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3959|回复: 3

郝俊臣:农民导演梦——梦圆还是梦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9 20: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石家庄郝俊臣等3个农民撺掇着弄起了一个“首届全国农民电影展”。一声呼喝,群起响应,全国20来个农民导演送来了50来部影视作品。本来,这个电影展颁奖仪式拟定于今年7月28日举行,可因为至今没能得到有关部门的认可,没有“合法性”,所以一直没能举办。农民电影展还办不办了?8月4日,记者带着这个疑问,走访了创办该电影展的郝俊臣等人。         受鼓励决心拍电影     郝俊臣现年46岁,说话办事头头是道。1984年,他就当上了西兆通镇文化站站长,经常带领村民办晚会、排歌舞。2006年3月,郝俊臣在电视上看到江西景德镇市竟城镇文化站站长周元强率领村民拍电影、电视剧的报道后深受触动,他想:“人家是文化馆馆长,能拍电影。我也是文化馆馆长,为什么我就不能呢?”     他在心里掂量过自己,觉得自己应该能行。     原来,郝俊臣还有个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的头衔,近20年来,他拍摄了大量优秀的摄影作品。其中500多幅作品在省市全国报刊影赛中获奖,一些作品远赴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家展出。2005年,他拍摄的作品《圆梦》被中央电视台10套《讲述》栏目用作片头使用一年。他家里,各种证书和奖杯足足能装两麻袋。     这些成绩,让郝俊臣十分自信。     此外,他家开了两个影楼,他经常扛着摄像机给乡亲们搞婚庆摄影,没事时他就研究国内一些著名导演的影片,研究他们怎么用光,怎么用色,怎么表现。因此,他觉得自己对电视摄像也不陌生。     不仅如此,他还经常看一些文学、历史书籍,还自办文学期刊,写诗,写小说。他觉得自己有拍影视剧的能力。       43天拍一集电视剧自娱自乐     1942年,在石家庄东郊西兆通南村一带活跃着一支令日伪闻风丧胆的“手枪队”。队员们端炮楼、铲除汉奸、攻打宋营机场,西庄突围、智取南村,留下了感人的英雄事迹。郝俊臣要将家乡的这段历史搬上银幕,他想,拍电影不光是自娱自乐,还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点看得见的“历史”。十里铺村孙琦老人发表过影视剧作品,郝俊臣就找上门去,请他将手枪队的这段历史写成剧本,取名为《石门东郊手枪队》。     有了剧本,郝俊臣就将自己摄影得奖积攒的“小金库”5000元全拿了出来,又从家里拿了些,凑了1万多元钱,作为拍摄的第一笔资金。他跑道具、找演员,自己担任导演。由于常年担任文化站站长,郝俊臣熟知村里人的演戏能力,他知道谁能演谁不能演。乡里乡亲听说了这件事,纷纷找上门来报名,不给报酬也不要紧,只求演个角色,图的就是个乐和。村民们还积极为拍戏准备各种素材、道具。     剧组拍电影,需要很多道具枪炮、手榴弹。没钱买,村民们就开动脑筋自己研制。他们用泡沫做棺材、地雷,用汽油和锯末点燃造成烟雾腾腾的战争场面,把拖拉机排气管接到道具机关枪上“造出”枪声和硝烟……     2006年5月17日,这部由农民自编自导自演的《石门东郊手枪队》就轰轰烈烈地开机了。这次拍摄,可把镇里的乡亲们乐坏了:“抢上了镜头”的村民当了回演员,“露了回脸”;没当上演员的村民们在一旁抢着“当导演”,拍摄现场经常是七八个“导演”一起喊“开始”,剧组都不知道听谁的……     村民们倒是乐了,可导演郝俊臣却乐不起来:因为村民们都不是专业演员,场下闹得欢,可一上场就紧张。有的村民一会儿普通话、一会儿家乡话地来回“串游”,一个镜头拍了13遍才通过。还有的演员演到半截自觉压力大,“罢演”了。于是,导演就“傻眼了”,这个角色往后怎么演?他“活着”还是“死了”?说他“死了”,前面没拍相关的镜头啊;说他“活着”,后面怎么能不露面呢?面对这种情况,剧组只好临时改剧本。     郝俊臣苦笑着说:“没办法,又没给人家演员任何报酬,怎么制约人家呀?”     因为郝俊臣“擅自挪用家庭资金”,他妻子还跟他冷战了半个月。     由于这是村民们第一次拍摄,没有经验,而且还不能耽误农活,所以进度特别慢。一集就拍了43天,3集拍完竟陆陆续续用了一年时间。     但就是这样,郝俊臣他们愣是用DV将这部电视剧拍成了。电视剧在附近各村播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很多熟人见了面就打听:“什么时候再拍下一部啊?”     郝俊臣他们首次拍摄电视,还吸引了境内外数十家媒体的关注。这大大增强了他们接着拍下去的信心。         投资50万元12天拍成电影     郝俊臣觉得,他们不能再自娱自乐下去,而应该拍出一部精品来,播给全国人民看。2007年初,郝俊臣发现了一个好剧本《春杏》,是石家庄机场路小学老师孙国强根据一个支援西部大学生的事迹改编的,故事曲折悲情,令人感动。他决心把它拍成电影《山杏》。     拍电影是要动真格的,要招募一些有实力的演员,要筹措资金,要到国家广电总局跑立项,要到处寻找外景拍摄地。     经过多方考察,郝俊臣决定选择灵寿作为影片的外景地,可当地人提醒他,杏花的花期也就10来天,要想拍到杏花满坡的景色,拍摄必须在4月上旬进行。可当时,电影立项还没有一点眉目。     正当郝俊臣等人着急时,中国文联音像出版社社长潘志忠表示可以支持。为了能够拍摄出高质量的电影作品,他们商定,用高清数字摄像机进行拍摄。主要演员、摄像、灯光师也都从外面请。     但如此一来,资金投入就大了,郝俊臣四邻八乡地到处拉赞助,联系了十多个人。可到了关键时刻,不少人又打了退堂鼓,最后只剩下了6个人。