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郝治年山东

[山东省] 山东郝氏族谱序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流传家教      

子孙除遵守朝廷礼法不具外,第一教子孙读书增光祖考,依期应纳赋役,报答国恩,便是保身保家久安之计。

子孙先在明心轻财利,居乡行已,惟以信义为本,则人和理顺,祸少身安,而家道日昌矣。子孙有恒产者宜勤耕务本,恒产少者,或佃耕,或商贩,或心一艺,以资其身。

凡喜庆宴会尊幼相聚,或无异姓相妨为尊长者,必须乘时训诲,为子亲孝,为妇敬夫,为弟恭兄,为兄友弟,勿循私以乖大义,勿淫暴以干典刑,勿听妇言以伤和气,勿作非横以扰门庭,勿怠惰以荒职业,勿嗜酒以乱德性。

身之存讯,家之废兴,实繋于此。言之痛心,各宜深省。子孙有所谋为,不可偏执已见,必先咨问族人之有识者。

子孙有过,父兄知而不言则恶日长,宜面谕之;闻过不改,宜叱责之。其父兄有过,子侄不可忌讳不言,陷父兄于有过,亦必犯颜以救正之。

冠婚丧祭,贵依文公家礼。近来俗竞筵宴,奢极损家,虽有识之士知其为害之大,必欲革之,卒乃忌人非议而姑从之。

吾族子孙有能丰俭适宜,自任以是,而不顾人之非议,庶几樽节有方而不为流俗之所累矣。其或亲戚之家筵宴菲薄,自当顺而受之。

子孙有犯,在长者宜绳以礼法,不可辄便倚尊攘拳夺臂,使卑幼无容其身。

娶妇择性行,嫁女择郎婿,更择其门第风教之美。既择之而有不遇,天也,但不可希图富贵财物。男女冠服长短广狭适宜中制而己,不可动辄趋随俗尚、更改,无常来识者之鄙。居室或前人创置,或后人自修,成立为难,有力者不可厌陋轻易折之。

子孙资质明敏,苦心问学,而父母或贫不能供给,族人富者宜济助之。无族富者,贵以济族为心;贫者,贵以安分为德。茍有借贷,偿不能足,少宽缓之,或如古人之还其券,亦不失为长者,其贫者亦不得倚贫而流于无耻。

子孙有能出身承当户役,结理官讼,饥寒刑苦独任为己,而俾益一家族,众宜以公共无碍钱物以偿其劳,则凡公事自肯奋勇当前矣。子孙被人抵触,宜自强制其怒,不可轻动拳肘,以逞其忿,不可轻都告官纵场理论。

凡婚姻死葬钱粮官讼、竖造房屋,盖非人多力大则不能济,族人当互相扶持之,资助之。族属有争,宜相率族人释之,虽有所费不为不义,至于乡党亲戚有争,亦当如此。治家固以威仪为辅,而风教亦由不谨而隳。

凡我宗族奴仆男女,俱令避嫌远别,内外有间,又不可轻用傀儡戏唱亵以近闺门。

遇丧事子孙各遵守制成服,朝夕随班,设奠行礼,迎送吊客,虽袒免以上无服之亲,亦不可服吉粉黛,临丧恝然如路人之状。丧事毋作佛事,虚费财物,及拘泥风水,经久暴露,不可轻易从葬祖坟,又不可轻易扦改。

坟墓夫妇合葬理也,至有父子兄弟姑媳妯娌并葬者,或为临终有遵命,或子孙拘泥风水,至今父母夫妇合葬一地,有力者当以巨石勒名某左某右孝子某,其石或立或卧置于墓前,并明注族谱世系之下,使子孙传之久远不至混淆无别。坟墓水湿则不为吉,可卜吉地迁葬。如沙土干燥,不可轻信术人妄言容易改葬。

凡尊幼奴仆佃民有犯于宗族邻里异姓,必先经投家长惩治,若家长不理而后听其自裁。古人九世同居,亦惟一忍为先。

吾族子孙,或动则血气方刚,小事成大,应对无逊,父兄则当惩究,不可宽纵以坏风教。祖宗物业,宗族纲维,宜世守成,有等无知子孙,惟念一时之亲爱,不顾宗族之大义,辄便私以与人,弃先业而破纲维莫盛于此。族众宜合力惩治之。

无子而欲抱养为嗣者,非本宗不可,须小亲派,始亲派无,然后无疏派中择其性行纯笃者入继之。至于昭穆定派,则无可陟降之理。族人抱养异姓及年久奴仆姓立名,或妇女人赘异姓并随母嫁来之子,于此最要分别明白,不许奴混入谱以乱宗支。

