鰲。长子郝凤翥也凭着祖辈余荫,奏补修职郎。

清十二世祖郝永官,乾隆元年恩贡生,娶妣杨氏生三子;福臣、福相、福君。长子郝福臣,乾隆岁贡生,例选同知;次子郝福相,例监生;三子郝福君,邑庠生,追赠寿官。清十三世祖郝福相,娶妣元配杨氏、继配李氏生五子;继仁、继义、继智、继信、继敬。其中第三子郝继智,笃志于科举,赴学政试以第一入学附生,旋补增广生,妣赵氏生三子;载、凤、鹏。第三子郝鹏,才识通敏,弱冠入学为附生,以岁贡进资为训导,娶妣梁氏生一子;天中,郝天中少笃学不倦,因家境并不宽裕,无钱买书,故常借阅于他人,并抄录下来,以是抄书积二、三橱。弱冠附生,旋补增生,娶妣元配毛氏、继配鲍氏生一子;撝谦。郝撝谦读经籍百家,潜心典籍,求讲书法,黎明即起,丁夜乃息,有所得即约好友商榷,花三年时间课了读《资治通鉴》,藏书五万卷,碑版千通,凡读书必丹黄历录,精于经,笃學不辍,所写书凡数十种,工篆、隶、行、草各体,妙得颜真卿拨镫法,每临摹一碑,最少五十遍,多至数百遍。据郝撝谦所撰《郝氏族谱·序》云;“郝拯于北宋仁宗景佑间,始续世家。南宋末,郝伯全更修家牒,名曰【世谱】,继之。明时郝从德在致仕归乡,成为合族之长,创修北陵族谱”。

清同治初年,郝撝谦与其族叔郝吉午等重修家牒。其子郝立桢生于道光二十五年乙巳,终年诵读不辍,治经、读史,好词兰样样皆通。其父郝撝谦去世后,奉母亲赵氏移居济南城,家中赤贫,称贷为生,其父遗留下来的财富是数万卷书,发奋读书。光绪时举拔科为拔贡生,为府学。郝氏学问名满济南府。令郝家忧虑是,郝立桢不但与财富官势无缘,而且人丁凋落,虽娶了三位妻妾也没生个儿子,只生两女;秀娟、珮霞。但二女郝佩霞为人聪颖可爱,知书识礼,得到家族宠爱,最后由其祖母赵太君做主留在家中,郝佩霞充作嗣子。郝佩霞成年后,招赘济南永鑫布号店员贺润为婿。

清十三世祖郝福君娶妣程氏生二子;继周、继孔。长子郝继周,太学生,赠文林郎,娶妣元配刘氏、继妣张氏共生二子;缨、超。长子郝缨为人博学多才,刚直不阿,太学生,娶妣元配宋氏、继配程氏、续弦沈氏生一子;炳琳。郝炳琳能承继家学,光大门楣,府廪生,娶妣鲍氏生二子;鹏龄、松龄。次子郝松龄,晚年自号庚辰,幼承家学,博览群书,熟悉职官典故,世胄谱牒,成为当地有名的学者,他又承继家传卜筮绝学,占卜无不应验,名闻遐迩。由县学附生,补府廪膳生,屡试不第,进资为候选训导,晚年曾重修家谱,娶妻罗氏生一子;鸿义。郝鸿义以敦行孝义友为乡里所重。凡经史乃至医卜星算之书也有涉猎,也好音乐伴琴器之类,他的妻元配王氏、继配徐氏生三子;观光、观丰、观象。

清十五世祖郝超,字殿元,生于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补郡文学廪生,是一位乡儒先生,虽以文学闻名于乾隆嘉庆盛世,而且是个文武双全才能,尤善鉴别,并从一老道异人那里学了一手占卦问卜的绝招,成为一位有道之士。清嘉庆二十二年丁丑,是登州莱州青州海防兵备道张彤等修撰【续掖县志】的第十年,郝殿元曾邀青州府临菑县籍徐来旸,共同为【重修平仲故里碑】专题撰写了碑文,为我们研究平里店的地理历史提供了一份珍贵的文献。郝殿元娶妣吕氏生二子;炳琮、炳琨。次子郝炳琨以父文墨教子弟起家儒业,补郡文学廪膳生,也是乡儒先生。清咸丰九年,郝炳琨因受其父郝殿元的影响而预知天命,尊崇道教,当时因本村位于北临万岁河之旁,且常常有闹水患,并倡议捐赀献土田地数亩充作修缮龙王庙的经费,以父亲郝殿元的名下勒石刻碑,以资纪念,并且将祖传的北陵郝氏的明代祖谱,赠献给本村其族兄郝如山、郝吉午等人。

