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8566|回复: 1

[山东省] 山东村落的重构 与明朝初年大移民密不可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4 17: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山东村落的重构 与明朝初年大移民密不可分


明朝是山东村落重构的重要时期。在《山东省地名志》行政区划、居民地卷中,共收录了 6000余个自然村落,其中有4830个自然村落建村的历史可考。在这些村落中,建于明朝者3448个,其中建于明初者2243个。

明朝村落重构与人口大迁徙密不可分。除了洪洞大槐树移民和河北枣强移民之外,影响深远的还有云南与小云南移民和四川成都铁碓臼移民。这些移民活动尽管于史无证,却广泛地存在于族谱、墓碑、方志及口承史料中。

胶东:云南与小云南移民的密布区

云南移民村落密集地分布在胶东地区,移民以军队官兵及其家属为主,村落也主要是军屯。在今青岛沿海一带的云南移民村落比较多,如今胶南市1104 个自然村中,云南移民村落342个,占村落总数的30.98%。而今威海、烟台沿海一带的云南移民村落较少,如乳山市共有自然村落601个,其中云南移民村落67个,占村落总数的11.15%。胶东半岛内地的云南移民村落也比较少,如莱西市共有自然村落839个,其中云南移民村落38个,占村落总数的4.5%。

绝大多数云南移民以云南为祖籍,少数人以小云南为祖籍。如即墨市云南移民村落有141个,小云南移民村落仅有1个。除特别标记为小云南外,小云南移民没有提及自己的特殊之处。小云南还有河南小云南、山西省之云南等多种说法。山东教育学院副院长刘德增教授在调查中发现,很多云南移民说他们是从云南乌沙卫或乌撒卫前来的,而小云南移民也有来自乌沙卫和乌撒卫的。一些云南移民说他们来自云南交趾国,而小云南移民也有来自交趾国的。因此,他认为,小云南移民其实就是云南移民。

莱州:四川移民的聚居地

四川移民的分布区,以明代莱州府辖区为主。在莱州市1068个自然村落中,四川移民村落751个,占村落总数的70.52% 。而这些四川移民村落中,明朝建立的就有622个。

在莱州、莱西、昌邑的四川移民中,绝大多数只说祖籍为四川,至于在四川什么地方,他们已很难确指。在莱州市四川移民记忆的祖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铁碓臼。铁碓臼不是特指某个地点,而是广泛存在于四川各地,如四川奉节铁碓臼、四川风度铁碓臼,但更多的四川移民说他们的故里铁碓臼在成都府。从四川移民村落历史材料中看,如同大槐树是洪洞移民的祖籍符号一样,四川移民以铁碓臼为故乡的象征。

据刘德增考证,碓臼是县衙中震慑罪犯的符号。从四川各地铁碓臼迁至莱州的移民,原始身份应是被流放的罪犯。他们以铁碓臼为老家的符号,可能是因为身为罪犯,不便对子孙或其他人说,便说是从铁碓臼前来的。日久天长,铁碓臼就成了祖籍符号。而据《莱州市地名志》统计,莱州有176个姓,其中四川移民村落有161个姓,这也反映了四川移民的人口成分极为复杂。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4-3-4 17:5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此推算时间应在“弘治二年”前后还差不多。张加洛同志就认为他家先祖应该是弘治二年迁来。