最后,他把给儿子盖新房的20来万元钱都动用了,一共凑了50万元。     剧本审查是拍电影要过的第一道难关。当时,时间已经非常紧,郝俊臣与郝文海、孙国强等人住进了石家庄的一家酒店,4个人挤在一个房间里,鏖战了5天5夜,将剧本改好。     经过近十几次的反复修改送审,《山杏》终于得到了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批准。     得到立项批准时,杏花花期已经过半。2007年4月17日,郝俊臣他们开始昼夜赶工期。剧中有两场戏需要大量群众演员,一时难以组织,郝俊臣连夜打电话到西兆通“搬兵”。夜里11时,上至六旬老人,下至六岁儿童,70多名西兆通乡亲乘车赶到200多里外的灵寿“救了场”。郝俊臣当时感动得潸然泪下。     郝俊臣他们有了上一次拍电视剧的经验,这次拍电影《山杏》时就顺利多了,从开机到拍摄结束,只用了12天的时间。          两年内连拍8部影视剧     2007年8月22日,郝俊臣等人的第三部影视作品《英魂颂》开机了。这是一部高清电影,是为了纪念解放石家庄60周年筹拍的。这部戏再次得到了村民们的大力支持,大家义务参演的热情依旧很高。     随后,2008年2月到5月,郝俊臣的剧组又陆续拍了《网祸》、《醉酒》、《十万美元》等反映现实问题、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电视短剧。他说自己虽然拍了几部能吸引观众的片子,可是里面缺点还是比较多,还不是精品。电视短剧跟电影相比,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他说要先把小事情做好再做大的。他们拍的一些电视短剧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曾在石家庄电视台播放过。     因为拍摄影视剧,西兆通及周边农村的文化生活确实活跃了不少。打麻将、侃大山的少了,爱好文艺的村民大多能在剧中“亲自体验一把”。桥西区上庄附近一位七旬老太还曾骑车3个小时来到西兆通村要求演个角色。不少村民们过足了戏瘾,还通过演戏增进了团结,有的村民原来两家不说话,因为共同拍戏化解了矛盾。     有些村民还因拍戏直接获取了经济收益。这些剧中的农民演员在附近都成了“明星”。经商做小买卖的后来大都生意兴隆。剧中扮演汉奸的吕中信,原本是在西兆通镇卖豆腐的,起先为了拍电视剧,家里的生意都不顾了。他妻子确实也跟他生过气。不过,自打参演了这些影视剧后,他的知名度在十里八乡迅速蹿升。他的豆腐被人称作“汉奸豆腐”,虽然“臭名远扬”,但毕竟越卖越火。他从原来的每天加工15公斤豆子,发展到后来的每天加工二三百公斤……现在,吕中信一家日子过得和和美美。         要办全国农民电影展     近几年,全国涌现了200多个农民影视剧组,拍摄了大量电影、电视剧。但这些农民导演多是自娱自乐,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交流,作品的水平一般都不高。郝俊臣萌生了一个想法:组织一个全国性的农民电影展,让农民电影人互相观摩作品、切磋技艺。2008年10月,郝俊臣找到西兆通镇十里铺村民张计堂和正定县农民张银华商议。他们一致同意,认为这类电影展一定能对全国农民电影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他们仨每人出资4000元,共计12000元,作为首届农民电影展的启动资金,一切都准备就绪后,电影展的组委会就向全国各地的农民导演发出了邀请,今年5月14日,首届全国农民电影展在西兆通镇文体娱乐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吸引了国内外40多家媒体。     很快,组委会就收到来自全国13个省市由农民自编、自演、自导的影视作品50多部。组委会决定在石家庄周边乡村展映,让观展群众投票。预计展映结束后,由来自省、市电影协会等部门的影视专家及观展群众评选出“百姓最喜爱的影片”、“最有潜力的农民演员”等奖项。       电影展办不下去了?     此次电影展的颁奖仪式初步定于今年7月28日举行。可迟至今天仍未举办。记者就此采访了郝俊臣,结果大吃一惊,“参展影视作品还没展映完。”郝俊臣说,“专家们更是还没审看呢。”他说,展映开始不久,石家庄市广电局的工作人员就来检查,说影展没有手续,不让办。省广电局电影化转办认为,“此次影展的报批材料不全,组委会提交的参展电影都没有列出公映许可证批号,应视为无公映许可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此次影展主题不符,参展的既有电影,又有电视剧。如果他们不经批准擅自举办电影展,我们不排除使用罚款、没收放映设备等方式对他们进行处罚。”     为了办好电影展,郝俊臣决定向长安区委、区政府求助。他是区政协委员,今年初他递交了《西兆通农民拍电影政府应支持》的提案。目前,长安区政府办已经进行了反馈:“如需区里解决部分经费,可以‘请示’方式报区政府,协调解决。”     郝俊臣及其同伴告诉记者,影展不光是遇到了“手续困扰”、“资金困扰”,还遇到了专业影人的“舆论困扰”。     对于一些负面评论,郝俊臣等人反应强烈。郝俊臣“引经据典”地反驳:“‘自古天下多才子,岂是尽在翰林院?’农民也照样能拍出好电影,现在我们的水平都在提高。”他说,大导演大制作的影片也有很多常识性错误造成的穿帮镜头。农民拍农村题材的电影有天然的优势,演的就是身边事,最熟悉的生活。就算是专业院校出来的电影人也不一定真真切切地了解农村生活。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20: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郝俊臣等农民拍影视剧、办电影展,农民导演、专业影人、社会学者等均有不同的看法。近日。记者通过电话连线等形式采访了他们。