清十四世祖郝继孔,字良弼,号国幹,太学生,徵仕郎,娶妣元配由氏、继配任氏、续弦唐氏共生四子;菊、薰、芳、芬。长子郝菊,考授迪功郎,妻鲍氏生二子,均有才艺,即;炳璨,炳瑹。长子郝炳璨,字辉清,道光时人,他的元配徐氏、继配杨氏共生四子;锡龄、长龄、椿龄、栢龄。而郝炳瑹,字和清,在捻军第一次进攻莱州府地时,途经平里店,惊掳行人数名,当然郝和清被捻军掳去后下落不明。因此,当时这支郝氏家族发展至鼎盛时期,拥有田地数千亩,为当地巨富。

清十四世祖郝继孔,字良弼,号国幹,太学生,徵仕郎,娶妣元配由氏、继配任氏、续弦唐氏共生四子;菊、薰、芳、芬。长子郝菊,考授迪功郎,妻鲍氏生二子,均有才艺,即;炳璨,炳瑹。长子郝炳璨,字辉清,道光时人,他的元配徐氏、继配杨氏共生四子;锡龄、长龄、椿龄、栢龄。而郝炳瑹,字和清,在捻军第一次进攻莱州府地时,途经平里店,惊掳行人数名,当然郝和清被捻军掳去后下落不明。因此,当时这支郝氏家族发展至鼎盛时期,拥有田地数千亩,为当地巨富。

自此后柳行郝氏因治家不当,加之人口大增,家族日见衰落。次子郝长龄,入学为附生,娶妣王氏生一子;懋赏。郝懋赏初娶郭氏生一子;昇堂。郝昇堂是典型的孝子,六岁失去母亲,受【孝经】,发誓侍奉父母和继母以孝,虽贫穷却竭尽力,父亲死后,他就在灵柩旁边结庐守孝。事闻,是光绪初年,掖县知县周士溥给匾额曰;【五世同堂】四个大字以示表彰。

郝昇堂生于清同治八年己巳正月初五日,卒于一九五四年甲午七月二十一日,病逝在北平。郝昇堂于光绪至宣统期间,弃文从商,家道略宽。郝昇堂的从叔父郝懋祥,与本村郝氏分枝始祖浩光支裔孙郝凤藻在一起外出闯关东经商,而有所成就的。郝凤藻在黑河江北开设天顺涌杂货店,而郝懋祥则在哈尔滨开设了义合成杂货店。郝凤藻又在海参崴设立分支店,传于族侄郝昇堂,合股经营的小型杂货店,命名【双合盛】商号,生意兴隆,其含意是'双人合资,财源茂盛’。并拥有制粉厂、制革厂、制油厂等多处,远涉的有北京五星啤酒厂,在黑河、哈尔滨继其叔父郝懋祥的义合成之后,创立了双合盛无限公司。郝昇堂以自己的商业才干就任过哈尔滨商会的商董,在哈尔滨商界拥有一定的地位。

民国二十二年,郝昇堂归故里省亲,恰巧其堂弟郝昇庭合族邀集议商集资修四甲家庙郝氏总祠,后赎回北陵疃西北后地中段本房族郝氏始祖茔地,共计五亩贰分。

这是明清以来郝氏传嗣至三、四、七甲分为三大房族,后各立宗祠的。清末的郝姓中,出现一个叱咤风云的大资本家,一位民族资本大实业家郝昇堂,实力飞速发展,至民国三十八年,成为一个拥有上亿元资产,数家工厂、商店的庞大家族企业集团,郝昇堂家族也因此成为驰名的巨富。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