   莱州的63%以上村庄自称先世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蜀迁入,表述方式大多为“明洪武二年自四川成都东门里铁碓臼”、“四川成都府大槐树底下”之类的雷同的话,并且流传这次移民是由朝廷组织的。
    可是,稍稍有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明廷至到洪武四年才平定四川,洪武二年四川仍然在明玉珍之子明升统治之下。再者,四川在当时是典型的人口稀少地区,明初45%的县因为人烟稀少都撤并了,为此在历史上有了著名的“湖广添四川的”大移民!四川本身人少,怎么还大量向莱州移民?
    洪武二年四川移民莱州之事竟然在《明实录》、《明史》中一点也没提到,倒是有莱州居民被朝廷迁往东昌府(今聊城一带)的记载,原因竟然因为莱州人口相对较多!
我们知道,山东西部大多是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河北枣强移民等,胶东小云南移民占多数,为什么唯独莱州却大多数自称来自四川(平度、即墨等县也有部分四川移民)?为什么莱州方言的语调与山东东西两侧相差都很大?难道说确实是四川移民后裔?
    我见到莱州几种自称洪武二年移民的族谱的记载,大多语焉不详,一句话带过,即便是洪武二年成立,可是到现在长支快的却仅传了20代,少的才15代,这与630多年的时间不相符,按照胶东其他土著居民的家谱,630年能传25——28代。如此推算时间应在“弘治二年”前后还差不多。张加洛同志就认为他家先祖应该是弘治二年迁来。再说,从大清一统志、山东通志等书上的人口来看,莱州府的人口恰恰是明朝中期的弘治年间前后大量减少!
    我们不妨可以认为,在洪武年间莱州人口起码与山东西部相比还不是少的前提下,从人口本来很少的四川近来如此多四川移民的原因只能一个:军籍移民部队换防。明朝实行卫所制度,到了地方要屯田,家属也跟随前来,自然是有可能的,曹树基先生称这种现象为“胶东半岛上的军人世界”,因为登州府的小云南移民应该也是军籍移民。
    还有一点,如果肯定有四川移民,那么可以认为也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高比例,有的村庄应该是跟着别的村子附会的,因为很多村子自称“先世失考”。否则大家试想一下,大多数村庄始祖只有夫妇二人,如果移民比例真那么高的话,岂不是周围大多数是新村,每个村只有几个人,那么府志上的那些人口上哪里去了?全是城中的不成?只能是移民来到后,与当地本来就有的居民杂居。否则,每个村各只有几个人,恐怕连相互婚娶都成问题。
    比如海庙孙家,老人们自称五代末年的打狗孙妈妈是他们的先辈,但是家谱上却也说是孙姓洪武二年从四川迁居!这不是自相矛盾?柳林头程姓的家谱,乾隆年间自称是永乐年间从成都迁居,道光年间的又说是洪武二年,民国26年又成了自河南迁居。连自己都说不准,这样的记载可信度有多少?只能是捕风捉影,以讹传讹。
所以我认为:四川移民当然存在,但没有那么多,这其中肯定有些是附会的。至于移民的时间起码没有洪武二年那么早,应该晚一点。
补充点:
    莱州的崔姓应该就是胶东土著大族,最早是战国时期齐国王族之一,世居山东,元末崔琳任职栖霞巡检,遂家胶东,子孙后迁居莱阳县(今莱西市)桃花寨子,胶东崔姓大多是他们的后代。
    再就是于姓是胶东地区最大的姓之一,大多是文登大水泊、荣城斥山的分支,在胶东很广,怀疑莱州的于姓本来就应该是土著,后来并入了移民谱系。
    再比如任姓,本来就是莱州望族,完全有可能就是土著,而非移民。
    刘姓,历史上莱州刘姓就是郡望,属齐悼惠王后裔。


看看以前的家谱  基本上一世平均30年  因为有时某一代人19岁就已经生了头胎儿子 有的时候却是连生三四个 ...

洪武二年没有成都府当时四川由明玉珍之子明升统治。洪武四年正月到七月明军攻灭明氏大夏政权。 山东的四川移民中,绝大多数只说祖籍为四川,至于在四川什么地方,他们已很难确指。在莱州市四川移民记忆的祖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铁碓臼。铁碓臼不是特指某个地点,而是广泛存在于四川各地,如四川奉节铁碓臼、四川风度铁碓臼,但更多的四川移民说他们的故里铁碓臼在成都府。从四川移民村落历史材料中看,如同大槐树是洪洞移民的祖籍符号一样,四川移民以铁碓臼为故乡的象征。 碓臼是衙门中震慑罪犯的符号。四川各地所谓铁碓臼移民,原始身份应是明氏大夏政权的军队,按当时正统说法,便是是对抗大明天朝的罪人,被明军俘虏之后,就被流放了。他们以铁碓臼为老家的符号,可能是因为身为罪人,在大明治下,不便对子孙或其他人说自己出身敌国,便说是从铁碓臼前来的。日久天长,铁碓臼就成了祖籍符号。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