钱粮差役各遵守时制而行,但官府特能行其公法,或不协于私情,务在处置公私两全,方可经久。其经管之人芶遇事变横生,非已所召,酌量事情,或从丁粮出而助之,不可拘之常例而行。产业将尽无可营生者,家众存恤止令出身出力而已,免其随丁公私出办,无致外移以坠先绪。

子孙不守家教,内生忤逆,外酿是非,小则家众宜共攻之,大则呈送官府,其或恣淫暴虐,辱先丧家,在朝廷则屏诸四夷,不与同中国,在吾族则削除名姓,不收入谱。子弟虽富贵,不可加入宗族。





明代掖县首位考取进士的人叫作刘善,永乐十六年金榜题名

2023-07-05——隋翔宇/文

此前曾陆续介绍过平度和招远在明**取的首位进士,本文的主题与之相似,这次要讨论的地方是掖县。

掖县,在明清时期为莱州府驻地,系该府区域内的政治文化中心。不过,在明朝建立之初,这种“中心”地位体现的还不算明显。当时,莱州府共辖两州五县,分别为:掖县、平度州、昌邑县、潍县、胶州、高密县、即墨县。而根据明万历版《莱州府志》的记载,这七个州县考取首位进士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平度州(洪武十八年,乙丑科,侯庸)、高密县(洪武二十一年,戊辰科,安仁)、即墨县(洪武二十四年,辛未科,侯荣)、胶州(永乐二年,甲申科,宋臻)、掖县(永乐十六年,戊戌科,刘善)。

由此可见,掖县在永乐十六年的戊戌科会试中才实现了明代进士“零的突破”。而这位金榜题名的人物叫作刘善。刘善在掖县历史上虽然具有特殊意义,但由于年代久远,其具体事迹并未有详细流传。清代的《掖县志》仅提及他在永乐六年(戊子科)考中举人,又在永乐十六年考中进士,后来官至户部主事(正六品)。(注:根据县志记载,永乐六年的乡试当中,掖县考取三名举人,除了刘善之外,还有贾敬、蔡博两人。这两人虽然后来都入仕为官,但并未考中进士。掖县明代首位举人滕宗智亦未考中进士。)

明代科考资料对刘善的记载亦不多,只知他是当科二甲第五十六名进士,籍贯标注为“山东掖县人”。从一般逻辑推断,洪武、永乐之际的进士举人,来自当地世家大族的可能性较大,来自移民家族的可能性较小(刚迁来不久,立足未稳)。刘善是否属于前一情况(掖县土著刘氏),限于资料,暂时不能肯定。但至少可以明确这一点,他的家族应非“军籍”(莱州卫)。

值得一提的是,县志虽未记载刘善的详细里居,不过万历年间莱州郝氏家族的《掖邑北陵郝氏族谱序》(目前只在网上见到引述)却有所提及。序言称:“赵、梁世家其大沟崖,而真公由是居晏乐窝之柳行东崖上,擢刘善之进士,与赵定基之子好励、犹子好霖,梁淳之於皆同年,而淳与真公为同乡党,士论称赏,时相平仲故里刘公善甚相爱重,擢给事特敕守秘书、功曹。”以文中口吻来看,刘善的籍贯似乎为“相平仲故里”(晏婴故里)。而现莱州市平里店镇婴里村,即有“晏婴故里”之称。该村姓氏种类较多,其中就有不少刘姓人。这支刘姓人与刘善有无关系?还需要进一步考证族谱方知。





收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祖宗都不敬,谈何爱国。一一毛泽东

一个爱国的人,没有一个不爱家的。爱家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谱、乡情,是懂得国家的开始,只有了解了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祖国。一一周恩来

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家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那么家谱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一定会对鞭策文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繁荣学术研究,起到重要作用。一一邓小平

族谱记述中华民族由宗族团结扩大到民族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利用。一一孙中山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史以记实事,谱以序昭穆。昭穆能明,则家派无得混哉。若不修谱,恐后分迁,如侄不识叔,兄不知弟,往往相会,遇若途人,故珍珍斯谱,以永其传。一一文天祥。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7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明清时期栖霞县“郝”姓功名人物举例,郝晋、郝懿行的知名度较高

胶东故事会(隋翔宇)

    2024年08月31日



郝,是胶东半岛较为常见的姓氏,在不少县市区都有成规模的分布。其中,栖霞的郝姓人口就数量众多,并且在明清时期涌现出不少功名人物,以至于当地曾有“牟林郝李”四大望族之说。本文就以史志资料为参考,简要盘点一下明清时期栖霞县的“郝”姓功名人物。