    周元强:将为中国农民影视的发展做铺垫

    周元强,江西省景德镇市竟城镇文化站站长,1992年就开始拍摄影视作品,号称“中国农民导演第一人”。

    郝俊臣等人举办这个农民电影展很好。这次电影展是真正意义上的首届全国农民电影展。因为参展的都是农民导演拍摄的作品,而且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农村题材。这次电影展可以为中国农民影视今后的发展进行铺垫。农民影视剧增加了,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起初十几年,全国只有我一个农民导演在拍电影。我就一直遗憾,为什么没出现第二个农民导演呢?我一直盼望着农民导演们自己拍影视作品。这样,大家就可以互相学习、交流。

    作为我个人,只要是对发展农民影视有好处的事,我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已经送去了作品。如果郝俊臣他们邀请我出席电影展,我一定去。

  刘三牛:农民有权创造自己的文化

    刘三牛,河北电影制片厂导演室主任,国家一级导演

    此次影展意义较大,希望有关部门支持。

    我对这个农民电影展很支持。农民们拍影视作品自娱自乐,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这无可厚非。从中宣部到各级文化机构都是支持的。农民拍影视作品到举办电影展,其意义比搞一个农村图书室等要大。因为给农民建图书室是让农民“接受”文化;农民自己拍影视作品,是他们自己要“创造”文化。

