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找回密码|10秒快速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繁體中文

中华郝氏网QQ群  高级群:147271458   ①:45622334    QQ群②:108401083    QQ群③:87019721    QQ群④:18004876     捐助功德榜     捐助网站   

关于郝氏网   致郝氏宗亲    致游客信   忘记密码或更名    中华郝氏网注册教程   八极拳第七代传人郝鸿昌   郝知本教授专版   我要当斑主!    版主管理群 :46913743

查看: 2449|回复: 1

乱认祖先没啥好处,这一家人认错了祖宗就被杀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7-27 19:48: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莱州郝公 于 2018-7-31 16:30 编辑

乱认祖先没啥好处,这一家人认错了祖宗就被杀了,就因为族谱乱写

纵观乾隆皇帝禁修谱令

纵观乾隆治国六十年,竟发生了各类打击社会底层的文字言论,“小案”四十二起,计分四类:炫才邀恩十六起;妖言案九起;愤怒谤议八起;僭妄犯讳九起。 民间修谱在我国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在清朝的时候对于这种行为有了不一样的看法,也就是说,在乾隆执政期间曾经禁止民间修谱,这也是民间修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

在一开始的时候,清朝作为少数政权,为了维护对民间的秩序以及宗族伦理,他们对民间修谱这件事行为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在乾隆做皇帝以后朝廷的态度就开始有所转变,他们对于民间修谱的内容跟格式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这也是这件事情发生的导火索。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情,主要是由之前我们都知道的文字狱以及满汉之间的争端所造成的,因为,这种种原因使得乾隆对于族谱这个问题非常关注。

一开始,朝廷对于修谱只是小范围的禁止,全国范围内的正式禁止民间修谱在乾隆二十九年开始。



那个时候江西的巡抚在调查时发现,江西有很多同样姓氏,但是,并非一个宗族的家族合在一起修建宗祠,而且,他们的家谱是随意写的。于是,这个巡抚就请奏皇上调查这个问题,乾隆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就要求各个地方的巡抚都要注意这个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立刻整顿。从这以后,在民间修谱上有了政策,这个政策执行的范围从一个省份扩张到了全国。

这个政策要求对各个宗族谱系中的胡乱编造祖宗的现象进行了规范,到了最后全国各地的修谱活动都必须受到严格的管制,不能私自进行。



到了乾隆中后期的时候,对民间实施修谱的禁令越加严格,这项禁令的内容也不断扩充变得更为详细,到《四库全书》编纂的时候到达了顶峰。在这个时候,当时的统治*政*府*借着这次编书的活动,对于全国上下的所有书籍进行彻底清查。并且,在这次清查中,有好多书籍都被摧毁了,包括全国各个地方的谱牒跟地方志等。

在编纂《四库全书》期间,由于侵犯这项禁令而受到严厉惩罚的人并不在少数。比如说,在乾隆三十年的时候,山东的郝希盛兄弟于家中修谱一案:兄弟俩于乾隆十一年刊修家谱,内容有:训典志、家礼志、神庙志、兆域志、流寓表、源流垂丝图、昭穆志等僭越字句。同样,福建的胡学成兄弟于家中修谱一案:兄弟俩于乾隆十九年刊修家谱,内有“太祖”、“昭穆”、“武宫”、“炀宫”、“世室”、“升遐”、“笼罩天下”、“亲贤乐利”等“僭妄”字句。二人卒后,奸人郝文魁和胡作梅皆因图产不遂,便控告郝胡氏家谱有上述“悖谬之词”。



那么,当时的统治者为什么对于民间修谱有这么忌惮的心理?其实,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维护当时的 政 府 统治。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拜祖先,每个家族的宗族制度都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所以,只要维护全国的宗法制度,就能够增强当时的*政*府*统治。

从这项制度的执行程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地方的实施程度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有的家族因为这次禁令而变得家破人亡,家族也毁于一旦,但是,有的家族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对于自家的家谱进行重新编撰,使得家谱符合当时的禁令,如清咸丰八年掖县知县许乃恩亲自为郝吉午题写谱序等。一般情况下,第二种比较多见,当然这也不仅仅跟当地*政*府*的执行力度有关,最主要的还是跟各个家族的态度不同有关。