在介绍具体人物之前,还是先概述一下栖霞郝姓的大体情况。根据1990年版《栖霞县志》的统计,郝姓人口规模在当时栖霞县的百家姓中列第十九位,排名比较靠前。就渊源而言,栖霞郝姓可以分为两大支,一支集中分布于栖霞城及周边区域,另一支则聚居在栖霞东南桃村镇的地界内。在功名方面,前一支郝姓较为突出,《栖霞县志》中所载之郝姓人物,大多数来自该家族。

根据族谱记载,该支郝姓是明初由莱州平里店迁至栖霞。经过数代人的积累,至明朝中后期,该家族开始在科考方面崭露头角。《栖霞县志》中收录的第一位郝姓功名人物(贡生及以上),即隆庆年间的贡生郝如金。

郝如金,曾任山西忻州同知,在《栖霞县志》中有单独的传记。不过,传记的主要内容并非记叙其政绩,而是称赞其品行(郝如金为人仁厚,常有善行义举)。正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郝如金的儿子郝潔后来在功名上取得了更大的成就,先是在万历癸酉科乡试中考取举人,又在丁丑科会试中考取进士,后来曾担任浙江海宁县知县。当时很多人都认为:郝潔的出人头地是郝如金善行的善报。

除了郝如金、郝潔父子之外,栖霞郝姓在明**取的功名人物还有:郝梦桂(万历年间贡生,曾署光禄寺丞)、郝希哲(万历年间贡生)、郝守栻(万历年间贡生,郝如金之孙,曾任北直隶无极县知县)、郝守標(贡生,考授县丞)、郝晋(郝守栻之子,天启辛酉举人、崇祯戊辰进士)、郝复(郝守栻之子,郝晋之弟,崇祯年间贡生,曾任易州通判)。(注:通过记载不难发现,郝如金的很多后人都考取了功名。)

到了清代,郝姓家族的功名人物数量更多,包括:

郝瑸(郝晋之子,举人)、郝廷贞(贡生,授通判)、郝愈(贡生),以上均为顺治年间;

郝缵祖(郝瑸之子,监生)、郝珣(贡生)、郝作楫(贡生)、郝作栋(贡生),以上均为康熙年间;

郝培统(贡生,曾任日照县训导)、郝光宗(贡生)、郝光宇(贡生)、郝世涫(举人,曾任河南偃师、嵩县、虞城、夏邑等县知县)、郝培善(贡生,曾任郓城县训导)、郝培元(贡生),以上均为乾隆年间;

郝懿行(进士,曾任户部江南司主事)、郝元第(贡生)、郝捷科(副贡生,曾任临朐县教谕)、郝应运(举人),以上皆为嘉庆年间;

郝应启(贡生)、郝懿询(贡生),以上皆为咸丰年间;

郝春纲(贡生,县志中的“纲”字比较模糊,不能完全确认),同治年间。(注:《栖霞县志》的记载截至光绪初。)

在以上众多郝姓功名人物当中,明末清初的郝晋和清代中期的郝懿行是知名度较高的两位。

根据县志记载,郝晋字康仲,号昆岳,崇祯戊辰科(1628)进士,此后历任知县、御史、顺天府丞、顺天府尹、刑部侍郎、兵部侍郎等职。入清朝之后,他一度担任过保定巡抚,不过旋即卸任回乡。就官职品衔来说,郝晋不仅是家族中的鳌头,也是明清时期整个栖霞县的佼佼者。

同样为进士出身的郝懿行,在仕途方面虽然不突出,但在经学训诂领域却极有造诣,备受学界称赞,其代表作有《尔雅义疏》《春秋说略》《山海经笺疏》《易说》《书说》《诗说》《礼记笺》等。鲁迅先生在散文《阿长与<山海经>》中就曾提到自己儿时阅读过郝懿行笺疏的《山海经》。







&#8203;