    但农民导演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增加自身文化修养,熟悉镜头语言,毕竟电影是技术加艺术的活动。

    希望有关部门对农民电影展、农民拍电影等文化现象重视一点。当年赵树理也扛过长活,这并不妨碍人家日后成为优秀作家。虽然目前农民导演们还没拍出什么特别好的电影,但说不定冷不丁也会出一个优秀导演、一部优秀作品。

    田曦:不仅要拍而且要推向市场

    田曦,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

    农民导演拍电影尚处于初级模仿阶段。我认为这个电影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农村文化活动比较活跃,农民们已不局限于扭扭秧歌什么的了。农民拍影视作品也是一种趋势。毕竟现在农民们有钱了,拥有了一些专业设备、也掌握了一些技术和文化,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

    但这些农民电影基本上还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专业的影视人读了电影史,有思想、有创新,拍摄电影是艺术创作。农民有一定的局限性,农民电影有无创新就很难说了,他们的作品通常是模仿的。

    此外,即使是农民拍的影视作品,也不应该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应该推向市场。只要是好的作品,自然会有人看。

    目前看来,农民拍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可以提倡;但这些作品要走入文化市场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电影是融入了艺术性、思想性,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结合为一体的艺术。进行这项艺术创作的人要有天份和后天的文化素养、以及阅历的积累。所以,农民导演要提高文化素养,加强历史、文学、摄影等方面的学习,拍出上乘质量的作品,不至于“拿钱去发烧”。

  汪帆:自娱自乐不叫电影

    汪帆,河北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前些天搞的首届全国农民电影展开幕式发布会我没去,因为我不看好农民拍电影。我认为,农民们自娱自乐拍的那些不叫电影。农民导演们自己组织个协会、沙龙,互相交流观摩是可以的,但根据目前的国家政策,他们连播出这些作品都是违规的,更进入不了市场。

    他说,电影如果进入不了市场就产生不了价值,自娱自乐不叫电影。

    不过,这些农民参与电影,有文化诉求、精神追求是好的。但农民导演要有专业编导的指导,不能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否则就看不到自己的弱点,永远不能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说,农民们现在有了一定的文化、掌握了一定的拍摄设备、技能,可以自己拍影视剧了,他们对专业人士的要求也提高了,你拍的东西在他们那里也不好过关啊,这对专业电影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梁勇: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

    梁勇, 石家庄市社科院研究员

    农民拍影视剧、办电影展,是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心理需求。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寻找各种突破口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如写书、开博客等。拍影视剧是其中一种形式。这是我国人权在精神层面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应该得到高度评价。

    过去我们国家的农民中,文盲比例很大。现在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他们开始寻求文学、艺术等各种途径进行文化代言。农民拍影视剧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

    但影视制作是一种产业,需要靠市场去衡量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视产业不是那么容易驾驭得了的,发行不出去恐怕会血本无归。农民导演要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要一哄而上都去拍影视剧。

    对于一些具备摄影等技能的农民导演,他们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专业影人不要歧视他们,但也不必把他们当成竞争对手。

    农民拍电影,要学会做“农民投资人”,不一定亲自当导演,可以请专业人士来拍,跟艺术家一起创作艺术品。农民不一定要通过电影展来放映影片或进行学术交流,完全可以把这些影视剧放到网上去或提供给电视台相关栏目。时间一久,农民电影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然就会提高了。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09-8-9 20: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郝俊臣等农民拍影视剧、办电影展,农民导演、专业影人、社会学者等均有不同的看法。近日。记者通过电话连线等形式采访了他们。

    周元强:将为中国农民影视的发展做铺垫

    周元强,江西省景德镇市竟城镇文化站站长,1992年就开始拍摄影视作品,号称“中国农民导演第一人”。

    郝俊臣等人举办这个农民电影展很好。这次电影展是真正意义上的首届全国农民电影展。因为参展的都是农民导演拍摄的作品,而且反映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农村题材。这次电影展可以为中国农民影视今后的发展进行铺垫。农民影视剧增加了,可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起初十几年,全国只有我一个农民导演在拍电影。我就一直遗憾,为什么没出现第二个农民导演呢?我一直盼望着农民导演们自己拍影视作品。这样,大家就可以互相学习、交流。