在谱禁政策必须要严格遵守的情况下,一个家族如果能主动配合当地*政*府*进行对家谱的重新编写,也许就能够逃过这一次劫难,是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比如说,全力配合这次谱禁活动的家族,有平里店的赵家跟郝家,有徽州的张家跟邓家。这几个家族在当地都属于大的宗族,家族之中对于家谱则看得非常重要,但就是这样的家族在谱禁政策发下来之后,却能够严格遵守执行,全力配合当地*政*府*的行动重新编写家谱。

所以,他们的家谱能够得以保存,家族也不会因此毁于一旦。

最后还有一点我们需要提醒一下,这项谱禁政策看起来必须要严格执行,所以,因此造成的不良后果也有很多,但也并非全是一无是处的。对一个家族而言,编写家谱就必须符合事实,必须要客观,不能随便认祖宗。但是,在民间修谱的活动中,时不时的会出现一些随意攀附的陋习,把一些名人当做自己的祖宗。



其实,在江西波及山东等各姓氏族谱中,始祖推到唐、宋,已属近代,而以两汉之前,三皇五帝为始祖者,比比皆是,甚至,已远涉到盘古帝皇。在乾隆年间实施地这项谱禁政策很好的遏制住了这个趋势,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可以说,这对于提高全国各个宗族的家谱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并且,这项谱禁政策的实行影响到了整个国家的族谱编写规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民间修谱也起到了规范的作用,至少,人们在编写家谱时再也不能私自将名人作为自己的祖宗了。并且,这项政策在对于家谱祖先的辈分上限有了明确的规范,大多是五世祖或者是迁祖,再也不能随便乱造,援引到几百或者几千年以前了。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楼主| 发表于 2018-9-13 17: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族谱导致家破人亡,乾隆为什么非要干预民间修谱?




清朝对于民间修谱的态度曾发生一次重大转变,即乾隆朝谱禁,此乃谱牒编修史上一大事。

原本,清朝统治者为弘扬宗族伦理和稳定社会秩序,对民间修谱的态度是鼓励和支持的。但是乾隆朝却一改以往的态度,对民间谱牒的内容、格式大肆干预,而导致此事发生的导火索,主要包括我们熟知的文字狱、以及满汉党争等问题,这些使得乾隆皇帝对族谱格外关注。



全国范围内的谱禁正式开始于乾隆二十九年。江西巡抚辅德发现该省存在同姓不同宗的家族合族建祠的问题,而且民间纂修的家谱随意攀附,十分荒谬,于是他奏请查禁祠宇流弊。乾隆帝予之高度重视,在上谕中要求各地督抚留心稽查,着手整顿。此后,乾隆朝的谱禁政策至少有三个特征:一是严禁的范围由一省推广至全国;二是严禁的内容是对谱系中僭越现象进行规范;三是严禁的对象是全国各地宗族普遍的修谱活动。



乾隆中后期,谱禁力度逐渐加大,谱禁内容不断扩充且具体化,尤其是在四库全书纂修前后。清廷借修书的机会,彻底清查全国书籍,在此期间遭到禁毁的书籍无数,全国各地的谱牒和方志等也难逃厄运。这期间由于犯禁而招致严厉罪责者并不少见,比如乾隆三十年福建胡学成兄弟刊修家谱案。乾隆朝采用政治力量干预民间修谱的谱禁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出于维护封建宗法制度进而强化自身统治的需要。

具体来看,谱禁政策的执行力度各地存在差异。有的宗族因此家破人亡,谱毁无存;有的宗族在地方官府的支持下核查重修,适当变通。后者较为普遍。当然,这也和各宗族的应对态度有关。在谱禁政策严格执行的情况下,宗族若主动配合审查,积极重修,或许能逃过一劫,息事宁人。比如,徽州张氏、邓氏几个重视宗法和修谱的大宗,灵活地予以回应,重修族谱。



最后,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谱禁政策看似严格,但也非百害无一利。编纂族谱本就应以实事求是、客观真实为核心。但是在实际的族谱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出现攀附等陋习。乾隆朝的谱禁政策使民间谱牒存在的这些问题有所修正,对提高谱牒质量有一定的意义。该政策的实行影响了族谱编修体例,一定程度上对民间修谱起到了规范作用。比如,在追溯祖先时,各地宗族不能再妄自援引,多以五世祖或始迁祖作为家族祖先的上限。
研究天下郝氏渊源,继承和发扬先祖优秀历史文化,与时俱进振兴郝氏名望!

中华郝氏网 郝氏宗亲网 郝氏论坛  http://www.zhhsw.com/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加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