郝氏族谱·郝庆光家藏



《山东省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 光绪十一年木刻本

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序

郝氏世系考

谨按姓纂,郝出于太昊氏之佐郝省氏。帝乙时,子期封太原郝乡,因氏焉。《广韵十九铎》:郝姓下,亦本其说,独不言郝省氏。而《姓氏急就篇》,既引广韵,又引唐表,云出自郝省氏,则仍用姓纂之文。表又云,裔孙期封於太原之郝乡,盖以裔孙蒙郝省氏而言。若依广韵,不言郝省,将不知子期者为何人矣!表又云,裔孙晏,秦上卿,则以裔孙蒙期而言。晏孙瑗,太原守,生夔,汉匈奴中郎将。此皆太原之郝之著名於秦汉间者也。懿行谨按:匈奴中郎将,当依姓纂,作上谷太守,表盖误耳。急就篇云,汉郝贤、郝党、郝洁,魏郝昭,吴郝普,晋郝隆,隋郝瑗,唐郝处俊、郝珽玉、玭,宋郝质、郝仲连;晋匈奴郝度元、燕郝晷。懿行谨按:晋有两郝隆。一字佐治,是晒腹中书者,一字弘始。同姓名者,俱见《世说新语》。又晋亦有郝普,字道匡,太原襄城人,仕至洛阳太守。见《世说贤媛》篇注引,郝氏谱又引汝南别传襄城郝仲将云云,岂仲将即道匡,或一人而有两字欤?将同姓名者耶?《华阳国志序》志篇,有烈士郝伯都,阆中人,在后汉时,唐书艺文志杂艺术类,有郝冲《投壶经》一卷,别集类有《郝默集》五卷,据志所列,按其时代,默盖晋时人,冲后汉人,或晋初人也。姓纂又云,后汉郝兰,后梁太傅郝洁,后燕从事中郎郝略,桓温参军郝隆,唐太原尉郝昕,并太原人。则知此皆太原之郝之支流馀裔也。晋宋之间,有自太原徙丹杨,又徙安陆者。据唐表云,夔裔孙,晋末因官徙润州丹杨。七世孙廻,又徙安陆。自此,安陆之郝,又为著姓。以下迄於隋唐间矣。据姓纂云,梁江夏太守郝廻,自丹杨居安陆,生破敌,后周沔州刺史。(按刺史表作太守恐误)新吴伯,敌孙相贵,唐滁州刺史,生处俊、处杰。处俊中书令。甑山公子北叟司议郎、南容秘书郎。处杰鄜州刺史。(自廻以下唐表俱依姓纂不具录)姓纂又云,京兆盩厔有此姓,然则太原之郝,其后支分派衍而为丹杨、为安陆、为京兆。要皆继别之小宗,其大宗固以居太原者为鼻祖矣。由唐迄宋,有自太原徙潞,又徙泽之陵川者,曰祚,曰升,曰天挺字晋卿。金史隐逸有传。(按:时又有郝天挺,字继先,出於朵鲁别族封冀国公谥文定,元史别有传)曰思温,曰经字伯常。徙顺天。当元世祖时,以风节文学显,封蓟国公,谥文忠。元史有传。明初居青口村。今居霸州,又居定州。居定州者,亦以仕宦风节著。闻有居霸州之信安者,曰彬,字景文。仕元世祖。仁宗朝官至中书参知政事。以功名显,元史有传。自此顺天之郝,又皆为著姓矣!当明永乐年间,有自枣强徙山东之齐河出家营者,曰仲良。(据霸州及齐河族谱)其后由济而青,而莱,而登。此又顺天之郝之支分派衍而皆为继别之小宗者也。居霸州者,多显仕。余尝览其族谱,首列始祖经。盖不知以太原者为大宗。其序乃云:吾族本姬姓也,周初封霍叔於霍,而分封其支庶於郝。是说也,异乎所闻。余盖疑而未敢信云。郝氏本非姬姓,与霍亦不同宗,当由土俗音讹,里巷鲰生创为异说。遂令郝霍二姓无妨谬语同宗。所谓数典忘祖,於古未闻。古读郝音如释也。登州之郝,至明初迄今,四百余年来未尝见有旧传族谱。盖经兵火亡逸久矣!自顷因读霸州谱,叹其缺略未备,因检姓氏诸书,博综源流,庶几先河后海之意。较若列眉,俾后人有以考其间文字及所引书,不避重复繁碎,唯求明晰。虽知笔墨芜拙,不加芟润。聊存此稿,为后世修谱系者有所取材;其亦沧海不遗细流之义也夫。      道光四年甲申八月望日懿行谨识 时年六十有八。



——————





栖霞县《郝氏晒书堂》支谱—
叙文

吾祖(族),自明远公徙居栖霞,迄今五百有余岁,未见印本族谱,盖经兵火逸亡久矣!梅庵公曾手辑一卷,亦未终篇。联荪蓄志续修,自愧才短。族人能任斯事者,又皆奔走衣食,因偏嘱四乡族人,各录支谱。联荪董其成擬集稿本。異日有修谱者,可为慿藉。而数年之久,应者无人。因思日月逝矣。岁不我舆,迺仿桐城方氏支谱式,谨修晒书堂支谱一卷,并将兰皋公所存郝氏世系考,敬刊完篇,冠诸卷首,备子弟翻阅,庶免数典忘祖之诮云。

                  光绪十年岁次甲申嘉平之吉十七世孙联荪时年六十有二谨识於顺天东路厅署之若镜轩。

mmexport1661263573336.jpg
mmexport1661263569744.jpg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