    作为我个人,只要是对发展农民影视有好处的事,我都会不遗余力地支持。我已经送去了作品。如果郝俊臣他们邀请我出席电影展,我一定去。

  刘三牛:农民有权创造自己的文化

    刘三牛,河北电影制片厂导演室主任,国家一级导演

    此次影展意义较大,希望有关部门支持。

    我对这个农民电影展很支持。农民们拍影视作品自娱自乐,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这无可厚非。从中宣部到各级文化机构都是支持的。农民拍影视作品到举办电影展,其意义比搞一个农村图书室等要大。因为给农民建图书室是让农民“接受”文化;农民自己拍影视作品,是他们自己要“创造”文化。

    但农民导演要不断给自己“充电”,增加自身文化修养,熟悉镜头语言,毕竟电影是技术加艺术的活动。

    希望有关部门对农民电影展、农民拍电影等文化现象重视一点。当年赵树理也扛过长活,这并不妨碍人家日后成为优秀作家。虽然目前农民导演们还没拍出什么特别好的电影,但说不定冷不丁也会出一个优秀导演、一部优秀作品。

    田曦:不仅要拍而且要推向市场

    田曦,西安电影制片厂导演

    农民导演拍电影尚处于初级模仿阶段。我认为这个电影展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目前农村文化活动比较活跃,农民们已不局限于扭扭秧歌什么的了。农民拍影视作品也是一种趋势。毕竟现在农民们有钱了,拥有了一些专业设备、也掌握了一些技术和文化,他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

    但这些农民电影基本上还处于初级的模仿阶段。专业的影视人读了电影史,有思想、有创新,拍摄电影是艺术创作。农民有一定的局限性,农民电影有无创新就很难说了,他们的作品通常是模仿的。

    此外,即使是农民拍的影视作品,也不应该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应该推向市场。只要是好的作品,自然会有人看。

    目前看来,农民拍影视剧,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可以提倡;但这些作品要走入文化市场就有一定的局限性。

    电影是融入了艺术性、思想性,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结合为一体的艺术。进行这项艺术创作的人要有天份和后天的文化素养、以及阅历的积累。所以,农民导演要提高文化素养,加强历史、文学、摄影等方面的学习,拍出上乘质量的作品,不至于“拿钱去发烧”。

  汪帆:自娱自乐不叫电影

    汪帆,河北影视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前些天搞的首届全国农民电影展开幕式发布会我没去,因为我不看好农民拍电影。我认为,农民们自娱自乐拍的那些不叫电影。农民导演们自己组织个协会、沙龙,互相交流观摩是可以的,但根据目前的国家政策,他们连播出这些作品都是违规的,更进入不了市场。

    他说,电影如果进入不了市场就产生不了价值,自娱自乐不叫电影。

    不过,这些农民参与电影,有文化诉求、精神追求是好的。但农民导演要有专业编导的指导,不能沉浸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否则就看不到自己的弱点,永远不能提高。

    从另一个角度说,农民们现在有了一定的文化、掌握了一定的拍摄设备、技能,可以自己拍影视剧了,他们对专业人士的要求也提高了,你拍的东西在他们那里也不好过关啊,这对专业电影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梁勇:这是一种社会进步的标志

    梁勇, 石家庄市社科院研究员

    农民拍影视剧、办电影展,是他们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心理需求。现在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开始寻找各种突破口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如写书、开博客等。拍影视剧是其中一种形式。这是我国人权在精神层面高度发展的一种体现,应该得到高度评价。

    过去我们国家的农民中,文盲比例很大。现在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提高了,他们开始寻求文学、艺术等各种途径进行文化代言。农民拍影视剧是一种社会进步的体现。

    但影视制作是一种产业,需要靠市场去衡量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影视产业不是那么容易驾驭得了的,发行不出去恐怕会血本无归。农民导演要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不要一哄而上都去拍影视剧。

    对于一些具备摄影等技能的农民导演,他们已经不是原始意义上的农民了,他们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专业影人不要歧视他们,但也不必把他们当成竞争对手。

    农民拍电影,要学会做“农民投资人”,不一定亲自当导演,可以请专业人士来拍,跟艺术家一起创作艺术品。农民不一定要通过电影展来放映影片或进行学术交流,完全可以把这些影视剧放到网上去或提供给电视台相关栏目。时间一久,农民电影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自然就会提高了。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发表于 2009-8-17 10: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农民不简单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